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6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lungcancer,NSCLC)患者胸水标本不同预处理方式对EML4_ALK融合基因RT-PCR检测的影响,以提高肺癌患者EML4_ALK融合基因的阳性检出率。方法收集本院非小细胞肺癌恶性胸水标本20例,同时采用2种不同的标本预处理方法提取RNA后采用突变扩增系统PCR(ARMS-PCR)法检测EML4_ALK融合基因,一种为直接离心提取法,另一种为制备细胞蜡块后切片提取法,对比两种预处理方式对检测结果的影响。结果50例非小细胞肺癌标本中,细胞蜡块切片提取法检测到的阳性样本数也同样为3例且与石蜡包埋提取法的阳性样本一致,直接沉淀提取法检测到的阳性标本数为1例,占总数的2%。结论制备细胞蜡块后切片提取法无论在检测成功率还是阳性检出率方面均显著优于直接离心提取法。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EML_ALK融合基因检测 细胞蜡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荧光定量PCR技术在临床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来我院进行治疗的80名患者,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在临床微生物检测技术进行检测,观察临床微生物的情况。结果荧光定量PCR技术在临床微生物检测技术的精确度高,特异性好、效果好。结论荧光定量PCR技术在临床微生物检测中敏感度好,精准度高。

  • 标签: 荧光定量PCR技术 临床微生物检测 敏感度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TaqManTM实时荧光pcr检测副溶血性弧菌的快速检测方法,为食物中毒快速准确的定性检测及食品中副溶血性弧菌染菌率的调查提供手段。方法通过分析,最终选择tlh基因作为目的基因,在Genebank进行中查找多条TLH基因序列,并利用DNAssist软件进行同源性分析,选取相对保守区段,用BeaconDesigner软件自行设计引物和TaqManTM探针,并利用核酸提取试剂盒煮沸法制备基因组DNA,通过对TaqManTM实时荧光PCR缓冲液浓度、Mg2+浓度、dNTP浓度、Taq酶浓度、引物浓度和探针浓度等反应条件的优化,初步建立副溶血性弧菌的TaqManTM实时荧光PCR快速检测方法。结果选取的tlh基因同源性达到98.9%以上(13/1234),同源性好。通过对各实验条件的优化,得到副溶血性弧菌TaqManTM实时荧光PCR的最佳反应条件,初步建立TaqManTM实时荧光PCR检测副溶血性弧菌的快速检验方法。结论TaqManTM实时荧光PCR检测灵敏度高、特异性好,而且检测周期短,能提高副溶血性弧菌的检出率和检测准确性。

  • 标签: 副溶血性弧菌 TaqManTM探针 实时荧光PCR 快速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第二代杂交捕获法(HC2)和多重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CR)在口咽癌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中的检测性能。方法采用HC2和多重荧光PCR检测31例口咽癌患者中高危型HPV感染情况,通过统计学方法比较分析两种检测方法在检测结果中的一致性。结果HC2和多重荧光PCR两种方法检测高危型HPV一致性较好,总符合率为90.32%,总一致性指数(Kappa指数)为0.7364。结论在口咽癌患者中应用HC2技术进行高危型HPV检测有可行性。

  • 标签: 杂交捕获 多重荧光聚合酶链反应 口咽癌 人乳头状瘤病毒 高危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讨依达拉奉联合rt-PA超时间窗治疗脑梗死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抽签方式,从我院2014年1月至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脑梗死疾病者中,抽取60例纳入到讨论中,60例患者按入院单双顺序号分30例对照组(rt-PA超时间窗治疗)和30例研究组(依达拉奉+rt-PA超时间窗治疗),对比讨论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状况。结果对比治疗前神经功能评分(ADL、NIHSS评分),组间数据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评分状况(ADL、NIHSS评分),研究组比对照组优,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24小时未出现颅内出血。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D-二聚体、ET-1、ACA等指数,研究组比对照组优,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脑梗死疾病可考虑将依达拉奉和rt-PA超时间窗方式联合使用,疗效突出,可让人体脑血管舒缩状况得到调节,脑水肿被缓解,脑部神经细胞得到一定程度保护,进而让神经功能得到改善,应用性较大。

  • 标签: 脑梗死 rt-PA超时间窗 依达拉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型多重PCR方法对常见呼吸道病毒的诊断应用。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2月于我院就诊的呼吸道病毒感染患者62例,从标本中提取病毒核酸RNA/DNA,通过反转录合成cDNA,对目的基因进行多重PCR扩增,并对扩增产物采取电泳检测。结果对62例呼吸道感染病人的标本进行多重PCR扩增检测后,发现阳性29例,总阳性率46.8%(29/62),其中以流感病毒为主,占病毒阳性检出48.3%(14/29),两种或两种以上病毒混合感染5例。结论运用多重PCR技术检测呼吸道病毒感染病例的呼吸道标本,检出多种呼吸道病毒和合并感染情况,初步验证了该多重PCR技术能用于快速检测该类病例的呼吸道标本,能够为急性病毒性呼吸道感染的常规监测、应急处理及临床诊断提供快速检测手段和更多的病原学依据。

