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5 个结果
  • 简介:  【摘 要】目的:研究观察舒适护理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 2018年 7月至 2019年 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的原发性肝癌患者 112例,根据自愿接受的护理方法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 56例。研究组患者实施舒适护理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舒适护理的患者住院时间短、生活质量高、护理满意度较高,与常规护理患者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舒适护理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中的效果显著,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的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关键词】舒适护理;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原发性肝癌    原发性肝癌是由于肝或肝内细胞发生癌变导致的疾病,属恶性肿瘤,其特点是发现较晚、死亡率高。患者往往在感觉不适后才行体检,而肝癌早期无明显症状,多为中晚期发现,许多患者因此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肝动脉化疗栓塞( TACE)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药物治疗方法,在肿瘤供血靶动脉中置入导管,以适当的注射速度注射适合患者剂量的栓塞剂,使供血动脉闭塞,肿瘤组织和细胞因为缺少供血而坏死。 TACE对原发性肝癌的患者具有临床认可的疗效,但因其手术的特殊性,栓塞术对医生的技术要求极高,且术后患者极易出现局部出血、血管创伤夹层、假性动脉瘤、发热、呕吐、局部疼痛等并发症,需要更加严密的护理。舒适护理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舒适护理以患者为“中心”,将患者视作心理、生理、社会层面上完整意义的成员,护理人员以患者的舒适为目的展开综合全面的护理,凭着丰富的专业知识技能和周到体贴的服务态度使患者享受到生理、心理的双重舒适 [1-2]。本文就舒适护理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資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    选取 2018年 7月至 2019年 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的原发性肝癌患者 112例,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 56例。研究组男 29例,女 27例,年龄 34~ 69岁,中位年龄( 45.19±7.52)岁,病程 3~ 15个月,中位病程( 8.28±3.73)个月;对照组男 31例,女 25例,年龄 36~ 68岁,中位年龄( 44.89±6.94)岁,病程 4~ 19个月,中位病程( 8.85±4.08)个月。两组患者基础资料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对比均衡性。本次研究获得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     1.2研究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做好术前的基本准备和术中紧急情况应对,动态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对患者的术后疼痛和一系列的并发症进行个体针对性的治疗。指导家属对患者进行腹部、腿部按摩,保持身体清洁。    研究组采用舒适护理,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术前护理:术前对患者进行知识普及,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介绍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的原理、治疗过程、术后可能出现的情况,必要时可配合图片和幻灯片帮助患者理解。对患者进行双侧腹股沟备皮,训练床上大、小便。术前 1天对患者进行探视,以亲切、和蔼的态度对患者进行术前安慰,倾听患者诉说,耐心解答患者疑问,以此来缓解患者紧张、焦虑的情绪,并告知患者在手术全程会有护理人员陪伴,缓解患者对手术的恐惧,做好与患者家属之间的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获取患者及家属的充分信任,以便围手术期的护理配合。( 2)术后生理护理:患者术后返回病房时,协助搬运患者,并告知搬运过程的注意事项,以减少患者的疼痛和不适。对穿刺点进行仔细检查,查看是否有渗血,观察下肢皮肤颜色,若存在问题及时进行调整,动态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检查患者足背脉搏。调节病房内温度、湿度为最佳状态,保持病房内干净、整洁。协助患者调整舒适的体位。严密监测患者的不良反应症状,患者术后因化疗药物刺激易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胀、发热等不良反应,护理人员应根据医嘱对患者进行针对性治疗,叮嘱患者适量饮水、采用物理降温。若患者出汗较多,需及时更换床单、病服,保证患者的体表舒适,注意保暖。( 3)术后心理护理:加强与患者及家属间的沟通交流,告知患者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并介绍防治方案。对于出现各种并发症要向患者解释原因,发热情况是由于肿瘤组织坏死吸收和药物外源性致热,恶心、呕吐、腹部胀痛是由于化疗药物的副作用,肝区疼痛是由于血管栓塞导致的肿瘤供血不足和化疗药物刺激。护理人员应详细向患者讲解并发症的原因,消除患者的不安与困惑,帮助患者建立对抗疾病的信心。同时,指导患者进行心理放松训练,转移患者的注意力,必要时使用镇痛剂减轻痛感。( 4)家庭护理:鼓励患者亲友对患者进行探视和关怀,多与患者进行积极交流,发挥家庭支持系统的作用,鼓励患者积极面对疾病、积极配合治疗,使患者感受到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关爱,增加对抗疾病的信心。( 5)社会支持:医院与相关社会公益机构和高校大学生社团结成合作,对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的患者进行关怀和帮助,向家庭经济困难或无亲友相伴的病人伸出援手,通过探视、慰问、关怀等志愿行为使患者克服孤单、无助的心态,帮助患者建立对生活的信心。     1.3指标观察    记录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生活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    生活质量评分包括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物质生活、社会功能四个维度,各 100分;护理满意度评定标准:使用本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进行评定,内容包括护理人员的知识、技能水平、服务态度、沟通能力、住院环境等方面,共 100分,满意( >80分)、基本满意( 61~ 80分)、不满意( <60分)。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所有数据均行 SPSS19.0分析,计量资料用( x±s),行 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 %)表示,行卡方检验。 P<0.05时,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肝癌晚期患者进行选择性肝动脉栓塞化疗术前后营养支持的护理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癌晚期患者进行选择性肝动脉栓塞化疗术患者7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术前术后的营养支持护理干预。结果:实验组术后4d其肝功能指标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肝癌晚期患者进行选择性肝动脉栓塞化疗术前后营养支持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护理的效果,利于患者术后病情的温度,营养的攻击,因此该方法值得积极推广和运用。

