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某院“特殊使用”抗菌药物在临床上的使用情况,使“特殊使用”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更加规范,为管理“特殊使用”抗菌药物的使用做参考。方法首先对临床用药数据进行处理,筛选出医院使用数量及使用金额分别排名第一位的两种抗菌药物,再结合医院病例抽查系统进行汇总分析。结果该院“特殊使用”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但也存在问题。

  • 标签: 特殊使用级 抗菌药物 临床使用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院特殊使用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为临床的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我院2016年特殊使用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以限定日剂量(DDD)、用药频度(DDDs)、每日药费(DDC)以及使用率、使用强度为评价指标,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2016年特殊使用抗菌药物中,日均费用(DDC)最高的为注射用伏立康唑,用药频度(DDDs)最高的为注射用美罗培南。2016年特殊使用抗菌药物使用率和使用强度以ICU最高。结论调查期间,我院特殊使用抗菌药物用药结构基本合理。

  • 标签: 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 使用分析 合理用药
  • 简介:目的:提倡抗感染临床药师参与会诊,以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临床药师参与全院会诊,通过对感染性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参与制定个性化的特殊使用抗菌药物治疗方案。结果和结论:临床药师应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提供药学技术服务,为临床解决实际问题,得到了临床科室的认可。合理用药必须有临床药师参与;临床药师必须加强回访工作,及时评估用药疗效;临床药师需要不断加强学习,培养临床思维能力,提高临床用药综合分析能力。

  • 标签: 抗感染 临床药师 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 药学服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细菌耐药性及特殊使用抗菌药物的临床运用情况。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病原菌分布情况和抗菌药物使用强度(AUD)以及特殊使用抗菌药物的使用频度(DDDs)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组的180例患者中,共分离出240株菌株,其中68株为鲍曼不动杆菌,占28.33%,30株为铜绿假单胞菌,占12.5%;同时,114株为多重耐药菌(MDRO),占47.5%,主要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肺炎克雷伯菌、ESBLs大肠埃希菌以及耐炭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等。结论我院特殊使用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比较合理,但是也应该加强药学管理,预防耐药菌。

  • 标签: 病原菌 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我院特殊使用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12月我院特殊使用抗菌药物的消耗数据,同时采用回顾性的方法对2014年5~12月应用特殊使用抗菌药物的病例进行分析。结果2014年5~12月特殊使用抗菌药物的销售金额为118万元,占抗菌药物的11.68%(较2013年同期下降51.33%)。136份病历使用特殊使用抗菌药物,共使用6种,160次特殊使用抗菌药物。微生物送检率为93.13%,病原学检查阳性率为63.02%,其中有78人次根据药敏结果申请用药,占52.35%,其余为经验性用药。160人次中,单独用药的有77人次,两联用药的有69人次,三联用药的有22人次,四联用药的有1人次。结论医院对特殊使用抗菌药物实行会诊后,特殊使用抗菌药物的使用得到较好控制,特殊使用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基本合理,但部分患者存在“大包围”用药情况,特殊使用抗菌药物仍需加强管理。

  • 标签: 特殊使用级 抗菌药物 合理应用
  • 简介:【摘 要】 目的:分析某医院重症监护室患者特殊抗菌药物的用药情况,为规范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抽取 2020 年1 月—2020 年 12 月间ICU住院患者特殊使用抗菌药物用药医嘱,统计和分析其各特殊抗菌药物的用药频度 (DDDs)、联合用药、不合理用药情况。结果:ICU住院患者特殊抗菌药物 DDDs 最高的是美罗培南(1015.83),其次是比尔培南(277.5),最低的是两性霉素b脂质体(6.29);联合用药以一联为主,共使用168例次,一联药物中美罗培南使用频率最高;其次是二联用药,共使用111例次,二联以美罗培南联合去甲万古霉素使用频率最高。一联和二联总占比为92.69%。结论:医院特殊使用抗菌药物的使用主要以一联和二联为主。使用情况基本合理,但仍需严格掌握抗菌药物使用指征,严格管理确保住院患者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合理性。

  • 标签: 抗菌药物 用药频度 联合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某院特殊使用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评价体系并实践,促合理用药。方法以相关原则、办法、指南等为依据,建立合理应用评价体系,回顾性分析2012年-2014年该院住院患者使用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注射用盐酸万古霉素、注射用氨曲南病历。结果处方点评不适宜13例,均为预防性用药时间过长;经验性用药微生物送检率低于目标用药,2014年溶媒、用法、用量、疗程适宜性高于2012-2013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院特殊使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基本合理,但溶媒的用量及选择、静脉滴注时间、特殊人群的使用等方面应需加强管理。

  • 标签: 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 临床应用评价体系 合理用药评价指标 评价
  • 简介:目的:探讨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的实施对住院患者特珠使用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的影响,评价分级管理制度在合理使用特殊使用抗菌药物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通过医院信息系统抽取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第二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实施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前后住院患者特殊使用抗菌药物的使用数据及资料,并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其应用变化趋势。结果:分级管理制度实施后,我院特殊使用抗菌药物的用量及其占抗菌药物用量的比例、用药患者数均呈逐年下降趋势,分级管理制度的实施有效控制了特殊使用抗菌药物的滥用,特殊使用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逐步合理。结论: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有利于促进医院抗菌药物的规范化应用。