  • 标签: 多重PCR方法 呼吸道病毒 诊断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阴道细菌检验应用PCR检验法和细菌培养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2015年1月—2016年2月期间,在我中心皮肤性病门诊进行阴道细菌检查的1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阴道分泌物进行检查,均采用PCR检验法和细菌培养法2种检查方式。对比2种检查方式的检查结果。结果细菌培养检验法检出的阳性率显著比PCR检验法高,且对棒状杆菌、戛纳杆菌以及肠球菌的检出率也明显较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PCR检验法相比,细菌培养检验法在阴道细菌检验中的临床检出率更高,临床应用价值也更好。

  • 标签: 阴道细菌检验 PCR 细菌培养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为快速准确提高对食品致病菌的检测,建立多重PCR技术结合传统培养技术对食品源性致病菌的检测方法,同时确认该方法的在食源性致病菌检测的适用性和有效性。方法采用多重PCR法和传统培养法对7种常见到病菌的标准菌株模拟人工污染食品进行检测,然后对检测的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多重PCR法在FT增菌4小时、16小时后,检出率为100%;统培养法依据国标的方法和时间分离培养后,检出率为85.7%,与多重PCR法的检出率比较,两法检出率相等(P<0.05)。结论多重PCR法高效、灵敏、快速,可以和传统培养法联合运用在食源性到病菌的检没中,能更好地提检测高效率、灵敏度、准确性,能极大减轻了工作量和提高了工作质量。

  • 标签: 多重PCR 分离培养 致病菌 FT增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建立荧光定量PCR法直接检测临床标本的肺炎链球菌并对其进行血清学分型的可行性。方法针对肺炎链球菌种属特异性基因lytA及该菌常见的21种血清型设计荧光探针及引物,构建Taqman荧光定量PCR法。使用荚膜肿胀试验作为金标准检测PCR方法的灵敏度及特异度,选择1209份临床样本同时做培养及PCR方法,比较两种方法的肺炎链球菌检出率及血清分型情况。结果构建Taqman荧光定量PCR法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94.2%及70%。Taqman荧光探针PCR法鉴定的主要血清型别为19F(43.7%)、6A/B(17.2%)、23F(13.8%)、19A(6.8%),未能分型的肺炎链球菌为17.2%。荚膜肿胀试验鉴定的主要血清型别为19F(39.1%)、6A/B(17.2%)、23F(9.2%)、19A(5.7%),未能分型的肺炎链球菌为28.7%。1209份临床样本仅培养出16份肺炎链球菌,Taqman荧光定量PCR法检出44例肺炎链球菌,其对临床样本肺炎链球菌阳性检出率更高,其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13.39,P<0.001)。结论Taqman荧光探针PCR法灵敏度高、特异度好,能直接对临床样本进行血清学分型,可大幅度缩短肺炎链球菌检测的报告时间。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儿童蛲虫感染情况的定性检测,评估并分析各种蛲虫检测技术的优劣。方法对武汉市郊区某农村幼儿园儿童连续三天分别采用透明胶带法、饱和盐水棉签拭子法和生理盐水棉签拭子法于每日清晨采取肛周样本,并及时处理样本,及早镜检,对结果采用MicrosoftExcel2003软件对所调查的数据进行处理,并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对资料进行相应的分析。结果透明胶带法与饱和盐水棉签拭子法检出率一致,均高于生理盐水棉签拭子法。结论透明胶带法检出率最高,且操作简单、成本较低,适用于普查及临床检测

  • 标签: 儿童 蛲虫 感染 幼儿园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电气安全检测技术能力进行比对,推动医疗设备质量控制工作建设发展。方法依据《医疗设备通用电气安全质量检测技术规范(试行)》中的方法,结合临床实际,对29家实验室的电气安全检测技术能力进行比对,采用经典Z比分数进行比对结果判定。结果有20个实验室检测参数结果为满意,检测结果有一项离群值的实验室有6个,含有复查值的实验室有4个。结论开展能力比对,可以有效提升实验室人员管理水平和检测技术能力。

