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4
47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病理黄疸诊断中腹部超声的应用价值。方法所选研究对象为本院收治的经实验室检查确诊的病理黄疸患者,年限为2016年2月-2017年2月,共82例。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82例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调查。所有患者均实施腹部超声检查,分析检查结果。结果本组患者腹部超声检查符合率为97.6%(80/82)胆管扩张中1例急性细菌性胆管炎患者误诊,胆管未扩张中1例胰头局限性炎症漏诊。结论在病理黄疸临床诊断过程中,实施腹部超声检查的效果理想,诊断准确性高,重复性好,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 标签: 病理性黄疸 腹部超声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冷光源蓝光灯治疗新生儿病理黄疸的疗效。方法将2016年6月—2017年6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足月新生儿(≥38周)病理黄疸患儿9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两组,每组47例。对照组给予普通蓝光灯治疗,实验组给予冷光源蓝光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单日胆红素下降值的情况。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高于对照组;单日胆红素下降值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新生儿病理黄疸,冷光源蓝光灯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冷光源蓝光灯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小儿黄疸患者胆红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7年3月至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黄疸患儿74例作为研究对象。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在接收治疗后总胆红素水平下降更为明显,且治疗有效率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黄疸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有效降低总胆红素水平,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中西医结合治疗 小儿黄疸 胆红素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病理诊断中病理技术HE染色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6年6月到2017年7月320例病理组织石蜡切片作为分析对象,随机编号法纳入参照组与实验组(n=160)。参照组实施HE染色,实验组基于参照组操作期间存在的不足之处予以改进,实施HE染色。比较两组切片的染色诊断准确率。结果参照组脂肪、胃肠及胆囊方面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77.27%、90%及89.66%,实验组脂肪、胃肠及胆囊方面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5.56%、98.75%及98.28%,组间差异比较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病理诊断中病理技术HE染色的应用价值较高,需要基于组织切片特点实施差异性染色技术,进而提升临床诊断准确率,为患者进一步治疗活动奠定良好的基础。

  • 标签: 病理诊断 病理技术 HE染色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宫颈癌活检病理与术后石蜡病理的符合率及意义。方法收集2014年2月—2017年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宫颈癌患者120例,回顾性分析这120例宫颈癌患者的一般资料与临床资料,统计这120例宫颈癌患者的病理类型以及术后石蜡病理的符合率。结果120例宫颈癌患者均接受宫颈活检,其中46例在我院接受阴道镜下宫颈活检与病理组织检查,其余74例在外院接受宫颈活检,之后在我院接受病理组织检查。在我院接受阴道镜下宫颈活检与病理组织检查的46例患者有38例(82.61%)术前活检与术后石蜡病理结果符合符;在外院接受宫颈活检,之后在我院接受病理组织检查的74例患者中60例(81.08%)患者外院活检病理与我院术后石蜡病理符合。外院与我院宫颈鳞状细胞癌、宫颈腺癌宫颈腺鳞癌、其他病理类型活检病理诊断符合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院与我院原位癌-Ⅰ1a期、Ⅰa2~Ⅱb活检病理诊断符合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癌活检病理会出现漏诊情况,特别是原位癌-Ⅰ1a期宫颈癌漏诊率较高;与上级医院病理会诊能够提高诊断准确性,为临床治疗方案的确定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对于临床治疗来说意义重大。

  • 标签: 宫颈癌 活检病理 石蜡病理 符合率 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恶性梗阻性黄疸经皮经肝胆道穿刺引流术(PTCD)和(或)经皮经肝胆道内支架置入术(PTBS)临床护理要点。方法对25例恶性梗阻性黄疸行PTCD和(或)PTBS,给予术前、中、后相应的护理。结果25例患者经过精心护理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恢复良好。结论PTCD和(或)PTBS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方法,同时配合高质量的整体临床护理,能使恶性梗阻性黄疸取得较好疗效。

  • 标签: 恶性梗阻性黄疸 经皮经肝胆道穿刺引流术 经皮经肝胆道内支架置入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研究新生儿黄疸接受蓝光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4年10月到2016年10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黄疸新生患儿中选择11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一组设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治疗,另一组为观察组,施以药物辅助蓝光治疗。通过对比,掌握对比两组新生儿黄疸的康复痊愈情况。结果接受治疗后,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相比观察组要低,两组之间的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黄疸患儿接受蓝光治疗后,能够取得更为有效的效果,同时蓝光治疗在操作上较为简单,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蓝光治疗 新生儿黄疸 疗效
  • 简介:摘要大柴胡汤是张仲景治少阳阳明合病证方,此为少阳兼阳明里实证,邪在少阳法当和解,阳明腑实,应当攻下。少阳阳明合病,立大柴胡汤方以解两经之邪。临床应用以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心下满痛,呕吐,便秘,苔黄,脉弦数有力为辩证要点。今用于治疗肝胆消化系统疾病多有疗效。

