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在我国灾难救助过程中,部队官兵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在灾难的巨大破坏中,部队官兵同样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官兵在抢险救灾的同时,他们的心灵也受到了创伤,也和普通人群一样需要社会群体的物质和心理支援。本文主要对灾难救助官兵的团体心理干预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对不同阶段心理干预的特点作了比较客观的分析。

  • 标签: 灾难救助 官兵 团体 心理干预
  • 简介:摘要近年来,非法行医现象屡禁不止,极大地危害了人民群众健康,扰乱了医疗市场秩序,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虽然多次对非法行医活动进行了严厉打击,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有众多非法行医者仍在从事非法行医活动,这就需要我们探索非法行医存在的根源,笔者通过对非法行医的现状和成因进行探讨,结合工作实践,进一步探讨打击非法行医的对策,以期建立起打击非法行医的长效机制。

  • 标签: 非法行医 原因 对策 长效机制
  • 简介:摘要非法行医,从广义来讲,是指违反《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卫生法律法规规定、具有社会危害性的、主观上有过错的一切不合法医疗活动。从狭义上来讲,非法行医是指单位或者个人,没有经过批准擅自开办医疗机构开展诊疗活动,以及未取得执业资格的人员进行诊疗活动的行为。大部分非法行医都是通过扩大宣传、鼓吹祖传,以治疗疑难杂症、性病等疾病吸引患者就医,大多卫生条件不符合相关的标准,设施简陋,使用假药、劣药,而且乱收费,极易出现医疗事故,不仅影响了医疗市场秩序,危害了公民的身体健康,侵害了广大患者的权益,而且对患者的身心健康与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本文主要就非法行医存在的原因、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善对策。

  • 标签: 非法行医 现状 原因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团体体检中的应用分析。方法将在本中心进行团体体检680人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每一个团体编号,然后通过随机分组的原则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326人,对照组354人,对照组采取常规的健康教育,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团体健康教育。结果实验组满意度评分为(92.35±5.26)分显著高于对照组(82.16±6.25)分(P<0.05);实验组漏检人数(0人)显著低于对照组(12)人(P<0.05);实验组拒检人数(2人)显著低于对照组(16人)(P<0.05)。结论健康教育可提高团体体检的体检质量。

  • 标签: 健康教育 团体体检 满意度 漏检 拒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非法行医人员情况,为打击非法行医制定措施。方法通过对2010-2013年间189例分析非法行医者年龄、性别、学历构成等情况进行调查统计分析。结果西安市非法行医者以男性青年为主,并且几乎都未取得《医师资格证》,退休乡村医生非法行医时有发生;结论应加强对监管,劳动部分应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乡村医生养老待遇等。

  • 标签: 非法行医 回顾性调查分析
  • 简介:摘要笔者结合自身的实际工作,通过对109例非法行医案件查处情况进行分析,提出一些观点,以期能对农村地区打击非法行医工作有所帮助。

  • 标签: 农村地区 非法行医 对策
  • 简介:摘要对无锡市锡山区打击非法行医现状及问题进行综合分析,结合工作实践,进一步探讨打击非法行医的对策,要加大宣传力度,引导群众正确择医,提高监督执法人员综合素质,创新监管机制,加强部门协作,打建并举,以期建立起打击非法行医的长效机制。

  • 标签: 打击非法行医 现状 对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缺乏正确的自我认同和人际沟通能力是处于青春期后期的大学生普遍遭遇的心理困扰。随着心理学在我国的推广与发展,研究者逐渐认识到将心理疗法的理论运用到高校心理教育工作中,对于强化教育效果,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作为一种现代治疗方法,心理疗法帮助人们将人和问题区分开来,重新解读故事,重建自我及人际关系。心理疗法有助于大学生将自我困扰和人际困扰外化于自身和他人,从更加理性积极的视角解读自我与他人,并能增强大学生丰富体验和有效应对的能力。本研究主要阐述绘画心理疗法在大学生团体心理辅导中的应用,目的是拓宽心理疗法理论与技术的应用范围,为绘画心理疗法与大学生团体心理辅导结合的实践活动提供理论支持。

  • 标签: 心理疗法 大学生 团体心理辅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团体心理治疗在抑郁症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门诊抑郁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进行系统的抗抑郁药物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治疗和护理,研究组在常规药物治疗与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团体心理治疗,时间为四周。治疗前及治疗后分别对两组患者施汉密尔顿抑郁量表、综合生活质量量表进行评分,治疗前两组评分无统计学差异。结果四周后研究组HAMD总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综合生活质量量表评分研究组在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及总体生活质量因子方面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团体心理治疗应用于抑郁症患者效果良好,患者易于接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标签: 团体心理治疗 抑郁症 应用价值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对无偿献血团体招募效果进行分析,保证淡季临床用血。方法本文就我市2014年度无偿献血团体招募效果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结果医疗卫生占39.7%;大中专院校占21.5%;公安、武警占15.7%;其他私人、民营企业占12.1%;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占11.2%。结论加强宣传力度,拓展招募思路、招募方式、招募策略,充分发挥政府职能主导作用,让更多干部职工参与无偿献血,促进无偿献血工作健康发展。

  • 标签: 无偿献血 团体招募 对策探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对一起非法行医涉嫌使用假药案例的介绍,分析移送工作中的法律适用,对“假劣药”、“使用假药、劣药”、“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等问题的认定进行深入探讨,剖析该案例的实际应用价值,并提出建议。

  • 标签: 非法行医罪 假药 移送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认知行为疗法对缓解高职护生社交焦虑的团体辅导效果。对象抽取某高职院校12级护理专业高职大专班学生500人,在当事人知情同意的情况下,用社交苦恼与回避量表初筛得26人,排除1人不愿参加本研究,确定25名研究对象。方法用随机数字表将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实验组13人、对照组12人,采用认知行为疗法对实验组进行8周团体干预。对干预前、后及追踪测数据录入统计学软件并分析,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价。测量工具社交回避与苦恼量表(SAD)、交往焦虑量表(IAS)、惧怕否定评价量表(FNE)。结果①两组干预前的SAD、IAS、FNE、总分及SAD回避因子、SAD苦恼因子分进行两独立样本t检验,P>0.05,说明干预前两组无差异。②实验组干预前后两次得分进行比较,均为P<0.05,干预后量分值教干预前低。③对照组前、后测SAD苦恼因子与SAD回避因子得分无差异;SAD、IAS、FNE分比较后,结果P<0.05,判断对照组后测的SAD、IAS、FNE教前测低。④实验组追踪测及后测SAD、IAS、FNE、SAD苦恼因子、SAD回避因子比较后,结果均为P>0.05,判断实验组后测与追踪测的结果无差异。结论①认知行为疗法的团体干预是一种有效的缓解高职护生社交焦虑的方法。②对于缓解护生的社交焦虑,以团体干预形式进行认知行为辅导的效果可以维持三个月。

  • 标签: 社交焦虑 高职护生 认知行为疗法 团体辅导
  • 简介:摘要中成药和保健品中非法添加化学药品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目前常见含有非法添加的中成药和保健品包括降糖、降压、减肥、抗风湿、补肾壮阳、止咳平喘、镇静安神、改善记忆功能、促胃肠动力类。常用的检测方法有色谱法、光谱法、离子迁移谱技术、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等。不断提高非法添加化学药品的检测技术,对保护群众用药安全有重要作用。

  • 标签: 中成药 保健品 非法添加 化学药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