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1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肾癌的特点、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了自2005~2014年我院收治7例肾癌患儿,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7例中男性患儿5例,女性2例,平均年龄10.1岁;左侧3例,右侧4例。4例因血尿就诊,2例因腹痛就诊,1例因外伤后B超发现肾脏占位。7例Robson分期均在I期~II期内,其中4例为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随访3月~8年,未见肿瘤复发或转移,生存率100%。结论肾癌在儿童较少见。诊断上以B超结合CT或MRI检查明确诊断,需与肾母细胞瘤鉴别。治疗上采用开放或腹腔镜下瘤肾切除术,术中行淋巴结活检。术后患儿的预后与肿瘤分期有一定关系。

  • 标签: 肾肿瘤 儿童 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和规律,为合理用药提供信息。方法对我院2O14年1月~2015年6月收集上报的132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32例药品不良反应患者,男性发生几率高于女性,年龄0~l4岁76例,占57.57%;静脉滴注给药107例,占81.06%,居首位;涉及10类药物44种,其中抗感染药物比例最高,占40.91%。132例ADR患者,主要累及的器官/系统是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多,占58.34%。结论合理应用抗感染药物、调整给药途径,减少静脉用药,对儿童谨慎选择药物,临床药师积极参与合理用药指导工作,减少或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 标签: 药品不良反应 统计分析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后肾腺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我院自2000年至2015年收治的3例后肾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诊断及治疗作一分析。结果本组共3例患者,其中男性1例,女性2例,均有镜下血尿,入院后行泌尿系CT均提示肾占位,肾细胞癌可能,以上3例患者均行开放性肾癌根治术,术后病理提示后肾腺瘤,经预防感染,对症处理后均痊愈出院。结论后肾腺瘤极易误诊为肾癌,了解该肿瘤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有助于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后肾腺瘤的治疗多采取保留肾单位的手术,但由于其生物学行为及细胞起源的不确定性,应注意术后密切随访。

  • 标签: 后肾腺瘤 病理诊断 手术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碘仿治疗腹股沟切口淋巴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8例腹股沟切口淋巴瘘患者于切口局部用碘仿纱布填塞,观察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所有8例获6~18个月随访,均无淋巴瘘复发,切口均愈合良好,无局部疼痛及继发淋巴结水肿。结论碘仿纱条治疗腹股沟切口淋巴瘘效果好、安全性高,且方法简单、费用低廉。

  • 标签: 腹股沟切口淋巴瘘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一些少见病案的报告,以助对一些临床与影像学不符的脑梗死的诊治。

  • 标签: 脑梗死 影像学 临床特点
  • 简介:摘要疟疾防治是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重要内容,消除疟疾考核评估是对疟疾防治成果的系统评价。我县采取了切实有效的综合性防治措施,2015年8月经过自评,各项灭疟指标达到国家标准并于2015年12月顺利通过上级消除疟疾考核验收。

  • 标签: 消除疟疾 考核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医院传染管理及控制质量,将其做出报告,分析其存在的问题,降低医院传染病的发生率。方法在我市采用现场调查和采样检查的方法选取14所医院,其中医院等级为三级或三级以上的医院有3所,二级的医院有7所,一级的医院有4所。分析这14所医院对传染疾病的管理报告和控制质量报告,并作出相应的总结和改进。结果通过对这14所医院的监测,三级医院对医院传染病的管理及控制质量的平均合格率可达(97.98%),二级医院的平均合格率为(91.22%),一级医院的平均合格率(87.89%),即不同级别医院对医院传染病的管理及控制质量合格情况有显著的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不同级别医院对医院传染病管理及控制质量报告情况有显著的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等级为三级或三级以上的医院对医院传染病管理及控制质量比较合格,而等级为二级及二级以下的医院对医院传染病管理及控制质量还有待提高。

