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风险管理在儿科住院患儿皮肤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回顾和收集了从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我院儿一科住院治疗的220例患儿的资料,并将其随机的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有110人,其中实验组采用风险管理方式进行护理,而对照组则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并分别比较分析不同护理方法对患儿家属所造成的焦虑程度和儿科的护理风险,来分析风险管理在儿科住院患儿皮肤护理中的应用。结果在实验组中,患儿出现护理风险的几率与对照组相比存在着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患儿家属的焦虑程度和压抑程度都明显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比较两组的不同实验结果可知,风险管理能够显著的降低护理风险和减少家属的忧虑及焦虑情绪,能够显著的提高治疗效果,让患儿在治疗期间的生活质量有所提高。

  • 标签: 风险管理 儿科护理 护理风险 焦虑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肾脏内科疾病护理风险因素与应用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方法对肾脏内科护理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制定风险护理防范措施、实施风险防范管理对比护理风险管理前后患者的满意度。结果实施风险护理管理后患者十分满意的概率为66.67%,患者满意的概率为25.00%,患者满意度一般的概率为5.83%、患者不满意的概率为1.67%,患者十分不满意的概率为0.83%、患者总满意率为97.50%.与实施风险护理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肾脏内科护理风险管理,可以有效的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进而可以提升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肾脏内科疾病 护理风险 风险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医院血液透析室常见的护理风险因素,归纳总结血液透析室风险管理的相关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2015年6月期间,本院血液透析室所存在的护理风险因素,对护理风险因素进行归纳总结;以此为依据,提出血液透析室护理风险管理的相关对策,对比风险管理对策实施前后,血液透析室风险事件的发生率频率。结果血液透析室护理风险管理对策实施后,风险事故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策实施前,数据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院对血液透析室常见护理风险因素的分析,通过提高护理人员技术水平和护理管理水平等措施,降低了风险事故的发生率,促进了血液透析室临床护理水平的提高。

  • 标签: 血液透析室 护理管理 风险因素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风险管理对提高急诊护理干预质量及降低护理风险的影响。方法将260例急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130例,观察组患者急诊护理期间采取风险管理,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急诊护理。结果观察组基础护理、技术操作、护理文书书写、急救准备等质量较对照组高,护理风险发生率2.3%低于对照组护理风险发生率10.8%,P<0.05。结论风险管理可提高急诊护理干预质量,减少护理风险的发生。

  • 标签: 风险管理 护理干预质量 护理风险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风险管理在我院儿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09月至2013年08月在我院就诊的189名儿童患者为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护理方法;选择2013年09月到2014年08月收治的203例患者儿童为试验组,根据患儿出现的护理风险进行管理,研究风险管理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结果试验组儿童家属的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发生医患纠纷的现象明显的降低,实验组和对照组间具有差异。结论风险管理能有效的改善患儿及家长的焦虑情绪,有助于患儿家属满意度的提高,避免发生不必要的危害及经济损失,提高患儿治疗期间的生活质量,促进良好的医患关系。

  • 标签: 风险管理 儿科护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规范院内高危药品管理,在最大程度上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方法对高危药品的目录进行全面制定,规范原有高危药物管理工作的流程和制度,全面建立起高危药物以及使用准则。结果我院自2013年实施完高危药物管理办法之后,无违规使用高危药品案例,成果喜人。结论院内高危药物的管理风险防范非常重要,对于高危药物,院方应该加强警惕,使用有效措施规范原有管理流程,这对于提升患者从医依从性,减少医患纠纷来讲,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 标签: 医院 高危药物管理 风险防范
  • 简介:摘要医疗器械产品是和广大人民群众健康生活息息相关的工业产品,形态多样,品种复杂,在社会生活中的使用极其广泛。医疗器械产业的发展与很多相关技术学科的发展联系紧密并相互影响,发展迅猛。医疗器械涵盖的范围很大,产品之间的风险差距也非常明显,具有生命支持作用的医疗器械出现质量问题会立即危及使用者的生命,全世界对医疗器械产品质量的监管都非常重视,绝大多数国家或地区都根据自身的社会经济特点建立了医疗器械行业的监管体系。我国的医疗器械监管体系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建立的,从最初的行业行政管理到现今的依法监督管理,走过了漫长的历程。

  • 标签: 医疗器械 风险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为提高病区小药房的管理质量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风险管理的方法对病区小药柜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和分析,根据潜在风险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结果实施风险管理后,相关责任人员的风险意识增强,病区小药柜的储存、放置不规范等现象未再发生。结论在病区小药柜管理中实施风险管理可增强相关责任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提高药品服务质量。

