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高危乳头瘤病毒(High-riskhumanpapillomavirus,HR-HPV)持续感染是宫颈癌发病的明确病因,检测HPV对宫颈癌的筛查、预防、疗效对比、临床随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围绕HPV检测方法的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人乳头瘤病毒 宫颈癌 HPV E6/E7 mRNA 检测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比较ⅡA磷脂酶A2(phospholipaseA2,PLA2)衍生多肽CT17对不同细菌在体外的杀菌效应。方法根据ⅡAPLA2氨基酸顺序分别设计合成肽分子CT17(p51-67)。采用琼脂铺板计数法测定杀菌活性,将不同浓度衍生肽分别与革兰氏阳性菌(G+)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屎肠球菌和革兰氏阴性菌(G-)大肠杆菌、绿脓杆菌、鲍曼不动杆菌在37℃孵育2.5h,然后铺板并置于37℃恒温箱培养18~24h,记录每一琼脂板上的菌落数(CFU),并计算多肽作用后的杀菌率。结果IIAPLA2CT17对G+菌与G-菌均有较强的杀菌活性。结论衍生自ⅡAPLA2保守区域17个氨基酸残基的肽M17对G+菌和G-均有较强的杀菌活性,这可能与M17肽分子更易于与细菌结合并发挥作用有关。

  • 标签: 人ⅡA型磷脂酶A2 保守区域 抗菌肽 衍生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社区中老年肥胖与糖尿病的关系。方法选取在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免费健康体检的中老年居民515,对研究对象进行身高、体重、腰围、臀围测量,计算相关指标,并进行血糖检测,分析各指标与糖尿病之间的关系。结果515例研究对象中共检测出糖尿病患者68例,检出率为13.20%;在各指标检测中,腹肥胖患者的糖尿病检出率均高于非腹肥胖患者,腰围、腰臀比、体重指数是中老年人群糖尿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腹肥胖与中老年糖尿病的发生具有密切的关联性,腰围、腰臀比、体重指数是中老年人群糖尿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 标签: 糖尿病 中老年 腹型肥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使用益气活血法,治疗老年椎动脉颈椎病的临床经验以及相关研究。方法对120例老年椎动脉颈椎病的患者进行诊断观察,并将以上12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按照自愿原则,对观察组的60位患者,进行益气活血的治疗方法,对对照组的60位患者进行口服椎动脉颈椎病药物进行治疗。并观察治疗过程,患者的体征表现,以及接受治疗后的临床表现,总结并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效果。结果接受益气活血治疗的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要优于接受口服椎动脉颈椎病药物的患者,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确的应用益气活血的方法,能够有效的缓解老年源自椎动脉颈椎病的痛苦,有利于患者恢复健康,值得临床推广并应用于治疗老年的椎动脉颈椎病。

  • 标签: 益气活血 老年人 椎动脉型颈椎病 临床价值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保妇康栓治疗宫颈高危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疗效。方法2011年2月至2015年2月在陆良县人民医院确诊生殖道HPV病毒感染者,同时行宫颈液基细胞学(TCT)及阴道镜检查排除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病例共200例,必要时做活组织检查。治疗组100例,应用保妇康栓阴道用药2个月,对照组100例,不用任何药物,只进行观察。用药后再次行宫颈分泌物HPV检查、妇科检查、TCT、白带系列、阴道镜检查评估疗效。结果治疗组用药后2、3个月高危HPV的转阴率分别为33%及43%。结论保妇康栓能有效治疗宫颈高危乳头瘤病毒(HPV)感染。

  • 标签: 宫颈炎康栓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 宫颈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患者高危乳头瘤病毒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60例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收治时间在2016年2月—2018年1月期间,根据上述患者治疗6个月后HPV转阴情况将其分为A组(转阴)、B组(未转阴),分别为132例、28例,并对比分析两组的各项资料,采取多、单因素分析法对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患者的HPV转阴的独立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本文研究中,160例患者,HPV转阴、未转阴分别为132例、28例,使用避孕套、性伴侣少及病理结果阴性为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患者高危乳头瘤病毒转阴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高危乳头瘤病毒转阴的独立影响因素较多,需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的转阴措施进行有效干预。

