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经微创空加压螺钉内固定术治疗TileCl型骨盆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TileCl型骨盆骨折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内固定组(采用经微创空加压螺钉内固定术治疗)以及钢板组(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固定术治疗),每组各40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疼痛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结果内固定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疼痛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低于钢板组,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微创空加压螺钉内固定术治疗TileCl型骨盆骨折疗效显著,患者的恢复较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经皮微创 空芯加压螺钉 内固定术 TileCl型骨盆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报道指动脉背侧瓣的临床解剖与瓣修复指端缺损的方法与效血管网,并与指背侧动脉终末支相交通成网。瓣一般设计在手指中节背侧,两侧中线之间。蒂部保留宽约0.3cm筋膜蒂,转移覆盖指端缺损创面。结果19例瓣均成活,2例术后轻度肿胀,予拆线处理。结论指动脉背侧瓣是一种安全、稳定、简单的修复指端缺损的良好方法。

  • 标签: 外科皮瓣 指端缺损 动脉皮支 指固有动脉皮支皮瓣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空针穿刺活检技术在诊断乳腺病变中的应用。方法对52例高度怀疑乳腺癌病例的乳房肿块行空针穿刺活检术,取得病理组织学诊断依据。结果52例患者中,乳腺癌45例(86.5%),良性病变7例(13.5%);诊断准确率为96.2%(50/52),假阴性率3.8%(2/52),乳腺癌的诊断正确率100%(43/43),无假阳性0%(0/43)。结论空针穿刺活检是一种操作简单、损伤小、准确可靠的诊断方法,可明确一些常规检查无法确诊的乳腺病变,适合于临床推广。

  • 标签: 乳腺 活检
  • 简介:摘要中医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在历史的长河中经久不衰,经过数千年的传承仍然采用传统技法,有着西医无法比拟的先天优势。本文就中医的经给药和中药的透吸收进行比较,研究经给药和透吸收之间的方法和关系,有助于中医经给药的治疗技法的推广和发展,以及中药的透吸收药剂的研制和开发。

  • 标签: 中医 中药 经皮给药 透皮吸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大面积烧伤异体覆盖自体微粒移植手术配合,更好的保障大面积烧伤患者的手术安全。方法对3例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行8次异体覆盖自体微粒移植手术。结果患者均顺利度过手术期,术后片成活良好。结论护理人员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快捷准确的配合及严密的监护,缩短手术时间,是保障病人手术安全的必备条件。

  • 标签: 大面积深度烧伤 异体皮 微粒皮 手术护理配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根治术中瓣的处理及术后皮下积液、瓣坏死的处理。方法选取大丰市人民医院2012年1月至12月手术治疗乳腺癌患者120例,对皮下积液、瓣坏死进行回顾性分析,提出预防和处理措施。结果120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患者,9例发生皮下积液,1例发生部分瓣坏死,瓣并发症发生率8.3%,经穿刺、切开置管引流、切除坏死瓣植皮等治疗,患者均痊愈出院,治愈率100%。结论手术中切口的选择、合适的瓣游离厚度、电刀的合理使用、有效的引流,可以降低乳腺癌根治术后皮肤并发症的发生率,早发现、早干预是治疗皮肤并发症关键。

  • 标签: 乳腺癌 改良根治术 皮下积液 皮瓣坏死 预防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拇指桡背侧神经营养血管瓣修复拇指外伤后创面的治疗方法和进展。方法查阅国内外近年来关于拇指桡背侧神经营养血管瓣修复拇指外伤的文献进行综述分析。结果根据拇指桡背侧解剖,在拇指桡背侧设计相应神经营养的筋膜蒂岛状瓣,修复拇指末节创面。结论拇指桡背侧神经营养血管瓣操作简便,符合就近修复原则,是修复拇指末节创面的有效方法之一。

  • 标签: 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 皮瓣 拇指末节创面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早孕期胎儿颈项透明厚度筛查中实施胎儿超声结构筛查对诊断胎儿异常的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8年1月在本院产科孕检及分娩产妇500例,早孕期胎儿颈项透明厚度筛查中实施胎儿超声结构筛查。结果在NT厚度测量成功率方面,500例产妇中11例胎儿出现异常,占2.2%,正常胎儿489例,检测到NT厚度胎儿479例,占98.0%,21例胎儿检测到NT增厚,453例胎儿检测到鼻骨长度,占92.6%;在异常胎儿情况方面,11例胎儿中,孕期6例胎儿出现畸形,2例出现在孕11~13周,4例出现在孕13周后,2例产妇胎儿在宫内死亡,1例产妇染色体异常,2例产前检查未出现异常,新生儿期出现异常。结论孕11~13周产妇超声诊断,能够实现对部分解剖结构严重畸形胎儿有效诊断,尤其NT值超过3.6mm胎儿,存在有非常高畸形可能性。

