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方法18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12例采取自身取髂骨植骨,6例采取同种异体骨植骨并用固定固定,术后根据骨折类型及手术固定情况,早期行膝关节功能锻炼。结果术后骨折均能达到功能复位,随访达到8~13个月,骨折均获骨性愈合,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为6个月。无骨感染及关节僵硬。结论固定结合植骨为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提供了稳固的固定,不影响软组织的外科处理,骨折局部血供破坏少恢复快,关节功能恢复早。有效的防止了骨折再移位及膝关节力线的改变,避免了术后胫骨平台发生二期塌陷,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有效方法。

  • 标签: 胫骨平台骨折 植骨 半环槽外固定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盆骨折的固定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肱骨干骨折患者23例,结果经过我院的积极固定治疗后,23例患者中显效18例,占78.26%,有效3例,占13.04%,无效2例,占8.70%,总有效率为91.30%。两例治疗无效患者分别为发生疼痛严重与神经损伤。结论经过积极的有效的临床治疗后,骨盆骨折的有效治疗率较高,预后较好,治疗意义重大。

  • 标签: 骨盆骨折 外固定架治疗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对应用固定技术对患有跟骨骨折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在我院就诊的患有跟骨骨折疾病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5例。采用传统钢板内固定方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固定技术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跟骨骨折疾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骨折疾病住院治疗时间和治疗后跟骨生理功能恢复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骨折疾病治疗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应用固定技术对患有跟骨骨折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 标签: 外固定架 跟骨骨折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固定与传统固定法对骨科创伤肘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创伤骨科患者3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19例采用传统国定法,观察组19例采用固定法,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患者的肘关节功能评分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固定与传统的固定方法相比,可以大大的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以及恢复时间,提高治疗的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外固定架 传统固定法 肘关节功能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有限切开复位植骨克氏针固定结合单边腕关节固定治疗治疗AOC3型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额23例(25肢)AOC3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小切口切开复位植骨克氏针固定结合单边腕关节固定,观察骨折均获得愈合及满意率。结果所有患者骨折均获得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6.98周。Jakim评分为优8例9肢,良11例12肢,可4例,优良率为84%。患者对手术的主观满意度为1级8肢,2级11肢,3级3肢,4级3肢,总满意率为88%。本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7.39%。结论有限切开复位植骨克氏针固定结合单边腕关节固定治疗AOC3型桡骨远端骨折操作简单,愈合效果好,并发症少,疗效满意。

  • 标签: 有限切开复位植骨克氏针固定 单边腕关节外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应用环形固定治疗胫腓骨远端骨折的术后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82例胫腓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41对照组和41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术后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采用术后综合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观察组患者膝关节功能没有影响,没有畸形、软组织感染、骨髓炎的发生。对照组患者5例出现畸形、4例软组织感染,2例骨髓炎;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胫腓骨远端骨折患者实施术后综合护理模式,治疗效果明显,术后并发症少,患者满意度高,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 标签: 胫腓骨 远端骨折 外固定架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可动式胯关节固定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肘部创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我院骨科收治的69例肘部创伤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传统钢板内固定治疗,给予试验组可动式胯关节固定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结果试验组、对照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9%、14.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的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随访3个月,试验组的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可动式胯关节固定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肘部创伤,疗效可靠,安全性高。

  • 标签: 肘部创伤 可动式胯关节外固定架 有限内固定 肘关节功能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钢板内固定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间于我院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患者90例,按照入院顺序,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5例。试验组采用钢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固定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77.78%,且试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2%,明显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5.56%,以上数据经统计学检验,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效果优于固定支架,且安全系数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钢板内固定 外固定支架 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
  • 简介:(广西融安县人民医院545400)摘要目的探讨单侧固定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效果,对单侧固定治疗四肢骨折作出科学评价。方法对100例发生四肢骨折的患者进行单侧固定治疗,对其治疗的效果进行总结与分析。结果运用单侧固定治疗的方法对四肢骨折进行治疗所取得的效果是很明显的,所有的患者均得到了较好的康复,功能优良率很高。结论采用单侧固定的方法对四肢骨折进行治疗是一种科学和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单侧外固定架 四肢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对慢性骨髓炎患者使用固定骨搬运术治疗的患者进行护理,探究护理对慢性骨髓炎患者的治疗疗效的影响。方法2014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对慢性骨髓炎患者使用固定骨搬运术并采取护理措施,共选取122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欲患者分为AB两组各61例,其中A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法,B组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疗效,B组总有效率96.72%高于86.89%,差异较大,P<0.05。结论经过综合护理干预,固定骨搬运术治疗后的慢性骨髓患者治疗疗效更佳。

  • 标签: 护理 慢性骨髓炎 外固定架骨搬运术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于创伤骨科患者采用固定方式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期间在本院采用固定方式治疗的创伤骨科患者70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固定方式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手术中的各项指标以及治疗优良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少,手术切口小,伤口愈合快(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7%显著低于对照组37.1%(P<0.05),且治疗效果优良率为94.3%高于对照组77.1%(P<0.05)。结论相比较传统的内固定治疗方式,对于创伤骨科患者采用固定方式治疗,其操作简便,损伤小,手术时间短,指导效果显著,有利于患者身体康复。

