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剂量低对比剂螺旋CT肺动脉血管成像技术在诊断肺动脉栓塞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04
/ 2

低剂量低对比剂螺旋 CT肺动脉血管成像技术在诊断肺动脉栓塞应用

胡莹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 上海青浦区 201700

【摘要】目的:探讨针对肺动脉栓塞(PE)患者采用低剂量低对比剂螺旋CT肺动脉血管成像技术(CTPA)实施诊断的价值。方法:本院于2019.01~2020.05纳入68例疑似PE患者开展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选出34例予以常规剂量开展CTPA(A组),另外34例则选择低剂量低对比剂实施CTPA(B组),对比两组诊断情况。结果: 两组CT图像信噪比、对比噪声比以及主观图像质量评分不存在差异,但B组辐射剂量评分高于A组;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88%,显著低于A组26.47%(P<0.05)。结论:低剂量低对比剂CTPA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合理应用,可在不影响图像质量的前提下,显著减少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关键词】低剂量低对比剂;螺旋CT;肺动脉血管成像技术;肺动脉栓塞

肺动脉栓塞(PE)主要指体循环中各种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如血栓)脱落后随血液流动至肺部,引起肺动脉及其分支阻塞,进而造成肺循环出现障碍,属于临床较为严重病症之一[1]。随着医疗技术不断发展,CT肺动脉血管造影技术(CTPA)可通过多平面重建对病变部位进行清晰显示,且具有高敏感度、无创等优势在临床广泛应用并受到医师及患者普遍认可[2]。但是本技术造影剂量使用过多容易造成检查开展期间仪器对患者机体产生较强的辐射,增加患者发生造影剂肾病的风险,严重甚至可能诱发癌变。因此临床有学者提出采用低剂量低对比剂,使得造影技术产生的辐射危害减少。本研究将低剂量低对比剂CTPA实施于我院疑似PE患者中,深入解析其诊断价值,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案

1.1一般资料

本文将我院于2019.01~2020.05收治的68例疑似PE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n=34)。A组男女比例21:13,年龄35~68岁,均龄(51.49±3.84)岁;B组男女比例22:12,年龄36~67岁,均龄(51.54±3.87)岁,上述一般资料(P>0.05)。

1.2方案

仪器选择128层螺旋CT扫描仪(SIEMENS SOMATOM Definition AS),扫描范围:自患者主动脉弓上缘至右侧膈顶等。A组:注射70ml腆海醇+40ml0.9%氯化钠注射液,速度维持在5ml/s。B组:注射30ml腆海醇+40ml0.9%氯化钠注射液,注射速度控制于5mL/s。

1.3观察指标

(1)对两组患者CT图像信噪比、对比噪声比以及主观图像质量进行评分,分值越大图片质量越佳。(2) 统计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数据处理

5fa2573126fff_html_8c86805dfb8677a.gif ±S)表示计量资料, [n(%)]表示计数资料,运用统计软件SPSS 21.0行t检验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意义。

2.结果

2.1 CT图像各参数评分

B组患者CT图像信噪比、对比噪声比以及主观图像质量评分与A组相比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辐射剂量评分B组显著高于A组(P<0.05),如表1所示:

1 两组CT图像各参数评分比较5fa2573126fff_html_8c86805dfb8677a.gif±S,分

组别

n

图像信噪比

辐射剂量

对比噪声比

主观图像质量

A组

34

32.36±2.39

4.26±0.68

35.89±3.46

4.15±0.85

B组

34

31.59±2.27

5.82±0.84

35.42±3.01

4.23±0.79

t

-

1.362

8.417

0.598

0.402

P

-

P>0.05

P<0.05

P>0.05

P>0.05

2.2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88%,相比A组的26.47%存在显著差异(P<0.05),如表2所示:

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n%

组别

n

荨麻疹

感觉异常

无造影剂过敏症

不良反应发生率

A组

34

3

3

3

9(26.47)

B组

34

1

0

1

2(5.88)

χ2

-

-

-

-

15.634

P

-

-

-

-

P<0.05

3.讨论

肺栓塞患者会突然出现原因不明的虚脱、胸痛、面色苍白、呼吸困难、出冷汗、咳嗽等,并伴有抽搐或昏迷等脑缺氧症状,如不及时进行治疗,有可能造成患者直接死亡。肺栓塞病死率近年来已成为西方国家继肿瘤及心肌梗死之后所有疾病死亡原因的第3位[3]。此外,由于肺栓塞的临床表现与肺炎、急性心肌梗死及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破裂等疾病相似,再加上早年诊断设备不足以及医师缺乏肺栓塞诊断意识,具有极高的误诊率与漏诊率。64排螺旋CT属于当前肺动脉栓塞首选诊断方式之一,其主要特点为分辨率高、扫描覆盖面积广以及检查速度较快等[4]

既往临床在针对肺动脉栓塞患者开展CTPA过程中常采用大剂量对比剂,不过对比剂中主要有效成分为腆海醇,这一物质中包含大量腆元素,容易对人体肾脏造成严重损害。调查显示,由造影剂引发的肾病占临床外源性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发病因素的第三位,因此造影剂注入过多会对患者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5]。临床当前已明确指出在满足患者诊断需求前提下,尽可能缩减造影剂使用剂量,为患者生命安全提供保障,同时减少造影剂肾病发生情况,以免引发医患纠纷。本文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CT图像信噪比、对比噪声比以及主观图像质量评分无明显差异,但B组辐射剂量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均优于A组(P<0.05),充分表明低剂量低对比剂CTPA运用于PE患者诊断中能够发挥积极作用。

综上所述,针对PE患者选择低剂量低对比剂CTPA实施诊断,不仅能够显著降低患者检查不良反应发生率,促使检查的安全性提高;还可以维持良好的CT图像质量,有助于医师准确诊断,值得临床采纳与推广。

参考文献

[1]王曼.低剂量造影剂在肺动脉血管成像技术诊断肺动脉栓塞的研究价值[J].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18,19(2):100-102.

[2]刘晓勇,郁万江.低剂量低对比剂螺旋CT肺动脉血管成像技术在诊断肺动脉栓塞应用[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0,4(8):128-129.

[3]陈宏光,陈文聪,甘雪玲.MSCT血管成像技术在肺动脉栓塞的中的应用[J].现代医用影像学,2020,29(3):479-482.

[4]高俊文.不同浓度碘帕醇在疑似肺动脉栓塞患者CT肺动脉血管成像中的应用[J].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2019,12(1):93-95.

[5]庞燕,司成海.双低剂量肺动脉CT血管成像对肺动脉栓塞的诊断价值[J].临床肺科杂志,2018,23(6):1153-1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