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分析老年骨科手术全身麻醉椎管内麻醉对术后精神状态认知功能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在2014年8月~2016年8月期间收治78例老年骨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主体,按照患者入院顺序均分为A组B组,每组各39例患者,A组患者行椎管内麻醉,B组患者行全身麻醉,对比A、B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情况、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stateexamination,MMSE)评分情况以及认知功能障碍发生情况。结果:A组患者睁眼时间、手术时间、麻醉药剂量、语言陈述时间、MMSE评分、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均优于B组患者(P〈0.05)。结论:同全身麻醉相比较来说,椎管内麻醉在老年骨科手术患者中应用效果更佳,明显改善了患者精神状态,并且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发生风险很小,值得推广。

  • 标签: 老年骨科手术患者 全身麻醉 椎管内麻醉 精神状态 认知功能
  • 简介:本文观察了淫羊藿多糖对小白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脾脏淋巴细胞自发细胞毒作用影响。淫羊藿多糖(40mg/kg/d×5d,po)组小鼠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比对照增强约1倍;淋巴细胞自发细胞毒作用增强50%(P<0.01)。结果表明淫羊藿多糖对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免疫功能具有增强作用。

  • 标签: 淫羊藿多糖 LC 小鼠巨噬细胞 脾脏淋巴细胞 细胞毒作用
  • 简介:目的:探讨视觉诱发电位(VEP)、听觉诱发电位(BAEP)、感诱发电位(SEP)对多发性硬化(MS)诊断价值。方法:对22例临床诊断为MS患者进行VEP、BAEP、SEP检测,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22例MS患者中VEP异常15例(68.2%),BAEP异常9例(40.9%),SEP异常12例(54.5%),异常中VEP有53.3%、BAEP有44.4%、SEP有58.3%患者,临床有相应症状。结论:VEP、BAEP、SEP检测有助于MS诊断以及亚临床病灶发现。

  • 标签: 多发性硬化 视觉诱发电位 听觉诱发电位 体感诱发电位
  • 简介:目的:研究真武汤及去附子提取对实验性肥胖大鼠及其血脂代谢影响并探讨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利用谷氨酸钠脂肪乳造成大鼠综合性肥胖模型,通过观察药物对模型动物体重、李氏指数、睾周脂肪重量脂肪细胞体积、测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以及瘦素水平.结果:真武汤总提取3g/kg、6g/kg灌胃给药能有效干预大鼠实验性肥胖,降低体重增长度、李氏指数等多项肥胖指标,也能降低血脂及瘦素水平,但对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无影响,1.5mg/kg时则无此作用.去除附子提取亦无上述作用.结论:真武汤对实验性肥胖大鼠有减肥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药物降低血脂血中瘦素水平有关.附子真武汤体现其减肥功效及降脂作用必须组成药物.

  • 标签: 真武汤 提取物 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 血脂代谢 干预 实验性肥胖大鼠
  • 简介:目的:观察卒中患者急性期康复过程中功能恢复与脑电生理变化关系。方法:将62例脑卒中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同时间段内评价其功能及脑电慢波变化情况。结果:脑电地形图中8波功率值变化与NIHSS得分变化相关,虽然脑电慢波功率变化过程与NIHSS得分变化过程不完全相同,但总趋势相同。结论:脑电生理慢波变化反映了卒中后功能变化情况,可以作为卒中患者功能恢复预测评价指标。

  • 标签: 脑卒中 急性期 脑电地形图/定量脑电图 康复
  • 简介:目的:同时观察帕金森病患者正中神经胫神经感诱发电位异常并推测其发生机制。方法:选择30名帕金森病患者20名健康对照者,刺激正中神经,记录顶叶感诱发电位N20、P25、N30波,额叶P20、N30波潜伏期波幅。刺激胫神经,记录顶叶感诱发电位P40、N50、P60波潜伏期波幅。结果:帕金森病患者上肢额叶N30下肢N50波幅明显降低(P〈0.05)。结论:帕金森病患者上下肢SEP同时出现异常是黑质纹状体系统多巴胺缺乏结果,下肢N50波幅比上肢N30与临床症状严重性更有相关性。