  • 标签: 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 转阴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两种麻醉方式对成年NyhusII疝修补的影响。方法对2017全年收治的186例成年NyhusII疝修补术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分析局麻及椎管内麻醉在麻醉效果、安全性及经济学上的差异。结果局麻及椎管内麻醉的麻醉效果、安全性及住院时间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局麻较椎管内麻醉总费用、麻醉费用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局麻及椎管内麻醉对成年NyhusII疝修补在麻醉效果、安全性上相当,局麻较椎管内麻醉具有更好的经济学效应。

  • 标签: 麻醉方式 腹股沟疝 Nyhus II型 经济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胫骨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8例股骨胫骨骨折患者的一般资料,按照自愿、对照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9例。观察组采用交锁髓内钉治疗,对照组采用外固定架固定进行治疗。术后随访7~24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8.3%,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1.5%,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采用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胫骨骨折效果较好,是一种较好的固定方法,并且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病情和预后,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交锁髓内钉 成年人股骨 胫骨骨折治疗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危乳头瘤病毒检测应用于宫颈筛查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16年1月—2018年1月接受的前来进行宫颈癌筛查的1000例患者行HR-HPV和TCT检测。结果HR-HPV检测的敏感性(94.62%)和特异性(65.83%)均高于TCT检测(67.88%)、(40%),且P<0.05;结论将HR-HPV应用于宫颈癌筛查中,敏感性和特异性高,作为用于宫颈癌筛查中推广。

  • 标签: 宫颈癌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检测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危乳头瘤病毒(HPV)检测在液基细胞学(TCT)报告为意义未明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1月10日至6月10日在463体检中心进行宫颈癌筛查妇女2580,共检出ASC-US者240,并对其进行HPV检测,并进行选择性的宫颈活组织学检查共140。结果ASC-US患者高危HPV阳性患者40,占16.67%(40/240),HPV阴性200,占83.33%(200/240)。当ASC-US,HPV(+)时81.4%为良性病变(40/56),7.1%为低级别病变(4/56),16.1%为高级别病变(9/56),5.4%为宫颈癌(3/56);当ASC-US,HPV(-)时根据临床情况,选出42%(84/200)人行活检。97.6%为为良性病变(82/84),只有2.4%为低级别病变(2/82)。结论高危HPV检测作为ASC-US患者分流管理的一种方法,是快速有效的,值得进一步推广及应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X线分在老年Colles骨折治疗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任选58例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老年Colles骨折患者,关节内骨折组30例,关节外型骨折组28例,应用Lidstrom分级对患者骨折愈合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关节内骨折组患者治疗可接受率为70.0%,关节外型骨折组为67.86%,无明显差异(P>0.05)。其中关节内骨折组中保守治疗可接受率为50.0%,手术治疗可接受率为92.86%,差异明显(P<0.05)。关节外型骨折组的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可接受率为60.0%和76.9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内Colles骨折患者应用手术治疗的效果较优,但关节外型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效果相当。

  • 标签: Colles骨折 X线分型 治疗策略 关节外型骨折 预后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夫妻双方不洁性行为对高危乳头瘤病毒感染几率的影响。方法采集不同宫颈炎性疾病患者人群的宫颈脱落细胞,利用荧光定量PCR(FQ-PCR)法进行高危乳头瘤病毒核酸检测,结果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承认有不洁性行为的妇女组阳性率为68.9%,否认有不洁性行为组的阳性率为22.3%;配偶承认有不洁性行为组的阳性率为53.0%,否认有不洁性行为组的阳性率为28.6%。均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结论无论是妇女本人还是其配偶的婚外性行为均明显增加了高危乳头廇病毒的感染几率,应坚决杜绝。提醒人们通过对性行为的控制,可显著减少高危乳头瘤病毒感染机会,有效防止宫颈癌的发生。

  • 标签: 人乳头瘤病毒 高危型 婚外性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定义和研究人体假死状态,发现和提出量子;同时简述量子鼓等实验证据。方法定义假死概念;同时结合病例,分析和研究人体假死状态。结果量子处于“死和活”的叠加状态,也就是处于“死和活”的本征态。直到医生宣布量子死亡或抢救存活下来,这个人即取“生或死”其中一个的本征值。结论量子是对宏观人体量子效应的首次观测和研究。这种既死又活的叠加状态在宏观世界尤其在人体上体现出来这是绝无仅有的!这是一种十分奇妙又意义重大的量子宏观效应。

