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针灸治疗帕金森(PD)的疗效。方法将PD患者30例随机分为针灸治疗组(10例),针灸西药治疗组(10例),西药组(10例)即对照组,将各组疗效进行观察,相关指标进行比较,做出疗效评价。结果针灸组总有效率60%,Webster评分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针灸西药组总有效率80.9%,Webster评分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Webster评分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针灸治疗对PD有较好的治疗作用,与西药美多巴合用可提高疗效,减轻或缓解美多巴的副反应。

  • 标签: 帕金森病 针灸 中医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介绍目前最有希望治疗帕金森的药物包括能够阻碍或者降低神经退行性过程的神经保护性药物,能够恢复大脑功能的药物,多巴胺替代和保留的药物,作用于纹状体以外的非多巴胺的神经递质的抗运动障碍药物。此外,些具有崭新作用机制的药物,如腺普A2A受体阻滞剂、抗细胞凋亡药物等,都可能以单用或合并用药治疗PD。现综述目前临床治疗和开发中的抗PD新药的研究进展。

  • 标签: 帕金森病 左旋多巴 单胺氧化酶B 多巴胺转运蛋白抑制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帕金森内隐学习损害的特征以及受损的状况,为康复策略的制定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帕金森患者15例。同期住院的非脑部疾病的患者或无任何疾病的健康者15例。采用天气预报分类学习任务(WPCLT)进行连续3天的测试。结果帕金森的WPCLT总正确率均显著差于正常对照组,帕金森组的WPCLT学习能力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结论帕金森患者内隐学习能力受损,因此在临床康复工作中使用简单重复的康复锻炼方式需待讨论。

  • 标签: 帕金森病 内隐学习 学习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补肾活血颗粒治疗帕金森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简单随机、对照试验设计方案,将24例合格受试者随机分配到补肾活血颗粒治疗组12例与西药对照组12例。治疗组给予补肾活血颗粒及西药治疗,对照组给予中药安慰剂及西药治疗。疗程为3个月,3个月药物疗程结束后进行疗效评价,疗效评价为UPDRS量表、PDQ-39问卷及帕金森睡眠量表相对于基线的变化,安全性指标为不良反应、血压、脉搏、实验室检查值和心电图。结果治疗组UPDRS总积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UPDRS积分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运动症状方面,治疗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感觉异常及智能、情感异常方面评分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帕金森睡眠量表评分、生活质量运动功能及总评分方面治疗前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Hoehn-Yahr改良分级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活血颗粒联合西药基础用药治疗短期内能改善运动功能、活动协调性及生活质量的些方面,但与单纯西药基础治疗相比较,短期内疗效尚未显示出明显优势。

  • 标签: 帕金森病 中西医结合治疗 补肾活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脑卒中识别评分应用于社区院前急救的筛选价值。方法应用ROSIER评分对社区的100例可疑脑卒中患者行诊断筛查,参照临床诊断为标准,评价评分的敏感度、特异性、相关系数,对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00例可疑患者的ROSIER评分的敏感度为92.0%,特异度为87.2%,相关系数为0.587,量表诊断阳性率与临床诊断相关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OSIER评分对可疑脑卒中患者的筛选结果致性较高,对脑卒中患者进行快速评估能协助社区急救医生筛选卒中患者,应大力普及推广应用。

  • 标签: 脑卒中急诊脑卒中识别评分量表社区医院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补髓化痰汤治疗帕金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5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5例服用补髓化痰汤及美多巴,对照组20例口服美多巴,剂量为常规剂量,共服用3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0%,对照组总有效率75%,结论补髓化痰汤治疗帕金森有较好的疗效。

