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报告1例丘疹鳞屑型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患者男,48岁。因头面部、躯干、四肢鳞屑型斑丘疹7年,加重半年就诊。自身免疫抗体:抗核抗体(ANA):1∶320(+);核型:细颗粒型,抗Ro/SSA(+),余自身抗体均阴性。左上肢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表皮萎缩,部分基底细胞液化变性,真皮浅层血管周围少量淋巴组织细胞。免疫荧光:基底膜带IgG、C3沉积。诊断: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丘疹鳞屑型)。

  • 标签: 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 丘疹鳞屑型
  • 简介:摘要本研究分析了209例不同类型头部鳞屑性疾病患者疾病分布情况及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除了脂溢性皮炎(52.6%)和头皮屑(14.4%),湿疹(17.7%)和银屑病(15.3%)也是好发的头皮鳞屑性疾病且可以仅发生于头皮。4种疾病均高发于20~40岁。脂溢性皮炎和头皮屑患者在性别、职业、饮酒及困扰因素方面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头皮脂溢性皮炎、头皮屑、湿疹和银屑病的皮肤病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3.00(1.00,6.00)、2.00(1.00,5.25)、4.00(1.00,8.50)和3.00(1.25,6.75)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20)。头皮鳞屑性疾病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头皮 鳞屑 影响因素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氟康唑联合曲安奈德硝酸益康唑治疗鳞屑角化型手足癣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3年2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鳞屑角化型手足癣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遵医嘱口服氟康唑胶囊150mg,一周一次;同时涂抹曲安奈德硝酸益康唑乳膏于患处,早晚各一次,八周为一个疗程,治疗结束后对患者进行临床疗效评估和真菌学疗效评估。结果62例痊愈,31例显效,5例好转,2例无效,总有效率93%。94例真菌学痊愈,6例无效,总有效率94%。结论氟康唑联合曲安奈德硝酸益康唑治疗鳞屑角化型手足癣具有较好的效果,无副作用且价格低廉,值得临床中使用并推广。

  • 标签: 氟康唑 曲安奈德硝酸益康唑 鳞屑角化型手足癣
  • 简介:主要总结并探讨几种常见的丘疹鳞屑性皮肤病在反射式共聚焦显微镜(reflectanceconfocalmicroscopy,RCM)下的镜像特征以及RCM技术在丘疹鳞屑性皮肤病辅助诊断中的应用进展。其中寻常性银屑病的RCM研究较多且相对深入,已建立了观察银屑病不同病期及疗程的量化指标。玫瑰糠疹的RCM研究比较缺乏,可能与该病相对无特异性组织病理学表现和有限的RCM分辨率有关。扁平苔藓的RCM诊断可以达到类似于特异性组织病理学改变的水准,但毛发红糠疹应用RCM观察其特异性组织病理表现相对困难。硬化性萎缩性苔藓和光泽苔藓的RCM研究虽少但其表现较为特异。RCM技术已为皮肤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了极大帮助,有待设备技术的更新改良和更多简便实用的应用研究来进一步提高其应用效果及前景。

  • 标签: 银屑病 玫瑰糠疹 扁平苔藓 毛发红糠疹 硬化萎缩性苔藓 光泽苔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磺酸黏多糖乳膏协同硝酸舍他康唑乳膏治疗鳞屑角化型足癣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9年3月至2020年1月鳞屑角化型足癣患者100例平均分为2组:对照组单纯外用硝酸舍他康唑乳膏0.5~1g/次,每天2次;联合组先外用多磺酸黏多糖乳膏0.5~1 g/次,30 min后再外用硝酸舍他康唑乳膏0.5~1g/次,每天2次。共治疗4周。比较2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于治疗0、2、4周分析2组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评分。统计分析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及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治疗后,联合组瘙痒及脱屑缓解时间分别为(6.05 ± 1.98)d、(12.03 ± 3.92)d,显著短于对照组[(8.39 ± 2.11)d、(15.11 ± 4.05)d,t值分别为5.72、3.86,均P < 0.001]。4周治疗期间,两组DLQI评分均逐渐下降(均P < 0.001),治疗2、4周时联合组DLQI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01)。治疗4周后,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8%,显著高于对照组(82%),χ2 = 7.11,P = 0.007;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多磺酸黏多糖乳膏可提高硝酸舍他康唑乳膏治疗鳞屑角化型足癣的疗效。

  • 标签: 脚癣 鳞屑角化型足癣 多磺酸黏多糖乳膏 硝酸舍他康唑乳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