  • 标签: 量子 量子鼓 本征态 本征值 假死 死亡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50例2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治疗分析,了解降压治疗药物使用状况。方法通过对我院2011年2月~2012年12月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一般资料用药史和达标情况等进行分析。结果50例患者降压治疗中,30例使用了钙离子拮抗剂,23例使用了血管紧张索酶抑制剂,10例使用了β受体阻滞剂、8例使用了利尿剂,7例使用了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1例使用了α受体阻滞剂。27例患者使用单一药物降压;23例采用联合治疗,二联用药17例,三联用药6例。经过治疗血压达标18例(36%)。结论选择降压药物时,要充分兼顾糖代谢及血压作用,必要时加强药物联合,使血压降至正常水平,减少患者病死率和致残率。

  • 标签: 老年人高血压 合并2型糖尿病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妊娠期及产后妇女高危乳头瘤病毒定量检测及细胞学筛查,以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利用HC2技术对682例妊娠期妇女进行宫颈HR-HPVDNA检测,对于阳性妇女其产后进行复测,并细胞学检查,分析妊娠期与产后HPV感染率及病毒定量的变化及宫颈病变转归。结果妊娠期妇女HR-HPV感染率达15.40%,阳性者产后复查转阴率58.10%;细胞学阳性转阴率40.7%;LSIL与HSIL均为中度-高度病毒载量。结论孕期HR-HPV感染产后转阴率高,HPV感染负荷量与宫颈病变严重程度相关,对HPV持续感染行TCT检测,妊娠期TCT异常有很高的转阴率。

  • 标签: 妊娠期 产后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定量 液基细胞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预混胰岛素与二甲双胍治疗2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5例2糖尿病患者,分为观察组(n=33)和对照组(n=32)。观察组用预混胰岛素治疗,对照组用格列齐特治疗,2组均服二甲双胍,一年后观察2组二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A1c(HbA1c)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FPG、2hPG均下降,达标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HBA1c二组控制都不理想。结论预混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糖尿病在控制患者FPG、2hPG疗效优于格列齐特与二甲双胍组,但HBA1c达标率二组都不尽人意。

  • 标签: 预混人胰岛素 二甲双胍 2型糖尿病 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宫颈TCT及高危乳头瘤病毒检测对宫颈癌前病变诊治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自2015年8月至2016年9月期间收治的宫颈病变检查患者88例,依据患者来院先后顺序均分两组。实施宫颈TCT诊断的44例患者为参照组,实施高危乳头瘤病毒检测的44例患者为实验组,最后对两组患者的诊断结果进行统计和比对。结果经不同方法检测后可知,实验组阳性率较比参照组更高,组间数据检验后P<0.05。联合检测同阴道镜下活检阳性率进行比对,组间数据检验后P>0.05。结论宫颈癌前病变予以宫颈TCT及高危乳头瘤病毒联合检测可以使诊断率进行提升,临床应用价值存在。

  • 标签: 宫颈TCT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检测 宫颈癌前病变 价值分析
  • 简介:摘要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之高令人畏惧,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宫颈癌是降低死亡率和发病率最为有效和必要的手段。目前筛查宫颈癌的方法很多,包括细胞学和病毒学检测等。病毒检测方法包括DNA和mRNA检测,而哪种检测方式能最有效地反应病变发展状态和进展趋势,值得我们深究。本文具体探讨高危乳头瘤病毒癌基因E6/E7mRNA检测对宫颈癌筛查的现状和意义。

  • 标签: 宫颈癌 人乳头瘤病毒 E6/E7 mRNA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老年与青年肺炎临床治疗结果。方法选取我院就诊的215例肺炎患者,按年龄分为老年组与青年组,均采用青霉素加头孢噻肟钠治疗。结果比较老年组与中青年组肺炎患者的治疗效果,经数据表明,青年组的痊愈率高于老年组,而青年组的好转率低于老年组。结论采用抗生素治疗肺炎能有效抑制病菌滋生,其临床疗效因青年的身体机能优于老年,抵抗力强,治疗周期短,效果显著。

  • 标签: 老年人 青年人 肺炎 临床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