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3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了解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儿童保健现状,分析其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的改善对策。方法调查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自2010年-2014年间共1280名常住儿童的保健资料。结果根据对这1280名常住儿童的保健资料调查显示,保健覆盖率约为98%、系统管理率约为92%、母乳喂养率约为98%、5岁以下儿童死亡人数2010年有1人、2011年有2人、2012年有1人、2013年有0人、2014年有2人、新生儿访视率约为98%、满月管理率达到95℅以上。结论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儿童保健状况基本良好、设施基本规范、服务基本到位,但仍还存在着一些疏漏和不足,相关工作人员应当更加重视儿童保健门诊的规范化建设与服务,引进更多的专业保健人员,加强对现有保健人员的继续教育与科研能力培养,以提高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综合儿童保健服务能力,保障社区儿童的生命健康。

  • 标签: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儿童保健 调查 现状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高血压合并糖调节受损社区人群进行干预,使患者改变的生活方式,控制血压、血糖、血脂水平,延缓并发症的发生,为中老年慢性病的科学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对沙园的高危人群进行横断面调查,筛查出高血压合并糖调节受损患者。按11配对的方式将其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70人。针对不良生活方式进行干预,评价干预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血脂水平、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和体重指数明显降低(P<0.05)。结论对高血压合并糖调节受损人群综合干预是一种有效的干预管理模式,可控制疾病发生、发展,延缓并发症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高血压 糖调节受损 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社区高血压人群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137例社区筛查的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非干预组,各68例和69例,干预组在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系统的健康教育;非干预组只接受药物治疗及一般卫生宣教;2组患者在实验初和干预后均接受问卷调查,同时记录血压变化情况。结果6个月后,干预组血压控制理想,总有效率为91.2%,非干预组总有效率为76.8%,两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组健康教育前后生活方式和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健康教育有利于社区高血压的治疗,能改善患者的生活方式,并能提高社区高血压的控制率和知晓率。

  • 标签: 健康教育 高血压 社区卫生服务
  • 简介:摘要目的对骨盆骨折患者手术中分别采取髂腹股沟入以及改良Stoppa入,对比其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0月,到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70例骨盆骨折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采取髂腹股沟入治疗;观察组35例,采取改良Stoppa入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改良Stoppa入可提升手术效果,降低手术风险,是一种可靠的手术方案。

  • 标签: 骨盆骨折 手术入路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南京地区高龄离退休老干部贫血发生率及影响因素。方法对294例离退休老干部进行血常规、生化测定,统计贫血患病率并对可能相关指标进行分析。结果294例老干部总的贫血患病率19.73%,男性23.08%,女性13.13%(P<0.05),且≥90岁贫血患病率28.6%,<90岁为13.7%(P<0.01),Hb与TG、CHO、ALB、eGFR、ALT、BMI之间呈正相关,与年龄呈负相关。结论老年人贫血患病率随增龄逐渐上升,男性高于女性,提示改善营养状况、维护肾功能可能对预防老人贫血有益。

  • 标签: 南京地区 高龄 贫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入开颅血肿清除术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2月—2018年12月期间住院的高血压基底节区出血患者8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取经外侧裂岛叶入清除颅内血肿清除术,对照组行颞叶皮质入。对比两组不同手术方法所耗费手术时间、手术出血情况、并发症发生率;两组手术后血肿清除率。结果研究组所耗费手术时间、手术出血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结果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手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结果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手术后血肿清除率高于对照组,两组结果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与颞叶皮质入开颅血肿清除术相比,经外侧裂入手术时间短、手术出血量少,血肿清除率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 标签: 经外侧裂入路 颞叶皮质入路 开颅血肿清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抽样调查南京市二、三级医院输血病历,了解本市临床用血的科学合理性。方法对本市二、三级医院共23家,分别随机抽取输血后相关病历5份,收集病历中与输血有关的信息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抽样调查中发现二、三级医院外科患者输血指征把握较宽松且输血病历管理不够规范,内科输血较为科学合理,其中三级医院内科输血病历管理较为规范。结论需进一步加强科学合理用血与病程记录中对输血的相关描述。

  • 标签: 合理用血 输血后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对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手术入进行分析,从而为腹股沟疝的治疗方式的选择提供条件。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5月到2015年5月所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80名。利用随机原则把80名患者分为2组,每组患者人数均为40名。为了保证本次研究结果的准确性,两组患者所采用的治疗方式有所不同,把在治疗过程中运用无张力修补手术前入组的组别命名为1组,把在治疗过程中运用无张力修补手术后入组的组别命名为2组,在治疗完成之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分析与对别。结果后入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前入组,住院费用少于前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另外2组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低于1组,在对2组患者的术后随访过程中,2组的复发率为1.67%,1组患者的复发率为3.3%。结论在对腹股沟疝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采用无张力修补手术后入式有着一定的优越性,相关的部门必须加强对其的重视与应用,为患者的康复创造条件。

  • 标签: 腹股沟疝 无张力修补手术 入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采用肩峰下前外侧入和传统入手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8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分成治疗组和传统组。治疗组患者采用肩峰下前外侧入锁定钢板治疗,传统组患者采用传统入(三角肌胸大肌间隙入)手术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短于传统组患者(P<0.05),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传统组患者(P<0.05),术后随访10个月治疗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评分(Neer)明显高于传统组患者(P<0.05)。结论肩峰下前外侧入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可作为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首选方法。

