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伽玛刀治疗AVM的疗效。方法对伽玛刀治疗的427例AVM患者进行随访分析,研究治疗前后影像学及临床症状的改变。结果AVM症状好转为74.0%(316/427),缩小为73.1%(312/427)。结论伽玛刀治疗AVM疗效良好,伽玛刀适于治疗小型、深部AVM,是手术后、栓塞术后残留AVM的主要治疗方法。

  • 标签: 脑AVM 伽玛刀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脓肿与转移瘤的CT表现,探讨其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CT检查并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的脓肿6例,转移瘤4例,观察分析其临床及CT表现。结果脓肿多以全身或局部感染为首发症状。血象及脑脊液检查呈炎性改变,病灶多为单发,呈环状强化,内壁光整,外壁略不规则,灶周有轻中度水肿。转移瘤常以颅内压增高为首发症状。血象及脑脊液检查正常。病灶常为多发,小瘤灶多呈结节状强化,较大病灶主要为环状强化,壁厚薄不均,部分可见壁结节,灶周见大范围指状水肿。结论脓肿与转移瘤各具其临床表现及CT征象。结合临床及相关化验检查,CT能对其进行诊断及鉴别诊断。

  • 标签: 脑脓肿脑转移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 简介:摘要肿瘤细胞免疫疗法大多分为两大类,为特异性细胞免疫疗法以及非特异性细胞免疫疗法。对于特异性免疫疗法中的肿瘤特性镶嵌抗体T细胞疗法现在被国内外的生物制药公司所应用,伴随对人类免疫系统以及肿瘤的产生原因的深入探讨,细胞免疫疗法已经成为当今针对肿瘤治疗手段中的一种,这种方法已经被当作当今的国际肿瘤研究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被认定为肿瘤治愈的希望。

  • 标签: 细胞免疫 肿瘤疫苗 淋巴细胞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肺癌转移的临床特征与CT诊断要点以提高临床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94例病理证实肺癌转移患者病历资料与CT影像学资料。结果35.1%单发转移,64.9%多发转移,增强扫描后病灶数目明显增多的有34例。70例腺癌、12例鳞癌、8例小细胞癌、4类癌。结论对肺癌转移的临床特征与CT诊断要点进行总结有助于提高肺癌转移诊断水平。

  • 标签: 肺癌脑转移 临床特征 CT诊断要点
  • 简介:摘要肺癌分为小细胞肺癌及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lungcancer,NSCLC),而肾上腺、及骨是最常见的转移部位。长期以来,人们认为由于血脑屏障的存在,化疗药物局部浓度不高,导致化疗药物对BM的控制率较低。但是动物实验证实,数毫米的转移瘤即可破坏血脑屏障的功能,甘露醇的使用和放疗剂量达到30Gy以上均可使血脑屏障功能受损。因此,近年来有不少研究对非小细胞肺癌转移的化疗方法进行了新的探索。本文就非小细胞肺癌转移的化疗进展作了综述。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脑转移 化疗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7-01-11
  • 出处:《医药前沿》 2017年第1期
  • 机构:美国《癌细胞》杂志发表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曹雪涛研究小组最新研究成果,揭示肿瘤向肺部转移的新机制,并为此配发康奈尔大学肿瘤转移领域顶级学者撰写的专题评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对1例男性纵隔绒毛膜癌转移病例进行报告,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 标签: 男性纵隔绒毛膜癌 脑转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替莫唑胺联合全放疗治疗转移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转移瘤病例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全放疗,观察组给予全放疗联合替莫唑胺化疗。观察两组近期治疗效果和毒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完全缓解和部分缓解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的完全缓解和部分缓解所占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血液学方面观察组白细胞下降发生率、淋巴细胞下降发生率、贫血发生率、血小板下降发生率和对照组白发生情况近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胃肠道方面观察组恶性呕吐发生率高于对照组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腹泻及便秘发生率和对照组发生率近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头痛发生率和对照组头痛发生率近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放疗联合替莫唑胺治疗转移瘤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 标签: 脑转移瘤 全脑放疗 替莫唑胺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替莫唑胺联合调强适形放疗治疗转移肿瘤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MRI或者CT确诊为转移肿瘤52例入组,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每组各26例。实验组采取替莫唑胺口服化疗,200mgqdd1-5,28d为一周期;同步对转移瘤进行调强适形放疗,肿瘤剂量DT40GY/20f。对照组采用单纯放疗。观察各组的有效率、1年生存率、中位生存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完全缓解(CR)4例,部分缓解(PR)10例,稳定(SD)7例,进展(PD)5例,有效率(CR+PR)为53.8%(14/26)。对照组CR2例;PR8例;SD10例;PD6例,有效率为38.4%。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实验组一年生存率为42.3%(11/26),中位生存期10.6个月。不良反应主要是颅内肿瘤周边水肿和替莫唑胺化学治疗反应,多为Ⅰ~Ⅱ度。结论替莫唑胺同步调强适形放疗转移瘤的疗效好,且不良反应轻。

  • 标签: 脑转移 化疗 放疗 替莫唑胺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非小细胞肺癌转移患者在全放射的基础上采用吉非替尼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6月—2018年11月收治的44例非小细胞肺癌转移患者,随机分为单纯采用全放射治疗的对照组(n=22)与联合吉非替尼治疗的实验组(n=22),对比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疾病控制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非小细胞肺癌转移患者在采用全放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吉非替尼治疗效果理想,且不会导致患者耐受性降低。