  • 标签: 大柴胡汤 梗阻性黄疸 胆结石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食管黏膜活检病理诊断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病变与术后病理的关系。方法收集我院2016年3月—2016年12月食管黏膜活检诊断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患者29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分析患者的食管黏膜活检病理诊断和术后病理结果。结果术前内镜下检查显示16例病灶位于食管中段,12例位于食管下段,1例存在两处病灶。病灶表现为局部黏膜粗糙、糜烂、小溃疡形成、轻度隆起及充血发红等。病理均诊断高级别上皮内瘤变。ESD术后病理显示18例维持高级别上皮内瘤变诊断结果,11例检查结果提示癌变。结论食管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患者经食管黏膜活检病理诊断时,部分患者已经发生癌变或形成浸润性癌,应对其引起足够重视,积极给予有效治疗措施。

  • 标签: 食管黏膜活检 高级别上皮内瘤变 病理诊断 关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及脾异位妊娠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肝及脾异位妊娠患者进行HE染色和免疫组化检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2例患者HE染色结果均见绒毛及滋养叶细胞,免疫组化表达P57(+),Ki67(10~30%+)。结论肝和脾异位妊娠少见,临床容易误诊,术后组织形态及免疫组化有助于确诊。

  • 标签: 异位妊娠 病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黄疸性肝炎患者进行综合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3月64例急性黄疸性肝炎患者,按照就诊顺序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性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SCL90因子评分及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较显著提高(P<0.05);观察组SCL90因子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恐惧、精神病性、焦虑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黄疸性肝炎患者进行综合性护理具有明显临床效果,可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急性黄疸性肝炎 综合性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磁共振胰岛管成像和经内镜胰胆管造影对诊断梗阻性黄疸的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7月—2016年8年在我院进行诊断的32例梗阻性黄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先后进行MRCP和ERCP检测。比较两种方法诊断的成功率和成像结果。结果MRCP诊断的准确率为93.75%,ERCP诊断的准确率为84.38%,两种方式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MRCP诊断的准确率高于ERCP,具有优势,更适用于临床诊断。

  • 标签: 梗阻性黄疸 经内镜胰胆管造影 磁共振胰岛管成像 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SOP在病理科活检中的应用及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我院病理科形成标准操作程序(SOP)后收入的活检标本100例为研究组,同时选择未形成标准操作程序前收入的活检标本100例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标本检测的准确率。结果研究组标本的准确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而检查周期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SOP在病理科活检中的应用效果较好,不仅减少活检标本的误诊率与漏诊率,缓解医患关系,亦能够缩短活检周期,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因此临床上应当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病理科 活检 SOP的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青年胃癌临床内镜病理特征,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254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年龄≤40岁者(青年组)53例,年龄>40岁者(对照组)251例。结果两组患者的男女比例存在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以胃窦胃角部最为高发,而对照组以喷门及交界区最为高发,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低分化癌的发病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青年胃癌患者中主要以女性群体最为高发;多数发病部位为胃窦胃角;青年胃癌的病理表现主要以低分化为主;内镜检查多为进展期。

  • 标签: 青年 胃肿瘤 病理 胃镜 幽门螺杆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DCA循环在病理技术质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应用PDCA循环法对病理科技术室规章制度、病理技术人员、标本收集、危化品管理、档案资料进行质控管理和质量改进,比较实施PDCA循环前后病理技术工作质量有无改善。结果实施PDCA循环后,病理技术各项工作质量均有所提高。结论将PDCA循环应用于病理技术质控中能有效提高病理技术工作的质量。

  • 标签: 病理技术 质量控制 PDCA循环 鱼骨图 甘特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将舒适护理模式应用于新生儿黄疸蓝光照射治疗中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按相应研究标准选取93例接受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护理方式为依据,将患者分成对照组(46例)与观察组(47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结果经相应护理,观察组患儿黄疸控制时间、住院时间、治疗有效率、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舒适护理模式能够确保新生儿黄疸蓝光照射治疗中处于舒适状态,从而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治疗效率,值得临床退广。

  • 标签: 新生儿 黄疸 蓝光照射治疗 舒适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标本溶血对新生儿黄疸检验结果的影响,分析其原因并提出防范措施。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0月在我院进行新生儿黄疸检测的40例新生儿血液标本,平均分为两管,一管作为对照组,直接离心后测定血清黄疸指标。另一管作为观察组,用竹签搅拌模拟标本溶血,采用相关生化仪器分别测定正常血液血清及竹签搅拌溶血后血清中直接胆红素(DB),总胆红素(TB)的值。结果观察组检验结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本溶血对于新生儿黄疸检验结果有着重要的影响,临床应采取相应措施避免溶血的发生。

  • 标签: 溶血 新生儿黄疸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综合性护理在新生儿黄疸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于2015年5月至2016年10月时间段内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黄疸新生儿78例,以国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患儿。结果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的比较,观察组患儿以97.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6%,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新生儿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治疗前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1d、3d和7d后比较,观察组患儿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服务利于黄疸新生儿的治疗,对新生儿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降低具有重要作用,可促使其取得更加良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综合护理 新生儿黄疸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推拿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儿科门诊就诊的功能性便秘患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口服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小儿推拿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后1-5周的排便次数。结果治疗后3~5周起,观察组的排便次数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推拿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具有确切的疗效,可明显缓解便秘症状,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小儿 推拿 功能性 便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