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灾难事件批量伤员前检伤分类的方法与应用。方法设计制作适合前使用的检伤分类识别卡,开展检伤分类“START分类法”的规范化培训并通过演练检验使用效果。结果在2015年10月21日举行的“常防-2015(Z02)古里镇消除空袭后果综合演练”的现场急救科目演练取得了良好效果,“START分类法”与新型检伤分类腕带都得到了成功应用。结论掌握“START”快速检伤分类法、使用合适的标记卡并进行实战化演练,在应对灾难事件可能出现批量伤员的状况时有着十分积极与重要的意义。

  • 标签: 灾难事件 医疗救援 检伤分类
  • 简介:摘要国际疾病分类系统在国际上经过多次不断的修正编审,是一套较完整的科学分类法,具有专业性强、知识面广、实际操作难等特点。这就要求编码人员要熟练掌握ICD-10的编码规则,特别是优先分类章的使用原则,灵活应用相关书籍的检索功能多方面多途径地查找,并养成详读病案资料的好习惯,遇到疑难问题及时与临床医生沟通,使编码准确率不断提高。

  • 标签: 国际疾病分类 ICD-10编码 优先分类章 编码规则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前急救护理路径在脑卒中患者前急救的应用。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0年2月-2013年4月经急诊科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00例,分为治疗组和常规组,每组各50例。针对常规组采用常规急救护理救治,针对治疗组采用前急救护理路径救治。结果常规组呼救后到在前接受救治时间为23.49±12.27min,到医院接受救治的时间41.67±14.71min;治疗组呼救后到在前接受救治时间为17.61±6.14min,到医院接受救治的时间30.71±12.56min;常规组总死亡伤残比例为74%,治疗组总死亡伤残比例为50%。所有数据均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脑卒中患者采用前急救护理路径可以有效的缩短患者发生病情后至接受救治时的时间,降低死亡伤残率,提高救治效果。

  • 标签: 急救护理路径 脑卒中 院前急救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灸在急救的应用。方法根据中医学在急症刺灸法方面已积累了极为丰富的经验及针灸急救的现代研究,结合自己5年来在急救一线工作对一些急症的处置结果进行分析统计。结果多列急症患者针灸处置有效。结论针灸用于急救病人,见效快,疗效好,方法简便快捷,副作用小。特别对一些不明原因引起的痛症、痹症、休克等病症效果显著。构建有中国特色的急救医疗体系,发展现代急症刺灸法,发挥针灸学在其中的作用,走一条含有中医特色的现代急救路,针灸值得推广。

  • 标签: 针灸 院前急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急救护理路径在脑卒中患者前急救的效果。方法抽取150例脑卒中病人进行探讨,随机分组,参考组选择一般护理干预,实验组选择前护理路径。结果经过分析,实验组远远强于参考组,差异明显,具有临床对比价值。结论针对脑卒中病人进行院前护理路径,能够提高急救成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缩短治疗时间,确保生命安全,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

  • 标签: 院前急救 护理路径 脑卒中 心脑血管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H2O2在美容切口换药的应用。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4年3月行各种美容术患者354例,随机分成对照组(177例)和观察组(177例),观察组先3%H2O2处理,再用等渗盐水,最后用PVP-I棉签消毒。对照组用等渗盐水棉签,再用PVP-I棉签消毒。观察指标拆线时间推后,切口裂开,切口红肿,血痂积聚,瘢痕形成(>2mm)。结果观察组的拆线时间推后,切口裂开,切口红肿,血痂积聚,瘢痕形成的例数及所占百分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H2O2对美容切口愈合有一定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冠心病 美容 切口 愈合
  •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乳腺癌组织中着丝粒蛋白CENP-H的表达,探讨其表达与乳腺癌的关系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CENP-H在61例乳腺癌石蜡组织切片中的表达,并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1例乳腺癌组织中有24例CENP-H阳性表达(39.3%),而在正常乳腺组织未见表达。统计分析结果发现CENP-H阳性表达与乳腺癌的临床分期及T分期密切相关。结论CENP-H可能是评价乳腺癌发生、发展的重要生物学指标。

  • 标签: 乳腺癌 CENP-H 免疫组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动态血压(24h)检查晨峰血压与相关指标的关系及意义。方法动态血压检测394例,根据晨峰血压与相关指标(日间平均血压、年龄、性别)进行配对比较分析。结果全部对象的不同血压组收缩期晨峰血压增高与日间平间收缩压水平有统计学意义(P<0.05)。晨峰血压在不同年龄组中和不同性别组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血压检查晨峰血压随着日间平均收缩压水平增高而增高,与年龄、性别无明显关系。

  • 标签: 动态血压检测 晨峰血压 高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动态血压(24h)监测中日间首次血压在日间平均血压的关系及意义。方法动态血压检测440例,对日间首次血压与日间平均血压进行配对比较分析。结果全部对象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日间首次血压均数明显高于日间平均血压(P<0.01)。首次血压增高组和降低组的均数比较平均血压的均数均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动态血压监测(24小时)首次血压存在“白大衣效应”和“逆白大衣效应”的双向效应

  • 标签: 动态血压检测 首次血压 高血压 诊室血压
  • 简介:摘要高质量的“问题”是PBL(Problem—BasedLearning)教学的核心,预防医学实验课过程教师利用学生的疑问及学习细节,可以凝练出系列的“问题”。本文尝试对“问题”进行分类,以期更清晰地开展PBL教学。

