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873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进行术前及术后护理。?结果856例患者成功完成LC,成功率达到98%,17例中转开腹,术后均痊愈出院。结论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给予积极的护理配合,对提高手术成功率和缩短住院时间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腹腔镜 胆囊切除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舒适护理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运用情况。方法选择某医院2014年5月到2015年5月在神经内科住院的患者共300例,并且对这些患者提供舒适护理。结果这300例接受舒适护理的患者对治疗效果表示满意的共有293人,对治疗的满意程度达到了97%。并且可以明显的看出,舒适护理对于改善患者心理以及生理状态有很明显的促进作用。结论舒适护理对于神经内科护理患者来说有重要的意义,对于促进患者的康复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都有明显的效果。当前我国医院神经内科的护理人员应该要加强对舒适护理方面的学习,提高自己在护理中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沟通个能力,力求为患者提供最适合的舒适护理。

  • 标签: 神经内科 舒适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孕中期妇女(14~21w)外周血中甲胎蛋白(AFP)和游离绒毛膜促性腺激素(F-βhCG)在胎儿唐氏综合征产前筛查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法测定原理与酶标记技术和酶催化化学发光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定量检测方法,检测孕妇血清AFP与F-βhCG浓度,结合孕妇预产期、年龄、孕周,利用专用数据处理软件,计算胎儿患唐氏综合征的风险。结果筛查1582例孕妇,筛出唐氏综合征高危孕妇26例,阳性率1.6%,筛出神经管缺损高危38例,阳性率2.4%,18/13三体高危3例。结论孕妇血清标记物筛查检测能显著降低需要进行创伤性产前诊断的孕妇比例,降低唐氏儿出生几率。

  • 标签: 甲胎蛋白 游离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唐氏综合征 产前筛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36例脑出血患者的护理过程。结果均未发生褥疮和护理不当。结论及时治疗和精心护理,是提高治愈率,降低致残率和致残程度的关键。

  • 标签: 脑出血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痛风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采用资料分析与临床观察法,对40例痛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急性期患者的抗炎镇痛临床治疗效果较好,而无症状期、间歇期和慢性期的降血尿酸临床治疗效果不十分理想;结论痛风发作的治疗采用药物治疗比较容易,而对痛风发病的基础—高尿酸血症的治疗则需进一步地提高,虽然有一些较好的尿酸生成抑制剂或尿酸排泄促进剂,但需要终生服用,选择不当,不仅没有效果,而且可能导致肾病、泌尿系结石、动脉硬化等并发症,因此,痛风的临床治疗,要求对药物进行慎重选择。同时,持续治疗及适当的饮食控制,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痛风 临床治疗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偏头痛的药物治疗方法。方法治疗上以镇痛、镇静、改善血管功能等为主,中药能提高患者疼痛阈值,可镇静、镇痛、改善脑血流灌注,从而起到治疗偏头痛的作用。故而联用中药治疗偏头痛能取得更好的疗效。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本病,疗效确切,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偏头痛 药物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结核患者出院后督导治疗过程中的家庭护理模式。方法对300例确诊肺结核出院病患者通过电话、随访方式实施家庭护理。结果经过6个月的家庭护理治疗后取得了满意疗效。结论在肺结核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家庭护理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大多数肺结核患者可以根据制定的抗结核方案在家中达到治愈。

  • 标签: 肺结核 家庭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病的社区护理。方法建立社区团队,由团队的医护人员对辖区内的高血压患者进行直线管理,除临床的降压药物外,结合社区医疗,在社区中实施以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为主导的高血压防治。结果本组患者中显效47例,无效2例,治愈1例。

  • 标签: 高血压 社区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手足腰反射点及足部反射区的刺激来治疗训练伤中的腰扭伤,观察此种方法的疗效。结果110例中经过3~7天治疗,按VAS评分,0分75例;3分以下24例;4~6分11例。结论应用刺激手足腰反射点及足部反射区来治疗腰扭伤方法简便,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腰扭伤足部反射区 手足腰反射点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植物类(天然类)抗肿瘤药由于近年来国际上对该类药物研究开发的高潮不断,更加加速了该类用药水平的不断提高,像紫杉醇、喜树减衍生物等新品种上市以来,由于确切的疗效和较小的毒副作用,已越来越受到临床医生和肿瘤患者的青睐,该类药在肿瘤大家族中已经确立了不可替代的地位。

  • 标签: 天然抗肿瘤药 作用机制 死亡
  • 简介:摘要压疮(又称压力性溃疡)是局部软组织持续受压,导致组织发生血流障碍,细胞缺血、缺氧坏死后引起的皮肤缺损,是临床常见的并发症之一1。压疮是临床常见的并发症,随着病人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压疮的发生将被视为未提供符合标准护理和行为的证据,有可能引发护患纠纷,因此预防发生成为压疮护理工作的重点。

  • 标签: 压疮 危害 预防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宫外孕的诊断。方法对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为宫外孕,并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50例患者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0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其中证实为宫外孕44例,附件炎性包块2例,卵巢黄体囊肿1例,巧克力囊肿破裂1例,输卵管周围炎症粘连1例,右侧卵巢发育期卵泡1例,诊断符合率88%。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宫外孕是一种重要的首选检查方法,对宫外孕能作出较快速、准确的诊断,可以为临床医生诊断、及时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提供更可靠的依据。

  • 标签: 宫外孕 彩色多普勒 超声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就286例全麻手术患者苏醒期躁动原因及护理措施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286例全麻手术治疗患者,观察患者术后苏醒期出现的躁动发生率,是否使用止痛药、催醒药,以及苏醒期躁动与不同手术类型之间的关系。结果导致全麻手术患者苏醒期躁动的最为主要原因是疼痛(39.06%),其次是气管导管(25.00%)、尿管刺激(17.19%)、心理应激(12.50%)。胸外科手术后苏醒期躁动发生率明显要高于其它的手术类型,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催眠药的患者全麻手术苏醒期躁动发生率明显要高于未使用催眠药的患者,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止痛药的患者全麻手术苏醒期躁动发生率明显要低于未使用止痛药的患者,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导致全麻手术患者出现苏醒期躁动的原因较多,需要基于患者的实际情况来合理选择治疗方案,与此同时,还要加强临床护理,以确保广大患者能够安全度过麻醉苏醒期,为日后的身体康复打下坚实的基础,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全麻手术 苏醒期 躁动 护理
  • 简介:摘要胃痞证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病证。翟教授认为胃痞证的发生是因中焦气机不利脾胃升降失调导致。病机关键为中焦气机不利,脾胃升降失司。治疗以行气消痞为主,注重疏肝行气解郁,以运为健,辨证施治。

  • 标签: 胃痞病 以运为健 情志因素 翟玉祥 经验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