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脉硬化患者的脑电图异常程度。方法通过运用多种方法对动脉硬化的诊断及脑电图异常的程度及其分布与正常人对照,并经x2检验进行比较分析。结果VD程度越重,脑电图异常越明显。重度动脉硬化脑电图均异常,以中度和重度异常为主;中度动脉硬化93%脑电图异常,以轻、中度异常为主;轻度动脉硬化78%脑电图异常,以轻度常为主。结论在临床上脑电图可以用来作为帮助判断动脉硬化严重程度的参考指标,并可以评价动脉硬化疗效的重要指标。

  • 标签: 脑动脉硬化 脑电图 功能缺失
  • 简介:摘要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transcranialdopplersonography,TCD)现已成为神经内科常用的辅助检查手段之一,对脑血管病的诊断治疗有相当大的帮助作用。TCD在检测脑血管病方面有独特的优势。脑血管病变首先是由脑血管开始,进一步影响到血流动力学,最后才是组织的病理改变。DSA、MRA检查血管病变,CT、MRI检查组织改变,而TCD检查血流动力学的变化,三者相互补充,不能代替。动脉硬化患者TCD可表现为不同的频谱形态学改变。动脉硬化是脑血管疾病的病理基础,而TCD是检测动脉硬化必要也是首选的方法,它可对动脉硬化病理程度可做出较为客观评价。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治疗腔梗与动脉梗化用药情况进行分析,为该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3月-2015年4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腔梗与动脉硬化32例患者病例资料,了解患者病情及用药情况。结果研究发现,临床治疗中医生采用内服用药与静脉滴注两种方式进行治疗。其中26例患者口服50mg阿司匹林肠溶片,其中单一用药患者10例,配合服用40mg维路通片患者10例,剩余6例患者配合服用40mg尼莫地平片。21例患者采用静脉滴注二联方案进行治疗。治疗初期所用药剂为160mg盐酸川芎嗪注射液,并配合使用500mg胞二磷胆碱注射液。治疗末期使用20ml复方丹参注射液,配合20ml活素或0.4g路通注射液。结论运用复方丹参注射液、盐酸川芎嗪注射液以及小剂量阿司匹林肠溶片临床治疗腔梗和动脉硬化效果显著,可将其作为治疗该疾病的常规用药。

  • 标签: 脑腔梗 脑动脉硬化 用药分析
  • 简介:摘要通过对人参成份功用了解与动脉硬化的特性分析结论动脉硬化不宜服用人参。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头颅多普勒超声在动脉硬化疾病评价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我院2013年4月~2015年5月收治的疑似动脉硬化疾病患者120例,本组患者均给予经头颅多普勒超声检查,统计患者检查结果并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本组患者经检查后全部确诊为老动脉粥样硬化疾病,其中轻度25例、中度40例、重度15例,患者体内各个动脉的患健以及健侧收缩期峰值流速Vs、平均流速Vm与健康动脉相比较,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颅多普勒超声在动脉硬化疾病患者的病情诊断中拥有良好的应用效果,能够帮助医生判定当前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帮助患者制定更加细致的治疗方案。

  • 标签: 经头颅多普勒超声 脑动脉硬化
  • 简介:摘要目的皮质下动脉硬化病(SAE)的病理、临床特征及CT表现特点。方法回顾分析57例动脉硬化病CT表现。特点为进行性智力减退,不同程度偏瘫,语言不清或失语、头晕、眼花、恶心、手足麻木等。结果本病常见于60岁以上,CT特点为双侧脑室周围白质及半卵圆中心白质对称性低密度影,病变模糊不清,可伴发脑萎缩或腔隙性脑梗塞,有的可伴发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结论熟悉掌握本病的病理、临床及CT特点,对提高本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 标签: 头颅 动脉硬化性脑病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得生丸治疗淤血阻络型动脉硬化症临床疗效。方法纳入此研究中的88例研究对象均为我院于2015年4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淤血阻络型动脉硬化症患者,依据治疗方法的差异性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选择盐酸倍他司汀进行治疗,观察组选择得生丸进行治疗,分析两种药物的临床疗效以及症候积分。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治疗有效率经对比未产生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积分经对比统计学意义产生(P<0.05)。结论淤血阻络型动脉硬化症患者选择得生丸进行治疗,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

  • 标签: 脑得生丸 淤血阻络型脑动脉硬化症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血栓心脉宁片对脑梗死患者动脉硬化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后即行经颅多普勒(TCD)及血脂血糖检查,急性期予抗血小板及活血化瘀、康复针灸等治疗,急性期后将TCD检查有大脑中动脉硬化表现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血栓心脉宁组,对照组予尼莫地平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血栓心脉宁片,服用三个月后复查TCD及血脂等,比较其差异。结果血栓心脉宁组大脑中动脉硬化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脂蛋白(a)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栓心脉宁能够影响脑梗死患者的脂代谢,改善脑梗死患者的动脉弹性,减少脑梗死复发。

  • 标签: 血栓心脉宁片 急性脑梗死搏动指数 阻力指数 脂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脉硬化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对4890例健康体检及门诊住院病人踝肱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和踝臂指数(ABI)等血管病变项目检测,比较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及不同健康状况患者的血管弹性状况。结果随着年龄的增长,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增加,baPWV评价的动脉硬化患病率持续上升,结论通过动脉硬化检测对于存在危险因素动脉硬化的患者进行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

