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5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3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进行密切的病情观察和护理;加强饮食与便秘、休息、心理护理、用药护理,及时发现和控制并发症。结果认真做好健康教育,使患者对疾病有正确的认识,消除紧张恐惧心理,积极配合治疗。结论有针对性地做好护理工作,防患于未然,准确判断及时处理对病人的康复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ICC置管术后止血及减少上肢肿胀的方式。方法对72例PICC置管后的患者随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于置管后用宽8cm的弹力绷带包扎24h,观察组置管后折纱布压迫穿刺点,且覆盖10×12cm的3M透明敷贴,24h后更换敷贴。观察两组患者穿刺点渗血及穿刺侧上肢肿胀情况。结果观察组在穿刺点渗血及穿刺侧上肢肿胀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秩和检验P<0.0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置管术后折纱布压迫穿刺点,24h后更换敷贴,既能达到止血目的。又可减轻穿刺侧上肢的肿胀。

  • 标签: PICC置管 局部渗血 九折纱布
  • 简介:摘要目的进行儿科输液中护理干预效果的探讨。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6月-2016年5月儿科输液患儿320例,将其随机平均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儿输液过程中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输液过程中接受护理干预,进行两组患者输液器脱落、输液外渗、一次穿刺成功率、输液依从性的对比。结果观察组依从率85.0%,对照组依从率77.5%,观察组患儿依从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90.0%,对照组一次穿刺成功率76.3%,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输液外渗发生率6.3%,对照组输液外渗发生率17.5%,观察组输液外渗率明显对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针头脱出发生率为5.0%,对照组针头脱出发生率为15.0%,观察组患者针头脱出率明显对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科患者输液过程中实施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升一次穿刺成功率、患者依从性,降低输液器脱出率、输液外渗率,临床推广价值较高。

  • 标签: 儿科 输液 护理干预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中药味镇心颗粒和舍曲林缓解广泛性焦虑障碍的疗效。方法将本院就诊的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68例,随机分为2组,分别口服味镇心颗粒与舍曲林两种药物,于治疗0周、1周、2周、4周、8周评定汉密顿焦虑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及副反应量表,比较评分变化、同时观察服药后血常规、肝功能和心电图的情况,8周后对两组分值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间疗效近似无显著性差异;实验组副作用少于对照组,尤其在胃肠道副作用方面;两组间心电图等实验室检查无明显异常。结论两种药物均可用于临床,味镇心颗粒副作用少于后者,具有一定的优势。

  • 标签: 九味镇心颗粒 舍曲林 疗效 HAMD SAS,TESS。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伏贴联合穴位注射治疗COPD稳定期患者,分析治疗前后CAT评分、血液免疫学指标、IL-8、TNF-α等指标的变化,评估其在改善COPD稳定期患者运动耐量和健康状况的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三伏天”、“三九天”加用穴位敷贴及穴位注射。结果两组CAT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治疗组CAT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CD4+、CD4+/CD8+明显升高,CD8+明显下降,且CD4+、CD4+/CD8+明显高于对照组,CD8+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IL-8、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但治疗组各血清炎症细胞因子水平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5)。结论伏贴联合穴位注射在改善COPD稳定期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运动耐力,下调免疫因子等均明显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稳定期 穴位注射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分析脾调中推拿治疗脾胃虚弱型小儿慢性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61例脾胃虚弱型慢性腹泻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31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联合脾调中推拿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3%(28/31),对照组为70.0%(21/30),差异显著(P<0.05)。结论脾胃虚弱型小儿慢性腹泻采用脾调中推拿治疗疗效显著,建议使用。

  • 标签: 运脾调中推拿 脾胃虚弱型 小儿慢性腹泻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描述上海亭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高血压患者血浆中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ey)水平分布,探索影响血浆中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主要因素,观察性别、高血压家族史及高动物蛋白饮食与血浆hey水平的相关关系。方法采取横断面研究方式。调查上海亭地区60岁以上569例高血压患者,利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检测血中HCY水平,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统计569例患者的性别、BMI指数、高血压家族史、糖尿病史、吸烟及饮食习惯等。结果(1)569例纳入研究的高血压患者中,血浆中同型半胱氨酸升高者336人,其中男性223人,女性113人。高动物蛋白饮食对高血压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为促进因素。但高血压家族史对高血压患者血浆中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ey)水平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2)高血压患者中血HCY水平在不同性别之间存在差异(P<0.05),且男性患病机率显著高于女性;而在是否合并糖尿病、高脂血症及吸烟史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亭地区60岁以上高血压患者hey水平与高动物蛋白摄入呈正相关。且男性患病风险显著高于女性。这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早期筛查以及防治提供依据。

  • 标签: 同型半胱氨酸 高血压 甲硫氨基代谢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脾化湿汤在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90例消化不良性腹泻患儿按照随机均等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脾化湿汤,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的大便次数和大便性状恢复正常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的治疗中添加中药脾化湿汤可促进患儿更快的康复,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运脾化湿汤 消化不良性腹泻 小儿
  • 简介:摘要在我院西充县疾控中心,急、慢性传染病防控、流行病调查、免疫接种和区域水质检测等专项工作,均需进行档案记录,这些记录保留了大量的数据和信息,能够为以后的流行病防治、疫情控制及公共卫生安全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但在多种因素影响下,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档案管理工作还有诸多问题和不足。本文以基层疾控中心档案管理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以此为相关研究者提供借鉴。

