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乳头病毒与子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关系。方法2015年海东市两区四县31513例35~64岁已婚妇女,进行宫颈癌筛查。分HPV项目县和延续性筛查项目县。HPV项目三个县所有的妇女直接进行HPV检测,检测出是HPV16和18亚型直接进行阴道镜检查,其余HPV阳性者进行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如异常再进行阴道镜及组织活检等检查。延续性宫颈癌筛查项目三个县所有的妇女都进行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或醋酸染色检查/复方碘染色检查,如异常再进行阴道镜及组织活检等检查。结果HPV检测试点项目县筛查15001妇女中,HPV阳性有1523例(10.15%),子宫颈炎2606例(17.37%),子宫颈癌前病变(包括子宫颈上皮内变CIN1-3)146例(9.58%),子宫颈浸润癌(SCC)6例(0.39%)。延续性宫颈癌项目县筛查16512妇女中,子宫颈炎1744例(10.56%),子宫颈癌前病变(包括子宫颈上皮内变CIN1-3)78例(0.47%),子宫颈浸润癌(SCC)5例(0.03%)。结论HPV的持续感染与宫颈病变的发展有密切关系,可引起CIN及宫颈癌。

  • 标签: 乳头状瘤病毒 癌前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颈腺癌中人乳头病毒感染的基因分型。方法选取2014年5月到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40例宫颈腺癌患者宫颈组织标本中提取的23种乳头病毒DNA作为研究对象,将80例正常宫颈组织标本中提取的23种乳头病毒DNA作为对照,对比不同宫颈组织中人乳头病毒基因型状况。结果经染色显色,各膜条上共出现23种乳头病毒基因分型。宫颈腺癌宫颈组织中人乳头病毒阳性率与正常宫颈组织相比明显较高,P<0.05。宫颈腺癌宫颈组织年龄>50岁乳头病毒阳性率与正常宫颈组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头病毒与宫颈腺癌的发生紧密关联,16和18是感染中最常见的基因分型。临床可根据基因检测辅助宫颈腺癌的防治。

  • 标签: 宫颈腺癌 人乳头状瘤病毒 感染 基因分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鼻内镜下如何更加彻底切除鼻腔鼻窦乳头,降低术后病变的复发率。方法选自2004年—2010年在我院术前术后经病理诊断为内翻乳头的患者42例次,按分级后均采用鼻内镜下手术,部分联合上颌窦前壁开窗(柯陆氏)手术或上颌窦内壁大部分切除术,额窦鼻外开放术等开放上颌窦,筛窦,蝶窦,额窦,彻底的切除肿瘤防止复发。术后换药,随访1~3年。结果42例中5例复发经再手术治疗。4例在换药随访中对可疑部位组织予清除烧灼后未见复发,总治愈率88%。结论对鼻腔鼻窦乳头治疗需根据CT及内镜检查明确病变范围部位,根据病变范围部位的不同采用不同的联合手术方式,有利于更彻底切除肿瘤。

  • 标签: 内翻乳头状瘤 鼻窦 鼻内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胰腺实性假乳头的临床发病特点及CT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的临床特点及CT特征。结果6例中有5例为女性,1例为男性,发病年龄最小的是12岁,最大的是46岁,肿块大小位于30mm*32mm至96mm*100mm之间,病灶位于胰体尾部5例,位于颈部1例,病灶均呈囊实性膨胀性生长,均有包膜,病灶均突出胰实质外,增强病灶实性部分呈渐进性强化,囊性部分未见强化,包膜强化,其中一例有腹膜后淋巴结肿大及脾动脉受侵。结论胰腺实性假乳头的具有独特的发病性别及发病年龄,CT具有明显的特征,结合临床的发病特点及CT特征能作出准确的诊断。

  • 标签: 胰腺 实性假乳头状瘤 计算机体层摄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的声像图特点及鉴别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5例(女4例,男1例;平均年龄25.6岁)胰腺实性-假乳头,对其大小、位置、声像图和临床表现进行研究。结果肿瘤平均直径65mm(范围40-125mm),超声表现为实性或并有囊性的肿块,边界清,有包膜,1例内部钙化。结论胰腺实性-假乳头肿瘤声像图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超声检查再结合其临床特点对其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超声检查胰腺乳头状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胰腺实性假乳头(SPTP)的螺旋CT表现,提高该病的诊断率。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0例实性假乳头螺旋CT影像及临床资料。结果10例9例是女性,1例为男性,胰头2例,胰颈1例,胰体位部7例,1例肿块内可见钙化,1例内可见出血,10例肿瘤实质性成分动脉期轻度强化,门脉期均呈渐进性强化,10例均未见胰、胆管的扩张,肿瘤边界清晰,均有纤维包膜。结论胰腺实性假乳头的的螺旋CT有一定的特征性变现,结合临床资料,可以与胰腺其他肿瘤鉴别。

  • 标签: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 体层摄影技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危型生殖道人乳头病毒感染与宫颈癌的相关性。方法对我院128例宫颈病变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这些患者高危型生殖道人乳头病毒感染发生情况,分析其与宫颈癌的相关性。结果128例患者中,随着宫颈病变的加重,生殖道人乳头病毒感染率逐渐增加,且发现HPV-16/18是导致宫颈癌的主要类型。结论宫颈癌的发生和高危型生殖道人乳头病毒感染密切相关,妇科人群中需要早期进行监测。

