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脊髓损伤患者的麻醉处理。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10月收治的脊髓损伤患者的麻醉管理进行分析。结果全麻后心率波动稳定,30min内无血压波动超过30mmHg,无缺氧症状发生。结论全麻有利于对呼吸和循环的调控,可更加安全应用于脊髓损伤患者。

  • 标签: 脊髓损伤 麻醉 术前准备,管理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5-10-20
  • 出处:《医药前沿》 2015年第10期
  • 机构: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戴建武研究团队先后在3家临床医院进行了5例脊髓损伤修复手术。术中首次开展了神经再生胶原支架复合干细胞移植修复脊髓损伤的临床研究,首次探索了在术中电生理检测条件下清除脊髓瘢痕组织,手术过程顺利。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干移植修复脊髓损伤的临床观察。方法选择我院自2012年5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11例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给予神经干细胞修复治疗。根据SCI评价标准,对患者术前机体情况进行评价。结果本组研究中,8例患者ASI分级提升,本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2.73%。结论神经干细胞为脊髓损伤治疗带来了曙光,其在治疗脊髓损伤中显示了广泛的应用前景,并随着研究的深入,其效果也得到了一定的肯定。相信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与发展,神经干细胞移植将为脊髓损伤治疗带来更好的疗效,为越来越多的患者解除病痛。

  • 标签: 神经干细胞 脊髓损伤 修复治疗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5-09-19
  • 出处:《医药前沿》 2015年第9期
  • 机构:脊髓的损伤很少会痊愈,因为损伤的神经细胞并不能再生,而较长的神经纤维的再生长往往会被瘢痕组织及神经内部的分子过程所妨碍。一篇发表于国际著名杂志《科学》上的研究论文中,来自德国神经退化疾病中心的研究人员通过进行动物实验发现,癌症药物埃博霉素或可减少脊髓损伤后疤痕组织的形成,同时可以刺激损伤神经细胞的生长,而这将有效促进动物机体的神经再生及运动机能的改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探讨脊髓损伤患者的内科治疗。收集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脊髓损伤患者100例进行临床资料分析。经我院的内科治疗后,患者均好转康复出院。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减少患者病并发症发生。

  • 标签: 脊髓损伤 内科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早期康复治疗与晚期康复治疗对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期间收治的52例脊髓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参照组。试验组17例患者进行早期的康复治疗,参照组17例患者采用晚期的康复治疗,分别依据FIM(功能独立性评定)与Barthel(日常生活活动)在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半年进行评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FIM与Barthel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及组间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治疗对于脊髓损伤的患者起到了重要作用,有效的改善了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运动功能及功能的独立性,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早期康复治疗 晚期康复治疗 脊髓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脊髓损伤病人的导尿方法。方法将55例脊髓损伤需导尿的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5例采用清洁导尿法,对照组30例采用传统导尿法。结果观察组导尿时一次插管成功率、尿道粘膜损伤分别为88.00%(22/25)、20.00%(5/25),对照组为83.33%(25/30)、10.00%(3/30),差异无显著性(P>0.05;舒适度分别为84.00%(21/25);53.33%(16/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洁导尿技术能提高脊髓损伤病人的舒适度和生活质量,减少导尿的费用,是一种简便、易行、经济的方法,值得在脊髓损伤病人中推广。

  • 标签: 脊髓损伤 导尿技术 改进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急性脊柱脊髓损伤低钠血症的临床表现。方法选择2013年4月~2014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急性脊柱脊髓损伤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急性脊柱脊髓损伤低钠血症在临床表现方面可以分为3类第1类患者为腰椎脊髓损伤,平均血钠为(127.5±6.5)mmol/L,低钠持续时间为(8.1±5.2)d,经对症治疗后,患者的血钠水平基本恢复正常;第2类患者为颈脊髓损伤,平均血钠为(125.2±6.1)mmol/L,低钠持续时间为(25.7±15.2)d,补钠治疗不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第3类患者也是颈脊髓损伤,平均血钠为(117.4±9.2)mmol/L,低钠持续时间为(36.5±5.5)d,尿量连续4周>4000ml,经补纳治疗后,可以降低血钠。结论低钠血症是急性脊柱脊髓损伤比较常见的一种并发症,临床上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应该将患者的临床表现作为基本依据,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从而确保治疗效果。

