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胆汁反性胃炎的患者实施胃镜诊断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将42例疑似胆汁反性胃炎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胃镜检查和病理诊断,分析两种方法的诊断准确率。结果诊断后,采用胃镜检查的诊断准确率与病理诊断的准确率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胆汁反性胃炎对患者的影响较大,给予胃镜和病理诊断均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但是临床确诊率不高,在实际临床诊断中应将两者相结合,以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 标签: 胃镜 胆汁反流性胃炎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反性食管炎治疗中进行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反性食管炎患者80例,所有患者Hp检测结果均显示为阳性,并且都进行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患者治疗前后症状变化情况以及胃镜检查结果。结果患者治疗后反酸、烧心、腹胀等症状发生率有明显下降(P<0.05),但食管粘膜Ⅱ级和Ⅲ级改善情况不明显。结论在反性食管炎患者中,进行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但是对其食管粘膜的改善程度不高,可见根除Hp可能会阻碍患者食管粘膜的愈合。

  • 标签: 根除 幽门螺杆菌 反流性食管炎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食管反病(GERD)患者临床症状、反症状程度及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6月至2011年12月间消化科门诊收治的因反酸、反食、烧心、胸骨后痛等症状的年满18周岁的经反性疾病诊断问卷(RDQ)诊断为GERD的患者(经过内镜检查)患者34例临床资料,均填写Zung自评量表,同时记录反症状积分。结果A组焦虑计分、抑郁计分、焦虑状态发生率、抑郁状态发生率均低于B组,切有显著性差异,P<0.05。反症状严重程度与躯体生理健康、精神心理健康呈明显负相关(r值分别为-0.225和-0.306,P<0.05);与焦虑积分、抑郁积分呈明显正相关(r值分别为0.302和0。361,P<0.05),与药物疗效呈负相关但无统计学意义(r值-0.069,P>0.05)。结论胃食管反患者反症状、精神因素之间互相影响、互为因果,NERD发病机制中精神因素起一定作用,GERD患者需整体治疗。

  • 标签: 胃食管返流病 反流症状 程度 相关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胃食管反病(GERD)的临床特征分析,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帮助。方法收集本院自2012年4月至2013年10月在消化科门诊诊断为胃食管反病273例,并将其分为中青年组(年龄<65岁)与老年组(年龄≥65岁),通过问卷调查,分析2组GERD患者的临床症状、食管炎(洛杉矶标准)程度。结果两组比较,老年患者食管外症状发生率高,而典型烧心,反酸、症状轻;重度食管炎(LC+LD级)比例高。结论老年GERD患者典型反症状教少见,重度食管炎发生率高。

  • 标签: 胃食管反流 老年人 食管炎 临床症状
  • 简介:摘要食管反性咳嗽在基层医疗机构常因临床症状的非特异性而导致误诊,主要是基层医务人员对该病的病因不清楚、诊断标准不熟悉,加之临床实验室检查条件有限,因此极易误诊。本文对该类患者如何识别及早诊断进行了分析和阐述,提示对无其他原因的慢性咳嗽应考虑食管反性咳嗽的可能。

  • 标签: 食管反流性咳嗽 误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内镜下胆汁反性胃炎的临床表现及内镜特征,探讨其发病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186例胆汁反性胃炎患者的临床表现、胃镜资料和合并胆囊疾病情况。结果186例胆汁反性胃炎患者中,合并胃溃疡9例(4.83%)、十二指肠球部溃疡13例(6.98%)、十二指肠球炎9例(4.83%)、复合性溃疡4例(2.15%),其他51例(27.42%)。186例中43例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阳性(23.11%),胆囊疾病检出82例(44.09%)。结论胆汁反性胃炎患者的HP感染率明显低于非胆汁反性胃炎患者,胆汁反性胃炎患者较多合并有胆囊疾患。

  • 标签: 胆汁反流 胆汁反流性胃炎 Hp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胃食管反性疾病的临床护理。方法选择我院自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79例胃食管反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随机的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40例与对照组39例,常规给予两组患者制酸剂、胃动力药,合并食管炎患者给予应用粘膜保护剂。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强干预性护理。结果观察组显效21例,有效17例,无效2例,有效率95%;对照组显效14例,有效16例,无效9例,有效率76.9%,两组患者有效率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GERD在护理方面应注重心理疏导、健康教育、依从性等方面的干预,帮助患者建立健康的心理,减少精神障碍,改善生活习惯,提高患者临床疗效。