  • 标签: 人乳头状瘤 宫颈癌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甲状腺乳头癌作为临床上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临床上最常采取的治疗措施就是手术治疗,再配合放射核素等辅助治疗。近年来甲状腺乳头癌的治疗更加的规范,更加的个体化,临床上也有很多关于甲状腺乳头癌的研究,多在寻求探索治疗甲状腺乳头癌的最佳方法。

  • 标签: 甲状腺癌 乳头状癌 治疗进展
  • 简介:摘要掌握PTMC发病特点,才能制定有效的诊治方案;能够采集高分辨率超声图像的B超检查是临床首选辅助检查方法;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肿瘤分子标志物检测有利于明确PTMC术前诊断;精准的治疗方案能有有效提高治愈率、提高生存率、减少治疗副作用。

  • 标签: PTMC 临床诊断 治疗方案及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鼻腔鼻窦乳头患者进行治疗,对其临床效果进行探讨和研究。方法从我医院选取2009年12月份至2011年12月份期间,在我院就诊治疗的鼻腔鼻窦乳头患者的病例为分析的依据,共计68例。通过对患者进行CT检测、原位杂交HPV检查等常规性检查,对患者的的病症进行确诊,按照比例进行随机分组,将68例患者分为三个组别,分别进行诊治。结果A组22例患者,12例治愈,另有3例有所好转,治愈率达54.55%;B组患者23例,19例治愈,好转2例,治愈率达82.60%;C组患者23例,21例治愈,好转2例,治愈率达91.30%。结论通过三组治疗,我们发现在治疗鼻腔鼻窦乳头疾病中,采用鼻内镜手术疗法配合药物进行治疗效果较好,望能够在今后治疗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 标签: 鼻腔鼻窦乳头状瘤 青霉素 CT检测 鼻内镜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对耳科息肉钳联合微波凝固术治疗咽部乳头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选择25例于2012年1月至2013年10月间在我院进行咽部乳头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对全部患者行耳科息肉钳联合微波凝固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术后5至7天患者创面伪膜即开始脱落,术后10天左右创面即基本愈合,复查结果显示没有患者病情复发,创面愈合理想,未产生咽部瘢痕以及咽部不适感。结论对咽部乳头患者行耳科息肉钳联合微波凝固术治疗能够取得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的痛苦,防止病情复发,治疗安全有效。

  • 标签: 耳科息肉钳 微波凝固术 咽部乳头状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高危型乳头病毒感染的DNA检测联合液基细胞学技术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宫颈细胞学及DNA检测技术对5000例妇女进行宫颈癌筛查。结果在两种诊断技术的特异性及阴性检出率相同的情况下,联合技术的使用明显提高了检测的灵敏度以及阳性检出率(P<0.05)。结论联合两种检测方法对提高宫颈癌早期筛查率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宫颈癌 细胞检测 HPVDNA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导管内乳头细胞学的诊断效果。方法从我院2011年5月至2014年5月收治疗患有乳头患者中随机性抽取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细胞涂片检查,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乳腺导管造影检查,比较乳头患者经细胞涂片与乳腺导管造影检查的疗效对比。结果对照组乳头患者在细胞涂片检查中,术前细胞严查正确为42例,误诊18例,其中导管上皮乳头增生为9例,导管炎症为6例,乳腺癌3例,诊断正确率为70.00%。研究组在对照基础上加导管造影术诊断正确为56例,误诊4例,导管上皮乳头增生为3例,技术误诊1例。诊断正确率为93.3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乳头患者,采用溢液细胞学检查联合导管造影方法,可以显著提高诊断的正确率,是临床诊断中有效的诊断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乳腺导管 乳头状瘤 细胞学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对外耳道乳头术后5-氧氟嘧啶(5-Fu)湿敷疗效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到2018年2月收治的60名外耳道乳头的患者进行随机分组,手术治疗和5-Fu局部湿敷为实验组30例,30名患者以手术治疗为主作为对照组。然后对这两组治疗后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在对实验组的患者同时采用手术和局部湿敷后患者病情出现好转占93.3%,以手术治疗为主要手段的对照组患者病情好转占80.6%,实验组和对照组没有明显的差异性(P>0.05);实验组中病人病情复发的概率为36.6%,对照组中病人病情复发的概率为46%。实验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较大(P<0.01)。结论外耳道乳头术后采用5-Fu湿敷进行辅助治疗,能够显著的提升临床治疗的效果。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导管内乳头癌前病变的超声特征。方法乳腺导管内乳头患者61例,其中癌前病变患者23例,非癌前病变患者38例,分析乳腺导管内乳头癌前病变的超声特征。结果癌前病变结节最大直径、纵横比、阻力指数均明显大于非癌前病变结节,癌前病变结节的边界清晰率明显低于非癌前病变结节,癌前病变结节的微钙化率、导管扩张率均明显高于非癌前病变结节,非癌前病变结节的彩色血流频谱明显好于癌前病变结节,(P<0.05)。诊断准确率为98.4%。结论超声检查是乳腺导管内乳头癌前病变的有效诊断方法。

  • 标签: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 癌前病变 超声特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对甲状腺乳头癌患者实施手术治疗的临床方法和效果。方法搜集2011年6月—2012年6月我院接收的甲状腺乳头癌64例患者,对其手术治疗的临床方法和效果进行总结性分析。结果64例患者手术治疗均顺利完成,并发症的发生率为6.25%,术后12个月随访复发率为3.13%,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乳头癌手术治疗效果较好,手术并发症和术后复发率较少,值得推广。

  • 标签: 甲状腺乳头状癌 手术治疗 临床方法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