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诊断为侵袭性肺曲霉菌的ICU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重症加强护理病房接受治疗的13例侵袭性肺曲霉菌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患者的临床特点;应用伏立康唑为患者进行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均有基础病史;主要的临床症状为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患者早期的胸部影像学表现为炎性渗出和实变;接受治疗后有5例患者好转出院,7例患者死亡。结论诊断为侵袭性肺曲霉菌的ICU患者的临床特点不具有特异性,增大了诊断难度;使用伏立康唑治疗后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患者的预后效果欠佳,早确诊、早治疗可提高治疗的有效性。

  • 标签: ICU 侵袭性肺曲霉菌病 伏立康唑
  • 简介:摘要总结26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在住院期间并发肺部曲霉菌感染的观察及护理。加强对口腔黏膜,痰液性状及体温的观察,早期发现并治疗肺部曲霉菌感染。护理重点为加强口腔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做好给药护理,观察曲霉病的症状,同时重视营养支持。经治疗和护理,24例病情好转出院,2例高龄患者因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

  • 标签: 支气管哮喘 肺曲霉菌感染 观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探讨侵袭性肺曲霉菌的CT及其他影像学特点和诊断价值分析。方法选取我中心自2008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侵袭性肺曲霉菌患者20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主要对基础疾病、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诊断和治疗方法等做出分析。结果侵袭性肺曲霉菌患者多伴有基础性疾病,临床主要症状主要为咳嗽、胸痛、血痰、呼吸困难和发热。“晕轮征”、“新月征”或空洞形成是诊断IPA的重要CT征象,胸部CT主要表现为两肺多发不规则空洞形成1例、一侧肺实变影伴空洞形成1例、两肺多发实变阴影1例。经临床抗菌治疗后,痊愈12例(60.0%)、好转6例(30.0%),治疗无效后死亡1例(5.0%),经治疗4-8d后无效而放弃治疗1例(5.0%),治疗总有效率90.0%。结论侵袭性肺曲霉病起比较不易发现,发速度比较快,病死率高,临床诊断无特异性,高分辨率CT检查在诊断中起重要作用。预后取决于早期诊断、患者的基础疾病、免疫功能及强有力的抗真菌药物治疗。

  • 标签: 侵袭性肺曲霉菌病CT影像学特点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宿主因素的原发性侵袭性肺曲菌的发病、临床表现、诊治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原发性侵袭性肺曲霉菌患者临床、影像、病理资料、诊治方案。结果原发性侵袭性肺曲霉菌的临床表现无明显特异性,真菌细菌学检查、影像学检查、纤支镜活检及经皮肺组织穿刺病理检查可确诊。结论侵袭性肺曲菌的临床表现不典型,尤其在无高危易感宿主因素的正常人群,更易误诊,临床诊断应结合影像学、细胞学、活检及病理学检查。

  • 标签: 原发性侵袭性肺曲霉菌病 宿主 诊治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恶性血液合并肺部霉菌感染的主要发病原因,进行相应的诊断与治疗。方法选取自2011年1月至2012年2月进入我院治疗的14恶性血液病患者14例,对患者的体征、临床症状等进行观察,并且对患者的体温和血常规进行检查。这14例患者中,具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有10例,占总人数的71.4%。胸部有大小不一的点状阴影的有4例,占总人数的28.6%。6例患者的痰粘稠,占总人数的42.8%。曲霉菌感染的患者有3例,占总人数的21.42%。白色念珠菌感染的患者有3例,占总人数的21.42%,有4例患者为白色假丝酵母菌感染,占总人数的28.6%。对这14患者均采用抗生素进行7天的治疗。对感染曲霉菌的患者给予二性霉素B。其余的11例患者给予氟康唑进行治疗。结果这14例患者中有5例患者在进行了7天的治疗后症状基本消失。6例患者在治疗7天后症状明显的改善,有3例患者在治疗7天后死亡。结论恶性血液并发肺部霉菌感染与患者大量的使用抗生素有着密切的关系。