  • 标签: 帕金森病 体感诱发电位
  • 简介:目的:探讨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imaging,DWI)躯体感觉诱发电位(somatosensoryevokedpotentials,SEPs)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诊断、评估预后中应用价值。方法:对71例发病2小时~7天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MRI/DWISEPs检查,并分析其变化。结果:71例患者中,70例出现了DWI高信号改变(证实为责任病灶),其阳性率明显高于常规MPI(P〈0.01);46例出现SEPs异常,主要表现为N20、P25缺失,(N13-N20)IPL延长,并与神经功能受损程度及预后相关。结论:DWI结合SEPs检查,能够准确早期诊断脑梗死,并早期评估预后。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体感诱发电位 弥散加权成像 临床预后
  • 简介:环丙沙星(Ciprofloxacin)第三代吡酮酸类抗菌药物,具有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特点。急性毒性:小鼠大鼠口服LD50大5000mg/kg。小鼠静注肌注给药LD50分别为223.88mg/kg大于1000mg/kg。亚急性毒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4组;环丙沙星3个剂量组(100、250500mg/kg/天)溶剂对照组,每组20只,雌雄各半,每天口服次,共给药2月结果表明环丙沙星各组给药初期摄水量均高于对照组,雄鼠250500mg/kg组体重增长

  • 标签: 亚急性毒性 肌注给药 大鼠 溶剂对照组 抗菌药物 酮酸
  • 简介:抗癫癎联盟在1985年及1989年发表"癫癎癫癎综合征分类"中列入了婴儿严重肌阵挛性癫癎,2001年Engel医师提出"癫癎发作和癫癎分类建议"中,考虑到本病整个病程延伸到成年,所以使用了Dravet综合征这个名称。Dravet综合征(DS)亦称婴儿严重肌阵挛性癫癎,Dravet首先在1978年法国内科杂志报告种罕见癫癎性脑病,1982年意大利Bernardine发表了42例DS研究,

  • 标签: 癫癎综合征 脑病 心电图 临床 肌阵挛性 Engel
  • 简介:致畸胎试验:实验用性成熟昆明种小鼠;环丙沙星分为三个剂量组,分别为50、200400mg/kg,阴性对照组为等量溶剂,妊娠6~16日给药,每日灌胃次。阳性对照组妊娠第9、10日皮下注射敌枯唑。结果表明,环丙沙星各给药组对孕鼠般情况及体重等没有明显影响;除敌枯唑组外各给药组胎仔各项

  • 标签: 致畸 致突变 胎仔 孕鼠 染色体畸变试验 阴性对照
  • 简介:目的:探讨脑电图(EEG)在癫痫癔病中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择癫痫50例,癔病30例进行EEG描记分析.结果:癔痫组异常发生率76%,癔病组异常发生率3.33%,癫痫病人EEG有明显特异波形,可出现棘波、尖波、棘-慢波综合、尖-慢波综合.癔病组EEG无明显改变.结论:EEG对于癫痫与癔病鉴别可提供重要临床价值.

  • 标签: 脑电图检查 癫痫 癔病 诊断 鉴别诊断
  • 简介:用细胞色素P450(P450)特异诱导剂研究参与吡喹酮(PQT)代谢P450同工酶。在未诱导肝粒体内,PQT代谢仅生成个主要代谢.质谱鉴定为PQTD环—羟化。在β—萘黄酮(β—NF)诱导肝微粒体内,P450含量为对照组1.55倍,PQT代谢后也生成主要代谢,D环羟化,其生成速率为对照组2.12倍。苯巴比妥(PB)诱导肝微粒P450含量为对照组4.31倍,PQT代谢生成三个主要产物,质谱鉴定分别为PQTD环、B环A环羟化,其D环羟化生成速率对照组6.05

