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QCC提高急诊科床旁心脏标志物检测仪规范操作落实率中的作用。方法通过汇总科室2016年9—10月数据,确定QCC活动主题,成立QCC活动小组,制订活动计划,查找规范操作落实率低的原因,落实各项整改措施,收集2016年11月—2017年3月数据监测实施效果。结果床旁心脏标志物检测仪规范操作落实率由开展前的76.45%提高至开展后的93.42%。结论应用QCC可有效提高急诊科床旁心脏标志物检测仪规范操作落实率,确保床旁心脏标志物快速准确得出结果,为心血管疾病的快速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 标签: 品管圈 POCT 落实率
  • 简介:摘要我们提出一种新型的基于体外细胞株增殖抑制的药物筛选方法,该方法使用了绿色荧光蛋白(GFP),既简单又省时可靠。我们的实验数据显示,使用绿色荧光蛋白的结果比MTT测定法更加一致可靠。我们的数据还证实了新的检测方法细胞生长曲线的灵敏度和精度、抗癌药物的抑制作用、剂量反应。

  • 标签: 体外细胞株 药物筛选 EGFP MTT
  • 简介:摘要探讨医学影像设备和检查方法发展现状,重视影像检查的合理选择提高查诊治效率的重要性,分系统分疾病讨论影像检查方法选择的一般原则,总结促进影像检查合理选择的方法与途径。

  • 标签: 影像检查 效率 X线计算机断层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比较分子生物学方法荧光定量PCR与涂片抗酸染色痰结核分枝杆菌检测中的差异,为临床选择检测方法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例确诊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的痰液按照不同的检测方法分为PCR组和抗酸染色组。结果在1000份痰标本中,PCR组352份,阳性率为33.0%;抗酸染色组648份,阳性率为24.7%。PCR组阳性率显著高于抗酸染色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抗酸染色组检出阳性共72例,PCR组检出阳性共91例,抗酸染色假阴性率较PCR组高9.4%。结论痰结核分枝杆菌用PCR方法检测明显优于传统的涂片抗酸染色。临床在做传统检测同时应加入新的检测方法以提高阳性率。

  • 标签: 痰结核分枝杆菌 PCR 抗酸涂片染色
  • 简介:摘要高质量的检验检测实验室管理,是确保每项检验检测工作高水平、高质量完成的重要所在。检验检测实验室通过建立和运行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转变管理方式,实验室每项工作有效的予以保证,发挥技术支撑和把关作用,科学准确出具具有证明作用的数据和结果,有效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 标签: 检验检测实验室 质量管理 提高 措施
  • 简介:摘要基层护理工作的质量是由护理人员的服务质量所决定的,而护理人员的服务质量直接体现在患者的住院体验上。团队管理模式是一种新型的医院管理模式,加强护士的职业素养,提高医院医护人员之间的协作水平,团队管理模式与基层护理工作的有力结合,将会取得显著的效果。本文通过团队管理模式直接作用于基层护理工作的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其病患身上体现出来的最终效果,并对此提出改进意见。

  • 标签: 团队管理模式 基层护理工作 工作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消毒供应中心应用PDCA循环管理对消毒灭菌质量的影响。方法于2017年2月—12月我方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实施PDCA管理模式前,抽取31例工作人员。2018年1月—11月于消毒供应中心开展PDCA循环管理实施后,同样选取该31例工作人员。分别调查两种方式下该31例医护人员工作质量。结果PDCA循环管理工作人员质量明显优于常规管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循环管理可加强工作人员质量,提高消毒供应中心消毒灭菌质量。

  • 标签: PDCA循环管理 消毒供应中心 质量控制 消毒灭菌质量
  • 简介:摘要为加速人们理解基因序列变异与疾病表型之间的关系,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与2012年底宣布启动ClinVar公共、免费数据库,本文旨在向国内研究者介绍ClinVar数据库产生的背景、内容和在基因检测医学研究中的应用,以促进国内研究工作者充分利用此数据库资源、开展转化医学信息学研究。

