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4
47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急诊科采取医护护理模式处理逐渐开展起来,在定程度上可以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并减少护患纠纷、矛盾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程度。但是,从过去应用来看,急诊科实施医护护理模式还存在些问题,需进步改进,才能推进该护理模式更好地应用在急诊科,提高预后。

  • 标签: 急诊科 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 问题 改进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手术器械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的应用效果观察。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5月我院消毒供应室1200件手术器械消毒管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600例与观察组600例,对照组手术器械采用常规消毒管理,观察组手术器械采用护理消毒管理,比较分析两组手术器械消毒清洗合格率及医师对消毒情况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手术器械清洗消毒合格率显然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率显然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毒供应室中采用护理对手术器械进行消毒管理,可显著提升手术器械消毒供应合格率,使患者生命安全得到保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一体化护理管理 手术器械 消毒供应室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管理理念在肿瘤放疗护理工作中的具体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到2017年5月于我院治疗并接受放疗的肿瘤患者共8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在观察组患者肿瘤放疗护理中采取管理理念,而在对照组患者的护理中采取常规护理管理,对两组患者护理工作效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不同护理后,观察组护理工作效率远高于对照组,优良率达到97.5%,而常规组仅为72.5%,两组对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对比,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各项对比评分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肿瘤放疗护理工作中应用管理理念能够有效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值得医院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一体化管理理念 肿瘤放疗护理 应用效果 工作效率
  • 简介:摘要总结513例严重刨伤病人采用无缝衔接急救护理模式进行救治的体会,包括将120院前急救科、急诊科、ICU整合为急危重症医学科,成立专科抢救小组;建立危重医学科人员准人手册;量身定制急救设备如同ICU的“移动ICU”救护车为避免院前院内交接时遗漏重要病情,节省书写与交接时间,设计了选择填写式绿色通道危重病人交接本调度指挥中心接到急救电话后通知院前急救人员出车到现场急救,各环节在信息上提前告知下站做好准备,为创伤急救节约宝贵时间;院内急诊科按伤情预测评估、呼吸支持、循环支持、监测生命体征、伤情处置、术前准备、检查、转送等组成急救小组分工合作;急诊科与CT室、手术室、ICU、相关专科做好相应的衔接;转运中做好病情监测与生命支持。本组病人急救有效抢救时问为(39.28±6.87)min,抢救成功率85.9%。认为采用无缝衔接急救护理模式对严重创伤病人进行急救与护理,使院前急救、院内急诊科救治、ICU及专科治疗,较好地协调相关科室.避免了多科会诊带来的抢救时间延迟和处理上的冲突,缩短黄金抢救时间,显著提高了急救的护理质量。

  • 标签: 严重刨伤 无缝衔接 一体化急救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卵巢癌患者通过护理模式后在生活质量以及心理状态方面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卵巢癌患者80例,且均在2014年1月-2016年12月入院,依随机分组标准分为观察组(40人)和对照组(40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为常规护理和护理模式。从心理状态改善及生活质量状况两方面入手,针对相关内容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焦虑、抑郁情绪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生活质量方面,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得分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卵巢癌患者通过护理模式后在生活质量以及心理状态方面产生的影响显著,在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同时,使患者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存在定推广价值。

  • 标签: 一体化护理模式 卵巢癌 生活质量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教、学、做”教学法在高职护理《健康评估》专业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商洛职业技术学院的护理大专实习生109例,根据教学方法的不同分为实验组56例与对照组53例,对照组在《健康评估》教学中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采用“教、学、做”教学法。结果实习后实验组的理论、操作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综合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教、学、做”教学法在高职护理《健康评估》专业教学中能提高实习生理论水平和操作技能水平,提高护理实习生的综合素质,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 标签: &ldquo 做一体化&rdquo 教学法 高职 《健康评估》 专业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医护管理在降低妇产科综合病房医院感染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双盲选取病例,以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妇产科综合病房中的65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措施;以2015年2月-2016年2月我院妇产科综合病房中的689例患者对观察组,采用医护管理措施,记录两组患者感染率,分析感染部位分布情况。结果实验组医院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感染和手术切口最常见。结论在妇产科综合病房实施医护管理可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率,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 标签: 医护一体化 妇产科 医院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品管圈活动对于手术室与供应室模式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6月—2017年9月在我院手术室以及供应室的模式中采取品管圈活动(观察组),2017年2月—2017年5月则采用临床常规的管理方法(对照组)。经过定时间的实施后,对比两组管理方式减少手术器材管理方面的不良事件的情况。结果在进行研究前的手术室以及供应室的基本情况没有显著性差异,具有定的可比性。研究后发现,观察组对于减少手术器材管理所出现的不良事件明显优于对照组,临床方面的差异显著,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对于手术室与供应室的模式应用效果较传统的管理方法更为显著,因此适用于临床上的推广。

