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氰化中毒的抢救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急性氰化中毒患者24例的抢救方法及护理措施进行分析。结果经临床治疗轻度中毒12例,24h后症状消失;中度中毒患者6例,观察3~12d完全恢复并无后遗症;重度中毒6例,其中死亡4例,其余2例观察15~18天病情稳定,住院23~30d出院。结论尽早毒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保护脏器功能,防止并发症,做好心理护理及出院指导等。

  • 标签: 急性氰化物中毒 抢救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阴道分泌标本的检测,分析引起妇科病的主要原因。方法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三版通过显微镜对991份阴道分泌标本进行清洁度,真菌,滴虫,线索细胞的检测。结果991门诊患者中,清洁度Ⅰ为128例(12.9%),清洁度Ⅱ为318例(32%),清洁度Ⅲ为376例(37.9%),清洁度Ⅳ为169例(17.0%)。念珠菌289例(29.2%),滴虫104例(10.5%),线索细胞73例(7.4%)。结论女性阴道分泌常规检查是诊断阴道炎最常见的一种检验方法,对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依据。

  • 标签: 阴道分泌物 念珠菌 滴虫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胸腹水中肿瘤标志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CA199及CA153检测对癌性胸腹水的诊断价值。方法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检测系统对胸腹水中CEA、CA125、CA199、CA153进行检测。结果胸腹水中相关肿瘤标志明显高于血清值(P<0.01)结论胸腹水中相关肿瘤标志检测对癌性胸腹水诊断有重要价值。

  • 标签: 肿瘤标志物 癌胚抗原 糖类抗原125 糖类抗原153 糖类抗原199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乳腺肿瘤患者采用肿瘤标志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分别选取我院137例乳腺肿瘤患者以及72例健康正常人为研究对象,通过病理检测将乳腺肿瘤患者分为良性组和恶性组,分别检测三组入选对象血清中CEA、CA153、CAI25以及CAI99等各项指标含量,并且对比分析三组检测结果。结果通过病理切片诊断分析,诊断出良性乳腺肿瘤患者62例,其中20例导管内乳头状瘤,21例乳腺增生,21例纤维瘤。恶性乳腺肿瘤患者75例,其中5例髓样癌,8例导管原位癌,62例浸润性导管癌。恶性肿瘤组患者的CEA、CA153、CAI25以及CAI99等各项肿瘤标志水平均明显高于良性肿瘤组患者以及健康正常组(P<0.05),而良性肿瘤组患者各项指标水平和健康正常组并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乳腺肿瘤患者的CEA、CA153、CAI25以及CAI99等肿瘤标志水平会显著升高,这对于临床鉴别、诊断早期乳腺恶性肿瘤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 标签: 乳腺肿瘤 肿瘤标志物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对乳腺肿块FNAC分析总结。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2月-2016年8月2952例乳腺肿针吸病例。结果细胞学与组织学前后对照,符合率为95.7%。结论乳腺FNAC准确率高,简单实用,宜广泛推广;提高诊断能力的过程是经验积累的过程。

