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控制256层iCT冠状动脉成像的辐射。方法应用降低管电流、ECG毫安调制技术、前瞻门控技术进行冠状动脉CTA成像,分别比较各种组间扫描辐射。结果根据患者BMI调整、降低管电流可以明显减低辐射;ECG毫安调制技术及前瞻门控技术均可以有效减低辐射。结论制定个体化扫描方案,运用各种减低辐射措施优化扫描参数,能显著降低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辐射

  • 标签: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冠状动脉 射线剂量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核技术、核能在科学研究、医疗卫生以及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人们受的辐射量也越来越大,很多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已经开始从天然药物角度来研究抗辐射药物,我国传统的中草药也逐渐成为研究热点,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效。关于中药抗辐射的研究还集中在单味补气层面上,其中,黄芪、人参、枸杞、当归是研究热点,还有部分学者开始将研究的焦点转移到雪莲、绿茶、红景天等中药材上,本文主要分析抗辐射中药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 标签: 抗辐射中药 研究现状 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二维常规超声、脉冲声辐射力成像技术在颈部淋巴结疾病中的诊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3年7月我院所收治的颈部淋巴结肿大患者107例(淋巴结179枚),年龄11~68岁,平均年龄45.7岁。行二维常规超声检查,记录颈部淋巴结的边界、回声特征、长径、短径、血液信息、钙化灶有无和坏死情况等。再行ARFI技术检查,包括声触诊组织成像(VTI)技术和声触诊组织定量(VTQ)技术,从而获取病灶的VTQ值。结合病理结果将179枚淋巴结分为恶性和良性两组,绘制患者的ROC曲线,并确定VTQ的诊断临界值。分析声脉冲辐射力成像技术对颈部淋巴结的诊断的效果。结果经过检验,在检测的颈部淋巴结中,良性组VTQ值为(2.11士0.94)m/s,恶性组(4.65土2.36)m/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计算VTQ诊断界值为2.601m/s,用ROC曲线和VTQ临界值得到其诊断敏感度为82.8%,特异度为92.9%,ROC曲线下面积为0.907。结论ARFI技术在诊断颈部淋巴结方面具有可行性,并有助于判断颈部淋巴结的良、恶,从而为淋巴结疾病的诊断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

  • 标签: ARFI技术 颈部淋巴结 VTQ值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OfficeExcel的自动计算功能,对肿瘤常规放射治疗时处方剂量自动进行计算,无需查表,方便核查各数据,提高了计算的效率和准确性。方法在Excel中录好光子线的TMR、PDD、Scp等于参数,利用Excel自动计算规则或不规则照射野的等效方野,然后完成SAD或SSD照射方法的处方剂量计算。结果此表格计算方法界面简单操作容易,使用方便,极大提高了放疗物理师的剂量计算效率。结论通过我院的长期使用验证,该Excel表格计算可靠快捷,肿瘤常规放射治疗的处方剂量完全可以应用Excel进行快速准确计算。

  • 标签: Excel 等效方野 剂量计算 二维线性插值
  • 简介:摘要近些年来,多层螺旋CT迅速发展,在心脏和灌注的影响研究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高分辨率以及亚毫米层厚扫描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但是X射线剂量技术在CT检查中的应用,尤其是在儿童CT扫描中,辐射已经成为诱发癌症概率的主要原因,这对被辐射人群的健康状况造成了很大的威胁。本文主要研究低X射线剂量技术在CT检查中的应用,并阐述CT检查中降低X射线剂量的策略。

  • 标签: 低X射线剂量技术 CT检查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高剂量与低剂量盐酸氨溴索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合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至2013年9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64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合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的临床记录资料。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PaO2、PaO2/FiO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死亡率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治疗组成功脱机患者的平均机械通气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高剂量盐酸氨溴索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合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临床效果显著,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盐酸氨溴索 呼吸窘迫综合症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剂量阿司匹林在脑血管疾病二级预防中的临床效果及对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7例脑血管病患者按照随机分层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预防措施,观察组在常规预防基础上给予小剂量阿司匹林,观察两组患者血小板最大聚集率(MAR)、Essen卒中风险量表评分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四种诱导剂MAR的变异系数及Essen量表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6.4%(3/47),对照组复发率为12.1%(4/33),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阿司匹林能显著改善患者血小板聚集,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及复发率。

