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1.分析精神因素和健康长寿的重要关系,讲述情绪影响器官,对人体健康的伤害。2.疾病是影响长寿的重要因素之一。3.情绪是人类大脑皮层高级神经活动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主导作用。结论保持一种良好的情绪,对疾病的治疗,预防起着积极重要的作用。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及对精神分裂症的复发制定相应防治措施。方法在我院出院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时疗效为临床治愈共232例,定期(3个月、6个月、1年、2年)电话或通信访问方式调查,对复发再入院患者进行详细复发原因调查并填写个人生活事件量表(LES)进行统计分析。结论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复发的主要的因素有以下几方面1.维持治疗中断;2.遗传因素;3.性格因素;负性生活事件多,社会、单位支持不良。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神科孕期护士在日常工作中面临的危险因素,为采取相应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加强职业安全教育、病房安全建设、合理排班、开展人文关怀及心理辅导。结论应采取相应措施,努力避免精神科孕期护士的职业伤害,促进护士身心健康,保证母婴安全,保障护理质量。

  • 标签: 精神科 孕期护士 危险因素 防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神病人首次就诊的途径及影响因素。方法选用自行编制的《精神疾病就诊途径调查表》对我院门诊及住院病人320例的资料收集分析。结果影响精神病人首次就诊存在性别、文化等多种因素。结论目前精神疾病就诊途径仍较曲折,建议在公众和综合性医院中加强精神卫生知识的普及等工作,以提高精神病人的就诊率及病人生活质量,改善预后。

  • 标签: 精神病人 首次就诊 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精神科患者医院感染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联合前瞻性监测法,对精神科2011年1月~2015年12月住院患者医院感染情况展开调查研究,收集医院感染部位、原发疾病类型、住院时间、发病季节等资料,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精神科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结果研究所选600例精神疾病患者中,44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7.33%;患者感染部位以泌尿道、胃肠道、呼吸道感染为主,分别占11.36%、18.18%、59.07%;患者年龄、合并基础疾病、抗菌药物使用、精神疾病类型、住院季节、住院时间等与医院感染发生率相关(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精神科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与住院时间、医院管理、原发疾病类型相关,需制定针对性护理措施,以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 标签: 老年 精神科病患 医院感染 因素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调查长期住院精神病患者的基本情况分析相关因素。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长期住院精神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我院自制的情况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①性别以男性居多,女性24例,男性76例。②反复多次住院者91例,占到91%。其中精神分裂症患者占到90%。③婚姻状况未婚55例,离婚者25例,已婚16例,再婚4例。考虑病情反复发作、家庭监护缺乏、家庭经济困难可能是导致患者长期住院的主要原因。结论精神病患者长期住院由多方面因素共同影响所致,自身因素、社会因素、家庭因素都是重要因素,社会和家庭都应该引起关注。

  • 标签: 长期住院 精神病患者 因素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颅脑创伤后早期精神障碍的相关因素。方法对54例颅脑创伤后早期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精神障碍出现的时间、类型及颅脑创伤的部位与精神障碍的关系等。结果颅脑创伤后精神障碍主要出现在伤后3周内,额,颞叶受损伤者最易出现精神症状,不同部位损伤表现出不同的精神症状。结论颅脑创伤后早期精神障碍的发生与损伤部位密切相关,与损伤程度成正比,精神障碍经综合治疗疗效显著。

  • 标签: 颅脑创伤 精神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的研究目的是针对临床过程中出现的精神科护理中不安全的因素进行分析与探讨,进而有效的减少我国医院精神护理过程中出现的不安全因素,提高护理质量。方法本次研究将我院正在接受精神护理的相关患者中随机抽取共132名患者,将这些患者按照随机的模式分为两个人数相同的组别,分别是观察组和对照组。相关医护人员对两组患者进行有差别的精神护理方法,对照组的患者所接受的护理方法是传统的精神护理方法,而观察组的患者所接受的护理方法中加入了针对对相关不安全因素提出的新的解决对策。然后将两组患者在接收精神护理期间出现的暴力事件的次数以及概率进行测算对比,最终得出研究结果及有效对策。结果在研究中表明两组患者在精神护理过程中都出现了暴力事件,但是这些观察组发生的暴力事件次数与其概率相较于对照组来说要明显的减少,并且在患者的临床满意程度方面也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因此,使用新的精神护理方法应对护理工作中出现的不安全因素其减少暴力事件的概率与增加满意度方面的作用比传统的方法有着明显的提升(P<0.05)。结论经过对结果的分析与研究之后可以知道,优化精神护理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是提高我国医院护理水平与患者满意度的一个重要方向,新的对策与护理方式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应该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得到推广与应用。

