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7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在护理工作中的有效应用,以优质的心理护理服务促进患者疾病的早日康复与最良好的预后。方法分析患者的不同心理状态,提出做好患者心理护理有效措施,做好患者病情的细心观察,病因的了解和掌握,对患者进行因病施护,对症治疗,同时因势利导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结果有效的心理护理可促进患者病情的康复和转归。结论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广大医护人员不仅要掌握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具备熟练运用心理的知识和方法,有针对性地护理好各类患者,从而提高护理质量、增强医护患者的本领。

  • 标签: 心理学 护理工作 应用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东莞外来女性产后抑郁症(PPD)患者的研究,找出导致PPD的社会心理因素和生物学因素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东莞外来女性产后4~6周的产妇6000人,筛选出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分数≥13分产妇200人,并进一步进行社会心理因素调查生活事件量表测定、特质应对方式测定、Lock-Wollance婚姻调适测定,并同时进行生物学因素测定抽血化验FT3、FT4、TSH、E2、P。结果1、东莞外来女性PPD社会心理和生物学因素2组变量的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社会心理因素中的文化程度(aP)、来莞时间(aP)、家庭收入(bP)、正性事件次数(aP)、夫妻人生观和生物学因素中的TSH、FT4、P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aP<0.05,bP<0.01);2、东莞外来女性PPD生物学因素和社会心理因素之间的逐步回归分析显示FT4和家庭收入有正相关、TSH和丈夫出生地、来莞时间、正性事件刺激量有正相关、TSH和职业、生活事件总刺激量、夫妻人生观有负相关、E2和夫妇讲座及产后讲座的帮助、正性事件次数有正相关、E2和消极应对分有负相关、P和正性事件次数有正相关、P和消极应对分有负相关。(P<0.05-0.002)结论东莞外来女性PPD社会心理因素和其甲状腺激素和性腺激素有相关性,对进一步推测产后甲状腺疾病和PPD预后有一定价值,建议通过上述的社会心理因素能够为预防东莞外来女性乃至流动人口多的城市PPD诊治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东莞外来女性 产后抑郁症 社会心理学因素 生物学因素 相关性
  • 简介:摘要《外科真诠》清代知名的“全生派”中医外科著作之一,在对外科疾病的护理方面,尤其注重饮食调护、生活调摄、预防调护和心理护理,对当今临床护理工作具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 标签: 外科真诠 学术思想 中医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压力的加大,心理问题成为很多人的困扰。龙口市市民产生心理疾病的主要原因是学习或工作压力大和受情感问题困扰,其中青少年和中年人是心理疾病的多发人群。就心理咨询的现状看,很多市民对心理疾病认识不足,对心理咨询存在误解,因此政府,医院和市民应该共同努力,提高龙口市民的心理健康水平。

  • 标签: 心理咨询 社会压力 龙口市民
  • 简介:摘要手术对病人是较强的压力和应激源,此时会通过交感神经系统的作用,提高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分泌,造成血压升高、心率加快,有的上手术台时还可出现四肢发凉、发抖、意识域狭窄,对手术环境和器械等异常敏感,甚至出现病理心理活动。应对症实施心理护理和疏导,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以缓解和消除病人及家属的不良心理反应。

  • 标签: 患者 手术前 心理特点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而精品课程建设能在很大程度上带动课程的建设与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在建设过程中,教师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思路发生了重大转变,教学方法和手段有了很大的改进,整个师资队伍的建设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

  • 标签: 药理学 精品课程 教学改革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择期手术患者进行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使患者以最佳状态进入手术室,积极配合手术治疗,最终取得最佳康复效果。方法自2014年1月~2014年6月,在围手术期通过沟通与病人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对手术病人进行心理护理。结果通过问卷调查,186例择期手术患者均对我院心理护理工作表示满意。结论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可消除手术带给患者的紧张和恐惧感,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和术后迅速康复,对提高护理质量有促进作用。

  • 标签: 围手术期 心理护理 外科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心理支持治疗和认知行为疗法对矽肺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30名伴有治疗的同时采用支持性心理治疗和认知行为疗法。心理干预前、干预2月、干预4周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分别评估病人心理状态。结果心理干预四周SCL-90各因子得分及SAS,SDS标准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支持治疗和行为疗法能有效改善心身症状。