  • 标签: 品管圈活动 手术室 供应室 一体化模式
  • 简介:摘要目前患者在不同的医院就诊,需要持有各家医院提供的就诊卡,这就造成了患者因在不同的医院就诊需要多张就诊卡现象,造成了资源的大量浪费。而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在国务院提出尽快解决就医结算问题的基础上,医院之间如何建立种统的就诊卡系统成为当前医院管理工作中重中之重的问题,本文即是基于此,浅析医院就诊卡现存的问题及如何实现医院间就诊卡的统管理。

  • 标签: 就诊卡 医疗保险 社会保障卡 居民健康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ICU感染控制过程中运用规范护理干预措施的应用效果。方法对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对观察组患者采取规范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护理质量和院内感染发生率明显不如采取规范护理干预措施的观察组。结论在ICU感染的防控管理方面我院采取规范护理干预措施,可使得感染的传播途径得以被阻断,院内感染率得到降低,在临床上具有定的推广意义。

  • 标签: ICU感染控制 规范化护理干预措施 护理质量 院内感染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对脑出血患者护理过程中程序护理的实际效果进行探究。方法以我院2014年11月至2106年11月期间收治的130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方式,研究组患者给予程序护理。对比不同组别患者治疗前后康复训练效果、临床效果。结果在治疗前,两组患者FMA与FIM评分差异并不明显,治疗后虽然都所有提升,但研究组评分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研究组死亡率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护理满意度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脑出血患者护理过程中程序护理能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改善临床效果,可以在临床上大范围使用。

  • 标签: 脑出血患者 程序化护理 实际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多次法根管治疗与次性根管治疗牙牙髓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2015年9月-2017年1月本院收治疗的牙牙髓病患者87例,以不同治疗方法为依据分组参照组43例采用多次法根管治疗,研究组44例采用次性根管治疗,对照2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95.45%,高于参照组74.42%,(P<0.05);并发症发生率4.55%,比参照组20.93%低(P<0.05)。结论临床以根管疗法治疗牙牙髓病,次性根管疗法应用效果比多次法根管疗法更显著,可在提升临床治疗有效率的基础上,有效防治并发症,临床操作起来安全性也较高。

  • 标签: 牙体牙髓病 多次法根管 一次性根管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玻璃切除配合眼内填充物后使用俯卧位专用工具枕采用的效果进行研究与分析。方法2017年1月—2017年6月期间我科收诊的100例进行玻璃切除配合眼内填充物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1~3月份40-50例,对照组患者未应用俯卧位专用工具枕,4~5月份40~50例实验组患者应用俯卧位专用工具枕。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当日、术后1天、2天、3天、7天俯卧时间差异性明显,P<0.05。实验组患者经历手术治疗以后,并发症患者中有5例为高眼压、3例为角膜水肿,并发症发生率为16%;但是对照组患者在手术之后有18例高眼压、14例角膜水肿、2例视网膜脱离,并发症发生率为68%,上述数据中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性,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玻璃切除联合眼内填充物患者术后应用俯卧位专用工具枕,方面能大幅度提升患者俯卧时长,使其产生舒适感,另方面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的概率,强化病患机能恢复水平,这护理模式是值得在临床上推广的。

  • 标签: 玻璃体切除 眼内填充物 护理模式 效果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椎成型术治疗椎血管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70例患者均为我院2012年10月-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椎血管瘤患者,按照双色球分组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患者行传统开放手术切除肿瘤,观察组35例患者实施经皮椎成型术。术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并就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展开分析。结果术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椎血管瘤患者行经皮椎成型术较传统手术效果更好,不但能显著缓解患者肿胀疼痛、脊柱僵直、活动受限等症状,且并发症较少,安全性更高。