  • 标签: 肝癌晚期 选择性肝动脉栓塞化疗 营养支持
  • 简介:【摘要】目的: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分子靶向药物,为口服小分子抗血管生成抑制剂新药,目前研究较多的在于治疗胃腺癌的治疗,对延长患者总生存期及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疗效显著,对肺部肿瘤研究甚少;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是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方法之一。本项研究在于评估甲磺酸阿帕替尼片联合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41例经手术、纤支镜、肺穿或痰脱落细胞学检查等病理学确诊为非小细胞肺癌,并结合患者全身影像学检查中晚期患者进入本项研究。将41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21例和对照组2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治疗,试验组加用甲磺酸阿帕替尼片剂量为每次500mg,每天一次口服,直至肿瘤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的不良事件。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疗效评价标准、卡氏评分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实验组的客观有效率为、疾病控制率为、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中位生存期均高于对照组。不良事件大部分为Ⅰ-Ⅱ级,仅需要对症支持处理或不需处理。结论:甲磺酸阿帕替尼联合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对既往化疗失败的中晚期NSCLC患者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可有效控制中晚期NSCLC患者病情进展,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肺癌 甲磺酸阿帕替尼片 安全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重症患者肺栓塞的护理预防策略。方法:选取我院ICU病房在2019年5月-2020年5月间收治的54例重症患者作为观察样本,根据1:1比例分为甲组(27例)和乙组(27例),各予以预防性护理、常规护理,对比两组肺栓塞发生情况。结果:甲组低于乙组的肺栓塞发生率,两组数据有显著性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科学、有效的预防性护理有利于减少ICU重症患者肺栓塞发生风险,促进病情康复,保证生命健康。

  • 标签: 下肢静脉血栓 预防护理 肺栓塞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脑栓塞的护理方法,对应用常规护理和整体护理的效果进行了对比探究。方法:以我院在2018年3月到2019年3月期间收治的50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整体护理。从患者在接受护理之后是否对护理满意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接受整体护理的患者是更加满意的。结论:在脑栓塞患者的护理中应用整体护理的服务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

