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急诊绿色通道PCI术的应用情况。方法对我院急诊科1年零3个月以来救治的75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病变冠脉、PCI术D2B时间的情况进行追踪分析。结果ACS患者的平均年龄64.85岁。ACS患者基础病的分布高血压41.3%,糖尿病14.7%,慢性肾衰8.0%,高尿酸血症8.0%。ACS患者行急诊PCI术的比例为68.0%,其平均D2B为151.74min。病变冠脉情况LCX占37.3%,RCA占49.0%,LAD占49.0%。单支病变占74.5%,三支病变占9.8%,双支病变占15.7%。结论ACS患者大部分均行PCI术治疗,其的D2B时间仍未达到新指南标准。冠脉病变以前降支及右冠的病变较为多见,且多以单支病变方式出现。

  • 标签: ACS,急诊绿色通道,PCI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辛伐他汀的副作用,探讨ACS高危人群服用辛伐他汀后的安全性。方法综述国内外有关辛伐他汀副作用与合理应用的文献。结果辛伐他汀主要副作用有肝损害、肌毒性和肾功能损害等,且与剂量、联合用药及生理状况等有关。结论辛伐他汀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应予肯定,但多数症状轻微;常规剂量下,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根据病情适量使用,更安全。

  • 标签: 辛伐他汀 安全性 副作用 不良反应 调血脂药物
  • 简介:摘要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及时再灌注治疗可以有效挽救濒死的心肌,改善预后,因此早期诊断成为ACS治疗的关键。近年来研究表明心肌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可做为ACS的早期诊断的敏感指标。本文对H-FABP在ACS早期诊断中的价值作一综述。

  • 标签: 心肌脂肪酸结合蛋白急性冠脉综合症早期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症候群(ACS)患者快速分诊在急诊预检分诊中的应用。方法对全科护理人员进行培训,掌握ACS预检分诊的流程,通过收集患者的病史,生命体征监测,术前准备及用药,比较运用此方法后分诊的效果。结果ACS患者分诊流程实施后分诊准确性、抢救措施和医护病情判断一致性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ACS患者分诊流程实施后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使用ACS预检分诊流程后,提高了护理人员分诊此类患者的准确率,减少病人就诊时间。

  • 标签: ACS 胸痛 预检分诊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ACS(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糖尿病患者给予PC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联合替罗非班治疗的效果。方法将2017年2月-2019年2月本院接受治疗180例ACS合并糖尿病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9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方案治疗,观察组给予PCI联合替罗非班方案治疗,将两组校正TIMI帧数、心肌显色分级2~3级以及ST段回落进行统计和对比。结果观察组82例(91.11%)患者达到心肌梗死溶栓分级(TIMI)3级流血,77例(85.56%)达到心肌显色分级2~3级,83例(92.22%)达到ST段回落大于50%的标准,观察组校正TIMI帧数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ACS合并糖尿病患者给予PCI联合替罗非班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心肌再灌注指标,降低患者不良血管发生率,且安全性高。

  • 标签: PCI 替罗非班 老年 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症(ACS)患者血清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2(TIMP-2)及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影响。方法选择新疆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78例ACS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及观察组(接受阿托伐他汀治疗),各39例;比较两组MMP-2及TIMP-2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治疗1周后,观察组TIMP-2水平为(270.54±18.06)ng/mL,显著高于对照组(259.45±17.52)ng/mL;MMP-2水平为(283.72±41.34)ng/mL,显著低于对照组(366.77±42.59)ng/mL(P<0.05)。结论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ACS可有效降低患者MMP-2水平,提高患者TIMP-2水平。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初步探讨IMA在ACS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方法检测稳定性心绞痛、不稳定性心绞痛、心肌梗死患者和健康对照者血清中IMA水平,了解IMA在这些人群中的分布差异,为临床诊断、鉴别诊断ACS提供实验依据。结果健康对照组IMA水平与稳定性心绞痛、不稳定性心绞痛、心肌梗死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01;心肌梗死组IMA水平又明显低于稳定性心绞痛组,P<0.05。结论与传统心肌检测项目相比,IMA能更早、更灵敏的反映心肌缺血。

  • 标签: 缺血修饰白蛋白 急性冠脉综合症 诊断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中B型脑钠肽(BNP)与血小板平均体积(MPV)的关系。方法对我院2010年2月~2011年9月收治的47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进行B型脑钠肽(BNP)与血小板平均体积(MPV)检查,并与同期在我院体检的50例健康者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B型脑钠肽高于对照组被检者,血小板平均体积高于对照组,p<0.05;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B型脑钠肽(BNP)与血小板平均体积(MPV)有明显的相关性,r=0.318,p<0.05。结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中B型脑钠肽与血小板平均体积均明显升高,且两者呈正相关。

  • 标签: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B 型脑钠肽血小板平均体积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初步探讨hs-CRP、血脂、尿酸等指标联合检测在ACS诊断与鉴别诊断上的应用。方法通过检测ACS患者、健康对照者血清中hs-CRP、尿酸(UA)、血脂等指标水平,了解这些指标在这些人群中的分布以及其相关性,为临床诊断ACS提供实验依据。结果稳定性心绞痛、不稳定性心绞痛、心肌梗死组hs-CRP、UA、TG、TC、APOA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且hs-CRP与UA、TC、APOB成明显正相关,与HDL成明显负相关。结论hs-CRP与ACS的发生、发展、病情严重程度有着密切的关系,与血脂、尿酸、血脂等联合检测,在ACS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上有很大的临床应用前景。

  • 标签: 超敏C-反应蛋白 血脂 尿酸 冠脉综合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ACS患者BNP指标的变化及其在临床护理中的意义。方法筛选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ACS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其中对照组基于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BNP检测结果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BNP及其他临床指标的差异性。结果观察组BNP指标、心衰症状、心源性休克等指标明显由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BNP水平不仅在急性ACS的诊断与治疗评估中具有中药应用,同时可结合护理干预提升护理方向的针对性,对改善患者临床预后结局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急性冠脉综合症 血清B型钠尿肽 临床护理 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