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hs-CRP与心肌梗塞的关系,评价心肌梗塞、不稳定心绞痛患者hs-CRP的检查结果,为心肌梗塞的诊断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1年4月-2013年9月我院收治的心肌梗塞患者44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49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同时随机抽取此阶段45例使用冠状动脉造影后证实无冠心病的患者为对照组。对三组患者均检查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且患者均给予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心肌梗塞组患者hs-CRP为14.72±5.13mg/l,明显高于不稳定心绞痛组、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三组患者的hs-CRP差别更明显,对比差异为P<0.01,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检测hs-CRP可以更敏感地反映患者的疾病类型,有助于疾病鉴别。

  • 标签: 心肌梗塞 hs-CRP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超敏肌钙蛋白-I(Hs-cTnI)与新生儿窒息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以69例新生儿窒息患儿作为病例组,40例无感染的黄疸患儿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患儿血清中的hs-CRP、超敏肌钙蛋白-I水平。结果新生儿窒息患儿与对照组;重度组与中度组;重度组与轻度组;中度组与轻度组比较hs-CRP和超敏c-TnI均明显增高(P<0.05)。结论新生儿窒息患儿hs-CRP和超敏c-TnI升高且与窒息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能较敏感的反映窒息患儿病情程度,可以作为新生儿窒息严重程度的临床监测指标之一。

  • 标签: 超敏肌钙蛋白-I 超敏c反应蛋白 新生儿窒息
  • 简介:摘要儿童感染病发生率高、可致死,早期感染患儿没有典型症状表现,一般的血常规检查等手段对感染反映效果不理想,而血、痰、尿及细菌培养等检测手段用时长。CRP(C反应蛋白)指标会受缺血、外伤、炎症、感染影响,hs-CRP(超敏C反应蛋白)指标在儿童早期感染阶段会有变化。临床上可规范检测CRPhs-CRP指标,联合血小板、血培养及血常规检测结果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工作。

  • 标签: CRP hs-CRP 儿童感染疾病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hs-CRP与颈动脉斑块的相关性,为颈动脉斑块的预防和脑梗死的防治提供理论参考及依据。方法选择2011年4月至2012年1月在我院急诊科及神经内科住院的脑梗死病人80例,分为斑块组与无斑块组,再将斑块组分为稳定斑块组与不稳定斑块组。测定患者血清中hs-CRP水平,并通过颈动脉超声测量颈动脉的内膜厚度、观察血管内是否有斑块及斑块的部位、形态、数量、回声特征。结果1.稳定斑块组狭窄程度与不稳定斑块组的狭窄程度无明显的差异(P>0.05)。2.在65例有斑块的患者中,首次脑梗死发病率稳定斑块组明显高于不稳定斑块组(P<0.01);复发脑梗死的发病率稳定斑块组明显低于不稳定斑块组(P<0.01)。3.血清hs-CRP浓度斑块组明显高于无斑块组(P<0.05)。不稳定斑块组明显高于稳定斑块组(P<0.01)。结论血清hs-CRP水平愈高,颈动脉斑块愈趋于不稳定,呈密切相关关系;颈动脉的彩色超声通过观察斑块的形态及回声特征,能间接反映斑块的稳定性与不稳定性。

  • 标签: 颈动脉 斑块 超敏C反 应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C反应蛋白(CR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沉(ESR)在尘肺合并肺结核(pulmonarysilicosiscomplicatedwithtuberculosis)诊断中肺结核的活动性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7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尘肺病人67人,尘肺合并结核患者56人;抽取外周静脉血进行CRPHS-CRP和ESR检测,所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尘肺病组与尘肺合并结核组数据统计分析,结果有显著性差异。结论CRPHS-CRP结合ESR对于判断尘肺合并活动性肺结核有明确的辅助应用价值。

  • 标签: 尘肺合并肺结核 C反应蛋白 超敏C反应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口服对VD患者hs-CRP的影响,并观察治疗前后MMSE评分的变化。方法选择2012.5~2013.11我科收治的VD患者60例,分为辛伐他汀治疗组(即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其中治疗组男22例,女8例;对照组男21例,女9例,两组均给予阿司匹林、尼莫地平及相同的活血化瘀药物等常规治疗及对症处理,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口服辛伐他汀片,治疗前及治疗后24W行hs-CRP检测及MMSE评分。结果24W后,治疗组较对照组患者的hs-CRP水平显著降低(P<0.05),MMSE评分显著升高(P<0.05)。结论辛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尼莫地平等常规药物治疗血管性痴呆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临床中值得推广。

