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随着现代社会的变迁,女性有了自己独立的生存能力,对婚姻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同时现代多元化的婚恋观,使人们的婚姻要经受很多的考验。但是不管人们由于何种原因选择了离婚,对子女肯定是会带来一定影响,同时也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对此研究有助于我们对离异的父母提出建议,使离异的影响减至最低,减少一系列由此带来的复杂的社会问题。

  • 标签: 离异家庭 健康研究 子女 心理 社会问题 生活质量
  • 简介:家庭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支持系统,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家庭是否能够有效地协间学校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直接决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家庭学校合作的开展,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家庭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特殊作用,用家庭心殚健康教育的优势来弥补学校的不足,同时让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家庭,即双方优势互补,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最优化。

  • 标签: 心理健康教育 家庭 学校 合作 支持系统 教育指导
  • 简介:摘要本文旨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借助家庭环境量表、自我概念清晰性量表和SCL-90量表,对西安文理学院大学生大一至大四216名学生的家庭环境、心理健康及自我概念清晰性现状进行了实证调查,得出了以下结果和重要的结论(1)西安文理大学生心理健康中一项因子即精神病性在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另一项因子即抑郁在学科性质上有所差异。(2)家庭环境、心理健康和自我概念清晰性各项因子在性别上均没有显著差异。(3)大学生的自我概念清晰性和家庭环境是影响其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家庭环境中有一项因子即娱乐性在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心理健康各因子与家庭环境各因子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部分因子间存在显著相关。

  • 标签: 家庭环境 心理健康 自我概念清晰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生活因素调查问卷对15678名大学生进行测查。结果提示,单亲家庭子女人际敏感、焦虑、敌对,精神病性因子分显着高于双亲家庭子女;家庭有意外事件者各因子分均高于家庭无意外事件者;家族有精神疾病者各因子分均高于家族有其它躯体疾病者;而家族有精神疾病和其它躯体疾病者各因子分高于家族无疾病者。表明,社会家族环境因素与青少年心理健康有一定关系。

  • 标签: 心理健康 青少年 家庭
  • 简介:目的了解“421”家庭老人的心理健康水平与家庭环境质量的相关性,为提高“421”家庭环境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以及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对广州城区40户“421”家庭60岁或以上的老年人追行走访调查。结果SCL-90总分与其家庭的亲密度,知识性和娱乐性呈颈着负相关,与矛盾性呈显著正相关,经济收入,是否与子女同住也是影响老年人家庭环境质量的两个不可忽枧的因素.结论研究表明,提高“421”家庭环境质量不仅要提高老年人的心身健康,还更需要政府和社会对此类家庭给予足够的重视和规章政策的保护.

  • 标签: 家庭环境质量 心理健康 相关性研究 421家庭
  • 简介:摘要家庭健康档案是由家族基本情况、家族病史、既往病史、疾病诊治情况以及家庭健康状况等内容组成的,为社区基层医疗机构工作者提供了一个较为全面的居民健康状况相关信息,也为辖区内筛选辖区内疾病的预防、监控以及预测提供客观而真实的依据。在大数据时代,加快家庭健康档案建立、管理以及维护过程中的电子化和信息化,从而更高效地提升社区卫生管理质量变得尤为重要。本文认为,在大数据背景下,应该加快统一信息平台的建设,实现家庭健康档案电子化和信息化。同时,完善统一信息平台网络功能,开发更多自助智能家庭健康档案系统及服务,便于多方交互式对话。

  • 标签: 家庭健康档案 大数据 创新管理方法
  • 简介:摘要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全人类关注的焦点问题,这是因为老龄化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直接影响到人们的政治经济生活。在我国国内,伴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医疗水平的提高以及医疗卫生条件的不断改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越来越高,他们的健康问题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压力和经济压力。为此,多方面地研究社区老年人常见的健康问题并提出护理对策,对于社区老年人身心健康安度晚年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社区老人 健康问题 家庭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家庭对于儿童的心理健康而言至关重要,家庭作为孩子出生后成长的主要环境,而父母又是儿童学习各种知识的第一任老师,因此家庭环境因素的好与坏于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而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家庭环境又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本文从家庭环境的概念出发,从狭义的角度探析家庭环境对儿童的心理健康影响的作用机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希望能对当前良好家庭环境的构建提供一定的帮助。

  • 标签: 家庭环境 儿童 心理健康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强迫症患者一级家属的心理状况,探讨家庭健康教育实施的途径。方法采用在我院住院的80例强迫症患者,住院后以自编问卷对家属最关心的问题进行统计,然后针对这些问题对他们进行强迫症相关知识的家庭健康教育,同时,在患者入院时及治疗8周后对家属进行SDS、SAS、Yale-Bocs进行测评。结果在健康教育实施前,占75.00%患者家属伴有抑郁情绪,SDS评分显著高于常模(P<0.05);占56.25%的家属同时伴有紧张焦虑情绪,SDS评分高于常模(P<0.05);占58.75%的家属同时伴有强迫症状,Yale-Bocs评分高于常模(P<0.05)。在接受健康教育后,对疾病的认识水平提高,SDS、SAS、Yale-Bocs评分明显降低(P<0.05)。结论对强迫症患者家属给予恰当的健康教育,可以明显提高他们对疾病的认识水平,减轻他们的心理负担,配合医生对患者的治疗,促进远期康复。