  • 标签: 恶性血液病 肺部霉菌感染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整理我院糖尿合并侵袭性肺曲霉菌感染患者的药物治疗资料,探讨伏立康唑序贯治疗糖尿合并侵袭性肺曲霉菌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0月收治的30例糖尿合并侵袭性肺曲霉菌感染患者,对患者采取伏立康唑序贯治疗,分析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不良反应。结果患者平均住院时间(25.34±3.94)天,显效13例,有效12例,无效5例,其中死亡2例,肝功能衰竭死亡1例、呼吸衰竭死亡1例,治疗有效率83.33%,不良反应发生率23.33%。结论糖尿合并侵袭性肺曲霉菌感染属糖尿并发症的一种,采用伏立康唑序贯治疗的效果显著,现已成为糖尿合并侵袭性肺曲霉菌感染的主要治疗手段。

  • 标签: 糖尿病合并侵袭性肺曲霉菌感染 伏立康唑 序贯疗法 效果探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制霉菌素联合咪康唑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VVC)临床效果。方法选择VVC患者100例,分为联合组与对照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制霉菌素片阴道阴道用药治疗,观察组给予制霉菌素联合硝酸咪康唑阴道软胶囊阴道用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症状缓解时间。结果(1)联合组治疗有效率为97.5%,对照组为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联合组外阴瘙痒、白带增多及阴道烧灼感治疗后症状缓解时间较对照组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制霉菌素联合咪康唑治疗VVC可提高治疗效果,早期改善临床症状。

  • 标签: 制霉菌素 硝酸咪康唑阴道软胶囊 真菌性阴道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观察硝呋太尔制霉菌素栓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近两年在我院就诊的56例霉菌性阴道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8例,观察组给予硝呋太尔制霉菌素栓进行治疗,对照组则采用制霉菌素阴道栓治疗霉菌性阴道炎,一个疗程后,观察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并对两组的治愈率、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给予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各方面都有明显的优势,治疗效果较佳,治愈率较高,不良反应率较小,其统计结果P<0.05有明显差异。结论用硝呋太尔制霉菌素栓治疗霉菌性阴道炎,临床治愈效果显著,能降低治疗中的不良反应,此方法安全可靠值得推广普及。

  • 标签: 硝呋太尔制霉菌素栓 霉菌性阴道炎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艾滋口腔念珠菌感染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对30例住院患者,均经口腔分泌物涂片确诊,随机分为治疗组15例,对照组15例,治疗组在每天静滴氟康唑0.4g的同时,早中晚用5%碳酸氢钠注射液20-30ml漱口,之后用制霉菌素片100万u+0.9%生理盐水20-30ml漱口,每次3-5分钟,对照组仅每天静滴氟康唑0.4g,疗程14天。观察体温及口腔念珠菌转阴情况。结果治疗组体温正常时间3-5天,平均4.5天,口腔念珠菌转阴时间4-7天,平均6天。对照组体温正常时间7-10天,平均8.8天,口腔念珠菌转阴时间8-12天,平均10天,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2例有轻微恶心、呕吐外,无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碳酸氢钠与制霉菌素漱口联合静滴氟康唑治疗口腔念珠菌感染疗效确切,给药方便,价格低廉,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使用硝呋太尔制霉菌素阴道软膏治疗妊娠期霉菌性阴道炎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98例妊娠期霉菌性阴道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2组,每组49例。对照组受试者使用制霉菌素阴道栓,观察组受试者使用硝呋太尔制霉菌素阴道软膏。分析结果。结果两组受试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83.67%,观察组为97.96%。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更好,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妊娠期霉菌性阴道炎患者使用硝呋太尔制霉菌素阴道软膏进行治疗,能够取得满意效果。此类药物安全性强,有效性高,值得在临床中使用。

