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85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真武汤去附子提取物对实验性肥胖大鼠及其血脂代谢影响并探讨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谷氨酸钠和脂肪乳造成大鼠的综合性肥胖模型,通过观察药物对模型动物体重、李氏指数、睾周脂肪重量和脂肪细胞体积、测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以及瘦素水平.结果:真武汤总提取3g/kg、6g/kg灌胃给药能有效干预大鼠实验性肥胖,降低体重增长度、李氏指数等多项肥胖指标,也能降低血脂瘦素水平,但对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无影响,1.5mg/kg时则无此作用.去除附子的提取物亦无上述作用.结论:真武汤对实验性肥胖大鼠有一定的减肥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药物降低血脂和血中瘦素水平有关.附子是真武汤体现其减肥功效降脂作用的必须组成药物.

  • 标签: 真武汤 提取物 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 血脂代谢 干预 实验性肥胖大鼠
  • 简介:目的:探究TE方案新辅助化疗在乳腺癌治疗中应用效果机制。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104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2例患者,对照组给予表阿霉素、环磷酰胺以及氟脲嘧啶治疗;研究组接受TE方案新辅助化疗,给予多西紫杉醇以及表阿霉素进行治疗,观察两组疗效和病情控制时间。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56.45%,研究组94.23%,研究组疗效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病患接受19.60±1.98d治疗后,病情得到控制,评价治疗时间为26.17±1.58d,研究组病情得到控制的时间约为10.58±2.06d,总治疗天数为18.74±1.0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乳腺癌治疗中,采用TE方案新辅助化疗的手段,效果显著,具有临床大面积推广价值。

  • 标签: TE方案新辅助化疗 乳腺癌 疗效
  • 简介:喹诺酮类药物是一类具有新的作用机制的广谱抗菌药,作为合成类药物,它的优势体现在它的抗菌活性、药代动力学特性、耐受性和安全性等方面.早期的喹诺酮类药物仅对泌尿系统和胃肠道感染的需氧革兰氏阴性菌有活性.新的喹诺酮类药物具有更广泛的运用和更广谱的抗菌活性.新喹诺酮类药物中有的在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和腹腔感染也具有一定的作用.尽管某些新喹诺酮类药物是FDA认可的用于多种适应症的药物,但由于喹诺酮类药物的广泛使用使得耐药菌逐渐增加,因此它的临床应用受到了限制.为了开发更为有效而安全的喹诺酮类新药深入探讨其作用机制很有必要.

  • 标签: 作用机制 喹诺酮药物 药物作用
  • 简介:随着心肌缺血治疗过程中多种血管再通技术的广泛应用,由此引起的心肌再灌注损伤(myocardialreperfusioninjury;MRI)问题亦日趋突出.因而探索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和防治措施,已成为当今医学研究的热点之一.

  • 标签: 参附注射液 缺氧损伤 复氧损伤 心肌保护 心肌细胞
  • 简介:糖尿病血管病变是糖尿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影响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质量。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目前认为主要与氧化应激增强、多元醇通路活跃、蛋白质非酶糖基化、蛋白激酶C通路激活、内皮细胞损伤等有关。

  • 标签: 氧化应激 多元醇通路 非酶糖基化PKC 内皮细胞损伤
  • 简介:目的:探讨偏头痛患者脑电图特点影响因素。方法:选择偏头痛患者286例,对临床特征脑电图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偏头痛患者脑电图异常率为38%(109/286例),其中多数表现为枕区α波减少,弥漫性慢波增多,偏头痛一侧局灶性慢波增多,过度换气或思睡期异常波明显等非特异性异常,3例表现为枕区尖波、棘波发放,部分由闪光刺激诱发;有先兆、首次发病年龄早、头痛程度强烈的偏头痛患者脑电图异常率高(P〈0.05)。结论:部分偏头痛患者脑电图有异常,多为不同程度的广泛性异常或局限性异常,偶有癎样放电。有先兆、首次发病年龄早、头痛程度强烈的偏头痛患者脑电图异常率高。

  • 标签: 脑电图 偏头痛
  • 简介:对11只健康日本大耳白兔的呼吸系、肺和胸壁的压力-容积(Prs-V、P_L-V、Pcw-V)曲线进行了研究。对每免进行下列4组充气实验。1.先作每次增加10ml递增性潮气充气,从0-70ml。再作每次减少10ml递减性潮气充气,从70—0ml。2.每次递增性和递减性潮气充气之前预先充气70ml,以保证具有相同容积史。3.每一递增性潮气充气之前,先充入较计划量多10ml气体以摸拟递减性充气。4.重复第一实验。用RM-

  • 标签: 压力-容积曲线 递增性 日本大耳白兔 胸内压 跨肺压 导生
  • 简介:目的:研究产后心理干预定时按摩子宫对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200例产后出血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600例,对照组采用子宫按摩护理法,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产后心理干预护理。采用焦虑与抑郁自评量表评价产妇心理、情绪变化;并观察记录两组产妇实施护理前、护理后24h的出血量。结果:护理后研究组焦虑(Self-ratinganxietyscale,SAS)和抑郁(Self-ratingdepressionscale,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产后24h出血量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产后出血产妇实施产后心理干预和定时按摩子宫护理能够降低产妇产后抑郁焦虑评分,保障产妇中枢神经系统正常,效果明显。