  • 标签: 矽肺 心理干预 认知疗法
  • 简介:摘要乙肝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不仅要承受身体上的痛苦,还要承受心理上的痛苦,患者在这双重打击下会给患者带来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而且乙肝是一种传染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所以在临床治疗中实施心理护理工作是一项非常必要的措施。本文主要通过对乙肝患者在临床中表现出来的心理障碍进行有效分析,根据不同患者的情况制定不同的心理护理措施,使患者快速恢复健康。

  • 标签: 乙肝 心理障碍 心理护理 策略
  • 简介:摘要目前高职《实用药理学》的传统教学模式存在不少弊端,为了使高职《实用药理学》教学方法更加符合未来岗位的需要,提出了创新的教学模式,并对上述创新模式进行探讨。

  • 标签: 实用药理学 创新教学模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传出神经系统药物作用广泛而复杂,对中职护理专业的学生来说,传出神经系统药物的教学一直是药理学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学生学习和掌握感到困难,教师教学也很不轻松。探究设计对传出神经系统的教学,并对其课程和教材进行适当删减和补充、适度的概括或演绎,找到其课程教材的内在联系,设法形成使学生易于接受、认知、理解、掌握和记忆并能实际运用的公式化教学模式,往往更能得到学生的认同和欢迎。

  • 标签: 传出神经系统 公式化 教学设计探究
  • 简介:摘要癫痫俗称羊癫疯,是精神科的常见疾病。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癫痫的患病率为千分之七,估计约有900万的癫痫患者,并且每年都在逐渐递增。其发病的表现复杂多样,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

  • 标签: 癫痫患儿 心理护理 症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总结对手术患者实施的良好的心理护理手段,达到促进手术患者康复及良好愈后的目的。方法分析手术患者普遍存在的负面心理障碍,对手术患者采取全面的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结果手术患者在护理人员良好的心理护理下,疾病康复都有明显的促进。结论护理人员通过实施心理护理,可使手术病人的恐惧、焦虑、疑惑等情绪解除,增强患者战胜不良情绪的信心,促进手术顺利完成,促使病人早日康复。

  • 标签: 手术患者 心理护理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对创伤骨折住院患者,对其心理健康状态进行调查,并研究有效方法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03月-2015年03月创伤骨折患者102例。通过抽签法对创伤骨折患者进行分组。B2组(对照组51例)临床给予常规护理;B1组(观察组51例)临床给予常规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在SAS评分以及SDS评分两方面存在的差异。结果所有创伤骨折患者完成护理干预后,在SAS评分以及SDS评分方面,B1组优于B2组创伤骨折住院患者明显(P<0.05)。结论针对创伤骨折患者,临床会表现出焦虑以及抑郁等系列的消极心理,临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后,能够将患者的心理状况有效改善,最终促进患者的骨折愈合。

  • 标签: 创伤骨折 住院 心理健康状态 心理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文章主要是为了对心理护理影响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情况进行实验探究。通过对40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采取干预措施进行心理护理。最终得出结论从躯体化、抑郁和人际关系等六方面分值的前后差异,可以看出采取心理护理干预措施之后,有助于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明显改善,这对患者的康复是十分有利的。

  • 标签: 心理护理 干预措施 肝硬化 心理健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积极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效果及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4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3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回顾3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早期进行尿激酶静脉溶检治疗后的冠状动脉再通情况。结果治疗后,0-6h治疗的再通率显著高于6-12h治疗的再通率,差异具有显著性;12h内的总再通率为68.8%。早期治疗后冠状动脉再通的患者均病情平稳,治愈康复后出院,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AMI)患者实施早期积极的静脉溶栓治疗是有效的治愈手段,并且溶拴治疗的时间越早,冠状动脉再通率就会越高,越利于其开通,推荐广大基层医疗机构使用。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早期静脉溶栓治疗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小儿白血病病人心理状况的影响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至今我院曾收治的白血病患儿7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儿均分为观察组(35例),对照组(35例)。给予对照组患儿常规护理,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儿心理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儿的心理状况和治疗依从效果,并加以比较。结果观察组患儿在接受心理护理干预后,大多数患儿的焦虑、抑郁等消极情绪得到明显减轻,心理护理干预前后,患儿的抑郁、焦虑评分呈现明显变化,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5);患儿治疗依从效果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可明显缓解白血病患儿负面情绪,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效果,有助于患儿的心理健康、治疗与身体健康的恢复。

  • 标签: 心理护理 白血病患儿 心理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