  • 标签: 辛伐他汀 血管性痴呆 hs-CRP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慢加急性)肝衰竭继发感染患者检测PCT、CRPhs-CRP的临床价值。方法52例慢性(慢加急性)肝衰竭继发感染患者为A组,31例未继发感染患者为B组,4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为C组,31例门诊健康体检者为D组,检测血清PCT、CRPhs-CRP和白细胞计数。结果A组PCT、CRPhs-CRP阳性率和均值与B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A组三项指标的阳性率还显著高于C组和D组,各组间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P<0.01),慢性(慢加急性)肝衰竭继发感染前后的PCT阳性率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P<0.01)。A1组治疗前后PCT水平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血清PCT、CRPhs-CRP是诊断肝衰竭继发感染的良好指标,其中PCT的价值可能更大,对诊断、预后判断、指导抗菌治疗等有较大价值。

  • 标签: 肝衰竭 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对血清hs-CRP水平在心力衰竭诊断及治疗中的临床价值进行研究,为心力衰竭的诊治和疗效提供参考。方法以我院2007年5月-2013年5月间心内科治疗的20例心力衰竭患者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心脏功能正常的患者20例为对照组。对其临床资料、治疗方法及治疗前后的血清hs-CRP水平进行组间比较及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研究对象的基本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观察组研究对象的血清hs-CRP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清hs-CR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清hs-CRP水平在患病时发生显著变化,因此血清hs-CRP在心力衰竭的诊断和治疗效果评价中具有重要临床预测和治疗指导意义,可以在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心力衰竭 血清hs-CRP 心脏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天麻钩藤饮对急性期脑梗死患者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影响。方法将60例急性期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常规治疗和天麻钩藤饮汤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均治疗3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hs-CRP和Hcy的变化,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在降低hs-CRP和Hcy水平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优于对照组的70%(P<0.05)。结论天麻钩藤饮治疗急性期脑梗死可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症状,其机制可能与降低hs-CRP及Hcy的水平有关。

  • 标签: 脑梗死 天麻钩藤饮 超敏C反应蛋白(hs-CRP) 同型半胱氨酸(Hcy)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西宁地区中青年脑卒中患者急性期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depression,PSD)发生情况及与血清hs-CRP、Hcy关系。方法收集世居西宁地区124例中青年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汉族患者,根据目前脑血管病指南治疗,登记所有患者入院时人口学资料、既往病史、有关临床资料,入院后及发病15天给予血清hs-CRP、Hcy化验。入院后及发病15天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HAMD评分)评定,通过参考《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躯体疾病所致心境障碍(293.83)的标准,将患者分为PSD组和非PSD组,计算西宁地区中青年卒中急性期抑郁的发生率、比较两组血清hs-CRP、Hcy水平。结果西宁地区中青年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发病15天时PSD的发生率为34.68%,女性发生率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SD组入院时血清hs-CRP、Hcy水平与非PS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15天血清hs-CRP、Hcy水平高于非PS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宁地区中青年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急性期抑郁发生率较高,女性较男性高发,卒中后抑郁发生与血清hs-CRP、Hcy水平增高有关。

  • 标签: 西宁地区 卒中后抑郁 血清hs-CRP 血清Hcy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肾病综合征病人血清hs-CRP与Hcy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3例肾病综合征病人(NS)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63例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进行血清hs-CRP与Hcy检测,分析其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组患者hs-CRP与Hcy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以患者病理情况为依据将观察组患者分为肾小球微小病变组(MCD)、轻度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SPGN)组、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FSGS)组、膜性肾病(MN)组;且结果显示FSGS组与MN组患者hs-CRP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肾病综合征患者hs-CRP与Hcy含量较高,提示可将hs-CRP与Hcy作为诊断肾病综合征的一项有效依据;且FSGS与MN患者hs-CRP水平明显上升,提示其发生血栓及动脉粥样硬化的几率更大。

  • 标签: 肾病综合征 血清hs-CRP Hcy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WBC和Hs-CRP联合检查儿童呼吸系统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3年11月间我院收治的儿童呼吸系统感染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另选取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儿童50名为对照组,所有参与研究者均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白细胞计数(WBC),对比分析检测结果。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WBC和Hs-CRP检测结果对比和研究组内三组患者阳性率对比结果显示hs-CRP和WBC检测可以作为临床诊断儿童呼吸系统感染的重要参考指标。结论WBC和Hs-CRP联合检查儿童呼吸系统感染能够有效辅助临床诊断,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Hs-CRP WBC 儿童呼吸系统感染 诊断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坎地沙坦对VD患者hs-CRP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2~2013.11我科收治的VD患者40例,分为坎地沙坦治疗组(即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其中治疗组男12例,女8例;对照组男11例,女9例,两组均给予阿司匹林、尼莫地平及相同的活血化瘀药物等常规治疗及对症处理,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口服坎地沙坦片,治疗前及治疗后4W行hs-CRP检测。结果4W后,治疗组较对照组患者的hs-CRP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坎地沙坦联合阿司匹林、尼莫地平等常规药物可抑制血管性痴呆患者的微炎症反应,无明显不良反应,临床中值得应用。