  • 标签: 胃食管反流性疾病 临床护理 食管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脑卒中病人鼻饲反误吸的原因。方法纳入研究的病例为50例脑卒中患者,病例入院时间为2014年5月~2015年11月,收集整理患者临床资料,统计鼻饲反误吸的发生情况,分析造成鼻饲反误吸的原因。结果经统计分析,有12例患者发生反误吸现象,发生率为24.0%,造成鼻饲反误吸的原因主要有胃管影响、鼻饲体位变化以及鼻饲液量及温度变化。结论导致脑卒中病人鼻饲反误吸的因素有很多,需引起高度重视,做好相应的预防工作和应对工作,以确保鼻饲效果。

  • 标签: 脑卒中 鼻饲 反流误吸 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应用泮托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性食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反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观察组给予泮托拉唑联合莫沙必利,两组就其临床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6%,相比于对照组明显更高(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泮托拉唑与莫沙必利联合治疗反性食管炎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还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 标签: 反流性食管炎 泮托拉唑 莫沙必利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饮食护理结合个性化心理对老年反性食管炎伴抑郁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0年11月至2014年13月74例患者抽签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均为37例,对照组仅采取常规护理,不采取饮食及个性化心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饮食护理及个性化心理干预,比较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生活质量量表(SF-36)变化差异。结果干预后观察组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干预前比较,观察组SF-36各指标显著上升(P<0.05),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情感职能、精神健康比较观察组显著较高(P<0.05)。结论饮食护理结合个性化心理干预可显著改善老年反性食管炎伴抑郁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应作为临床常态化护理原则进行应用。

  • 标签: 饮食护理 个性化心理护理 反流性食管炎 抑郁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多潘立酮对胆汁反性胃炎的疗效及胃内24h胆汁的干预价值。方法随机选定本院收治的胆汁反性胃炎患者130例,分试验组、对照组,分别采用多潘立酮、铝碳酸镁治疗。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反次数较低,反总时间较短,临床总有效率较高,具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多潘立酮可有效降低胆汁反性胃炎患者24h胆汁反次数,改善病情,效果显著。

  • 标签: 多潘立酮 胆汁反流性胃炎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老年胆汁反性胃炎的的诊断和治疗方式进行调查。方法对我院2013年10月-2014年7月间33例老年胆汁反性胃炎的治疗情况进行回顾分析总结,同时对疾病的诊断方式进行调查。结果治疗效果显著的18例,占比例的54.55%治疗有效的13例,占比例的39.39%治疗无效的2例,占比例的6.06%。所有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无不良反应病例发生,因此认为治疗安全性较高。结论美唯宁联合胆维他片在本病中的治疗效果较为显著,安全性较高,且尽早诊断治疗患者预后较好。

  • 标签: 反流性胃炎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反性咽喉炎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分析40例反性咽喉炎患者给予质子泵抑制剂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的改变情况。结果32例患者症状消失,杓间区黏膜水肿、声带红斑、充血明显减轻或消退。6例仍有轻度异物感,2例仍咳嗽。结论详细的临床问诊、内镜检查及诊断性治疗可给诊断提供帮助,质子泵抑制剂对该病有明显疗效。

  • 标签: 咽喉反流 咽喉炎 质子泵抑制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反性食管炎的中医辩证治疗。方法对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反性食管炎患者48例的中医辩证方法进行分析。结果48例反性食管炎患者经治疗,治疗组治愈30例,显效8例,有效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83%。结论RE的发生主要是LES功能障碍及食管继发性蠕动障碍,在依证治疗的基础上,应加用或重用和胃降逆及疏肝理气之药。依理治疗,在依证治疗的基础上,还可配用或加用相应药物。若食管瘢痕狭窄,可行内镜扩张或置支架治疗,必要时可行抗反手术治疗。