  • 标签: PBL教学法 问题分类 预防医学实验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快速急性生理评分(rapidacutephysiologyscore,RAPS)、快速急诊内科评分(rapidemergencymedicinescore,REMS)及改良前急救护理分层评分在前急救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6月我院前急救出诊的2000例患者,在医务人员到达现场第1时间分别进行RAPS、REMS和改良前急救护理分层评分,对病情危重者采取现场急救后再次进行动态评估。结果改良前急救护理分层评分较REMS及RAPS对患者疾病风险的预测价值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24小时死亡风险作为预测指标,REMS、RAPS与改良前急救护理分层评分ROC曲线下面积比较,改良前急救护理分层评分明显高于REMS及RAP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生、护士对实施改良前急救护理评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REMS及RAP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前急救护理分层评分系统能更好的预测患者的疾病风险性,为我们医生护士更准确的对患者进行疾病的危险分层提供理论基础,并为优先处理危重病人提供较好的依据,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院前急救 快速急性生理评分 快速急诊内科评分 改良院前急救护理分层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在脑残族患者的前急救过程应用前急救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本组收集我院急诊科2013年8月-2015年8月间收治的80例急救脑卒中患者进行临床研究,通过随机数字列表法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n=40例)和研究组(n=40例)。对照组40例患者给予常规前急救护理,研究组40例患者则给予前急救护理路径进行干预。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的前急救效果。结果经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从呼救至转入医院时间、接受治疗时间、病死率及致残率等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脑卒中患者的前急救应用前急救护理路径具有良好的效果,可有效降低患者的致残率和死亡率。

  • 标签: 院前急救 脑卒中 院前急救护理路径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喉罩在前急救严重呼吸衰竭或呼吸骤停患者紧急气道开放的应用。方法应用喉罩紧急开放气道40例,与气管插管开放气道38例作为对照。比较两组的平均插管成功时间、一次性插管成功率、复苏成功率。结果平均插管成功时间喉罩组0.64±0.17分钟;气管插管组1.43±0.15分钟,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一次性插管成功率喉罩组成功39例,成功率97.50%;气管插管组成功23例,成功率为60.52%,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经过抢救复苏成功率喉罩组优于气管插管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前急救严重呼吸衰竭或呼吸骤停患者紧急气道开放时,喉罩具有插管便捷、高效、通气可靠、成功率高的优点。

  • 标签: 喉罩 院前急救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临床常用的辅助用药的分类方式进行探索。方法;通过对现有的具有指导意义的药学专著对辅助用药基本情况进行查询,归纳总结出更加行之有效的辅助用药的范围以及分类方法。结果通过查询以及总结,对辅助用药的定义和范围的分类有了一定的想法,可以初步将我院辅助用药分为十个种类,来进行药品的管理工作。结论辅助用药的范围以及辅助用药的分类方法都需要在实际的临床工作过程,不断地对其进行完善,使药品的管理更加规范化。

  • 标签: 辅助用药 药品分类 药品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24h尿蛋白定量与24h尿微量白蛋白定量联合检测来判断肾早期损伤。方法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在做24h尿蛋白定量的同时,检查24h尿微量白蛋白。结果24h尿蛋白定量、24h尿微量白蛋白、24h尿蛋白与24h尿微量白蛋白同时阳性的阳性率分别为47.9%、22.1%、21.1%,。结论尿微量白蛋白是肾损伤的早期敏感指标,它反应早期肾功能受损的情况,当尿中发生了蛋白尿,即一次24h蛋白定量超标时,不一定能判断肾功能是否受损,但如果同时尿微量白蛋白也升高,则发生肾脏病变的可能性极大。所以这两个项目一起做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值得在临床检验推广。

  • 标签: 24h尿蛋白定量 尿微量白蛋白 早期肾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ABC分类法的实际意义。方法通过分析ABC分类法在药品库存管理上的实际应用。结果ABC分类法可以减少药品库存资金积压,提高流动资金使用率,促使药品管理趋于规范化、标准化、程序化。结论ABC分类法管理效益显著,应该在医院药品管理推广。

  • 标签: ABC分类法 药品库存 周期盘点 药品采购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自制经验处方咳喘2汤治疗儿童肺炎喘嗽的疗效和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儿科住院治疗的100例肺炎喘嗽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口服自制咳喘2汤,行对比研究。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症状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经过治疗后,观察组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验处方咳喘2汤治疗小儿肺炎喘嗽能明显改善患儿的症状,缩短疗程,提高有效率,适合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儿童 肺炎喘嗽 自制经验处 咳喘2号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与研究90例心房颤动患者24小时内的心电图情况,总结房颤心电学的显示特征,为日后诊断与治疗房颤提供临床参考依据。方法将我院心血管科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90例心房颤动患者,将90例患者的24小时内的动态心电图情况进行分析,并观察动态心电图对房颤的异常现象。结果90例心房颤动的患者经动态心电图检测后有51例患者的24小时的动态心电图显示异常,异常的检出率为56.66%;动态心电图共检测出有12例患者为阵发性心房颤动;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发生率为13.33%,其中室性早搏是最为常见的异常原因。结论动态心电图对检测心房颤动对异常的发现情况较好,同时易能检测出阵发性心房颤动,能有效确定阵发性房颤的具体位置。

  • 标签: 心房颤动 24H动态心电图 心率失常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前急救当中的风险因素,并据此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方法本次研究将采用自制前急救风险问卷对从事前急救工作的76名医护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所有医护人员均认为患者信息不准确以及疾病的严重性、复杂性是最为主要的风险因素。工作年限在3年以下的医护人员认为更多的风险来自于客观以及他人因素,工作年限在4年及以上的医护人员则具有更多共识,其可清楚意识到自身原因所带来的风险。结论强化并规范前急救流程,同时着重强调重点风险环节的管理,定期对前急救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促使其可准确识别各类风险,提高医护人员对于风险的预见性。同时告知医护人员要积极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有效沟通,从而取得患者及其家属的理解以及积极配合。

  • 标签: 院前急救 风险因素 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