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飞激光与SBK治疗近视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4月—2017年4月于我院就诊的近视患者,共90例,按进入医院的编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在虹膜定位的引导下,对照组进行机械刀SBK治疗,观察组给予飞激光LASIK治疗。结果经过比较两组患者在术后一个月、半年以及一年的恢复情况良好,通过客观分析重复测量数据的方差,两组患者术后屈光度的比较上并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高阶像差和四阶球差在术后一年均有显著增加,其中观察组的增加幅度比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近视的过程中,利用飞激光与SBK治疗均能够取得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但是利用飞激光所制造的角膜瓣,厚度的均一性更好,由此所产生的高阶像差变化会更小,会取得更好的视觉质量,更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标签: 飞秒激光 SBK 近视 临床探究
  • 简介:摘要本文对抗癫痫新药布西坦(brivaracetam)在中国的专利申请状况进行分析,重点涉及专利申请的时间分布情况、申请人情况、法律状态、专利布局等,旨在为国内研究机构和制药企业提供有益的研究方向和在华专利布局方面的建议。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阴道细菌检验应用PCR检验和细菌培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2015年1月—2016年2月期间,在我中心皮肤性病门诊进行阴道细菌检查的1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阴道分泌物进行检查,均采用PCR检验和细菌培养2种检查方式。对比2种检查方式的检查结果。结果细菌培养检验检出的阳性率显著比PCR检验高,且对棒状杆菌、戛纳杆菌以及肠球菌的检出率也明显较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PCR检验法相比,细菌培养检验在阴道细菌检验中的临床检出率更高,临床应用价值也更好。

  • 标签: 阴道细菌检验 PCR 细菌培养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RPI修复和RPA修复对游离缺失托牙患者的治疗效果差异。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86例游离缺失托牙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比组,研究组采用RPI修复法治疗,对比组采用RPA修复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以及各项指数差异。结果研究组修复成功率95.35%,对比组修复成功率为93.02%,研究组菌斑、结石、炎症、龈沟深度、活动度指数与对比组相比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修复方法对游离缺失托牙的治疗效果均十分明显,能够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 标签: 游离缺失托牙 RPI修复法 RPA修复法 治疗指数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研究微创与在下颌低位阻生智齿拔除中的效果。方法对我院2015年7月-2016年11月收治的96例下颌低位阻生智齿拔除患者进行治疗,按照简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劈冠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微创进行治疗。比较观察两组手术中的并发症以及拔牙时间等。结果治疗组的拔牙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组在术中根折、舌侧骨板骨折等术中并发症低于对照组,具有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微创在下颌低位阻生智齿拔除中有着很好的临床效果,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患者的恐惧感,创伤小,缩短了拔牙时间,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少,愈合快,值得在临床中应用推广。

  • 标签: 微创法 劈冠法 下颌低位阻生智齿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离心穿刺和向心穿刺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内瘘中建立血管通路时的优缺点。方法将2016年1月到12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血液净化中心的9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2组离心组(45例)和向心组(45例),同时根据入组前患者做血液透析(离心穿刺)3个月的平均透析血流量(ml/min)分为3个亚组高流量组(251~300ml/min),中流量组(201~250ml/min),低流量组(150~200ml/min),比较2组治疗后1年的护理治疗的效果。结果治疗1年后,离心组的并发症内瘘皮下血肿(17.8%vs4.4%)、内瘘狭窄(8.9%vs0%)和假性血管瘤(13.3%vs2.2%)发生率显著高于向心组(P<0.05);在2组的亚组比较中,离心组低流量组的透析血流量(174.8±21.8ml/min)要高于向心组低流量组(164.4±11.2ml/min),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这种差异在中流量组和高流量组未见到。结论向心穿刺较离心穿刺的并发症发生率要低,但对于透析血流量已低于200ml/min的内瘘患者,选择向心穿刺法会出现透析血流量下降的风险。

  • 标签: 离心穿刺法 向心穿刺法 血液透析 内瘘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维吾尔医药治疗关节炎、坐骨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8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措施的基础上,养心达依米西克蜜膏10g,每日2次,通滞苏润江胶囊0.9g,每日2次、共14天,并通过临床、症状、体征检查,观察类风湿因子(RF)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9.1%,对照组70.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通滞苏润江胶囊联合养心达依米西克蜜膏治疗坐骨神经痛效果显著、是治疗关节炎、坐骨神经痛的有效方法之一、可缩短住院时间,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时间存活率。通滞苏润江胶囊是在维吾尔医学上经过几百年实际经验考证的传统古方基础上利用现代高科技制成胶囊剂,用于防治消肿止痛,风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等。临床表明对冠心病及动脉硬化也有效满意的结果。现报道如下

  • 标签: 通滞苏润江胶囊 联合养心达瓦依米西克蜜膏治疗关节炎 坐骨神经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甲状腺教学中病例分析的应用。方法研究组对象为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3年级的116名本科专业临床实习生,对照组为2012年级的114名本科专业临床实习生。对照组应用常规教学法,研究组在常规教学法基础上应用病例分析,在年度课时快接近尾声时,制作问卷表发放到每位学生手中,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专业知识、毕业后从医意向的情况进行调查。结果经数据统计,研究组学习兴趣提升率93.1%、专业知识合格率98.3%、从医意向的有意率87.9%,明显优于对照组相应的75.43%、85.96%、73.68%(P<0.05)。结论甲状腺教学中病例分析的应用效果较好,能明显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专业知识合格率,改善毕业后的从医意向,值得在教学中广泛应用。