  • 标签: 肩峰下前外侧入路 肱骨近端骨折 传统入路手术 肩关节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椎旁肌间隙入与传统后正中入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4年9月至2017年4月本院收治的48例胸腰椎骨折病例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实验组24例、对照组24例,手术治疗分别经由椎旁肌间隙入、传统后正中入进行,对比两组椎体高度矫正情况和手术耗时、出血情况。结果实验组矫正(83.5±9.4)%,对照组矫正(85.1±8.2)%,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手术耗时(96.8±11.3)min、出血量(133.4±27.5)mL均低于对照(120.8±25.9)min、(247.8±31.9)mL,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椎旁肌间隙入对比传统后正中入,对胸腰椎骨折患者的椎体高度矫正作用相趋近,但手术耗时量与出血量更低,值得推广。

  • 标签: 椎旁肌间隙入路 传统后正中入路 胸腰椎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TS-TI入及TC-TT入手术治疗高血压壳核出血的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住院诊疗的40例高血压壳核出血患者进行研究。病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TS-TI(经外侧裂岛叶)入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TC-TT(经颞叶皮质)入手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血肿清除效果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血肿清除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S-TI入手术治疗相比TC-TT入手术治疗高血压壳核出血的疗效更加显著,血肿清除有效率提高,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降低。

  • 标签: 高血压壳核出血 经外侧裂岛叶手术 经颞叶皮质手术 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检测社区美沙酮服药人员抗-HIV、抗-RPR、抗-HCV水平,分析吸毒人群中艾滋病、梅毒、丙肝感染现状与相关因素,为制定和实施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集241名2011年在我中心美沙酮服药门诊接受治疗人员及25名健康对照人员的血样,用ELISA方法检测其血清的抗-HIV、抗-HCV,用酶联免疫法(双抗原夹心法)检测血清抗-RPR,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调查,美沙酮服药人员抗-HIV阳性人数为11人,阳性率为456.43/万,抗-RPR阳性人数为38人,阳性率为15.77%,抗-HCV阳性人数为208人,阳性率为86.31%男性感染HIV的危险性大于女性,RR=1.6271,男女感染HCV的危险性无差异,RR=1.0694,女性感染RPR的危险性大于男性,RR=2.4885,健康对照人员抗-HCV阳性人数为1人,阳性率为0.40%,在健康对照人员中未检出抗-HIV及抗-RPR阳性者。结论吸毒人员艾滋病、梅毒、丙肝的感染率均显著高于普通人群,应结合吸毒人群的特征采取干预措施,减少吸毒人群共用针具与不安全性行为。

  • 标签: 美沙酮 艾滋病 梅毒 丙肝 感染率 危险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的手术入。方法将2014年2月至2015年4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56例腹股沟疝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将其随机分至两组,前入组患者采取前入无张力修补术,后入组患者则采用后入无张力修补术,术后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复发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前入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治疗费用均要高于后入组患者。在不良反应方面,前入组中切口血肿患者2例(7.14%),术后疼痛患者2例(7.14%),术后尿潴留患者3例(10.71%),术后异物感患者2例(7.14%),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2.14%),后入组当中,切口血肿患者和术后尿潴留患者各1例,没有患者出现术后疼痛、术后异物感达到现象,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7.14%)。另外,前入组当中有1例患者复发,复发率为3.57%,后入组当中无复发患者。数据经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后入的方式为腹股沟疝患者进行无张力修补术,减小了患者的经济压力,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 标签: 腹股沟疝 无张力修补术 手术入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手术入选择对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1年-2013年收治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56例的临床资料,均接受切开内固定治疗,按照手术入分为2组,其中A组25例采用双侧入,B组31例接受膝正中入。结果两组在手术时间、愈合和负重时间方面差异不显著(P>0.05),B组在术中出血量和引流量方面显著低于A组(P<0.05)。两组总优良率分别为80.0%和74.2%(P<0.05),A组术后并发症率为4.0%,显著低于B组(P<0.05)。结论两种手术入各具特色,临床效果相同,其中双侧入术后并发症少,更安全。

  • 标签: 胫骨平台骨折 内固定 手术入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经腓骨入和后外侧入治疗旋后外旋转Ⅲ度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从本院中选取从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期间的50例外旋型踝关节骨折患者进行分析和对比,按照所采用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经腓骨入组和后外侧入组,各25例。比较他们的具体并发症情况和手术指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基本手术指标并没有差异性,后外侧入组的骨折愈合时间、踝与后足功能评分,与经腓骨入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旋后外型踝关节骨折患者的后外侧入治疗骨折愈合时间都比较短,踝与后足功能恢复也比较好。

  • 标签: 经腓骨入路 后外侧入路 治疗旋后外旋型 踝关节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目前在校大学生的痤疮发病率,流行病学现状,指导临床防治疾病、健康教育工作。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抽样调查方法,以调查问卷的方式随机对门诊就诊学生及健康教育选修课学生进行痤疮发病情况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结果有效填写调查问卷1986份,痤疮发病者829人,痤疮患病率41.64%。其中男生被调查1152人,患病率45.40%,女生被调查834人,患病率36.69%。男生发病率高于女生,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829名痤疮患者中肺经风热证46.7%,湿热蕴结证25.6%,痰瘀凝结证8.6%,冲任不调证15.2%,肝气郁结证3.9%。结论痤疮在我校在校大学生中发病率较高。青年大学生痤疮发病常见中医证型为肺经风热证及湿热蕴结证,应加强宣教以降低发病率,及时治疗预防瘢痕形成。

  • 标签: 痤疮 在校大学生 发病情况 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