  • 标签: 脑栓塞 临床护理 整体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疤痕切口妊娠行子宫动脉栓塞术的护理方法,总结护理结果。方法:选择近一年收治的74例接受子宫动脉栓塞术的疤痕切口妊娠案例为对象,由于护理方案不同,74例患者随机分组,分别是A组和B组,均是37例,分别进行的是基础护理以及综合护理,护理周期结束后,依据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总结不同护理方式的优势。结果:孕酮和血清β-HCG评分作为重要的评估项目,可以作为结果分析的衡量指标,护理后B组的各项分数值明显低于护理前.对比两组案例的不良反应率情况,B组和A组的不良反应率分别是5.4%和18.9%.结论:对于疤痕切口妊娠的患者实施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能满足患者自身的要求,最大程度减少术后并发症,改善各项机能,值得实施和应用。

  • 标签: 瘢痕切口妊娠 子宫动脉栓塞术 护理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对于羊水栓塞产妇中开展护理干预的具体方法以及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接诊的羊水栓塞产妇60例作为本文观察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选羊水栓塞产妇加以分组,给予其中30例羊水栓塞产妇临床常规护理,将其纳入对照组,给予剩余30例羊水栓塞产妇综合护理干预,将其纳入研究组,对比两组羊水栓塞产妇接受不同护理措施之后的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羊水栓塞产妇接受各自护理服务之后的抑郁量表评分对比差异明显;两组羊水栓塞产妇产生并发症情况对比差异明显。结论 临床中对于羊水栓塞产妇,为其提供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明显,可以良好改善羊水栓塞产妇的心理状态,降低并发症出现风险,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 标签: 羊水栓塞产妇 护理干预 心理状态 并发症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护理干预在羊水栓塞产妇护理中的临床效果与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内本院收治的羊水栓塞产妇80例,按照入院治疗的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先进医院40例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后阶段40例作为实验组接受优质护理干预,对比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负面情绪。结果:经不同护理干预实施后,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例数及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量表评分更高,负面情绪明显缓解,对比对照组差异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羊水栓塞 护理干预 并发症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 文章主要针对 肿瘤化疗药物应用中的不良反应 进行分析研究 。方法随机抽取 201 9 年 4 月- 20 20 年 4 月 某 人民医院收治的肿瘤化疗药物治疗患者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序贯放化疗治疗和同期放化疗治疗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于我院进行治疗的10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比较同期放化疗治疗和序贯放化疗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观察组治愈率(98%)明显高于治疗对照组(82%);治疗观察组不适症状发生率(92%)明显高于治疗对照组(78%)。结论:同期放化疗治疗效果更好,但其不适症状较多,而序贯放化疗治愈率也较高,且其安全性更高,故而,在临床治疗中,应根据患者病情及身体情况,为其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 标签: 局部晚期 非小细胞肺癌 序贯放化疗 同期放化疗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产后静脉血栓栓塞症的患者治疗中应用低分子肝素的临床价值。 方法:在我院收治的产后静脉血栓栓塞症患者中采用随机的方式抽取 46例进行研究分析,病例选自 2017年 6月至 2019年 12月。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将 23例接受常规治疗的患者。纳入对照组,将 23例接受低分子肝素治疗的患者纳入实验组,观察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 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相比于实验组更低,组间存在统计学意义 ( P<0.05) 。结论:低分子肝素能够有效提高产后静脉血栓栓塞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安全可靠,可在临床中广泛推广。

  • 标签: 产后静脉血栓栓塞症 低分子肝素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肺栓塞患者行多层螺旋CT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入住我院肺栓塞患者9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分别对患者进行X线诊断和多层螺旋CT诊断。结果:多层螺旋CT组栓塞检出率明显高于X线组(P<0.05)。结论:将多层螺旋CT用于肺栓塞患者的诊断中,可以高分辨率的显示病变位置,提高检出率,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肺栓塞患者 多层螺旋CT 检出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健康指导对提高脑栓塞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19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2例脑栓塞患者,按照就诊时间均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46例;参照组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加行健康指导,统计两组价值。结果:实验组生活质量高于参照组,疾病知识掌握度好于参照组,组间对比(P

  • 标签: 脑栓塞 健康指导 生活质量 护理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