  • 标签: 帕金森病 补髓化痰汤 中药治疗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5-12-22
  • 出处:《医药前沿》 2015年第17期
  • 机构:目前全球约有500万名帕金森病患者,而中国人占了47%。随着中国老龄化问题不断加剧,预计到2030年中国帕金森病患者数量将占到全球的57%。其中,中国城市里约有65%的帕金森病患者被误诊和漏诊,而农村地区该病的未被诊断率更是高达90%。最新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目前城市65岁以上人群帕金森病患病率已经接近2%。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帕金森种常见的锥体外系疾病,主要的病理变化是黑质纹状体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坏死和脱失,并伴有Lewy小体的出现。临床主要表现以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及姿势平衡障碍等运动障碍为主。随着对PD的认识,发现自主神经功能越来越显现出来,尤其是泌尿系统症状,现就PD的泌尿系统症状加以综述。

  • 标签: 帕金森病 排尿障碍 病因及病理 治疗
  • 简介:摘要帕金森患者在长期多巴胺替代治疗(DRT)基础上,发生的种强迫性地使用药物称作多巴胺失调综合征(DDS)。然而,若ICDs伴有强迫性的多巴胺类药物使用.则就能诊断为DDS。最常见的与多巴胺失调综合征相关的行为障碍是刻板行为(punding)和冲动控制障碍(impulsecontroldisorders,ICDs)。目前关于多巴胺失调综合征的发病率报道不多,不仅是因为患者及医生对此综合征的认识有限,更在于患者对他们症状的隐瞒。帕金森治疗中心报道的关于多巴胺失调综合征发生率为3-4%。刻板行为为1.4%-14%。而冲动控制障碍介于5.9%—13.7%之间。对于这些数据,目前缺乏大量相关的研究。本文简单阐述目前帕金森多巴胺失调综合征的流行学及其临床表现。

  • 标签: 帕金森病 多巴胺失调综合征 刻板行为 冲动控制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普拉克索治疗帕金森(PD)伴焦虑抑郁状态的起效时间及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纳入帕金森伴发抑郁患状态者72例,按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普拉克索治疗组36例和非普拉克索治疗组36例。对照组患者在既往基础药物基础上口服美多芭片,1片/次,3次/d。普拉克索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盐酸普拉克索片(森福罗)起始剂量0.25mg,3次/d,根据病情逐渐增量,最大量每天剂量增加到4.5mg(1.5mg,3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8周。治疗前采用统一帕金森评定量表(UPDRS)对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运动能力进行评分,治疗前及治疗后2、4、8周及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作为评定指标,并对比两组不良反应。结果1.治疗8周后,普拉克索治疗组SDS评分及SAS评分的下降程度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027,0.035)。两组间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普拉克索治疗组治疗4周后,两个量表评分均有显著下降,与治疗前比较SDS评分(t=2.776,P=0.050)、SAS评分(t=3.664,P=0.0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普拉克索治疗组治疗8周后与治疗前比较SDS评分(t=5.759,P=0.005)及SAS评分(t=6.522,P=0.0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普拉克索治疗帕金森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疗效优于非普拉克索组,治疗4周开始显效,8周焦虑抑郁症状改善更为显著。

  • 标签: 帕金森病 焦虑状态 抑郁状态 普拉克索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旨在对帕金森(PD)的临床诊断的鉴别和治疗方法上进行分析。方法收取2010年于我院治疗的患者133例,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对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经回顾分析后判断,帕金森的患者主要有肢体僵硬。姿态步态异常、运动减少等症状。治疗方法主要分为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在这之中,预后效果最佳的患者为只要症状是震颤的患者,相反,预后较差的患者为以少动症状为主的患者、及老年帕金森和恶性帕金森患者。结论帕金森患者往往容易发生误诊或漏诊的情况,对此应该对患者的亚临床症状做到高度重视,这样能提高诊断的准确率,做到合理应用药物治疗和护理,从而得以延缓致残时间,最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帕金森病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帕金森疾病是临床诊疗中并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该病最明显的表现和特征就是肌僵硬、姿势不稳、行动迟缓等,同时还有部分患者表现为认知功能障碍、情绪障碍等。以往研究中多关注帕金森患者的核心运动症状,但是对其非运动症状的研究关注较少。本文对非运动症状表现及其对帕金森患者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做综述,旨在为帕金森临床治疗研究提供借鉴价值。