  • 标签: 外固定架 创伤骨科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锁定加压钢板与固定治疗C型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19例使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的C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作为钢板组。19例使用固定进行治疗的C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作为固定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在掌倾角、尺偏角以及桡骨高度等方面表现出的差异,术后6、12月采用改良(GW)评分对患者腕关节功能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在掌倾角、尺偏角以及桡骨高度等方面差异不明显(P>0.05),术后6月采用GW评分评定两组患者情况发现两组差异显著(t=P<0.05),术后12月采用GW评分评定两组患者情况发现两组差异不明显(t=P>0.05)。结论两种方式均有较好的疗效,锁定加压钢板治疗在短期内的效果更为显著,长期看来两种方式的疗效差异不明显。对于严重骨粉碎的患者来说,固定支架治疗是很好的选择。

  • 标签: 钢板 外固定架 桡骨远端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固定与交锁髓内钉疗治疗四肢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四肢骨折患者65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33例,B组32例,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结果B组在治愈例数以及总有效率的比较中均明显优于A组(P<0.05);B组的术后并发症明显少于A组(P<0.05)。结论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骨折创伤小,安装过程方便,能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但临床中还应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最合理的手术方式以达到最佳疗效。

  • 标签: 外固定架 交锁髓内钉 四肢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小夹板固定疗法与石膏固定疗法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6年8月56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n=28)给予石膏固定疗法,观察组(n=28)给予小夹板固定疗法,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优良率为(96.43%)高于对照组(75.00%),组间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治疗后桡骨长度、倾斜角、掌倾角评分及VAS疼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石膏固定疗法相比,夹板固定疗法临床效果更为显著,可提高治疗效果,为患者良好预后提供必要条件。

  • 标签: 桡骨远端骨折 小夹板外固定 石膏外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高能量胫骨Pilon骨折治疗中有限内固定结合固定的疗效。方法对2006年6月至2011年5月我院采用有限内固定结合固定手术治疗的34例胫骨高能量Pilon骨折患者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34例患者3个月内愈合骨折愈合16例,4至6个月骨折愈合15,3例在7至8个月愈合,平均骨折愈合时间3.9个月。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达85.29%(29/34)。3例患者发生针道感染,经治疗痊愈。结论有限内固定结合固定手术手术操作安全、简单、切口小,在达到内固定的同时,减少了软组织损伤、感染和皮肤坏死的发生,使骨愈合时间和效果提升。

  • 标签: 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 能量胫骨Pilon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踝骨折后侧与外侧钢板固定治疗踝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1月至2015年11月86例踝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外侧入路术式,研究组患者采用后侧入路术式,对比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情况、踝关节恢复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骨折愈合时间、踝关节功能评分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但研究组开始功能锻炼时间显著早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后侧入路钢板固定治疗踝骨折,固定效果显著,患者能尽早恢复功能锻炼,预防不良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外踝骨折 踝关节 骨折愈合 功能锻炼
  • 简介:摘要目的对半椎板入路切除髓硬膜下肿瘤的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通过对2013年—2017年我院收治的100例髓硬膜下肿瘤病例进行分析,基于数字随机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通过半椎以及全椎板开窗入路方式进行肿瘤全切除手术,对比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以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术中出血情况、手术时间以及住院之后的时间、下床时间、术后术疗效以及术后脊柱稳定性均要高于对照组,效果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板入路切除髓硬膜下肿瘤的疗效显著,在临床中具有效果良好、创生小且康复快的特征,可以有效减少患者并发症,在临床中值得广泛应用。

  • 标签: 半椎板入路切除 髓外硬膜下肿瘤 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固定架在创伤性骨科患者救治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骨科收治的92例患者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内固定法治疗,观察组采用固定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且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长、住院时长以及骨折愈合时长、术中出血量等方面也有着明显的差异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骨科患者固定治疗时,能够显著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长,促进患者术后骨折的愈合,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外固定架 骨科 愈合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延长加压固定与植骨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创伤性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自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86例胫骨创伤性骨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植骨钢板内固定治疗,研究组采用延长加压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性愈合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胫骨创伤性骨缺损患者采用延长加压固定与植骨钢板内固定治疗,均能促进其骨性愈合,但延长加压固定治疗时间更短、出血量更少且术后并发症低,因此可优先使用。

  • 标签: 延长加压外固定 植骨钢板内固定 胫骨创伤性骨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前臂闭合性骨折患者采用小夹板固定的疗效影响。方法84例前臂闭合性骨折患者采用小夹板固定,同时予以心理、饮食及指导功能锻炼护理治疗。结果全部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未出现并发症,疗效显著。结论前臂闭合性骨折术后的护理,应辅以亲切耐心的心理护理、合理的饮食,适当的功能锻炼。有助于恢复稳定而灵活的前臂功能,达到满意的疗效。

  • 标签: 闭合性骨折 小夹板外固定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