  • 标签: 阿司匹林 脑血管病 预防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静脉注射中等剂量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狼疮性肾炎并细菌感染的临床效果及副反应。方法27例病人为2010年~2013年我院住院病人,诊断为狼疮性肾炎并细菌感染。肾功好转程度IVIG组16例给予①IVIG200mg,/(kg?d),连续用3~5天;②小剂量激素治疗,强的松0.4mg/(kg?d),严重者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③抗生素治疗,根据药敏选择抗生素,或合成青霉素或三代头孢,如皮试阳性选用喹诺酮类抗生素。对照组11例予仅应用上述小剂量激素治疗加抗生素治疗。3-4周根据SLE活动积分及相关临床征象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并每周监测肝肾功、血常规等副反应。结果治疗组SLE活动积分、尿蛋白下降程度及肾功好转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体温下降至正常、及体征消失恢复正常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组监测副反应无明显肝功血液系统损害,1例因皮疹,考虑过敏反应退出,停药后症状缓解。结论中等剂量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SLE合并细菌感染能缩短感染时间,提高疗效缩短病情缓解时间,可以获得较明显的临床效果,副反应轻微。

  • 标签: 丙种球蛋白 狼疮性肾炎 感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不同剂量的阿司匹林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治疗效果进行调查。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9月-2014年9月间6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将所有患者分为三组,每组22例,1组采用100mg阿司匹林口服;2组采用200mg阿司匹林口服;3组采用300mg阿司匹林口服,对所有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1组治疗总有效率为45.5%;2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1.8%;三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1%;三组比较P<0.05。1组存在1例胃肠道刺激病例;2组存在1例胃肠道刺激、1例大便隐血病例;3组存在3例胃肠道刺激和1例大便隐血病例,三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300mg、200mg阿司匹林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具有更好的疗效,但200mg用量时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 标签: 阿司匹林 急性脑梗死 不同剂量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视神经脊髓炎在使用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时的护理特点,对此类患者进行预见性护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通过对56例视神经脊髓炎在使用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时,对药物的使用时间、使用速度、药物效果及副作用等观察及预见性护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结果56例神经脊髓炎均症状减轻,取得满意疗效。结论对视神经脊髓炎在使用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时的护理特点进行总结,对此类患者进行预见性护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可最大限度地减少患者痛苦,提高舒适度,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视神经脊髓炎 激素冲击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术麻醉中应用小剂量舒芬太尼的效果。方法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间收治的剖宫产患者60例,按照入院治疗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均行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给予常规0.75%布比卡因1mL麻醉,观察组给予0.75%布比卡因1mL复合5μg舒芬太尼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达到最高阻滞平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镇痛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腹肌牵拉痛发生率及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麻醉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剖宫产术麻醉中,应用小剂量舒芬太尼复合布比卡因可有效地缩短麻醉起效时间,减少手术牵拉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舒芬太尼 小剂量 剖宫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宝石CT低剂量扫描在冠脉成像中的应用。方法收集100例进行冠脉检查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传统的MDCT扫描,观察组患者使用宝石CT冠脉前门控扫描,对两组患者的扫描参数进行辐射的比较,分析宝石CT低剂量扫描在冠脉成像中的意义。结果两组患者在检查的过程中使用相同的球管电压,但观察组患者的扫描辐射为2.25±0.65mSv,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扫描剂量为14.32±3.58mSv。观察组患者的冠脉窦强化为378.75±1.32HU,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冠脉窦强化442.62±1.45HU。观察组患者的图像质量评分为8.24±1.76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图像质量评分5.17±1.58分。所有差异均为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进行冠脉检查的过程中,使用宝石CT低剂量扫描的方法能够在保证扫描质量的情况下减少辐射量,在实际的冠脉成像过程中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宝石CT 低剂量扫描 冠脉成像 应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四物汤配方颗粒汤剂对辐射损伤性血虚小鼠免疫器官的影响。方法用四物汤配方颗粒汤剂对60Coγ射线照射引起的血虚症小鼠模型灌胃处理后观察胸腺指数、脾脏指数的变化。结果四物汤配方颗粒汤剂不同剂量组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胸腺指数、脾脏指数的作用。结论四物汤配方颗粒汤剂具有明显的保护免疫器官损伤的作用。