  • 标签: 精神护理 护理优化 不安全因素 对策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长期住院精神病患者的状况,分析其长期住院的影响因素。方法调查上海市金山区精神卫生中心2012年7月1日住院的精神病患者,共计396例,其中男患者287例,女患者109例。住院时间≥2年者213例;用自制的调查表对≥2年者精神病患者进行现况调查,并对相关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长期住院精神病人的性别与住院时间、婚姻状况及住院时间与探视次数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长期住院精神病人,要缩短他们的住院时间,进行支持性心理治疗,注重精神康复,改善患者的社会生活环境十分重要。

  • 标签: 精神病人 长期住院 影响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精神科护士生活质量的因素。方法将我院56名护士三年前后生活质量进行比较,采用总体幸福感量表(GWB)、自尊量表(SES)进行评估。结果精神科护士生活质量虽逐渐提高,但离幸福很遥远。结论生活质量是从主观和客观感受的,虽离幸福遥远,只要有领导的关怀也是温暖的。

  • 标签: 精神科护士 生活质量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精神科临床护理中的风险因素并制订出防范策略。方法对我院精神科近年来存在的护理风险因素进行全面、客观地分析、评估,在结合临床实践的基础上制订出风险因素的防范措施。结果对精神科患者采取恰当、正确的防范策略,可以减少护理中的风险事件,保证患者人身安全,提高临床效果。结论高度重视精神科的临床护理工作,并对已经发生或是潜在的风险事件、因素进行分析,采取正确的防范策略,可规避护理中的风险事件与不良操作,提升护理水平。

  • 标签: 精神科 临床护理 风险因素 防范策略
  • 简介:摘要护患沟通贯穿了患者从入院到出院的整个过程,是护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精神科患者由于思维、注意力、记忆力、情感、意志和行为等精神活动异常,导致护患沟通存在很大的困难。如何做到与精神病患者进行有效沟通是护理人员必须解决的课题,而如何有效沟通才能达到预期治疗的结果呢。本文对影响精神科护患有效沟通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对策。

  • 标签: 精神科 护患有效沟通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精神科护士离职倾向的原因,采取有效措施,稳定精神科护理队伍,提高病房护士素质和护理质量。方法采用自行设计问卷调查法,对本院97名精神科病房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士离职倾向与护士的护龄、性别、学历有显著相关性(P<0.05或P<0.01),离职倾向依次为护理专业、病人护理、工作量及时间分配、工作环境、护理管理及人际关系、社会和医院管理方面的问题。结论根据精神科护士离职倾向相关因素分析,我们应尊重精神科护士,改善护士的工作环境,提高病房护士待遇,加强护患沟通,增加发展机会,争取社会和医院的支持,同时精神科护士应加强自身素养,以此来稳定病房护理队伍。

  • 标签: 精神科护士 离职倾向 相关因素
  • 简介:摘要老年患者术后精神障碍(PostoperativeMentalStateChanges,PMSC)是指老年人在术后数天内发生的一系列可逆的和波动性的急性精神紊乱综合征,包括意识、认知、记忆、定向、精神运动行为以及睡眠方面的紊乱1。术后精神障碍主要包括术后谵妄和认知功能障碍(POCD)。随着老龄化社会的进展,将会有更多的老年人需要接受手术治疗,导致手术后精神障碍的发生率逐渐升高,据文献报道老年人术后精神障碍发病率为8%~70%2。本文就老年患者术后精神障碍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做一综述。

  • 标签: 老年 精神障碍 相关因素
  • 简介:摘要人性化管理即一切管理均应以调动人的积极性,做好人的工作为根本。由于精神科护士职业的特定性,决定了他们工作具有较高的应激危险性。持续的应激对心身健康和工作质量有明显影响,因此了解影响精神科护理人员的应激源,掌控应对应激的方法,能有效地增强护理人员的心身健康。

  • 标签: 精神科 护士 心理健康 人性化管理
  • 简介:摘要近年来,我国临床中妊娠合并精神疾病妇女的发生率越来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患有精神疾病的妇女在分娩时具有特殊性,风险要明显高于健康产妇,因此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要加强安全意识。本文中将对妊娠合并精神疾病妇女临床护理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并对我国现阶段针对妊娠合并精神疾病妇女的临床护理措施进行简要综述。

  • 标签: 精神疾病 妊娠期 分娩 护理
  • 简介:摘要探讨和分析食管癌术后患者出现精神障碍的危险因素及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对对17例食管癌术后发生精神症状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7例患者中,一例意外拔出胃管,其余无相关并发症发生。均在术后2-4周痊愈出院,随访2-3月未再发。结论食管癌患者术后发生精神障碍的因素有个体因素,身体状况,疼痛,环境因素等,针对其进行相应护理干预,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从而提高治愈率。

  • 标签: 食管癌 精神障碍 危险因素 护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