  • 标签: 疾病中心 管理 问题 档案
  • 简介:摘要在群众健康意识明显提升的今天,优化医院的服务质量成为了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除了较高的医疗水平之外,较强的服务意识及医患关系改进也会在极大程度上影响医院自身的社会形象。以妇产科护理为例,每年我国的新生儿人数都较多,在二胎政策的全面实施下,有效的进行妇产科安全隐患处理显得尤为必要,尤其是在不同诱因的安全隐患处理中需要医护人员进行科学防范。以下本文将简单分析妇产科护理常见的安全隐患,重点围绕妇产科护理常见安全隐患的防范对策展开详细论述。

  • 标签: 妇产科护理 常见安全隐患 防范对策 危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X线在骨关节创伤时软组织改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分析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桂林市灵川县大圩镇中心卫生院收治的80例骨关节创伤伴软组织改变且进行了X线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X线在骨关节创伤软组织改变中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80例研究对象中,肘关节损伤(42例)>踝关节损(19例)>腕关节损伤(11例)>膝关节损(8例)。所有患者均出现骨关节损伤,同时伴有软组织改变。骨关节损伤患者第一次X线检查软组织改变者58.37%,第二次检查软组织改变者为41.63%。临床资料显示,患者中肘关节损伤者占52.50%,第一次X线检查出现软组织改变者占85.71%,第二次检查出现软组织改变者为14.29%;踝关节损伤者占23.75%,第一次X线检查出现软组织损伤占84.21%,第二次检查出现软组织改变者为15.79%;腕关节损伤者占13.75%,第一次X线检查出现软组织损伤占72.72%,第二次检查出现软组织改变者为27.28%;膝关节损伤者占10.00%,第一次X线检查出现软组织损伤占75.00%,第二次检查出现软组织改变者为25.00%。结论对骨关节损伤患者软组织改变情况进行分析有助于临床医生进行病情分析和判断,可以为诊断和预后提供参考和重要依据,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骨关节创伤 软组织 X线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SBAR交班模式在中医科危重患者晨交班中的应用。方法依据SBAR交班模式结合中医科专科特色制定出SBAR交班模板,选择2017年2月-3月22例危重患者采用传统模式交班;选择2017年6月—7月22例危重患者采用SBAR模式交班,比较两组晨交班质量。结果实施后交班质量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在中医科危重患者开展SBAR模式交班,规范护士交班流程,显著提高护士交班质量,从而更好的保障护理质量及患者安全。

  • 标签: SBAR交班模式 中医科危重患者 交班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舒适护理对骨外科术后疼痛患者的影响。方法以我院2016年3月—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66例骨外科手术患者为观察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均3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而研究组则给予舒适护理,分析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研究组SAS评分、VAS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以(P<0.05)。结论舒适护理有助于缓解骨外科术后患者疼痛程度,以及消除其焦虑情绪,从而改善其预后恢复。

  • 标签: 骨外科 舒适护理 术后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伏注射对中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选取我院中医骨科门诊收治的109例中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1(三伏注射组,38例)、试验组2(三九注射组,37例)和对照组(34例),试验组1采用三伏注射联合钙尔奇D片,试验组2采用三九注射联合钙尔奇D片,注射药物均为黄芪注射液;对照组仅口服钙尔奇D片。结果治疗结束后两试验组在骨密度测试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黄芪注射液伏注射联合钙尔奇D可以显著提高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值得进一步推广运用。

  • 标签: 黄芪注射液 骨质疏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评价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应用。方法选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26例。所有患者均使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进行治疗。通过分析患者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使用频度(ODDS)、药物利用指数(DUI)与联合用药情况,分析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对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应用。结果在治疗精神分裂症中,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使用频度顺序为喹硫平、利培酮、氯氮平、阿立哌唑、齐拉西酮、奥氮平;其中有90例(71.4%)患者使用一种药物治疗,两种药物联合使用的有20例(15.9%),16例(12.7%)患者联合使用三种药物进行治疗;且同时显示患者用药频度越大,ODDS越大,所有患者的DUI≤1,并无滥用药物的现象。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使用非典型药物进行治疗,主要采用单一药物治疗,患者用药结果科学、合理,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 精神分裂症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小儿迁延性脾虚型腹泻病治疗中运用脾止泻汤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本院接受治疗的小儿迁延性脾虚型腹泻病68例参与研究,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利用常规西药思密达治疗,观察组选择中药脾止泻汤治疗,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12%,对照组总有效率79.41%;观察组治疗后症状总评分为(40.82±4.31)分,对照组症状总评分为(62.85±4.52)分;观察组大便次数以及性状恢复正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结论脾止泻汤用于小儿迁延性脾虚型腹泻病治疗中较西药常规治疗效果更好,能够更迅速缓解症状,促进患儿恢复,值得推广。

  • 标签: 小儿腹泻病 迁延性脾虚型 运脾止泻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到2017年5月于我院就诊的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儿共8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观察组患儿治疗采取循证护理,而对对照组患儿治疗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对两组患儿护理后基本情况和临床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护理后,观察组住院时间、退烧时间和呕吐消失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各项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不同护理后,观察组临床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达到95%,而常规组仅为72.5%,两组对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儿护理中采取循证护理,临床护理效果显著,值得医院推广使用。

  • 标签: 循证护理 手足口病合并脑炎 应用效果 并发症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