  • 标签: 吉非替尼 全脑放疗 非小细胞肺癌 脑转移
  • 简介:摘要放射治疗简称放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方法之一,缓解骨转移瘤引起的疼痛效果明显,对延长患者生命起到重要作用1。但是,放射线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也损伤了正常细胞,引起不同程度的皮肤反应2,放射性皮肤损伤发生率91.4%3,轻者出现红斑、潮红,刺痒等,严重者可能出现湿性脱皮及溃疡等,需要停止放疗,从而影响患者的放疗效果及生活质量。因此,在治疗时认真对待放疗区域的皮肤护理尤为重要。现对恶性肿瘤转移患者放疗的皮肤护理进行综述如下。

  • 标签: 恶性肿瘤 骨转移 放疗 皮肤护理
  • 简介:摘要脑部是肺癌患者最常见的转移部位之一。肺癌转移患者的预后极差,中位生存时间小于1年。目前的治疗策略包括姑息放疗及全身治疗(包括全身化疗及分子靶向治疗)。目前肺癌转移瘤的治疗仍存在争议。最近,分子靶向药物如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厄罗替尼、吉非替尼和阿法替尼在转移患者中显示出较好的效果.本文重点讨论肺癌转移治疗策略的证据。

  • 标签: 肺癌,脑转移,表皮生长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转移者应用替莫唑胺联合全放疗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78例非小细胞肺癌转移患者,按照住院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通过全放疗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替莫唑胺来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7.44%,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2.05%,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间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总不良反应率为100.0%,对照组患者的总不良反应率100.0%,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间的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小细胞肺癌转移者应用替莫唑胺联合全放疗的治疗效果很好,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 标签: 替莫唑胺全脑放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厄洛替尼联合全放疗的治疗方案在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转移时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进行观察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接收并采取厄洛替尼联合全放疗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转移患者28例的临床资料。观察病情变化及疗效,对其生存状况进行记录。结果经过治疗,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5.71%,疾病控制率达到100%;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较好,均为轻度药物不良反应;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为10个月,中位总生存时间为12个月;1年生存生存率为82.14%,2年生存率为57.14%。结论厄洛替尼联合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转移的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较好,患者可耐受,可延长生存期,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厄洛替尼 全脑放疗 非小细胞癌 脑转移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厄洛替尼联合全放疗(WBRT)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转移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24例均为不能耐受化疗或化疗失败的NSCLC转移患者,接受WBRT(40Gy/20次/4周)并同期口服厄洛替尼150mg/d。放疗结束后3个月复查MRI,观察肿瘤大小,定期每3个月一次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直至疾病进展。结果24例患者中,CR2例,PR17例,SD5例,PD0例。客观缓解率(CR+PR)为79.2%,疾病控制率(CR+PR+SD)为100%。中位疾病进展时间为8.1个月,中位总生存时间为10.4个月。乏力、皮疹和腹泻为主要不良反应。结论厄洛替尼联合WBRT治疗NSCLC患者转移具有较好临床疗效,毒副反应可以耐受,生存期延长。

  • 标签: 肺肿瘤 脑转移 厄洛替尼 全脑放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伽玛刀治疗老年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深圳海博公司生产的立体定向全身伽玛刀射线治疗系统SGS-1型设备(超级伽玛刀)进行立体定向分次放射治疗。结果因消化道明显不能耐受治疗2例;完成伽玛刀治疗的老年肺癌患者1~3月内死亡3例,症状明显改善者35例,半年后因肿瘤复发二次伽玛刀治疗者8例,2年后二次伽玛刀治疗者3例。结论伽玛刀治疗作为一种无创、经济适用的治疗措施越来越受到老年肺癌患者及家属的青睐,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伽玛刀 老年肺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原发性恶性肿瘤转移肿瘤诊断、治疗方法,获得两组疾病的临床鉴别性诊疗体会。方法收集35例骨恶性肿瘤并分成原发性和转移性两组,将两组疾病从年龄、性别、临床表现、X线检查、治疗上进行比对。结果两组骨恶性肿瘤在诊断、治疗上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之处。结论通过对比两组骨肿瘤在诊断上的异同之处,获得鉴别性诊断方法,以获得不同的治疗方案及对两组肿瘤的预后的评估。

  • 标签: 骨原发性恶性肿瘤 骨转移性肿瘤 鉴别诊断 治疗方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易瑞沙联合放化疗治疗肺癌转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于2013年1月-2014年1月来院治疗的肺癌转移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18例)和观察组(n=22例),对照组行放化疗治疗,观察组在放化疗基础上加用易瑞沙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86.36%,对照组有效率为6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观察组生存率为27.27%,对照组生存率为16.67%,但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肺癌转移采取易瑞沙联合放化疗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有效控制病情进展,提高患者生存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肺癌 脑转移 易瑞沙 放化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压氧联合全放疗治疗转移瘤的近期疗效。方法66例行全放疗或高压氧联合全放疗的转移瘤患者进行临床观察比较,治疗结束后观察并记录患者的症状体征、KPS评分,治疗结束一个月复查头颅CT或MR评价近期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HBO组有28例缓解,与单放组比较有明显统计学差异;HBO组的生活质量卡氏评分明显优于单放组;同时治疗后1月行影像学检查评价,HBO全放疗组近期有效率86.6%;单放组近期有效率61.1%,两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高压氧配合全放疗能提高全放疗疗效,减轻神经症状体征,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脑转移瘤 高压氧 放射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