  • 标签: FNAC 肿物 一体化 细胞学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肿瘤标志联合检测对肺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筛选2015年4月—2016年4月在本院体检的患者100例,根据检测结果分组肺癌组(55例)、肺良性病组(24例),健康组(21例),以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技术(CMIA)来检测血清内鳞状细胞癌抗原(SCC)、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等指标,以评定肿瘤标志联合检测对肺癌诊断的临床价值。结果肺癌组55例血清SCC、CEA、ProGRP、CYFRA21-1等指标含量,均优于肺良性病组、健康组(P<0.05);且肺腺癌组检测中,CEA阳性率优于鳞癌组、小细胞肺癌组;在肺鳞癌组检测中,SCC阳性率优于肺腺癌组;在肺鳞癌组检测中,CYFRA21-1阳性率优于肺腺癌组、小细胞肺癌组;在小细胞肺癌检测中,ProGRP阳性率优于肺鳞癌组、肺腺癌组,(P<0.05)。结论临床开展肺癌诊断工作时,以SCC、CEA、CYFRA21-1、ProGRP联合检测,可改善诊断率,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 标签: 肿瘤标志物 联合检测 肺癌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血清肿瘤标志检测在肺癌诊断及临床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9月-2016年9月间收治的肺癌患者105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5项血清肿瘤标志(CEA、CAl25、CA19-9、NSE、CYFRA21-1)进行分别检测,并以同期在我院接受体检的健康志愿者各100例作为对照,行相同检测,比较不同组别受检者的检测结果,并对各项血清肿瘤标志单独或联合检测诊断肺癌患者的灵敏度、特异性进行计算。结果比较肺癌患者和健康志愿者的各项血清肿瘤标志检测结果,均有肺癌组患者显著高于健康志愿者的情况,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五项血清肿瘤标志联合诊断肺癌的灵敏度为97.14%(102/105),特异性为100.00%(100/100),均高于各项指标单独检测的结果,特别是灵敏度大幅提高,与单独检测结果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通过多种血清肿瘤标志联合检测不仅可以对肺癌进行有效诊断、鉴别,而且灵敏度高、特异性好,还可以为肺癌的分期、预后评价等提供可靠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肺癌 血清肿瘤标志物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多糖铁复合在缺铁性贫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门诊住院部在2014~2015年收治缺铁性贫血患者84例,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本组患者分为口服多糖铁复合胶囊治疗的观察组与口服硫酸亚铁片治疗的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达90.4%明显高于对照组7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红蛋白、红细胞、血清铁蛋白均有所提高,观察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铁性贫血选择多糖铁复合治疗效果显著,明显改善患者各项指标,不良反应少。

  • 标签: 缺铁性贫血 多糖铁复合物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乳腺纤维腺瘤采用乳晕切口肿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乳腺纤维腺瘤患者12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行乳腺表面切口切除术,而观察组则行乳晕切口肿切除术,比较两组手术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均完全切除肿块,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多、手术时间长,但是组间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同时,相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较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在乳腺纤维腺瘤的治疗中,与乳腺表面切口切除术相比,虽然乳晕切口肿切除术的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量多,但是术后不容易留下瘢痕,能够满足患者的审美需求。

  • 标签: 乳腺纤维腺瘤 肿物切除 乳晕切口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药流后宫内残留的临床价值。方法对86例药物流产后阴道间断性出血大于2周者进行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83例宫内异常回声内部及局部子宫肌壁血流信号丰富,频谱多普勒显示为低阻力动脉血流频谱,RI为0.33~0.42。3例异常回声内部未见明显血流信号。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药流后宫内残留的诊断及是否需要清宫处理提供了较为准确的临床参考依据。

  • 标签: 经阴道 彩色多普勒超声 药物流产 宫内残留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四汤治疗美尼尔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西药治疗,治疗组予以四汤治疗。2组均以5天为1疗程,1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O.0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四汤治疗美尼尔氏综合征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四物汤 美尼尔氏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桃红四汤对外伤性骨折初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骨折整复及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桃红四汤加味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骨折愈合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96.0%明显高于对照组76.0%(P<0.05)。结论外伤性骨折复位后给予桃红四汤加味治疗可有效促进骨愈合、改善症状体征,其机制可能与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有关。

  • 标签: 桃红四物汤 外伤性骨折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以80例阴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究革兰染色法在患者阴道分泌真菌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0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80例阴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给予患者真菌检验方法的不同将所有受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试验组,两组分别采用生理盐水法以及革兰染色法进行检验,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检验效果。结果检验结束后,试验组患者的真菌检验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价值。结论将革兰染色法应用于患者阴道分泌的真菌检验中具有检出率高,临床效果显著的优点,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革兰染色法 阴道分泌物 真菌检验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研究黄芪桂枝五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自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所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5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可采取常规治疗控制饮食,应用甲钴胺以及注射胰岛素等;观察组在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黄芪桂枝五汤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且观察组患者血液粘度、血小板聚集度等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桂枝五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能够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高下肢神经传导速度,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黄芪桂枝五物汤 糖尿病 周围神经病变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肿瘤标志(癌胚抗原、细胞角蛋白19片段、神经元烯醇化酶)检测在诊断肺癌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肺癌患者共80例,作为肺癌组,同时我院收治的肺部良性病变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抽取两组患者静脉血,测得其血清癌胚抗原、细胞角蛋白19片段、神经元烯醇化酶水平。两组患者均行支气管肺泡灌洗,取灌洗液,测得其癌胚抗原、细胞角蛋白19片段、神经元烯醇化酶水平。结果肺癌组血清癌胚抗原、细胞角蛋白19片段分别高于对照组血清癌胚抗原、细胞角蛋白19片段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癌组血清神经元烯醇化酶和对照组血清神经元烯醇化酶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癌胚抗原、细胞角蛋白19片段、神经元烯醇化酶水平分别高于对照组的癌胚抗原、细胞角蛋白19片段、神经元烯醇化酶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肿瘤标志(癌胚抗原、细胞角蛋白19片段、神经元烯醇化酶)检测有助于肺癌早期诊断,优于血清肿瘤标志检测,值得借鉴。