  • 标签: 产后出血 心理干预 子宫按摩
  • 简介:我们于1981—1983年对老弱病者进行郭林新气功疗法医疗体育期间作了肺功能检查。病种较多,有冠心病、高血压、风心病、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糖尿病、乳腺癌手术后、食道癌手术后、慢性肝炎、低血压、神经衰弱、胃十二指肠溃疡等。肺功能检查是在锻炼前

  • 标签: 体育肺功能 医疗体育 气功疗法
  • 简介:本文对蛙肠系膜微循环中毛细血管网和微动脉分支中的血流摆动现象以及微静脉中的血流变化做了较为详细的观察和描述,并在局部应用微量的肾上腺素和组织胺,初步分析了血流摆动现象的机制

  • 标签: 微循环 血流摆动 血管运动
  • 简介:用保持家兔处于闭胸状态记录心外膜心肌单相动作电位(MAP)的技术,用22只健康家兔,研究垂体叶素(Pt)对MAP的影响并探讨其机理。结果表明,在清醒局麻动物和动物用3%戊巴比妥钠30mg.Kg1.iv.后分别用Pt1U.Kg-1和2U.Kg1.i.v.,均出现同对照差异显著的心率减慢、MAP振幅和O相最

  • 标签: 单相动作电位 垂体后叶素 健康家兔 电生理改变 室性早搏 上升速率
  • 简介:目的:卵巢癌是妇科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对化疗药物的多药耐药(MultidrugResistance,MDR)是影响卵巢癌患者临床预后的主要原因。卵巢癌首次化疗有效率高达76%,但复发后降至20%,近年来对其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较为全面地综述了卵巢癌MDR发生的分子机制

  • 标签: 肿瘤 卵巢癌 多药耐药
  • 简介:目的:探究神经生物电刺激对原发性痛经(Primarydysmenorrhea,PD)大鼠P物质(SubstanceP,SP)的表达变化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非模型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实验组3组。实验组给予股部皮下注射已烯雌酚,每天一次,连续10d,第1天0.8mg·只-1,第2-9天0.4mg·只-1,第10天0.8mg·只-1;第11天腹腔注射缩宫素2U·只-1;对实验组大鼠进行神经生物电刺激干预,并在1h、3h和7h后采用扭体评分进行运动评价。模型对照组只注射与实验组相同剂量的已烯雌酚与缩宫素,不进行神经生物电刺激干预,其余操作不变。非模型对照组不注射已烯雌酚与缩宫素,不进行神经生物电刺激干预,其余操作不变。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各组大鼠脊髓后角中SP的定位表达变化,采用免疫荧光技术探究SP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neurotrophicfactor,BDNF)在脊髓后角的共定位情况。结果:扭体评分显示实验组大鼠运动增加幅度明显小于模型对照组(P<0.05)。SP主要分布于脊髓后角Ⅱ板层,所有时间点实验组SP表达均低于模型对照组,在3h表达差异最大(P<0.05)。免疫荧光双标技术显示SP和BDNF在脊髓后角共表达。结论:神经生物电刺激能抑制SP的表达,影响原发性痛经,其机制可能与SP、BDNF共同作用有关。更多还原

  • 标签: 原发性痛经 神经生物电刺激 P物质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 简介:7只山羊经颈动脉插管直接测量动脉血压,计算机自动记录与贮存血压数据。动态观察山羊的正常血压范围。用Goldplatt双肾双夹法建立了山羊慢性高血压模型,用时间生物学群体余弦法显示山羊血压的昼夜节律。观察硝苯啶常规治疗和择时治疗对山羊Goldplatt高血压昼夜节律的影响

  • 标签: 血压昼夜节律 Goldblatt 硝苯啶 正常血压 慢性高血压 山羊血
  • 简介:本文探讨我国新近开发的抗生素多抗甲素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白细胞介素1(IL-1)生成淋巴细胞对IL-1反应性的影响,结果发现:1.在0.01—100μg/ml的浓度范围内,多抗甲素在体外能提高C57BL/3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在大肠杆菌脂多糖(LPS)作用下分泌IL-1的能力,也能够直接刺激这些巨噬

  • 标签: 多抗甲素 IL-1 白细胞介素 巨噬细胞 小鼠脾细胞 免疫功能
  • 简介:目的;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因素,为改进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我校2002级英语护理专业2个护理班的学生进行学习兴趣影响因素的调查。结果:学生对基础护理学的学习兴趣明显高于临床护理学科(内、外、妇、儿)和社区保健学。学习科同是否“是就业必备知识”是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主要因素,“考试成绩不理想”是学生产生厌学情绪的主要因素。结论:针对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采取相应的教学方式方法,解决引起学生厌学的主要因素,确保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 标签: 中专护生 临床专业课程 学习兴趣 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