  • 标签: 甲状腺教学 病例分析法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中药鉴定中水试的利用效果进行分析评价。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5年6月间购进的42味中草药为实验对象,观察组采用传统的水试验方法进行药物鉴定,而对照组则采用先进的仪器设备对药物进行鉴定。统计两组鉴定方式的准确度、鉴定成本以及时间并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就鉴定准确率来看观察组的鉴定准确率达到了98.21%,对照组的鉴定准确率达到了100%;鉴定时间来看,观察组的鉴定平均时间为(6.43±1.27)min,而对照组的平均时间为(20.14±2.17)min;就鉴定成本来看,对照组成本为(103.26±5.87)元,观察组成本为(20.11±1.03)元。两组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水试作为中药鉴定的主要方法,不仅准确性较高,而且鉴定时间较短,鉴定成本较低,而且在鉴定中操作简单容易实现,所以值得在基层中进行推广。

  • 标签: 水试法 中药鉴定 效果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苄星青霉素深部肌肉注射改良方法,以提高一次性注射成功率,减轻疼痛和针头堵塞。方法将2014年1月—2015年6月期间216例肌注苄星青霉素患者分成传统组和改良组,传统组用传统注射方法,改良组用改良注射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一次性注射成功率、针头堵塞、疼痛程度。结果传统组一次性注射成功率为68.5%,改良组一次性注射成功率为100%,两组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改良组无疼痛感40例,其百分比为18.5%,明显高于传统组的3.7%,两者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苄星青霉素肌注方法改良后,不仅提高了一次性肌注成功率,而且减轻了患者的疼痛酸胀感,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

  • 标签: 苄星青霉素 肌肉注射 针头堵塞 疼痛 一次性注射成功率
  • 简介:摘要LVH是诱发冠心病、心衰、等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治疗高血压病的关键是逆转LVH。中医将气虚、血瘀、痰阻归结为LVH发病的病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益气活血化痰的治疗原则,创新了高血压LVH的中医临床治疗的新思路。

  • 标签: 高血压病 左室肥厚 益气活血化痰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透析回血时揉搓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选择我院血液净化室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20例规律透析2年以上患者,每例进行揉搓和非揉搓各5次。观察回血效果,同时评估透析器凝血状况、回输生理盐水用量、回血时间等指标。结果应用揉搓与非揉搓在透析器凝血状况无明显差异。揉搓明显减少了回输生理盐水用量,减少了回血时间。结论护理人员需要针对肾性贫血和水平衡失调,选择揉搓有效的回血措施,尽可能减少透析失血,控制回输生理盐水量。

  • 标签: 血液透析 揉搓法 回输生理盐水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耳压联合中药熏蒸对面瘫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县人民医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患者共计87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将87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耳压加日常护理,研究组采用耳压联合中药熏蒸加日常护理,比较两种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HB分级相比较,在Ⅰ、Ⅱ、Ⅲ、Ⅳ级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相比较,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0.7%,研究组总有效率为100.00%,研究组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压联合中药熏蒸护理对面瘫患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面瘫 耳压法 中药熏蒸
  • 简介:摘要目的论述中药断面特征观察在中药鉴定中的重要地位和应用。方法在文献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工作体会,从断面特征观察在根类、根茎类、茎木类、皮类、果实种子类中药饮片中的应用进行讨论。结论断面特征观察是中药工作者长期以来经验的积累总结,方法简便易行、迅速有效,是常用的鉴别方法之一。

  • 标签: 中药 断面特征 中药鉴定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管理模式。方法应用PDCA循环。结果2016年上报数量和质量有了提高。结论PDCA循环可以不断地发现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存在的问题,持续改进,提高管理水平。

  • 标签: PDCA循环 药品不良反应 监测中心
  • 简介:摘要为提高出院病历回收率,应用PDCA循环建立长效管理机制1。通过对迟交病历的分析、对流程的改造,完善电子病历系统的功能,认真执行病历质量奖罚制度,出院病历回收率显著提高,从46%提升至85%。实践证明,PDCA循环是提高出院病历回收率的一种科学的、持续改进的有效方法。

  • 标签: PDCA循环法 出院病历 回收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ABC分类的实际意义。方法通过分析ABC分类在药品库存管理上的实际应用。结果ABC分类可以减少药品库存资金积压,提高流动资金使用率,促使药品管理趋于规范化、标准化、程序化。结论ABC分类管理效益显著,应该在医院药品管理中推广。

  • 标签: ABC分类法 药品库存 周期盘点 药品采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活血化瘀在中医内科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医院收治的中医内科患者11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5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常规西医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中医活血化瘀进行辨证指标。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后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中医内科的临床治疗中,采用活血化瘀进行辨证治疗,具有更为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活血化瘀法 中医内科临床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探究PDCA循环在医院后勤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5年1月-2016年1月间本院后勤管理尚未实施PDCA循环时的管理情况作为对照组,将2016年2月-2017年2月间实施PDCA循环后的管理情况作为观察组。随机选择50例患者及30名工作人员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而言,观察组患者及工作人员对后勤管理工作的满意度均有显著提高(P<0.05)。结论在医院后勤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有助于及时发现工作中的问题,并实施整改,从而提高管理质量。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工作人员以及患者对后勤管理服务的满意度,故值得推广。

  • 标签: PDCA循环法 医院 后勤管理 应用价值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