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全身麻醉术后体温的复苏期护理疗效。方法:采用科学数字随机法对本院 2018年 1月到 2019年 1月收治行全身麻醉患者 86例分为 L组和 C组,每组 43例。 C组行全麻术后常规复苏期护理, L组行全麻术后体温护理干预,比较 L组与 C组干预后体温的发生率及平均血氧饱和度、血氧饱和下降发生率。结果: L组术后体温的发生率为 6.98%( 3/43)明显低于 C组体温发生率 27.91%( 12/43),且 L组术后平均血氧饱和度明显优于 C组( P< 0.05); L组术后血氧饱和下降的发生率为 23.26%( 10/43)明显低于 C组血氧饱和下降的发生率 55.81%( 24/4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全身麻醉术后进行体温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体温发生率和血氧饱和下降发生率,提高血氧饱和度。

  • 标签: 全身麻醉 低体温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检测冷热循环前后收缩复合树脂微拉伸强度,评价其粘结性能及冷热循环对其粘结长期稳定性的影响。方法:收集新鲜离体磨牙并制备冠中部牙本质粘结界面,随机分为两组后分别使用收缩树脂粘结系统和 SE Bond粘结,复合树脂充填固化,制备柱状微拉伸试件。实验组浸泡于蒸馏水中进行冷热循环 10000次后进行微拉伸测试,对照组即刻进行测试。结果:微拉伸强度测试结果显示,冷热循环前后,收缩复合树脂粘结系统的微拉伸强度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无论是否进行冷热循环,收缩复合树脂粘结系统的粘结强度大于 SE Bond( P<0.05)。结论:收缩复合树脂具有良好的粘结性能,冷热循环对收缩复合树脂粘结强度有影响。

  • 标签: 复合树脂 微拉伸强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制备一种诊断治疗一体化的多功能载药液态氟硅质纳米乳,研究其物理特性和超声造影效果。方法 采用超声细胞破碎法,以硅脂质、全氟己烷(PFH),盐酸阿霉素(DOX)为原料制备载药液态氟硅质纳米乳,以载药液态氟脂质纳米乳作为对照组分析其稳定性,并探究其体外超声造影的效果。结果 所制备的液态氟硅脂质纳米乳较脂质纳米乳有更好的稳定性,且超声造影效果显著。结论 成功制备出稳定性好,体外超声造影效果显著的多功能纳米乳,将很好地解决脂质造影剂稳定性差的缺点,实现诊断与治疗一体化。

  • 标签: 多功能,超声造影剂,诊断治疗一体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促性腺激素性闭经致不孕不育患者的治疗方式,总结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2月-2020年2月接受的54例促性腺激素性闭经致不孕不育的患者为对象,结合不同的治疗方式分组,分别是干预组和对照组,分别实施的是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尿促性腺激素治疗和常规方式治疗,治疗后总结效果。结果:干预组的黄体生成素、雌二醇、卵泡刺激素的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分析和对比两组的卵泡成熟情况和妊娠情况,其中干预组的卵泡成熟几率和成功妊娠的几率高。结论:针对促性腺激素性闭经致不孕不育的案例实施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尿促性腺激素治疗,其效果明显,能促进卵泡的成熟,最终提升成功妊娠几率,值得实施和落实。

  • 标签: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尿促性腺激素 低促性腺激素 闭经 不孕不育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产前综合产科护理对妊娠期糖尿病病人体重增长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9月-2020年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60例妊娠期糖尿病病人,随机均分成两组:对照组30例,观察组30例,对照组对妊娠期糖尿病病人进行产前常规护理,观察组在产前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配合进行产前综合产科护理,观察并对比两组病人体重增长情况与分娩结局。结果 观察组病人孕期体重增幅比对照组小,病人分娩结局改善,具体表现在顺产率比对照组高,胎儿出现窘迫概率、产后大出血概率比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前综合产科护理能控制妊娠期糖尿病病人体重增长以及改善病人分娩结局,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建议大力推广。

  • 标签: 产前综合产科护理 妊娠期糖尿病 体重增加 分娩结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对肺动脉栓塞(PE)患者采用低剂量对比剂螺旋CT肺动脉血管成像技术(CTPA)实施诊断的价值。方法:本院于2019.01~2020.05纳入68例疑似PE患者开展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选出34例予以常规剂量开展CTPA(A组),另外34例则选择低剂量对比剂实施CTPA(B组),对比两组诊断情况。结果: 两组CT图像信噪比、对比噪声比以及主观图像质量评分不存在差异,但B组辐射剂量评分高于A组;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88%,显著低于A组26.47%(P<0.05)。结论:低剂量对比剂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