  • 标签: 早孕期胎儿颈项透明层厚度筛查 胎儿超声结构筛查 诊断胎儿异常 价值
  • 简介:摘要手指在日常工作、劳动中是较易损伤的部位,在临床工作中,手指软组织缺损很常见。而手指的组织结构特点导致了一旦发生软组织缺损,极易形成肌腱、指骨外露,游离片无法存活;且手指在日常生活中无法避免会与外界经常发生挤压、摩擦,游离片薄弱不耐摩擦的特点导致了其无法成为手指软组织缺损修复的最佳选择。推进瓣(V-Y、矩形推进瓣)与带蒂腹股沟瓣均是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的经典方法,瓣存活率高,适合基层医院开展。我院自2011年9月~2013年9月,采用推进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28例,采用带蒂腹股沟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15例,瓣均存活,推进瓣患者无感染发生,带蒂腹股沟瓣3例感染。对于推进瓣与带蒂腹股沟瓣之间的比较,以下是我的一点心得和体会。

  • 标签: V-Y 矩形推进皮瓣 带蒂腹股沟皮瓣 手指软组织缺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多种皮瓣修复足跟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4年1月~2014年12月因足部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治疗的50例足跟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随机对其进行分组;实验组25例,男15例,女10例,年龄27~76岁,采用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瓣治疗;对照组25例,男13例,女12例年龄25~75岁,采用游离瓣治疗。采用回顾性分析两组瓣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瓣成活率为87.6%,进行瓣修复的患者的软组织的平均成活面积为10cm×11cm;对照组患者的瓣成活率为90.1%,进行手术的患者的平均成活面积为14cm×27cm。所有数据经统计分析后得出两组患者的瓣成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瓣存活面积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若患者足部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可选用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瓣进行修复,但如果涉及前足,宜选择游离瓣.

  • 标签: 皮瓣 足部 软组织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64螺旋CT对肠扭转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12年4月~2013年6月入我院行CT检查的13例肠扭转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多平面重组、最大密度投影及容积再现为主要重组方法。结果本组13例患者均经64螺旋CT和手术证实为肠扭转。64螺旋CT表现上述患者均有梗阻近端肠管扩张现象,液气平面清晰可见,其中有7例为顺时针扭转,6例为逆时针扭转,扭转度数介于180°~420°之间。包括10例回肠扭转、2例空肠扭转和1例乙状结肠扭转。结论64螺旋CT用于诊断肠扭转时可精确反映扭转程度,精准定位病变部位,同时可清晰显示出病变形态,是准确判断肠壁血运情况和诊断肠扭转的重要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 标签: 64层螺旋CT 肠扭转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气门加脐带夹断脐与脐带夹断脐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例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脐带夹断脐,对照组采用气门加脐带夹断脐,比较两组脐部出血、脐部感染的发生率以及脐带干燥与脱落的时间。结果两种断脐方法脐部出血及感染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但使用气门加脐带夹断脐可以明显缩短脐带干燥和脱落的时间。结论采用气门加脐带夹给新生儿断脐能加快脐带干燥,特别适用于出院快的顺产新生儿。

  • 标签: 气门芯 脐带夹 断脐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中药硝治疗骨科患者会阴水肿的效果。方法将会阴水肿的42例患者随机分为硝组(会阴抬高配以硝外敷,n=22)和传统治疗组(单纯会阴抬高,n=20),观察两组会阴水肿及淤斑的治疗情况。结果皮硝外敷治疗会阴水肿的疗效优于传统治疗(P<0.05)。结论硝外敷治疗会阴水肿,疼痛得以及早缓解,水肿得以减轻,淤斑消退快,且应用方便,提升患者的舒适度和治疗效果,临床上可以借鉴应用。

  • 标签: 会阴水肿 皮硝外敷 护理
  • 简介:摘要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晚期癌及复发癌广泛切除后组织缺损的修复是较为困难的问题。术后组织缺损致患者的语言、咀嚼、吞咽等功能障碍,生活质量受到很大影响。各种皮瓣、肌瓣应用于缺损组织的外形和功能重建,极大地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而术后瓣的存活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近10年来,我科采用肌瓣整复头颈部晚期癌切除后广泛组织缺损患者,效果满意。既达到了消除或减轻晚期癌症患者的痛苦和延长生命的目的,又是一个修复头颈肿瘤广泛切除后遗留较大创面及洞穿性缺损的好方法。现将肌瓣修复术的围手术期护理进行总结如下

  • 标签: 肌皮瓣转移修复术 护理 组织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耐克(又称能快愈敷料、人工真皮)修复难愈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44例于2010年1月到2013年4月在我院进行难愈性创面治疗的患者,并将其随机且平均分组,组别分别为I组和Ⅱ组。对所有患者都给予抗感染治疗,改善其微循环;另外对I组患者用聚维酮进行外敷,在进行换药治疗后,若患者的创面未愈则对其进行植皮或是瓣修复术,对Ⅱ组患者早期实行清创,在感染得到控制之后再实施I期外敷耐克,Ⅱ期植皮手术治疗。结果本案例中,I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58.2±1.3)天,其中进行植皮或是瓣修复术的患者有12例,有6例进行换药治疗而愈合,但在愈合之后其出现疤痕增生的现象严重;Ⅱ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31.4±1.1)天,其中创面较大的患者有7例,经进行外敷人工真皮手术后,其肉芽生长符合标准,随后对其进行了植皮手术,另11例患者则对其进行了换药治疗,手术后,所有患者创面的愈合结果都令人满意,而且疤痕增生程度也不明显。结论应用耐克修复难愈性创面其能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不仅恢复能力强,而且也能减少术后的疤痕增生,同时也降低了手术的风险,在临床治疗中值得推广。

  • 标签: 皮耐克 难愈创面 修复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