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某院“特殊使用”抗菌药物在临床上的使用情况,使“特殊使用”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更加规范,为管理“特殊使用”抗菌药物的使用做参考。方法首先对临床用药数据进行处理,筛选出医院使用数量及使用金额分别排名第一位的两种抗菌药物,再结合医院病例抽查系统进行汇总分析。结果该院“特殊使用”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但也存在问题。

  • 标签: 特殊使用级 抗菌药物 临床使用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我院特殊使用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12月我院特殊使用抗菌药物的消耗数据,同时采用回顾性的方法对2014年5~12月应用特殊使用抗菌药物的病例进行分析。结果2014年5~12月特殊使用抗菌药物的销售金额为118万元,占抗菌药物的11.68%(较2013年同期下降51.33%)。136份病历使用特殊使用抗菌药物,共使用6种,160次特殊使用抗菌药物。微生物送检率为93.13%,病原学检查阳性率为63.02%,其中有78人次根据药敏结果申请用药,占52.35%,其余为经验性用药。160人次中,单独用药的有77人次,两联用药的有69人次,三联用药的有22人次,四联用药的有1人次。结论医院对特殊使用抗菌药物实行会诊后,特殊使用抗菌药物的使用得到较好控制,特殊使用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基本合理,但部分患者存在“大包围”用药情况,特殊使用抗菌药物仍需加强管理。

  • 标签: 特殊使用级 抗菌药物 合理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某院特殊使用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评价体系并实践,促合理用药。方法以相关原则、办法、指南等为依据,建立合理应用评价体系,回顾性分析2012年-2014年该院住院患者使用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注射用盐酸万古霉素、注射用氨曲南病历。结果处方点评不适宜13例,均为预防性用药时间过长;经验性用药微生物送检率低于目标用药,2014年溶媒、用法、用量、疗程适宜性高于2012-2013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院特殊使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基本合理,但溶媒的用量及选择、静脉滴注时间、特殊人群的使用等方面应需加强管理。

  • 标签: 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 临床应用评价体系 合理用药评价指标 评价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特殊使用抗菌药物的药学干预与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100例特殊使用抗菌药物的患者,给予常规的用药指导,作为对照组。并选择2016年2月—2017年10月特殊使用抗菌药物的患者,给予药学干预,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特殊使用抗菌药物种类和科室应用情况;特殊使用抗菌药物应用量、特殊使用抗菌药物使用时间;特殊使用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特殊使用抗菌药物种类和科室应用情况中,以碳青霉烯类、第三代头孢类抗菌药物、第四代头孢类抗菌药物为主,科室方面以呼吸科、ICU和脑外科为常用。观察组特殊使用抗菌药物应用量、特殊使用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特殊使用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特殊使用抗菌药物的药学干预与价值高,可提升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减少药物使用量,提升患者满意度。

  • 标签: 特殊使用抗菌药物 药学干预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特殊管理药品使用情况,总结管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11月,医院现用的17类特殊管理药品使用情况。结果2015年—2017年不同特殊管理药品中主要使用药物无显著的改变,不同药物使用单位量、金额有升有降。2016年、2017年特殊药品管理销售金额占药品消失总金额比率都呈持续上升趋势。结论我院近三年特殊管理药品使用数量及金额上升明显,尤其是注射用盐酸瑞芬太尼、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芬太尼透皮贴剂,盐酸羟考酮缓释片等,需要重视靶控镇痛的管理。

  • 标签: 特殊管理药品 销售 监管
  • 简介:摘要老年患者在特殊情况下使用保护性约束带是对其身体进行约束,换言之,使用某些设备或者工具附加在老年患者的身上,限制其活动。对老年患采用保护性制约带主要是因为患者年级较大、反应比较迟钝、体质差、自我保护能力较弱。因此,对老年患者在特殊情况下使用保护性约束带是一种经常性的采取措施,这是为了防止意外事件的发生,同时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做法。

  • 标签: 老年患者 特殊情况 保护性约束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特殊护理干预应用于儿科静脉留置针的使用情况。与一般护理方法进行对比。方法将1030例使用儿科静脉留置针治疗的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15例。分别应用特殊护理干预方法和一般护理干预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有效率等指标。结果对照组发生静脉炎、渗漏、管路堵塞、液体外渗等并发症的患儿所占的比例为15.1%、14.8%、9.5%、12.2%,并发症发生比例显著高于实验组的3.5%、4.7%、3.5%、3.1%,在有效率等方面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特殊护理不仅能够提高一针穿刺成功率,还可以减轻患儿痛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在儿科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特殊护理干预 儿科 静脉留置针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随着医疗条件的不断改善,国家开始关注医疗基本药物的管理和使用,并对三综合医院国家基本药物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对现阶段基本药物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研究,从而建立相应的国家保障制度,为人民群众提供必要的医疗配套设施的服务,提升我国基本药物的使用效率,增加基本药物对群众的保障作用。本文主要从三综合医院国家基本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分析。