  • 标签: 动脉硬化检测 踝肱脉搏波传导速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参地归蒲汤治疗高血压合并动脉硬化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联合给予自拟参地归蒲汤加减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后SBP(119.52±7.30)mmHg、DBP(81.41±6.88)mmHg、TC(4.01±0.18)mmol/L、TG(2.03±0.49)mmol/L、LDL-C(3.18±0.08)mmol/L、HDL-C(1.59±0.12)mmol/L、有效率98%、症状消失时间(3.18±0.08)d,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给予西药降血压及血脂的基础上,加用自拟参地归蒲汤治疗,使患者症状消失时间缩短,患者预后明显改善。

  • 标签: 参地归蒲汤 高血压 脑动脉硬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人皮质下动脉硬化病的发病情况。方法通过病史、体检及头颅CT扫描确诊,神经心理学测验是了解患者有无痴呆及其程度;CT扫描是判定腔隙灶的大小、范围及其分布特点。结果42例老年人皮质下动脉硬化病在头颅CT扫描,经颅多普勒检查,心电图检查,认知功能检查均出现明显异常。结论老年人皮质下动脉硬化病的临床表现有高龄者居多,病程长,多数有高血压或糖尿病史及其他动脉病变危险因素,可出现卒中发作,智能障碍明显。

  • 标签: 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 痴呆 动脉硬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观察介入治疗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120例来我院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患者做为此次研究的观察对象,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保守治疗方式,观察组采取介入治疗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病死率与截肢率以及踝肱指数。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病死率与截肢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患者踝肱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踝肱指数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介入治疗在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中具有显著的效果及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介入治疗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颈动脉动脉硬化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方法选择48例非冠心病者为对照组,63例冠心病患者为实验组,均进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粥样斑块超声检测,进行比较。结果与非冠心病组比较,冠心病组IMT值及斑块检出率明显高于非冠心病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随着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加重,IMT明显增高,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冠状动脉病变与IMT值及斑块检出率明显相关。结论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其斑块可作为冠心病早期诊断的参考指标

  • 标签: 冠状动脉病变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斑块
  • 简介:摘要目的对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分析进行分析研究,以供参考。方法研究对象选择A社区高血压颈动脉硬化182例患者作为研究组,以及高血压无颈动脉硬化7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颈动脉彩超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的颈动脉硬化患病率进行计算,同时对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进行对比分析,为高血压颈动脉硬化患者的危险因素进行探讨。结果实验组的血糖、血压、血脂、年龄、血尿酸与对照组者相比有明显差别,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影响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除了年龄、血糖、血压、血脂及血尿酸,还有在对患者进行临床诊断治疗时,提前进行预防和控制,可减少颈动脉硬化导致的死亡率,具有一定的临床研究价值。

  • 标签: 高血压 颈动脉硬化 危险因素 血脂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介入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2016年6月泰州市人民医院介入科共收治的28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共36支病变血管临床资料。所有病例行经PTA和或支架置入术,术后随访12个月,分析技术成功率、通畅率、保肢率。结果12个月随访时在TASCA型、B型、C型、D型通畅率分别为100%、88.9%、84.6%、50%。随访期间截趾3例,截肢1例,保肢率96.4%。术后缺血症状复发共7例,TASCA-D型分别为(0例、1例、2例、4例)。结论PTA及支架置入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安全有效,可获得较为满意的近期通畅率,血管病变分型影响术后通畅率。

  • 标签: 介入治疗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疗效
  • 简介:摘要各种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和发展的基础为动脉血管僵硬度的改变,动脉粥样硬化已对人类健康造成巨大的威胁。极速脉搏波技术作为最新检测脉搏波传导速度的技术,非侵入性、重复性好、精确度高,可为临床早期发现动脉硬化提供诊断依据。本文就极速脉搏波技术在研究动脉硬化中的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极速脉搏波技术 动脉硬化 血管僵硬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管介入治疗方法治疗患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围术期内的护理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20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临床资料。对20例患者均采取介入式手术治疗,在治疗围术期内进行有效护理,观察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结果患者及家属对治疗和护理效果满意,患者下肢动脉缺血等症状得到有效改善。结论在介入式治疗的基础上,对患者采取科学的护理方式可以加快患者的康复速度。

  • 标签: 介入治疗 下肢 动脉硬化闭塞症 围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体检人群眼底动脉硬化与血糖的相关性。方法从医院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人群中随机抽取了同时行眼底免散瞳照相、血压、血脂、血糖等检查的6976例体检资料进行分两组统计分析。结论两组人群间的动脉硬化检出情况差异性显著(p<0.00),同时随着血糖水平的升高,动脉硬化程度加重,差异性显著p=0.07。

  • 标签: 眼底 动脉硬化 血糖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通脉汤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ASOⅡ期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60例。A组给予通脉汤口服,B组给予通塞脉片口服,比较疗效。结果A组的有效率与B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A组治疗前后进行踝肱指数、血脂比较差异均非常显著(P<0.01)。结论通脉汤治疗ASO疗效显著,且优于通塞脉片;它具有调节血脂、舒缓痉挛、扩张血管等作用。

  • 标签: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中医药疗法 通脉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