  • 标签: 医院传染管理 控制质量 报告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食管和胃同期多原发恶性肿瘤临床上较少见,该例患者因进食后呕吐1月就诊,经我院电子胃镜及病理组织学化验诊断为食管低分化鳞癌、胃窦高分化腺癌。该例提示注重内镜检查及病理组织学化验,对提高双原发肿瘤诊断率有极大意义。

  • 标签: 食管鳞癌 胃窦腺癌 同期多原发癌 胃镜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临床中将带状疱疹患者误诊为偏头痛的原因,并对相关的预防措施进行分析。方法本院近年来共将1例带状疱疹患者误诊为偏头痛,现以该名患者作为研究资料,对误诊原因进行分析。结果在对患者确诊并及时采取合理治疗措施之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结论患者的临床症状、发病时期以及对疾病的认识不足是造成带状疱疹误诊的原因。

  • 标签: 带状疱疹 偏头痛 误诊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医院严重药品不良反应(SADR)发生情况,以降低其发生率及危害程度。方法收集我院2013-2015年通过网络系统向国家不良反应中心(SADR)上报的75份报表,分别从患者性别、年龄、临床表现、给药途径及涉及药品等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75例SADR报表中,抗菌药物所致SADR居首位(占66.67%);静脉注射是引起SADR的主要给药途径(占86.67%);SADR涉及的系统主要为心血管系统。结论加强SADR监测工作,确保临床安全、有效、合理用药。

  • 标签: 药品不良反应 报告分析 合理用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报告了2例根尖区侧位牙周囊肿的诊疗过程,两例均经CBCT检查,清晰显示了上颌窦、颏孔的关系,并精准定位囊性骨腔薄弱点,从而实施了外科手术开窗摘取囊肿,并最大限度减少手术对骨质的损伤。

  • 标签: 侧位牙周囊肿 鉴别诊断 锥形束CT
  • 简介:摘要目的统计抗感染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ADR),分析ADR发生的特点,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汇总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上报的158例关于抗感染药物引起的ADR报告。通过对ADR报告中患者性别、年龄、病种、给药途径、药物种类、ADR发生的部位或对脏器损害等临床表现等多种途径,进一步了解ADR发生的特点和规律。结果发生的158例不良反应中,抗生素引起的占64.52%,药物品种上以利福平、左氧氟沙星最多。临床表现上,以皮肤反应最多,占49.05%。结论应重视药物的合理使用以减少ADR的发生概率,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 标签: 抗感染 不良反应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本文以我国主要法定报告传染病的“春节效应”研究为题,展开相关论述,首先对其进行了必要的概述,通过时间序列分解法结合传染病发病特征及相关指标,讨论了可能具有“春节效应”的7种疾病。

  • 标签: 法定报告 传染病 春节效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方法选2014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进行就诊的100例患者,患者均使用了左氧氟沙星药物,针对患者的不同年龄、用药剂量、不良反应的类型、发生时间及临床表现等进行分析。结果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引起的不良反应主要为皮肤与消化系统方面的反应,中老年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比例较青壮年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熟练掌握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的不良反应,可以有效促进患者的正确及合理用药,值得临床推广及使用。

  • 标签: 左氧氟沙星 不良反应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本文以婚姻引发的严重心理问题为个案,从认知理论、精神分析理论角度探讨了严重心理问题的心理机制,提出了以认知行为治疗为主的整合式心理干预对严重心理问题的治疗作用。

  • 标签: 婚姻 认知行为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ICU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共108例,收治年限均在2013年1月~2014年7月之间,将108例患者通过抽号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有患者54例。其中一组患者采用西药治疗,称为对照组;另一组患者使用中西医结合疗法,称为观察组。然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C-反应蛋白。结果观察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住院时间为(12.56±1.15)天,C-反应蛋白为(97.68±24.26)mg/L,均明显优于对照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P<0.05)。结论针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在临床上使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效果显著,可有效缩短住院时间,值得广泛推荐使用。

  • 标签: ICU 重症急性胰腺炎 中西医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