  • 标签: 风险管理 病区小药柜 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并分析风险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按照统计学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我院住院的患者中选取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均分,其中对照组60人,试验组60人,分别采用传统的护理管理方式和风险管理的护理方式,观察并比较住院患者使用不同的护理管理模式后的疗效。结果对照组风险事件的发生率(40.00%)明显高于试验组风险事件的发生率(13.33%),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78.33%))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50.00%),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护理管理中运用风险管理可明显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可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风险管理 护理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对外来器械规范化管理的实践及效果。方法2013年外来器械管理采用一般交接管理,2014年以后,将风险管理理论纳入外来器械环节质控管理中,并定期总结与反馈。结果运用风险管理前后外来器械医院感染缺陷事件发生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风险管理可将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保证器械灭菌效果,保障医疗安全。

  • 标签: 风险管理 外来器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重症医学科护理管理中的作用。方法选择190例在医院重症医学科就诊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模式管理,观察组采用重症医学科风险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风险管理在重症医学科护理管理中能显著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管理模式 风险管理 重症医学科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应急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方法从2011年1月至2011年6月我们医院急诊科收治的82例患者作为实验组,常规监测的基础上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回顾从2007年1月至2007年6月收治的82例对照组我们医院急诊科,根据应急部门日常保健。比较两组护理缺陷的发生,节省项目管和保护合格、质量评价和病人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护理缺陷的发生率,抢救货物准备就绪,护理质量合格率和护理得分比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护理满意度组为98.78%,根据组为89.02%,差异显著(P<0.05)。结论有效的护理风险管理,提高急救护理质量和病人满意度,从而减少风险

  • 标签: 护理风险 安全管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ICU护理管理中应用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方法将我院ICU病房8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比较护理风险管理前后的护理质量和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的护理质量明显高于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前,患者对实施后护理服务满意度93.1%高于实施前护理服务满意度78.4%,实施前后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ICU护理管理中,应用护理风险管理,能够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及患者对服务满意度,降低了风险的发生,值得应用。

  • 标签: 护理风险管理 ICU护理管理 应用
  • 简介:摘要加强产房风险管理,有助于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确保母婴安全,提高产房护理质量。文章结合实际分析产房中存在的护理风险,并提出一些建议,以期为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产房 风险管理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内科中应用医疗风险预警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门诊内科医疗工作进行分析总结,将工作中的医疗风险因素进行总结归类,其类型主要包括危险医嘱、危险操作、危险医患沟通、危险药物等。依据医疗风险因素归类总结后制定风险预警应对措施,并在临床中严格按要求实施。结果内科通过实施风险预警管理措施后,医疗纠纷、医疗差错、医疗投诉等不良医疗事件出现的频率大幅度的降低。结论在内科中应用医疗风险预警管理,可以有效的规范医务人员的诊疗操作,提高医务人员的风险意识,从而有效的降低了医疗不良医疗事件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医疗风险 预警管理 内科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静脉输液过程中,护理风险管理的方法和对策。方法对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两个年度区间内,在我院进行静脉输液的患者进行分析。对2013年3月之前患者采用常规静脉输液护理,对2013年3月以后的静脉输液患者采取护理风险管理。完善静脉输液的有关制度,实行规范化管理,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增强护理人员的业务熟练度。结果实行护理风险管理的患者对比常规护理患者的满意率明显提高,投诉率也明显降低。结论护理风险管理值得在静脉输液护理中推广实行。

  • 标签: 静脉输液 护理 风险管理 方法 对策
  • 简介:摘要随着人民大众健康意识和维权意识的不断增强,对护理管理的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带来了更大的风险。在医院进行治疗和护理的任何一个环节都需极具细心和耐心,因为工作中的任何一项失误,很有可能会给患者的健康甚至生命带来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在这一过程中医院也就承担着较大的经济、法律、人身甚至道德的风险。所以说建立起完善的行政护理管理制度,可以更好的完成对病患的服务。本文就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带来的风险和原因进行具体的分析,并对如何改善现状提出了几点思考和建议。

  • 标签: 行政查房 护士护理 风险管理
  • 简介:摘要财务管理中资金风险管理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对于医院而言,资金的流入量较大,并且由于不少医院存在资金活动管控不严、资金被挪用、侵占并且调度不合理,造成资金的使用率低和收益率等情况。为此加强医院的资金管理,防范资金风险显得极为重要。

  • 标签: 资金管理 资金风险 效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门诊输液室的风险管理方法和实施效果。方法学习风险的识别,针对门诊输液室存在的风险因素,采取相对应的措施和对策。结果有效预防和减少门诊输液室护理差错和缺陷的发生,避免交叉感染,降低病人的投诉和纠纷。讨论风险管理有利于提高门诊输液室的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为医院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 标签: 风险管理 门诊输液室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对护理风险管理在普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予以分析和探讨。方法将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期间于我院普外科进行治疗的患者80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使用护理风险管理的方法进行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普外科护理管理当中使用护理风险管理可以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降低不必要的损伤,在临床上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 标签: 护理风险管理 普外科护理管理 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