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CT增强检查中电热恒温箱温度设定值对其碘对比剂注射温度的影响。方法 从我院行冠状动脉增强CT检查的患者中选取50例纳入研究(时间:2020.2-2021.2),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比组和研究组各25例,两组患者电热恒温箱温度设定分别为37℃和39℃,将碘对比剂抽入高压针筒后,排出25~30ml碘对比剂注入收集瓶内,使用电子温度计分别测量碘对比剂抽药后的温度值和注药时的温度值,同时记录碘对比剂从开始抽取至开始注射所需准备时长。结果 两组患者的温度下降值及扫描时长均无明显差异,P>0.05,而抽药及注药时的温度则明显高于对比组,P<0.05。结论 在CT增强检查中,将电热恒温箱设定值调整至39℃时,可使碘对比剂的注射温度更接近最佳温度,减少注射过程中的不良反应,为提高CT增强图像质量提供参考,值得推广。

  • 标签: CT增强检查 电热恒温箱 碘对比剂 注射温度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中医骨伤科对炎症反应的管理与调控的疗效。方法:共纳入100名具有炎症反应的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中医骨伤科治疗方法进行炎症反应管理与调控,对照组采用传统西医治疗方法。通过疼痛评分、炎症指标和生活质量等参数进行观察和评估。结果:结果显示,观察组中医骨伤科的管理与调控对骨折部位的愈合程度、炎症指标和患者生活质量具有显著作用。结论:本文研究为中医骨伤科治疗在炎症反应管理与调控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中医骨伤科 炎症反应 管理与调控 治疗方法 疗效评估。
  • 简介:【摘 要】目的:探究中医体征分型在消化性溃疡患者饮食调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筛选出共20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均于2020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进入本院治疗,按接收治疗顺序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00例)。结果:统计研究表明,两组患者在采取不同的护理方案后,通过中医体征分型后针对性进行饮食调控护理的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生活质量更高,疾病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明显,P<0.05,说明存在对比意义。结论:分析表明,中医体征分型在消化内科溃疡患者进行饮食调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有效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疗效,促进溃疡愈合,应用价值良好,对此方案建议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中医体征分型 消化性溃疡 饮食调控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术中针尖裸露长度和射频温度对三叉神经痛疗效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40例三叉神经痛患者分4组,均行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术,各组针尖裸露长度、射频温度:甲组5mm、75℃;乙组5mm、70℃;丙组2mm、75℃;丁组2mm、70℃。比如四组疗效、并发症。结果:四组治疗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术中针尖裸露长度和射频温度对三叉神经痛疗效及并发症无影响。

  • 标签: 三叉神经痛 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术 针尖裸露长度 射频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