  • 标签: 坎地沙坦 血管性痴呆 hs-CRP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WBC(白细胞)、hs-CRP(超敏C反应蛋白)、PCT(降钙素原)联合检测在细菌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200例细菌感染性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局部感染组86例,全身感染组114例;选取我院健康体检人员10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进行WBC、hs-CRP、PCT检测,并进行结果分析。结果全身感染组、局部感染组、对照组间的WBC、hs-CRP、PCT测定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身感染组、局部感染组和对照组的WBC测定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身感染组和局部感染组的WBC测定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T是细菌感染性疾病的良好招标,并且联合检测WBC、hs-CRP、PCT对细菌感染性疾病更具价值。

  • 标签: WBC hs-CRP PCT 细菌感染性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T2DM)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SCH)患者血脂、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纤维蛋白原(FIB)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的改变。方法选择老年2型糖尿病并甲状腺功能正常(EUT)30例患者为T2DM+EUT组,2型糖尿病合并亚临床甲减者为T2DM+SCH组,比较两组血脂谱、hs-CRP、血浆FIB及CIMT。结果T2DM+SCH组与T2DM+EUT组比较,两组之间血脂谱、hs-CRP、FIB及CIMT无明显差异(P>0.05)。T2DM+SCH组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低于T2DM+EUT组(P<0.05),血清促甲状腺素(TSH)高于T2DM+EUT组(P<0.01)。血脂谱、hs-CRP、FIB及CIMT与TSH无相关关系。结论老年糖尿病合并SCH患者TSH轻度升高不是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SCH是否加重老年糖尿病患者大血管病变风险有待进一步研究。

  • 标签: 2型糖尿病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 高敏C反应蛋白 纤维蛋白原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冠心病患者血清GGT、血脂、hs-CRP、Hcy联合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患有冠心病的患者136例(2016年9月—2017年9月),随后要根据Gensini评分将患者分为三组,冠状动脉轻度狭窄的患者作为甲组(40例),冠状动脉中度狭窄的患者作为乙组(38例),冠状动脉重度狭窄的患者作为丙组(58例)。结果甲组、乙组以及丙组的患者的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显著低于丁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甲组、乙组以及丙组的患者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血清GGT、hcy、hs-GRP水平等指标显著高于丁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GGT、血脂、hs-CRP、Hcy联合检测的临床价值较高,可以进一步推广与使用。

  • 标签: 冠心病 血清GGT 血脂 hs-CRP Hcy 联合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COPD合并肺心病患者其血清中hs-CRP及BNP的含量变化情况以及临床意义。方法以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诊治的COPD合并肺心病患者63例作为研究观察组,另以体检者63例作为研究的对照组。对两组的hs-CRP、BNP水平进行检测,对比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血清中的hs-CRP平均水平(45.23±6.53)mg/L,对照组(1.87±0.72)mg/L;观察组BNP平均水平(253.62±82.64)ng/L,对照组为(15.33±4.61)ng/L;随着患者疾病分级不断升高,其hs-CRP及BNP水平同心衰分级呈正相关。结论COPD合并肺心病患者的血清hs-CRP、BNP水平与心衰分级有明显的关系,可以将其作为评估患者病情的主要依据。

  • 标签: COPD 肺心病 血清 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卢脑外伤治疗前后血浆ET-1和血清cGRP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和免疫比浊法对33例急性颅脑外伤患者进行了治疗前后血浆ET-1和hs-CRP,cGRP水平检测,并与35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在治疗前血浆ET-1和血清hs-CRP、cGRP水平均显著的高于正常人组(p<0.01),经治疗二周后与正常人比较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且血浆ET-1水平与hs-CRP,cGRP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5982,0.6019,p<0.01)。结论检测血浆ET-1和血清hs-CRP、cGRP水平的变化对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均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标签: 急性颅脑损伤 内皮素-1 超敏c-反应蛋白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清hs-CRP及TNF-α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63例急性脑梗塞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63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同时分析这两项指标水平与脑梗塞病情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者hs-CRP、TNF-α水平均高于健康人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严重程度脑梗塞患者的hs-CRP、TNF-α水平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s-CRP和TNF-α是临床诊断急性脑梗塞的重要指标,能够为病情评价和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 标签: 急性脑梗塞 超敏C反应蛋白 肿瘤坏死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与血常规联合检测在小儿细菌性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45例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细菌性感染性疾病患儿,所有患儿均给予hs-CRP检测、血常规检测,比较不同检测方式的诊断符合率。结果hs-CRP与血常规联合检测的诊断符合率为86.67%,hs-CRP检测的诊断符合率为62.22%,血常规检测的符合率为57.78%,hs-CRP与血常规联合诊断符合率显著高于两者单独检测的符合率(P<0.05)。结论hs-CRP联合血常规检测应用于小儿细菌性感染性疾病诊断,有助于提高诊断准确率,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

  • 标签: hs-CRP检测 细菌性感染性疾病 血常规检测 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