  • 标签: 肺癌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肿瘤标志物 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桃红四汤加减治疗黄褐斑伴月经不调疗效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黄褐斑伴月经不调患者81例来进行统计分析,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1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桃红四汤加减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临床对照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85.4%)明显优于对照组(62.5%),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χ2=7.165,P<0.05);治疗后观察组月经不调症候评分、黄褐面积、黑素指数MCI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桃红四汤加减治疗黄褐斑伴月经不调疗效突出,值得推广。

  • 标签: 桃红四物汤 黄褐斑 月经不调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乳腺肿患者手术后医院感染病原学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随机选取乳腺外科手术患者248例的临床资料,详细统计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率、感染分部及病原种类,并分析其危险因素。结果本组248例乳腺外科手术中发生医院感染18例,占7.26%,共分离出42株病原菌,其中格兰阴性菌所占比例最大,为59.52%,其次为革兰阳性菌、真菌;经多因素分析,合并基础疾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手术时间是术后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革兰阳性菌是乳腺肿瘤患者术后感染的主要病原菌,手术时间过长、合并基础疾病是术后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通过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可降低术后感染率。

  • 标签: 乳腺肿物 术后感染 病原学特征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肿瘤生物标志检验中应用化学发光免疫法的效果与特点。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择的是2015年7月至2016年6月接收并进行诊断的原发性肝癌患者86例作为研究组,同一时期抽取86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并通过化学发光免疫法对两组抽取的研究对象进行检验,观察SF、AFu、cHE、GGT等相关指标以及检出阳性率和联合检出阳性率指标,以此判定化学发光免疫法在肿瘤生物标志检验中的应用价值。结果抽取的两组研究对象分别通过化学发光免疫法进行肿瘤标志的检验,结果显示,研究组抽取的研究对象的SF、AFu、cHE、GGT指标水平分别为21.5±4.8mg/L、48.5±16.6U/L、(45.6±8.9)*10?U/L和253.3±88.5U/L,而对照组肿瘤标志检测结果为10.3±2.8mg/L、16.9±3.9U/L、(10.4±2.4)*10?U/L和31.2±12.8U/L,数据之间存在明显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研究价值。而研究组SF、AFu、cHE、GGT单个检出阳性率分别为68.5%、52.4%、54.6%与81.4%,对照组SF、AFu、cHE、GGT单个检出阳性率分别为0.8%、0%、1.2%和0%,两组数据之间存在明显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研究价值。结论针对肿瘤患者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进行肿瘤生物标记检测可以起到较好的检测效果,能够明确肿瘤标志中SF、AFu、cHE、GGT各个指标的情况以及标志指标的阳性检出率等,对于判定肿瘤患者的病情具有较高的价值,值得临床诊断中应用与推广。

  • 标签: 化学发光免疫法 肿瘤生物标志物 检验 应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四肢骨折患者术后应用注射用骨瓜提取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行四肢骨折手术的1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75例,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常规抗感染、肢体功能训练以及其它对症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注射骨瓜提取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优良率为85.33%,对照组治疗优良率为73.3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治疗后VAS评分及骨折愈合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四肢骨折患者术后应用注射用骨瓜提取能有效的减轻疼痛,促进骨折愈合功能恢复,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四肢骨折 骨瓜提取物 骨折愈合 功能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