  • 标签: 强迫症 一级家属 心理状况 健康教育
  • 简介:目的了解贫困家庭子女心理健康状况。方法利用中国人心理健康量表对2013名学生进行测量、统计和对比分析。结果贫困家庭子女的总体平均分、各因子平均分以及中度症状的比例均高于非贫困家庭子女。结论家庭经济状况是影响子女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贫困家庭子女更需要心理卫生服务。

  • 标签: 心理健康 子女 对策 心理健康状况 贫困家庭 心理健康量表
  • 简介: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观念的转变,进城务工、异地上班的家庭数量逐年增加。这些家庭中的流动儿童心理健康问题,逐渐成为大家所关注和重视的问题。家庭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起着基础性的影响作用,而基于进程务工、异地工作的家庭中,家庭关系状况直接关系到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与否。本文中笔者通过分析论述家庭关系的内涵、探究流动儿童的心理问题与家庭关系的联系、适合流动儿童心理健康家庭关系的构建等方面,来促进儿童的心理健康

  • 标签: 家庭关系 流动儿童 心理健康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对家庭参与式护理在儿童热性惊厥健康教育中的应用进行探讨。方法选取于2017年8月—2018年5月期间,来本院接收治疗的60例儿童热性惊厥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研究。给予治疗组患者家庭参与式护理,给予对照组常规方式护理,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经过护理,治疗组患儿的护理有效率(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有效率为73.33%);治疗组患儿家属对家庭参与式护理的满意度为86.67%,对照组患儿家属对家庭参与式护理的满意度为70.00%。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童热性惊厥健康教育中引入家庭参与式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儿护理的有效率,同时增加患儿家属对治疗的满意度,缓解医患关系,值得在临床实践中进行推广。

  • 标签: 家庭参与式护理 儿童热性惊厥症 健康教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家庭生态系统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对儿童的健康成长做出参考。方法选取240名儿童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应用结构方程建模将以上患者分为健康组与问题组。在结构方程建模显示的家庭生态系统中无任何问题出现的儿童归为健康组,在结构方程建模显示的家庭生态系统中出现问题出现的儿童归为问题组。采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量表(MHS-CA)对比分析两组儿童的儿童心理健康情况。结果研究发现问题组的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量表(MHS-CA)评分中六项指标均明显低于健康组儿童,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健康家庭生态系统对儿童心理健康有正面作用,有问题的家庭生态系统对儿童的心理健康有不良影响。

  • 标签: 家庭生态系统 影响 体格 心理健康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糖尿病家庭健康教育对孕期妇女保健的影响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2月诊断并进行孕期检测的妇女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孕期保健,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开展高血压、糖尿病家庭健康教育宣教,观察两组孕妇妊娠期高血压和糖尿病发生率和妊娠结局。结果研究组孕妇妊娠期高血压、糖尿病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孕妇剖宫产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孕妇巨大儿、低体重初生儿、早产儿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孕期妇女保健的过程中可以开展高血压、糖尿病家庭健康教育,可有效的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糖尿病的发生率,改善孕妇的妊娠结局,可推广。

  • 标签: 孕期妇女 高血压 糖尿病 家庭健康教育 保健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下安康市汉滨区老年人对健康知识认识、行为情况,并探索其影响因素,为开展老年人健康服务提供依据。方法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安康市汉滨区抽取已加入家庭医生健康管理的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包括老年人的一般情况、对健康的认知、生活行为等内容。采用一般统计分析方法对老年人健康知识认识和行为方式现状分析;利用分类树模型对影响健康相关认知及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下安康城市社区老年人健康知识平均得分为13.5±1.4分(共15分);总健康知识知晓率为90.0%,“献血对健康是否有害”及“保健食品是否可以代替药品治病”两个问题的知晓率较低,分别为70.8%和74.2%;健康行为平均得分为8.8±1.3分(共10分);部分老年人存在不健康生活行为,如与家人合用毛巾(24.2%)、抽烟(11.0%)、饮酒(13.0%)等。分类树模型的分析结果显示,老年人健康相关认知的可能影响因素有首选就诊机构、性别、文化程度和年龄;健康相关行为的可能影响因素有性别、婚姻状况、个人月平均收入和首选就诊机构。结论安康城市社区老年人健康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健康行为持有情况尚可,但仍有进一步提高的余地,应结合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对不同特征的老年人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加强健康服务。

  • 标签: 家庭医生服务 健康知识 健康行为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并分析针对性健康宣教在小儿支气管哮喘患者家庭护理中的临床作用效果和价值。方法挑选出我们医院2015年2月至2017年11月临床上诊断为支气管哮喘的小儿患者共计64例,将其等份随机地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人,将针对性健康宣教护理手段施用于观察组,将常规护理方法施用于对照组,护理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儿进行比较,观察组患儿疾病发生的次数和严重程度都有明显可观的好转,两组差异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性(t=6.687,t=8.158,t=8.099,χ2=7.819,P=0.005)。结论在小儿支气管哮喘患者家庭护理中使用针对性健康宣教护理手段具有可观的临床护理疗效,可以值得沿用。

  • 标签: 健康宣教 支气管哮喘 家庭护理 护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