  • 标签: 急性脊柱脊髓损伤 低钠血症 临床表现
  • 简介:摘要自2007年6月—2010年8月,我院共收治脊髓损伤患者28例,通过系统的康复治疗,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目的探讨脊髓损伤患者进行康复治疗的必要性,以提高脊髓损伤患者的生活自理和社会参与能力。方法采用现代康复医学模式,对本组28名脊髓损伤患者进行系统的康复治疗,并采用功能独立性(FIM)评定对比本组患者康复前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情况。结果本组病例通过康复治疗,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改善最少的为增加8分,改善最大的为增加31分,平均评分增加19.6分。结论系统的康复治疗对脊髓损伤患者改善残存功能,减少并发症,明显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脊髓损伤 康复治疗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泼尼应用于脊髓损伤治疗中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0年收治的3例脊髓损伤患者应用甲泼尼进行治疗,辅以规范护理与基础性治疗,观察3例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上肢及下肢肌力测试结果均在3级以上,原有疼痛感明显减轻,患处活动均可,2例患者皮肤感觉未见减退,另1例患者因年龄过大出现局部皮肤感觉减退现象;2例患者出院,另1例患者继续留院观察治疗。结论选择合适的实际使用甲泼尼龙辅助基础治疗可有效预防和减轻组织损伤及局部功能退化,对受损脊髓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 标签: 脊髓损伤 甲泼尼龙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脊柱脊髓损伤的现场急救与护理。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4年1月间诊治的脊柱脊髓损伤患者72例,通过现场急救和后期体检、搬运患者、转移患者等护理方式减少患者损伤。结果本文所研究的72例患者中,除3人现场瘫痪外,其余69例均被安全送达医院。结论对于疑似脊柱脊髓损伤患者应该首先正确判断其伤情,以防止救护和运转过程中出现的脊髓继发性损伤,再根据患者伤情进行科学合理的后期护理,从而最大限度的降低患者瘫痪和死亡的发生。

  • 标签: 脊柱脊髓损伤 现场急救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脊柱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对我院在2013年1月1日到2013年12月31日间收治的54例脊柱脊髓损伤患者,给予有效合理的护理,包括基础护理、并发症护理、康复护理和心理护理。结果54例患者在住院期间均未出任何并发症如肺炎、应激性溃疡、尿路感染等,并且患者经过有效的康复护理使得其的康复速度快、康复效果好,均能按时出院。结论有效合理的临床护理能够降低脊柱脊髓损伤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同时加快患者康复速度,提高其生存质量。

  • 标签: 脊柱脊髓损伤 临床护理 并发症 康复速度
  • 简介:摘要探讨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障碍的康复效果,指导病人及家属掌握间歇导尿技术,制定饮水计划,加强膀胱功能训练,保护肾脏功能,提高脊髓损伤病人的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标签: 间歇导尿 脊髓损伤 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脊髓损伤患者的内科治疗。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脊髓损伤患者100例进行临床资料分析。结果经我院的内科治疗后,患者均好转康复出院。结论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减少患者病并发症发生。

  • 标签: 脊髓损伤 内科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脊柱胸椎创伤合并脊髓损伤的治疗与预后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28例脊柱胸椎创伤合并脊髓损伤患者为研究资料,对患者进行为期半年的随访,回顾性分析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和预后效果。结果治疗前A级患者3例,治疗后为3例;B级患者5例,治疗后1例;C级患者8例,治疗后1例;D级患者12例,治疗后1例。治疗前后患者的损害等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只有尽早治疗才能减轻脊柱胸椎创伤合并脊髓损伤患者疾病的严重程度,提升康复可能性,增强远期治疗效果。

  • 标签: 脊柱胸椎创伤合并脊髓损伤 治疗效果 预后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临床治疗胸腰段脊椎脊髓损伤的相关体会。方法选择胸腰段脊椎脊髓损伤的22例患者作为对象,采用后路椎板减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方案进行治疗,回顾分析患者临床治疗相关资料,总结治疗工作体会。结果术后为患者随访2年,伤口一期愈合良好,未有螺钉破出、螺钉松动、断钉、切口感染并发症出现,骨折部位复位良好,神经功能明显改善。相较于手术前,患者的cobb’s角度数明显降低,伤椎前缘、后缘的高度明显增高,且差异显著,P<0.05。结论医师采用后路椎板减压及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的联合方案为胸腰段脊椎脊髓受损的患者实施治疗,可以有效地促进骨折复位、伤口愈合、神经功能恢复,使cobb’s角及伤椎前缘、后缘高度转归到正常状态,且少并发症,具有较高价值。

  • 标签: 胸腰段 脊椎脊髓损伤 临床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