  • 标签: 抗菌药物 分级管理 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 对药剂科参与用药管理前后特殊使用抗菌药物应用情况合理性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 选取本院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药剂科干预的接受院内特殊使用抗菌药物治疗的患者共60例,将全部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每组3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实验组在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基础上进行抗菌药物药剂科协同用药管理的方式。观察采用不同药品管理手段的两组患者抗菌药物应用策略、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患者恢复情况、并对患者整体药物使用费用以及用药合理性等进行评估。结果 实验组患者在经过药剂科参与的抗菌药物管理应用后其住院时长有效缩短,患者治疗效果也较单纯采用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干预的患者评估结果好。对比两组入院后药品费用能够发现实验组患者药品费用更低,P<0.05,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药剂科联合干预特殊使用抗菌药物管理的办法能够有效改善临床用药,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患者医疗成本,有助于入院就诊质量以及医疗环境的提升。

  • 标签: 药剂科 用药管理 特殊使用级 抗菌药物 合理应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特殊使用抗菌药物的药学干预与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100例特殊使用抗菌药物的患者,给予常规的用药指导,作为对照组。并选择2016年2月—2017年10月特殊使用抗菌药物的患者,给予药学干预,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特殊使用抗菌药物种类和科室应用情况;特殊使用抗菌药物应用量、特殊使用抗菌药物使用时间;特殊使用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特殊使用抗菌药物种类和科室应用情况中,以碳青霉烯类、第三代头孢类抗菌药物、第四代头孢类抗菌药物为主,科室方面以呼吸科、ICU和脑外科为常用。观察组特殊使用抗菌药物应用量、特殊使用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特殊使用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特殊使用抗菌药物的药学干预与价值高,可提升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减少药物使用量,提升患者满意度。

  • 标签: 特殊使用抗菌药物 药学干预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009年7月~2011年6月间我院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及“特殊使用”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方法统计微机数据,采用用药金额、用药频率(DDDs)等排序方法对我院2009年7月~2011年6月间头孢菌素类及“特殊使用”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第三代头孢菌素品种最多、金额最大、DDDs值最高。结论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使用率过高,应加以控制;对“特殊使用”抗菌药物的控制取得了效果。

  • 标签: 头孢菌素类 特殊使用 情况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放射性烧伤使用麻醉药物的特殊性已近临床的应用。方法研究我科进行放射性烧伤手术中的麻醉应用,分析其麻醉的特殊性。结论在麻醉过程当中应特殊注意患者要在手术过程中接收多次麻醉,因此麻醉要维持浅麻醉病注意体位的变换。

  • 标签: 放射性烧伤 麻醉 特殊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特殊管理药品使用情况,总结管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11月,医院现用的17类特殊管理药品使用情况。结果2015年—2017年不同特殊管理药品中主要使用药物无显著的改变,不同药物使用单位量、金额有升有降。2016年、2017年特殊药品管理销售金额占药品消失总金额比率都呈持续上升趋势。结论我院近三年特殊管理药品使用数量及金额上升明显,尤其是注射用盐酸瑞芬太尼、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芬太尼透皮贴剂,盐酸羟考酮缓释片等,需要重视靶控镇痛的管理。

  • 标签: 特殊管理药品 销售 监管
  • 简介:【摘要】 高血压是临床常见疾病,发病率高,属于常见慢性疾病,是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临床上,一般通过抗高血压药物治疗,控制血压水平,但是,对于特殊人群,抗高血压药物的合理应用至关重要,需引起重视。

  • 标签: 抗高血压药物 特殊人群 合理使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科微量泵泵入特殊药物使用彩色标签在临床上的应用效果,确保病人住院期间用药安全。方法自行设计微量泵泵入特殊药物彩色标签,通过护士反复核对,确认无误后,分别放在治疗室抽屉内不同的格子里,在格子外贴上与同一药物的彩色标签。结果规范了使用微量泵流程,提高了患者的安全系数,减少了护理差错的发生。结论规范了对微量泵的管理,有效的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护理质量。

  • 标签: 微量泵 药物 彩色标签 用药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内科与呼吸内科特殊使用类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方法本研究选取了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我院血液内科与呼吸内科收治的240例采用特殊使用类抗菌药物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240例患者的特殊使用类抗菌药物、疾病情况及病原菌检查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特殊使用类抗菌药物在血液内科与呼吸内科的使用情况。结果240例患者特殊使用类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为亚胺培南的使用率最高,为28.8%;其次为美罗培南,使用率为23.3%;排在第三位的是去甲万古霉素,使用率为15.4%;然后是万古霉素、两性霉素B、利奈唑胺注射液等。240例患者中有93例为病原菌感染,其中金葡菌感染率最高,占19.3%;其次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占15.7%;排在第三为的是表皮葡萄球菌感染,占14.5%,然后是大肠埃希菌、β-溶血性链球菌、酵母菌等。结论分析特殊使用类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对提高血液内科与呼吸内科的合理用药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血液内科 呼吸内科 特殊使用类抗菌药物 应用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