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4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三种市售阿司匹林肠片的度,评价药品内在质量。方法采用转篮法进行体外试验,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液中药物浓度,以威布尔分布拟合参数,经双侧t检验对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三种阿司匹林肠度均符合中国药典要求,但其体外度测值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国产阿司匹林肠片制剂质量稳定、可靠,但其内在质量仍有待提高。

  • 标签: 阿司匹林肠溶片 体外溶出度 高效液相色谱
  • 简介:摘要本文简要列举了诺氟沙星胶囊度实验所需的材料与仪器,从测定波长的选取、溶液稳定性测试、检测空心胶囊对测定的影响、曲线制备及度的检查五个方面,论述了诺氟沙星胶囊度实验方法与结果,并详细讨论了诺氟沙星胶囊度实验,以期为诺氟沙星胶囊度测定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 标签: 诺氟沙星胶囊 溶出度 实验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对比了辽宁省地区销售的6个不同厂家或批号的诺氟沙星胶囊度。方法度测定法。结果2个不同厂家3个批号的诺氟沙星胶囊度不符合规定。结论各个厂家的样品虽然主药诺氟沙星的含量均合格,但是其度存在明显的差异

  • 标签: 诺氟沙星胶囊 溶出度 不合格
  • 简介:摘要目的测定复方丹参片的体外度。方法以500ML0.1mol/LHCl为溶剂,转速为100r/min,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计算复方丹参片的累积度,提取参数(T50,Td,M)并对参数进行相关性检验。结果不同批号的复方丹参片度参数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有必要增加复方丹参片的度测定以控制其质量。

  • 标签: 复方丹参片 溶出度 崩解时限 紫外分光光度法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比较不同厂家诺氟沙星胶囊的体外度,以考察其质量。方法依据《中国药典》(2015年版)诺氟沙星胶囊度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检测。结果个别厂家诺氟沙星胶囊的度不合格或边缘合格。结论不同厂家诺氟沙星胶囊质量存在较大差异,可能会影响药物在体内的生物利用度,从而影响临床药效。

  • 标签: 诺氟沙星胶囊 溶出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检测米格列奈钙分散片度情况的方法。方法考察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米格列奈钙分散片度的检测方法是否可行。结果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精密度、稳定性、回收率,进行三批次米格列奈钙分散片度检查均符合国家药典标准。结论该米格列奈钙分散片度检测方法的建立,对于更好的控制米格列奈钙分散片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米格列奈钙分散片 高效液相色谱发 溶出度检测
  • 简介:摘要阐述了度试验的概念,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度检测的方法,结合我国目前固体药物制剂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 标签: 溶出度 溶出曲线 固体制剂 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对乙胺吡嗪利福异烟片Ⅱ的度测定方法进行改进。方法色谱柱为KromasilC18(5μm,4.6mmI.D.×150mm),流动相为磷酸盐缓冲液-乙腈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38nm,流速为1.5mL?min-1,进样量为20μL。结果利福平在0.1279mg?mL-1~0.1918mg?mL-1,异烟肼在0.06360mg?mL-1~0.09540mg?mL-1,吡嗪酰胺在0.3435mg?mL-1~0.5153m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利福平98.3%,异烟肼100.0%,吡嗪酰胺99.8%。RSD为利福平0.4%,异烟肼0.4%,吡嗪酰胺0.8%。结论该方法专属性强,稳定性好,准确度高,可用于乙胺吡嗪利福异烟片Ⅱ的度检查。

  • 标签: 乙胺吡嗪利福异烟片Ⅱ 溶出度 高效液相色谱
  • 简介:摘要目的对酶法阿莫西林胶囊在不同介质中的曲线进行比较。方法我公司将原研制剂与自制样品分别于4种不同介质(水、0.1M盐酸、pH4.5磷酸盐缓冲液、pH6.8磷酸盐缓冲液)中进行曲线的对比,同时采用相似因子(f2)值进行曲线的比较,研究比较酶法阿莫西林胶囊在不同介质中的曲线。结果自制样品与原研制剂液相和紫外的方法定量的结果无明显差异,基本一致,而且不同波长定量结果也一致。在4种不同介质中的f2值均>60,故自制样品与原研制剂曲线相似。结论本公司自制的阿莫西林样品与原研制剂的疗效无明显差异,总体质量较好。

