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比较屈光不正儿童睫状肌麻痹前后角膜地形。方法选择我院在2017年1月—2017年3月收诊的90例(180眼)屈光不正儿童为研究对象,在麻痹前后进行角膜地形检查。比较麻痹前后的参数变化情况。结果远视儿童的要睫状肌在麻痹前后,其Kf(D)、Ks(D)、Ks-Kf(D)没有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近视儿童睫状肌麻痹后与麻痹前也没有明显差异(P>0.05);儿童近视眼和远视眼在进行睫状肌麻痹后,其角膜散光和SRI、SAI没有明显的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睫状体麻痹前后,角膜屈力、散光轴向、SRI、SAI无明显变化,所以在进行屈光不正儿童的检查中,麻痹并不会影响其检查结果,麻醉前后都可以进行角膜地形检查。

  • 标签: 屈光不正 睫状肌麻痹 角膜地形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宫颈癌调强放疗与适型放疗疗效上的差异。方法以我院2010年7月到2012年7月收治的42例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调强放疗和适型放疗两组,各为21例,分别采用不同的放射治疗方法治疗。结果使用调强放射治疗PTV内最大剂量为61.3Gy,直肠和膀胱的平均剂量为22.8Gy和25.9Gy,使用适型放疗PTV内的最大剂量为63.6Gy,直肠和膀胱的平均剂量为40.6Gy和44.8Gy。结论在宫颈癌的放射治疗当中,调强放疗相对于适型放疗能够显著改善靶组织内的剂量分布均匀一致性,值得在宫颈癌的治疗中进一步推广。

  • 标签: 调强放疗 三维适型放疗 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临床检验质控是记录实验过程、判定实验结果准确性的重要依据。方法其绘制过程比较繁杂,需填写一般资料,数据,描点,连线,计算数据等。其中平均值(X)、标准差(s)、变异系数(CV%)的计算更加复杂1。结果由于MicrosoftExcel在各领域日常办公中的广泛应用,它能够便捷地绘制各种图表和自动计算生成数据。结论笔者运用MicrosoftExcel的基本统计学功能绘制临床检验质控既简单又快捷。只要有一台安装有Execl的电脑即可制作。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电图(EEG)、脑电地形(BEAM)与CT对116例脑震荡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于2012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116例脑震荡患者的临床诊断资料进行研究,采用国产EEG、BEAM计算机处理系统、CT扫描方式进行诊断,测评种检查的异常率。结果采用CT检查结果相比采用EEG、BEAM的诊断异常率要高,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上述种对116例脑震荡患者的脑功能诊断,采用CT检查的异常率低,准确诊断率高,临床诊断价值高。

  • 标签: 脑电图 脑电地形图 CT 脑震荡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近年来超声图像获取的途径集中在以下四种方法机械扫描、自由臂扫查法、探头法、电子相控阵方法。其中,前两种方法是由传统二超声改进而形成的。

  • 标签: 三维超声成像 虚拟仪器 图像处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对子宫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5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子宫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该组患者均经超声和二超声进行检查,总结两组患者的检查情况,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的检查结果。结果该组患者经超声检查的诊断率为100%显著高于二超声的68.0%(P<0.05)。50例患者中有不完全纵膈子宫17例,完全纵膈子宫10例,弓形子宫8例,双角子宫6例,双子宫5例,单角子宫4例。结论超声能够显著提高子宫畸形的诊断率,诊断效能显著优于二超声。

  • 标签: 三维超声 子宫畸形 诊断 价值
  • 简介:摘要彩超是可以立体动态显示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通俗一点讲,彩超就是高度清晰的黑白B超和彩色多普勒的综合。彩超检查可以应用于临床的各个领域,并具有独特的应用价值和应用优势。尤其是在妇产科中的应用,可以很好的进行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胎儿先心病检测以及胎盘的功能检测。

  • 标签: 三维彩超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本文阐述了适形放射治疗的体位同定、CT定位和治疗摆位要点与方法,以保证放射治疗安全有效地进行。

  • 标签: 肿瘤 三维适应放疗 技术
  • 简介:摘要正常人眼>80%像差来源于角膜,地形引导角膜屈光手术常规用于某些疾病、外伤后的角膜及眼表手术导致严重的角膜不规则散光的治疗,与常规屈光手术相比,其具有术前检查的严谨以及手术设计的复杂等特点,屈光手术医生需充分学习并熟悉手术设计方法和原则,掌握手术适应证。

  • 标签: 角膜不规则散光 角膜地形图 角膜屈光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鼻骨骨折患者应用CT重建与X线平片扫描的诊断价值。方法资料回顾性分析本院诊治的鼻骨骨折患者共100例,所有患者均曾予以X线平片(对照组)和CT重建(研究组)检查;比较分析两种诊断方案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研究组可清楚显示鼻骨骨折患者的立体解剖图像及周围结构关系,且研究组检出率100%高于对照组38.00%,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X线片适用于单纯性鼻骨骨折,而CT重建检查在鼻骨骨折方面的优势更为显著,可用于检测特殊解剖部位变异以及难以区分骨折线者。