  • 标签: 硝呋太尔制霉菌素阴道软膏 妊娠期 霉菌性阴道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药物治疗女性霉菌性阴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5年至2016年期间收治的霉菌性阴道炎患者100名,对这100名患者进行药物治疗,观察并记录患者的临床反应。结果在进行一段时间的药物治疗后,这100名患者的有效率高达95%,其中完全治愈的有85人,10人的症状明显好转,5人显示药物治疗无效。结论药物治疗更容易被患者接受且操作方便,而且对于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的有效率高,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法。

  • 标签: 药物治疗 霉菌性阴道炎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半夏泻心汤治疗霉菌性食管炎的治疗作用,结果临床治疗25例全部治愈。结论应用半夏泻心汤治疗霉菌性食管炎,疗效满意,且无不良反应。

  • 标签: 霉菌性食管炎 半夏泻心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孕期霉菌性阴道炎诊治方法及效果。方法研究年度2013年3月~2016年3月,纳入孕期霉菌性阴道炎共72例,抽签分组。36例选用碳酸氢钠液,为对照组;36例选用保妇康栓,为观察组。组间对比。结果两组中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更高,不良反应率低,复发率低,有显著差异(P<0.05),且具统计学意义。结论孕期霉菌性阴道炎治疗选用保妇康栓,效果较佳,应予以推广。

  • 标签: 孕期 霉菌性阴道炎 诊治 保妇康栓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伊曲康唑与制霉菌素栓联合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的临床效果,为选择临床治疗用药提供指导。方法将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随机分成3组,A组口服伊曲康唑200mg,每日一次,连用3日,停药至下一次月经来潮前3-7日再口服3日,连用3个月经周期;B组每日阴道塞入制霉菌素栓20万U,连续应用6天,停药至下一次月经来潮前3-7日再用6日,连续3个月经周期;C组口服伊曲康唑200mg,每日一次,连用3日;同时阴道塞入制霉菌素栓20万U,连续应用6天,停药至下一次月经来潮前3-7日再重复一次,连用3个月经周期。结果A组治愈率为50%,B组治愈率为54%,C组治愈率为86%,伊曲康唑与制霉菌素栓联合应用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单独应用。结论伊曲康唑与制霉菌素栓是配合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的有效措施。

  • 标签: 伊曲康唑 制霉菌素栓 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研究霉菌性阴道炎的临床特征、总结诊断及治疗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霉菌性阴道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个组别,一组采用西医药物治疗,另一组加用中医熏洗方案。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比较不良反应和复发情况。结果两组在不良反应上差异不大,但试验组治疗有效37例(92.5%),高于对照组30例(75.0%);复发率为2.5%,低于对照组的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霉菌性阴道炎主要特征是白带增多、外因瘙痒,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确切,能够提高治疗有效率,减少病情复发,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霉菌性阴道炎 临床特征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肺结核合并霉菌感染的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法以及预后情况。方法从2014年4月到2015年1月,选取我院的32例肺结核合并霉菌感染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患者的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以及药物使用情况等。结果在32例肺结核合并霉菌感染的患者经过治疗之后有效占比87.50%(28/32),无效死亡患者占比12.50%(4/32)。结论在肺结核合并霉菌感染的治疗中,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在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肺结核 霉菌 回顾性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达克宁栓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8月~2012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霉菌性阴道炎患者70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克霉唑栓治疗,观察组采用达克宁栓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复发率。结果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2.9%,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1%,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复发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发现,观察组无复发现象,对照组复发3例(8.6%),两组患者的临床复发率具有明显的差异,观察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治疗霉菌性阴道炎应用达克宁栓,可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进而日过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具有临床推广的价值。

  • 标签: 达克宁栓 霉菌性阴道炎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对原发性气道曲霉菌感染的认识。方法对1例原发性气道曲霉菌感染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纤支镜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该病例确诊后经气管切开及合理用药后好转。结论临床中应高度警惕免疫功能正常的患者中出现侵袭性气道肺曲霉菌感染的可能性,尽可能早期诊断及治疗,若诊断不及时,其死亡率极高。

  • 标签: 原发性气道曲霉菌感染 回顾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