  • 标签: 四物汤 配方颗粒汤剂 辐射损伤 血虚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腺性膀胱炎术后大剂量丝裂霉素膀胱灌注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3月收治的30例腺性膀胱炎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两组均给予等离子电切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术后同时行大剂量丝裂霉素膀胱灌注治疗,对照组患者术后同时行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上,观察组(93.33%)优于对照组(73.33%),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为13.33%,对照组为20.00%;疾病复发状况对比,观察组术后疾病复发1例,复发率为6.67%,对照组术后疾病复发2例,复发率为13.33%,差异不明显,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腺性膀胱炎术后采用大剂量丝裂霉素膀胱灌注治疗的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小,疾病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的右美托咪定在全麻苏醒期躁动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4年2月在我院进行插管全麻术的110例患者,随机分为1组和2组,各55例。两组均给予右美托咪定+生理盐水至4μg/mL静脉恒速泵入,剂量分别为0.5、1.0μg/kg,比较两组给药前、给药后5min、10min血压及心率、躁动、疼痛程度及拔管时间。结果1组各时间点血压及心率无明显变化,2组给药后血压及心率有明显降低,两组躁动及疼痛评分无差异,但2组拔管时间长于1组(P<0.05)。结论0.5μg/kg右美托咪定更适合全麻苏醒期躁动的防治。

  • 标签: 全麻 躁动 右美托咪定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在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治疗中不同剂量甘露醇的疗效应用。方法对我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间收治的76例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半量使用甘露醇可有效控制颅内压升高,从而减少患者肾功能损伤的发生,并且经过相关专业检验,两者的结果P<0.05,比较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中重度型颅脑损伤患者需严密观察其病情发展,合理调整甘露醇的使用剂量,从而起到控制颅内压的作用,并能有效预防患者肾功能损伤。

  • 标签: 甘露醇 颅脑损伤 肾功能dx
  • 简介:摘要目的对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给予小剂量甲基强的松龙联合丙种免疫球蛋白进行治疗并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将重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和小剂量甲基强的松龙的基础上给予丙种免疫球蛋白,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小剂量甲基强的松龙。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和热退、皮疹消退、白细胞恢复正常时间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热退、皮疹消退、白细胞恢复正常时间少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甲基强的松龙联合丙种免疫球蛋白治疗重症手足口病疗效满意。

  • 标签: 甲基强的松龙 丙种免疫球蛋白 手足口病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通过64层螺旋CT检测肺结节有效性的分析。方法选择性的挑出不同密度的胸部模型,胸部模型的直径在2.5mm至13mm之间,采用64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检测肺结节,在检测过程中分别设定250mAs,30mAs两种不同剂量,根据这两种计量的扫描检测评价指数分析其有效性。结果250mAs,30mAs两种不同剂量扫描检测得出的局部CT值相差无几,无显著差异,但两种剂量CT值标准存在显著差异,其计算值和电流呈负相关;250mAs的DLP,CTDIw值分别为219.0mGy?cm,14.6mGy,30mAs的DLP,CTDIw值分别为26.2mGy?cm,1.7mGy,相比之下,250mAs辐射更高,可见度相对较低。结论参数为30mAs的低剂量扫描对肺结节检测效果更佳,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 标签: 64层螺旋CT 肺结节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阿昔洛韦和对照组治疗玫瑰糠疹的疗效。方法门诊57例玫瑰糠疹患者,随机分为阿昔洛韦治疗组(400毫克,一日三次,共1周)和对照组,观察4周。其中54例完成观察。每周观察记录患者皮肤红斑及脱屑改善情况。结果经统计分析,阿昔洛韦组红斑消退在治疗后第1,2,3,4周均优于对照组。阿昔洛韦治疗组脱屑症状在治疗后第1,2,3周较对照组消退明显,但第4周两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我们的研究表明,小剂量阿昔洛韦治疗玫瑰糠疹,红斑脱屑症状消退较对照组更快,能缩短病程。推荐该方法用于治疗玫瑰糠疹,尤其是皮疹广泛或伴有瘙痒患者。

  • 标签: 玫瑰糠疹 阿昔洛韦 红斑 鳞屑 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