  • 标签: X线平片 鼻骨骨折 CT三维重建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实时超声心动(RT-3DE)在经皮心导管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ASD)封堵介入治疗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PhilipsIE33超声诊断仪经胸超声心动实时RT-3DE检测50例房间隔缺损患者,观察房间隔缺损(ASD)的大小、形态、边缘情况,对不足边缘范围进行估计,分析缺损口的空间位置,术中监测封堵,并于封堵术后RT-3DE评估封堵器的位置及距主动脉瓣、二尖瓣和尖瓣等周围组织和血管的距离。结果RT-3DE测量ASD大小,估计边缘不足范围方面优于二超声心动,能实时动态的显示房间隔缺损及其封堵器的空间位置、形态及其周围组织的关系。结论RT-3DE在经皮心导管先天性房间隔缺损术中能较2DE更好的反映缺损的大小、形态、位置、延伸状况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对边缘不足范围的准确估计,有助于筛选确定封堵适应证,这些优点可使RT-3DE在ASD封堵术前帮助临床医生筛选适应症,以及术后准确评价封堵器的位置与功能情况。

  • 标签: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 封堵术 房间隔缺损
  • 简介:摘要总结12例食管癌后装治疗的配合及护理。协助医生准确无误地放置好施源管及从心理、饮食、食管黏膜等方面进行细心的护理及健康指导。可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顺利完成治疗。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疗效和生活质量。

  • 标签: 食管癌 三维后装配合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超声诊断胎儿食管闭锁的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5年6月来我院行超声检查29例孕妇为研究对象。为其使用超声进行检查,全面观察食管特征,时间掌控在20-30min。在此同时收集容积数据。结果18例在产前检查过程中发现食管囊袋,11例被证实为食管闭锁,其余未发生闭锁者证实为正常新生儿。结论使用超声诊断技术,可全面提升食管闭锁检出率,值得推广。

  • 标签: 产前检查 三维超声 食管闭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电脑塑型在颅骨修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颅骨修补病例74例,塑型颅骨修补37例,二钛网颅骨修补37例。结果两组病例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未发生并发症。从手术时间、钛钉数量、患者对修复后容貌满意度及术后3个月疗效评价等方面进行比较,成形钛网修补组优于易塑型钛网修补组。结论使用电脑塑型钛网修补效果优于人工塑型。

  • 标签: 颅骨修补 三维塑形 钛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学超声影像目标对象的分割方法。方法针对我院目前使用的机型为GE730的实时超声,将其总体的分割算法分为基于结构的分割技术、基于统计学的分割技术和混合技术大类。结果与结论人体组织器官的图像分割是医学图像分析和医疗诊断的重要前提,是医学图像可视化的重要研究内容。随着医学成像技术和可视化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辅助诊断成为现实。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得医生和研究者可以通过虚拟交互更好地理解人体的解剖结构,对病人作出正确的诊断。在对人体组织器官和感兴趣区域的分割中,分割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 标签: 医学超声影像 三维分割技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实时动态超声在产前胎儿颜面部畸形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提高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对1000例孕妇进行超声检查,应用超声明确胎儿颜面部的诊断,存储图像信息进行重建,并与产后或引产后结果相比较。结果3000例孕妇中检出18例胎儿有颜面部畸形,其中孕妇产前超声准确诊断13例,漏诊5例。本组产前超声诊断的准确率为73%,漏诊率为27%。结论实时动态超声形象直观,90%能满意获得满意的图像,可从任何切面和任何方位显示胎儿畸形结构和病变部位,提供更丰富的诊断信息,提高对胎儿颜面部畸形的产前诊断率,直观显示胎儿颜面部的结构,增强检查者的诊断信心,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及准确性,在胎儿产前诊断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 标签: 三维超声 胎儿 颜面部成像 产前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成像技术在诊断胎儿畸形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使用超声成像对来我院做定期检查的孕妇及胎儿情况做回顾性分析并与临床结果对照。结果确诊畸形胎儿52例。结论超声成像立体感强、图像直观清晰、准确全面,能够反映出胎儿各个器官的发育情况、体表结构、立体形态及相互间的位置关系,对胎儿畸形的检出率高,是提高产前诊断水平的一个可靠的技术手段。

  • 标签: 三维超声成像 胎儿畸形
  • 简介:摘要CT是临床中应用较广的影像学技术,在头颅先天性畸形、外伤、肿瘤等病症的探查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作为临床中的常用技术,掌握其基本原理,合理对其进行应用是医师必备的技能。为提高我院诊断水平,本文对CT影像学及其在头颈外科的应用进行了探索,

  • 标签: 三维CT影像学头颅外科 局限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旋转DSA重建数字减影血管成像(3D-DSA)对观察血管空间解剖关系的价值。方法对53例患者(主动脉夹层12例,缺血性脑血管病2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48例),进行常规DSA和3D-DSA检查,对2D-DSA和3D-DSA图像进行分析。结果在常规DSA和3D-DSA中,分别有37例(70%)阳性病例和50例(95%)阳性病例与周围血管显示清晰。结论3D-DSA能多方位观察病变血管与周围血管关系,提供准确显示病变的参考角度,是对常规血管造影的重要补充。

  • 标签: DSA 三维重建 血管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