  • 标签: 三级综合医院 国家基本药物 使用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社区脑卒中后患者二预防中阿司匹林的使用情况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1月1日—2013年1月1日期间本社区的100例脑卒中后患者,分析患者的疾病状况、危险因素及阿司匹林的使用情况。结果试验组的阿司匹林未服用比(55.00%)高于服用25mg比(34.00%)、服用50mg比(7.00%)、服用10mg比(4.00%),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阿司匹林在社区脑卒中后患者二预防中的使用仍须加强,以改善心脑血管事件高发的现状。

  • 标签: 社区脑卒中后患者 二级预防 阿司匹林 使用情况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了解静脉输液工具的使用及维护现状,为规范静脉治疗,提升静脉治疗维护质量提出适应的对策。方法采用云南省护理学会统一编制的调查表,对云南省某三甲等医院进行调查。结果(1)静脉输液工具使用头皮钢针37.4%,静脉留置针47.3%,PICC3.5%,CVC11.4%,输液港0.4%;(2)穿刺部位选择手背45.2%,前臂32.3%,上臂9.1%,关节部位8.8%,下肢1.9%,肘窝1.6%,小儿头皮1.1%;(3)导管或接头内有陈旧性积血、回血发生率为8.3%;(4)敷料固定与维护问题发生率为37.4%;(5)输液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5.9%。结论医院静脉输液工具的使用及维护尚存在问题,医院相关部门应制定对策积极并采取相应措施,提高护士静脉输液相关知识和技能,推动静脉治疗质量持续改进,保障医疗护理质量安全。

  • 标签: 静脉输液工具 维护现状 质量安全
  • 简介:摘要随着现代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而由于先天原因男婴和女婴的生理构造的不一致,女婴儿的生理变化比男婴儿复杂很多,尤其是女婴在母体内带来的孕激素及雌激素对新生女婴的刺激,会造成性器官一定影响。由于母体内带来的孕激素及雌激素的影响,出生的女宝宝在女性性器官会出现一些与年龄不一样的表现,比如阴道流血(假月经),阴道口出现类白带,乳房长大并流乳汁,外阴肿胀等。

  • 标签: 新生女婴 特殊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体位护理贯穿于疾病的诊断、治疗和康复整个过程,骨科几种特殊体位及护理措施,提示护理中应针对不同疾病有不同的要求采取相应的措施,而且要结合人体力学要求。避免剪切应力或旋转应力的产生,达到省力,防止损伤及预防并发症的目的。

  • 标签: 骨科 体位 护理
  • 简介:摘要特殊人群由于自身生理生化功能的特殊性和药品的特殊性,决定了这类人用药的特殊性,为保证这类人的用药安全,要根据不同的病情和患者自身状况制定合理的给药方案、合理使用药物。

  • 标签: 特殊人群 用药安全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特殊类型高血压及其并发症的药物治疗一直是临床的一个研究重点,包括老年人高血压、高血压伴左室肥厚、高血压伴心脏疾病、高血压伴脑血管病、高血压伴肾脏病变、高血压伴糖尿病、高血压伴高脂血症、妊娠高血压、高血压危象以及高血压前期的药物治疗,都有一些新的突破,现概述如下。

  • 标签: 高血压 药物治疗 特殊类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对病人的治疗,除口服、直肠给药,手术,外用药物等外,绝大部分的药物是以注射注入人体,以达到诊断、预防、治疗疾病的目的。因此,静脉穿刺则是临床护师工作中的一项基本操作技术,是护师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功。反之,不熟悉掌握,势必不能完成各项医疗任务。故本文根据自己临床体会,从常见的几种特殊病人的静脉穿刺技巧浅谈如下。

  • 标签: 静脉穿刺 特殊病人 技巧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并评价医院医务人员对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及细菌耐药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为提高医院抗菌药物规范化管理水平、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提供依据和参考。方法设计调查问卷,由医生、护士、药师及行政管理人员无记名答卷,对抗菌药合理使用的相关认知和用药意向等问题分角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医务人员对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知识水平的差异较大,临床药师对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相关知识认知率最高,其次是医生,西医医师优于中医医师,门诊药师和护士认知度较差。结论医务人员对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相关知识掌握得尚可,但知识掌握的不全面、不深入。需继续加强对医务人员抗菌药物相关知识的培训,充分发挥临床药师对合理用药的积极作用,进而提高医院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水平。

  • 标签: 医务人员 抗菌药物 合理用药 耐药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