  • 标签: 电气安全 能力比对 数据处理 Z比分数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超声新技术在慢性心衰心脏同步性检测中的临床使用。方法抽取来我院接受检查的慢性心衰患者80例,同时分析同期的接受健康体检的人员40例,分为两组研究组A以及研究组B,研究组A为慢性心衰合并窄QRS波患者;研究组B为慢性心衰合并宽QRS波患者,而且将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全部入选对象都需要接受相关的超声新技术检查,观察三组的非同步情况。结果与对照组对比,研究组B的心率、研究组A的心率以及两组的LVEDD、LVEDV等指标显著区别对照组;研究组B、研究组A两组在全部指标上对比差异不显著;与对照组对比,研究组B、研究组ASTI、TDI、RT-3D等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STI显著低于研究组B以及研究组A。结论将超声新技术应用在慢性心衰检测过程中,可观察患者病情发展情况,具有非常高的价值。

  • 标签: 超声新技术 慢性心衰心脏同步性检测 临床应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宫颈HPV检测在宫颈癌前病变筛选中的检测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5例患者,其中宫颈癌患者25例,宫颈癌前病变患者25例,宫颈炎患者25例,对所有患者行阴道镜检查、人乳头瘤病毒检查、薄层基细胞学检查,检测患者HPV例数以及阳性水平等情况。分析宫颈癌患病与阳性检出率间的关联性。结果宫颈癌组HPV阳性率为80%,宫颈癌前病变组HPV阳性率为56%,宫颈炎组HPV阳性率为40%,随患者宫颈病变程度的严重程度增加,患者HPV阳性水平也随之增加。且HPV阳性患者中HPV-DNA-18阳性率为70.45%,HPV-DNA-16阳性率为81.81%。结论宫颈癌及宫颈癌前病变与HPV感染有着密切关系。早期进行HPV检测在宫颈癌筛查和宫颈癌前病变中有重要检测意义,有利于开展防治工作,帮助患者早日确诊,并对患者预后进行评价。

  • 标签: HPV检测 宫颈癌 宫颈癌前病变 宫颈炎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不同核酸检测方法检测非淋球菌性尿道炎病原体。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2月于我院展开非淋球菌性尿道炎病原体检测的疑似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且分别对患者样本选择实时荧光定量PCR法(FQ-PCR)和实时核酸恒温扩增检测技术(SAT),完成对的沙眼衣原体(Ct)和解脲支原体(Uu)展开检测,比较分析两组结果。结果针对Ct的检验,可选择尿液和拭子作为标本,其中SAT技术的阳性率全为18.29%,FQ-PCR法的阳性率存在差异,为17.07%和20.73%。再对Uu的检测中,SAT技术的阳性率都是53.66%,且FQ-PCR的阳性率分别为41.46%和50%。再以FQ-RCR作为参考,得到SAT在Ct和Uu中,选择尿液和拭子的特异度和灵敏度。结论PQ-RCR与SAT均可以完成对非淋球菌性尿道炎病原体的检测,可以为临床诊断Ct和Uu感染的依据。且SAT技术应用时,可选择尿液作为检测样本,能运用到的愈判中,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实践。

  • 标签: 不同核酸检测方法 检测 非淋球菌性尿道炎 病原体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进行的必备条件,也是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目前普遍采用的动静脉内瘘,是维持性血透尿毒症患者最主要的血管通路,血管硬化是影响其功能的重要因素,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对尿毒症患者动静脉内瘘手术前血管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同时探讨各种检测方法的优劣。方法参阅文献资料结果术前评估血管多种多样,但缺乏客观指标。结论无创性动脉硬化可作为评估血管的参考条件。

  • 标签: 尿毒症 动静脉内瘘手术 血管检测
  • 简介:摘要阿司匹林是临床上常用的西药,化学名字2-苯甲酸,具有解热、镇痛、抗炎等功效。阿司匹林最早记录在《中国药典》二部,对于感冒、发热、肌肉痛或压痛等疾病中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是临床风湿及类风湿病的一线药物。但是,阿司匹林属于是西药,长期使用容易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药物能作用于幽门导致幽门痉挛,并且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还会对胃等器官产生刺激,增加胃肠道出血发生率。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阿司匹林出血了不同的剂型,如肠溶片、泡腾片等,使得临床上对于阿司匹林的测定方法也在不断的更新和发展。因此,加强阿司匹林测定方法和检测能为临床患者选择合适的阿司匹林剂型提供依据。

  • 标签: 阿司匹林 效果观察 含量测定
  • 简介:摘要对凝血项目检测结果影响因素分析,并对离心时间,标本放置时间及溶血与未溶血标本所能影响的的检验结果分别进行观察,并同时对结果做对比分析,结果提示离心则需要时间,放置时间不能过长,溶血标本不能做凝血项目的检测,要严格实验室质量控制,从而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可靠。

  • 标签: 凝血检测 影响因素 分析
  • 简介:摘要文章通过介绍HCG,对HCG检测的临床意义展开探讨,旨在为如何促进HCG检测的有效应用研究适用提供一些思路。

  • 标签: HCG检测 临床意义 妊娠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