  • 标签: 帕金森 非运动症状 认知功能
  • 简介:摘要帕金森是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临床表现以静止性震颤、肌强直以及姿势异常等为主。帕金森严重威胁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加了家庭及社会负担。本文中将对帕金森的临床表现及最新治疗进展情况进行综述。

  • 标签: 帕金森病 临床表现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对帕金森的非运动症状(NMS)进行探究。方法选取72例住院帕金森患者,统计NMS发生情况与NMS分数的影响因素。结果72例患者中,NMS发生率为97.22%;不宁腿综合征、记忆困难或遗忘、恶心或呕吐、抑郁、疲劳、便秘、注意力下降、睡眠障碍发生率分别为65.28%、62.50%、55.56%、52.78%、43.06%、38.89%、36.12%、34.72%;NMS分数与年龄、性别、病程、Hoehn-Yahr(H-Y)分级正相关(P<0.05),与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评分负相关(P<0.05),与发病年龄无相关性(P>0.05)。结论在帕金森患者中NMS发生率很高,年龄、性别、病程、H-Y分级、MMSE评分是影响NMS评分的重要因素。

  • 标签: 帕金森病 非运动症状 不宁腿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帕金森痴呆(PDD)通过盐酸美金刚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1月—2016年7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老年帕金森痴呆(PDD)患者76例参与研究,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利用服盐酸多奈哌实施治疗,观察组选择盐酸美金刚实施治疗,比较两组MoCA、MMSE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后MOCA、MMSE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为13.17%,对照组18.42%。结论盐酸美金刚治疗老年帕金森痴呆(PDD)能够改善MoCA、MMSE评分,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 标签: 老年帕金森病痴呆 盐酸美金刚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普拉克索治疗老年帕金森(Parkinson’sDisease,PD)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0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186例帕金森患者,均为Hoehn—YahrⅡ~Ⅲ级,患者自愿加入本研究,并接受左旋多巴治疗30天以上,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其中90例作为研究组(P组),P组患者在原有左旋多巴基础上加用普拉克索(德国勃林格殷格翰药业)治疗,开始剂量普拉克索为0.25mg/天,周后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安全性逐步加量,使临床症状得到改善并稳定的药物剂量作为维持剂量,普拉克索每日剂量最大增加到4.5mg/天,12周为1个疗程。对照组96例(D组)患者仍继续单纯服用左旋多巴治疗,不添加普拉克索。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UPD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P组患者治疗后UPDRS评分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患者治疗后UPDR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研究组显效72例(80.00%),对照组显效45例(46.8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P>0.05)。结论帕金森患者在应用左旋多巴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普拉克索治疗可有效的缓解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帕金森伴发抑郁的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到2016年4月收治的帕金森患者20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帕金森合并抑郁症的评估,对照组100例给与常规护理,观察组100例进行治疗护理,治疗前后结果进行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中的患者帕金森伴发抑郁症发病率无明显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观察组伴发抑郁症的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金森患病程度决定了合并抑郁症的发生率。通过综合的护理方法,能够有效降低帕金森伴发抑郁症的发病率。

  • 标签: 帕金森病 抑郁症 临床观察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帕金森非运动症状患者的临床特点,并结合使用普拉克索来治疗帕金森非运动症,总结其取得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接受的帕金森患者103例,经过科学分配,最终把51例划分为普拉克索治疗组,其余52例为非普拉克索治疗组,在用药方面进行区分,进而分析在不同治疗方案下非运动症状是否有变化。结果通过实例分析和用药研究,发现在普拉克索治疗组的患者,出现抑郁、排尿困难、下肢痉挛等综合征的概率大大降低,并且远远低于非普拉克索治疗组(P<0.05),但是,使用普拉克索治疗的患者,反而更加容易出现口干、体位性低血压、嗜睡等副作用。结论总之,针对帕金森非运动症状患者,科学合理的应用普拉克索可以有效降低非运动症状出现的概率,但是,同时也要预防患者出现疾病症状加重的情况。

  • 标签: 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 临床治疗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