  • 标签: 羟化物 吡喹酮 大鼠肝微粒体 质谱鉴定 细胞色素 诱导剂
  • 简介:目的:探讨EEG对脑干损伤性昏迷诊断预后价值。方法:对1987-1998年间,我们收集54例脑干损伤性昏迷病人,并进行了16只不同平面脑干实验性损伤家犬脑电图动态观察,分析。结果:初步获得具有诊断判断预后价值特征性变化,结论:动态2脑电图观察对昏迷病人及脑干损伤病人诊断预后有参考价值。

  • 标签: 脑电图 脑干损伤 诊断 预后 EEG
  • 简介:目的:观察麻醉手术对家兔血浆水杨酸钠半衰期影响。方法:将动物分为:非手术组(时照组)手术组(全身麻醉组与局部麻醉组)。经耳缘静脉注射10%水杨酸钠溶液(1.5ml·kg^-1)10min40min后,分别采取各组动脉血液和静脉血液,用721-1分光光度仪测量血浆水杨酸光密度值,计算其半衰期。结果:手术组半衰期比对照组明显延长(P〈0.05,t=3.56);全身麻醉组半衰期比局部麻醉组明显延长(P〈0.05,t=2.3);全身麻醉组或局部麻醉组动、静脉血液半衰期相比无差异。结论:麻醉手术能延长家免血浆水杨酸钠半衰期,动、静脉血液间无差异。

  • 标签: 水杨酸钠 半衰期 手术 麻醉
  • 简介:人清醒时意识清晰水平由正常大脑皮质、脑干丘脑上行性网状激活系统来维持.意识障碍包括嗜睡、朦胧、混浊及昏迷,功能降低表现,昏迷命名甚多且乱,1993年美国神经病学会伦理问题委员会建议昏迷只用三个名称:昏迷、植物状态闭锁综合症.昏迷指急性脑损伤早期不睁眼、无睡眠觉醒周期之昏迷,般在个月内出现自动无目标的周期性睁眼,脑电图见睡眠-觉醒周期(开始极不规则,以后则逐渐接近正常昼夜规律).觉醒时病人无任何自我认知表现,这种睁眼昏迷称之为植物状态.昏迷植物状态多数表现为广泛性大慢波,般波幅甚高,其慢波周期长短与意识程度相关:即意识障碍越重,慢波周期越长,且波幅下降,甚至成为平坦波型.

  • 标签: 意识障碍 脑电图 睡眠一觉醒周期 脑死亡 网状激活系统 1993年
  • 简介:人清醒时意识清晰水平由正常大脑皮质、脑干丘脑上行性网状激活系统来维持。意识障碍包括嗜睡、朦胧、混浊及昏迷,功能降低表现。昏迷命名甚多且乱,1993年美国神经病学会伦理问题委员会建议昏迷只用三个名称:昏迷、植物状态闭锁综合征。

  • 标签: 意识障碍 脑电图 脑死亡 网状激活系统 闭锁综合征 大脑皮质
  • 简介:以NaoH溶液(0.01N)滴定法观察正常小白鼠十二时畏基础与最大胃酸分泌量及利血平性胃溃疡小白鼠最大胃酸分泌变化,并在基础与最大分泌节律峰,谷值时辰分别电针“足三里”穴,观察其胃酸分泌变化。结果:1.正常小白鼠基础与最大胃酸分泌均有明显昼夜节律性变化,夜(酉~寅时)多于昼(卯~申时),二者相比有极显著差异(P<0.0025)。基础分泌峰值在酉时,

  • 标签: 胃酸分泌 基础分泌 平性 最大胃酸分泌量 昼夜节律性 谷值
  • 简介:磁共振成像术(MRI)已用于国内临床诊疗工作,但尚未用于研究人类精神活动。正电子放射断层扫描术(PET)在国内尚未普遍开展。最近,国外利用PET功能性MRI(FM-RI),配合脑磁图(magnetoencephalography,MEG)脑电图(EEG),研究人类精神活动,取得了神经科学领域巨大进展。在此,简要地介绍些这方面的材料,希望对临床工作者,尤其脑内、外科工作者影像检查工作者,有所启发帮助。

  • 标签: 精神活动 受试者 磁共振成像术 人类精神 前扣带回 断层扫描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