  • 标签:
  • 简介:摘要急诊科工作是一种充满压力的职业,本文通过急诊人员中常见的压力产生原因进行了具体分析,希望引起重视,并运用积极心态进行应对。

  • 标签: 急诊人员 工作压力源
  • 简介:摘要目的宫颈HPV检测宫颈癌前病变筛选中的检测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2月我院接受治疗的75例患者,其中宫颈癌患者25例,宫颈癌前病变患者25例,宫颈炎患者25例,所有患者行阴道镜检查、人乳头瘤病毒检查、薄层基细胞学检查,检测患者HPV例数以及阳性水平等情况。分析宫颈癌患病与阳性检出率间的关联性。结果宫颈癌组HPV阳性率为80%,宫颈癌前病变组HPV阳性率为56%,宫颈炎组HPV阳性率为40%,随患者宫颈病变程度的严重程度增加,患者HPV阳性水平也随之增加。且HPV阳性患者中HPV-DNA-18阳性率为70.45%,HPV-DNA-16阳性率为81.81%。结论宫颈癌及宫颈癌前病变与HPV感染有着密切关系。早期进行HPV检测宫颈癌筛查和宫颈癌前病变中有重要检测意义,有利于开展防治工作,帮助患者早日确诊,并患者预后进行评价。

  • 标签: HPV检测 宫颈癌 宫颈癌前病变 宫颈炎 临床意义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放置时间血液中多项生化指标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采用仪器分析的方法对分别放置1小时、3小时、6小时、24小时后的血液标本进行常规生化项目的检测。结果标本存放3小时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是GLU,标本存放6小时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是GLU、BUN、K+,样本存放24小时后所有的指标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放置时间血液中多项生化指标的检测结果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为确保检测结果在实验室允许的误差范围内,电解质检测最好在采集标本后6小时内检测完毕,血糖的检测最好在采集标准后3小时内检测完成。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温度POCT血糖仪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利用本院门诊患者标本,不同的温度条件下,POCT血糖仪检测结果与生化仪检测结果的比较;利用室间质评样本不同的温度下检测,结果与回报靶值的允许范围判定。结果20例门诊病人血浆不同温度下检测结果与生化仪比较,7℃2小时后、15℃20分钟、25℃20分钟有显著性差异;5份室间质评样本检测结果,只有7℃和15℃时结果全部靶值允许范围内。结论温度POCT血糖仪检测结果影响较大。

  • 标签: POCT 血糖 检测 温度 室间质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标本溶血血糖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37例体检人员的血液标本作为研究对象,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东芝120FR检测正常标本和溶血标本的血糖。用t检验检测的定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正常标本和溶血标本的血糖检测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溶血后的血糖检测结果比溶血前降低。结论溶血血糖的检测结果有明显的影响。为了避免或减少溶血,临床工作者应该规范标本采集方法,严格管理标本的运送、分离和检测,从而使生化检测结果更准确。

  • 标签: 溶血 血糖
  • 简介:摘要胎盘绒毛膜合体滋养层的孕育才会产生完整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是被滋养层过渡型细胞以及合体细胞生成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是一种糖蛋白激素,孕酮的生物活性非常相似(LH),和两对角色的LH/HCG细胞膜上的受体。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几乎是胎盘的独特产品,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临床应用是从孕妇尿中提取制成,产科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标签: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合体细胞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清降钙素原(PCT)检测儿科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2015年1月~12月期间于我院儿科就诊的感染性疾病患儿,其中细菌感染患儿60例作为A组,病毒感染患儿60例作为B组,并选取非感染儿童60例作为C组,三组儿童予以PCT含量检测。结果A组PCT水平明显高于B、C两组,P<0.05,B组PCT水平高于C组,但无显著差异,P>0.05。A组重症感染患儿PCT水平明显高于A组局部感染患儿及B组病毒感染患儿,局部感染患儿PCT水平明显高于B组,P<0.05。A组PCT阳性率90%,B组PCT阳性率23.3%,C组PCT阳性率6.7%,三组对比,P<0.05。结论通过血清降钙素原的检测,可有效判断儿科感染性疾病,有效鉴别细菌感染及病毒感染,应用价值高。

  • 标签: 血清降钙素原 儿科 感染性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一起亚硝酸盐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原因。方法食物中毒事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与实验室检验定性及确证。结果经确认该起食物中毒事件是由于将亚硝酸盐误当食盐投入菜中误食所引起的中毒事件。结论强化食品生产经营及餐饮服务行业食品添加剂的有效管理,防范亚硝酸盐中毒事件的发生。医疗机构病人接受治疗前后要妥善保存好食物中毒病例的呕吐物、洗胃液、腹泻便及血液等样品实验室的检验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快速检测技术 食物中毒 亚硝酸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