  • 标签: 反流性食管炎 中医辩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药物治疗胃食管反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组28例胃食管反病病例,其中,男15例,女13例,年龄20~76岁,平均48岁。反时间最短者7个月,最长者24年。所选病例均符合如下标准临床上有典型的烧心、反酸、胸痛等症状,对这些患者进行了药物治疗。结果28例患者中25例患者达到了临床治愈,治愈率89%,3例患者病情较重,临床症状得到了控制。结论胃食管反病用药物进行治疗,治疗效果好,病情缓解的快,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胃食管反流病 药物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反性食管炎(RE)患者采取质子泵抑制剂(PPI)治疗的价值。方法按照随机数字法将我院2012年5月~2015年5月接诊的RE患者62例分为2组,各31例,两组患者均自愿接受本研究,对照组采取H2受体拮抗剂治疗,而研究组加用质子泵抑制剂治疗,对比两组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反酸、反及胸骨后灼痛等症状评分均有降低(P<0.05),但研究组降幅更明显(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反性食管炎采取质子泵抑制剂治疗可取得不错的效果,且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 标签: 反流性食管炎 质子泵抑制剂 H2受体拮抗剂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加减半夏厚朴汤治疗胃食管反性咽异感症的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2015年我院胃食管反性咽异感症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西药治疗均相同,研究组加用加减半夏厚朴汤治疗。对比(1)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2)两组治疗后病情症状评分。(3)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中医症状评分、病情症状评分、血脂、血糖、肝功能、肾功能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症状评分、病情症状评分、血脂、血糖、肝功能、肾功能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加减半夏厚朴汤能够改善胃食管反性咽异感症患者症状,治疗价值高,安全性好。

  • 标签: 加减半夏厚朴汤 胃食管反流性 咽异感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消化道术后发生十二指肠胃反(doudenogastricrefvux,DGR)的发病机制,原因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04月—2012年02月消化道术后发生的28例十二指肠胃反病例的发病,诊断,治疗过程和预后。结果28例DGR患者经药物配合营养支持及体位疗法,21例病情缓解,4例顽固性DGR最终行Roux-y胆肠引流,术后配合营养支持,症状消失,2例放弃治疗,1例死于残胃病变。结论消化道术后发生的十二指肠胃反是一种病理性反,做好消化道相关疾病围手术期管理,术后选择不同治疗干预方法,对于DGR的发生,提高病患者的生存质量有积极的意义。

  • 标签: 消化道术后 十二指肠胃反流(DGR) 营养支持
  • 简介:摘要目的胆汁反性胃炎诊断中胃镜检查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72例胆汁反性胃炎可疑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胃镜检查,将单纯行胃镜检查的3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余下36例联合行胃镜检查与胃炎病理诊断的患者纳入观察组。结果观察组确诊胆汁反性胃炎35例(97.2%),对照组确诊30例(83.3%),观察组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胃镜检查对胆汁反性胃炎的有效检出率较高,该方法在临床胆汁反性胃炎诊断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必要情况下可与胃炎病理诊断相结合以提高临床诊断准确性。

  • 标签: 胆汁反流性胃炎 胃镜检查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用英文表示反性咽喉病为LPRD,本文的研究目的是分析LPRD患者的嗓音声学特征。方法本文研究的对象是在我院耳鼻咽喉科门诊接受反性咽喉病治疗的患者,要对他们进行反症状指数(RSI)评分,选择评分总数大于或者等于13分的反性咽喉病患者48例和正常人42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48例反性咽喉病患者称为研究的LPRD组,42例正常人称为研究的正常组。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硬管喉镜检查,然后还要检测研究对象的持续元音信号,主要利用的技术是德国XIONDIVAS嗓音测试方法,计算出患者的嗓音障碍指数(DSI),并进行相关的对比和分析,然后还要分析48例反性咽喉病患者RSI量表评分、声嘶症状评分和DSI值之间的关联性。结果48例反性咽喉病患者的反症状指数的平均分为(17.5±5.35)分,对所有患者进行喉镜检查,杓状软骨区有充血、糜烂、溃疡和水肿的现象;与正常人相比,LPRD患者基频微扰(jitter)和振幅微扰(shimmer)的平均值都比较高,最长发声时间(MPT)和DIS的平均值,病患者的都比正常人要低。反性咽喉病患者的DSI值和RSI量表评分与声嘶症状评分呈现负相关的关系。结论反性咽喉病患者嗓音会出现异常,可能会因为声带产生改变进而影响嗓音。

  • 标签: 反流性咽喉病 嗓音声学特征 嗓音障碍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