  • 标签: 经皮椎体成型术 椎体血管瘤 椎弓根入路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与评价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人性护理的疗效。方法选择本院于2013年10月-2016年9月间收治的90例TIA患者为研究主体。划分为A组和B组,分别是46例与44例。A组给予人性护理,B组给予常规护理。对比疾病发作持续时间、发作频率与治疗依从性。结果A组的疾病发作持续时间与发作频率均少于B组,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治疗依从良好率优于B组,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TIA患者进行人性护理,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发病情况,并能提高其治疗依从性,值得推广。

  • 标签: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人性化护理 护理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经皮椎成形术(PVP)和经皮椎后凸成形术(PKP)对骨质疏松性椎骨折(OVCF)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86例老年骨质疏松症椎骨折患者进行研究,按不同治疗方式分为两组,每组各43例,A组行经皮椎成形术治疗,B组行经皮椎后凸成形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不同方法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较治疗前显著减少(P<0.05),但组间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患者术后平均伤椎高度显著高于B组(P<0.05);B组患者术后骨水泥渗漏发生情况显著优于A组(P<0.05)。结论经皮椎成形术和经皮椎后凸成形术对于老年骨质疏松症椎骨折的治疗各有优势,两种术式均能缓解患者疼痛,经皮椎成形术更有利于患者椎体高度的恢复,经皮椎后凸成形术可有效降低骨水泥渗漏的发生率。

  • 标签: 经皮椎体成形术 老年骨质疏松症 椎体后凸成形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扁桃摘除联合鼻内镜下腺样切除术对小儿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笔者选取分析了我院儿科2015年7月至2017年3月之间收治80例小儿鼾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实施扁桃切除及传统腺样刮匙行腺样刮除术治疗,实验组实施扁桃切除术及经口腔于内镜下持切割器行腺样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小儿鼾症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等临床观察指标结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有效率为95%,对照组有效率为80%,两组比较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结论小儿鼾症患者接受扁桃摘除联合鼻内镜下腺样切除术治疗,有助于其临床症状的改善,且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扁桃体摘除 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 小儿鼾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常见的口腔不良修复,探讨其对人体的危害及防治措施。方法选取我院诊治的口腔不良修复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给予治疗,统计不良牙位、类型及出现的并发症,并探讨其危害及防治方法。结果90例患者共有患牙264颗,其中上颌牙137颗,下颌牙127颗,上颌中前牙最多为85颗,下颌牙中磨牙较多49颗。不良修复类型主要包括结扎类、卡环类、锤造类、戴环类及桩冠类几种,其中结扎类和卡环类是不良修复最常见类型;90例患者共有87例出现并发症,总发生率96.67%,其中尤以疼痛感染、脓肿并发症发生较为多见。口腔不良修复的产生主要原因为违反了修复原则,设计部合理,给牙周、牙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结论口腔不良修复体会不同程度的损害牙周牙组织,导致出现多种并发症,旦发现不良修复应进行系统、规范治疗后立即拆除。

  • 标签: 不良修复体 危害 临床防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扁桃摘除术术后出血的多种止血处理措施。方法通过对12例术后出血的各种处理措施,总结其有效经验。结果扁桃术后出血与局部和全身因素及术者操作经验有关。结论防止扁桃术后出血,应充分做好术前准备,熟练手术技巧和术后仔细检查,能有效控制术后出血。

  • 标签: 扁桃体切除术 出血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单侧经皮球囊扩张椎成形术治疗高龄老年性骨质疏松椎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2013年11月至2015年11月所有在我科接受经皮球囊扩张椎成形术(PKP)治疗的高龄老年性骨质疏松椎压缩骨折的患者98例的相关病史以及相应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并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所有的高龄老年性骨质疏松椎压缩骨折患者在经过相应的治疗之后,通过对治疗前、后患者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标准(VAS)评分、X线片测量椎的矢状面相关指数以及骨折的椎后凸Cobb's角的比较,得出患者的病症得到明显的缓解。结论经皮球囊扩张椎成形术(PKP)治疗高龄老年性骨质疏松椎压缩骨折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不仅缓解疼痛迅速,创伤小,而且安全,是治疗高龄老年性骨质疏松椎压缩骨折的最佳治疗方法。

  • 标签: 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PKP) 高龄老年性骨质疏松 椎体压缩骨折 临床效果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