  • 标签: 酶法阿莫西林 溶出曲线 盐酸介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栓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180例急性心梗患者,结合实际情况分成栓组和未栓组,栓组分为A、B组,A组栓距发病6小时内,B组为7-12小时。通过冠状动脉造影观察栓对AMI的治疗效果。结果栓组患者的冠脉造影再通率77.78%(70/90)高于非栓组

  • 标签: 心肌梗塞 溶栓 冠脉造影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急性心肌梗死院内栓与急诊栓治疗的效果比较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对照原则均分为观察组、对照组两组,对照组30例行院内栓治疗,观察组30例行急诊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栓治疗前后其CK-MB、EF值等心功能指标脑之间的差异情况。结果经过积极的栓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K-MB水平(12.1±5.4)、EF值(51.3±5.1),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CK-MB水平(16.3±5.1)、EF值(60.3±5.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积极栓治疗可以明显的改善患者预后,其中急诊栓治疗较院内栓治疗可以更好地改善患者治疗后心功能恢复情况,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院内溶栓 急诊溶栓 疗效差异
  • 简介:摘要目的脑梗塞栓治疗的效果分析,非栓治疗与栓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临床问题。方法随机收集了18例从2007-2010年期间在本院住院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重组组织型纤维栓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效果并探讨其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3~2014年收治的急性脑梗塞患者34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本组患者均接受rt-PA栓治疗,治疗剂量为0.9mg/kg,将其中5~10mg入静脉小壶、剩余剂量与浓度为0.9%的100ml氯化钠溶液进行稀释6.-90min后静脉泵入。结果本次治疗总有效率为94.1%,平均住院时间为(12.4±1.3)d。结论在急性脑梗塞的治疗中采取rt-PA栓治疗临床效果确切,安全可靠,早期治疗中需对患者的血压、血倾向等进行严密监测,同时给予患者正确的栓药物治疗并对患者用药后的临床反应进行观察。

  • 标签: 重组组织纤溶酶 溶栓治疗 急性脑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肝素治疗慢性病导致急性心肌梗死疾病心血管栓塞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慢性病患者在我院住院期间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病例资料,对比分析是否用肝素治疗对患者心电图ST段回落幅度≥50%时间、疼痛缓解时间、血管再通率和并发症发生等情况。结果肝素治疗后,患者ST段回落幅度≥50%时间、痛缓解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显著减少,患者血管再通率显著提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素栓疗效确实,适用于临床治疗慢性病导致的急性心肌梗死疾病,值得各医院参考应用。

  • 标签: 肝素 溶栓 急性 心肌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早期栓与延期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分析探讨两种治疗方式的安全性。方法以我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7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6例)与观察组(36例)。对照组给予延期栓,观察组给予早期栓。统计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血管再通率和病死率。结果观察组血管再通率94.4%显著高于对照组77.8%,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13.9%、2.8%显著低于对照组36.1%、19.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较延迟栓,早期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血管再通率高,并发症少,病死风险低,疗效安全可靠,适合于临床推广。

  • 标签: 早期溶栓 延期溶栓 急性心肌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院内静脉栓、急诊院前静脉栓治疗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0月—2018年10月在我院接受静脉栓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50例,将50例患者分为院内组和急诊组,急诊组患者行急诊院前栓治疗,院内组行院内栓治疗。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栓处理,急诊组发病至栓间隔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院内组(P<0.05);院内组冠脉再通率(72.00%)显著低于急诊组(92.00%)、院内组病死率(20.00%)显著高于急诊组(4.00%),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给予急诊院前静脉栓治疗有利于保障其临床疗效、降低病死率。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院内溶栓 急诊院前溶栓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院内静脉栓、急诊院前静脉栓治疗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0月—2018年10月在我院接受静脉栓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50例,将50例患者分为院内组和急诊组,急诊组患者行急诊院前栓治疗,院内组行院内栓治疗。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栓处理,急诊组发病至栓间隔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院内组(P<0.05);院内组冠脉再通率(72.00%)显著低于急诊组(92.00%)、院内组病死率(20.00%)显著高于急诊组(4.00%),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给予急诊院前静脉栓治疗有利于保障其临床疗效、降低病死率。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院内溶栓 急诊院前溶栓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组组织型纤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0年8月-2014年8月间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30例患者采用疏血通治疗,观察组30例患者采用r-tPA静脉栓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采用r-tPA静脉栓治疗效果显著,因此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溶栓治疗 纤溶酶原激活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