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微创拔除下颌阻生第三磨牙的护理配合方法及重要性。方法:在 2018年 2月 -2019年 2月 在我院接受微创拔除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治疗的患者随机选取 100例,回顾性分析 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治疗过程的护理配合方法,统计其治疗效果,评价护理配合的效果。结果: 100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 5~58min,平均( 31.45±3.97) min,术后创口愈合情况良好,术后均未出现牙体松动或感染的情况。结论:对接受微创拔除下颌阻生第三磨牙的患者护理来说,护理人员应做好术前准备、术配合工作,才能保障手术顺利开展,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手术对患者造成的创伤,术后护理保障患者康复。

  • 标签: 微创拔除术 下颌阻生第三磨牙 护理配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用棉签在儿童病治疗护理配合的作用。方法:抽取本院2018年5月-2020年5月收治的病儿童共100例,以抽签法纳入甲组和乙组,各50例。甲组仅使用吸唾器予以四手操作,乙组使用吸唾器配合医用棉签予以四手操作,比较患儿不良事件总发生率、患儿或家属总满意度。结果:和甲组相比,乙组患儿不良事件总发生率(4.00%)较低、患儿或家属总满意度较高(98.00%),数据比较有意义(P<0.05)。结论:针对儿童病,借助医用棉签配合完成对症治疗,可有效降低或预防不良事件,还可提高患儿或家属满意度,可推广。

  • 标签: 医用棉签 儿童龋病 不良事件 总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产妇新产程标准第二产程时限延长对妊娠结局及母婴预后产生的影响。方法:2019年3月~2020年1月从我院选取50例单胎足月头先露初产妇作为观察组,观察第二产程时限大于3h为观察组,在同一时间从我院选取50例第二产程时限<3h的单胎足月头先露初产妇作为对照组,比较妊娠结局和新生儿不良结局。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阴道分娩率显著较低,阴道助产、中转剖宫产、产后出血以及会阴侧切发生率均显著较高(P

  • 标签: 新产程标准 第二产程时限 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娩镇痛初产妇第二产程宫口开全即刻由助产士从每阵宫缩开始到结束进行专业的指导屏气和产妇在宫缩时有强烈的用力欲望出现自发屏气的情况下助产士进行指导屏气两种方法的临床分析。方法:选择自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在本院行分娩镇痛手术的300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观察组采用从初产妇宫口开全后每阵宫缩开始到结束期间由助产士主导即刻进行专业的指导屏气,对照组采用产妇在宫缩时有强烈的用力欲望出现自发屏气的情况下助产士根据产妇的意愿进行指导屏气。比较两组孕妇分娩时第二产程时间、总产程时间、产后出血情况以及分娩后的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产妇的第二产程时间显著缩短(P<0.05);观察组产妇的总产程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产后出血率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分娩后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分娩镇痛初产妇第二产程宫口开全即刻由助产士从每阵宫缩开始到结束进行专业的指导屏气,有助于促进分娩时减少第二产程的时间,缩短总产程时间,且有利于提高产妇分娩体验,提升医护患满意度。

  • 标签: 分娩镇痛 屏气指导 自发屏气 第二产程时间 总产程时间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下颌角肥大整形术后护理快速康复理念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19年11月进行下颌角肥大整形术患者72例作为对象,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n=36)和观察组(n=36)。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快速康复理念,比较两组手术指标、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术后24hVAS评分、面部开始消肿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下颌角肥大整形术 快速康复理念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前牙损实施复合树脂多层美学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本院将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期间入院接受治疗的100例前牙损患者(共120颗患牙)作为观察对象,并通过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患者均为50例,且两组各60颗患牙。对照组在实验过程采用树脂常规充填技术,实验组采用纳米复合树脂多色分层修复结合间接硅橡胶导板技术,将两组患者美观满意度以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美观满意度以及治疗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数据结果存在较大差异性,具备比较分析意义(P

  • 标签: 前牙龋损 复合树脂 多层美学修复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颞下颌关节紊乱病保守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在外院规培期间于2022年1月至2022年9月收治的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方法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采用稳定型咬合板治疗,观察组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采用电磁弹道式冲击波治疗。结果:两组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在不同治疗方法下的负性心理情绪评分、颞颌关节临床障碍Fricton指数、临床治疗效果对比结果差异显著(P<0.05)。结论:电磁弹道式冲击波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临床疗效优于稳定型咬合板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在电磁弹道式冲击波治疗下负性心理情绪显著减少、颞颌关节临床障碍Fricton指数显著下降,因此电磁弹道式冲击波保守治疗在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更具推广价值。

  • 标签: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保守治疗 负性心理情绪 临床治疗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智齿牙冠周组织发生初期化脓性炎症过程控制症状下拔牙干预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2月至2019年7月间收治的下颌智齿冠周炎初期发作患者作为本次控制症状下颌智齿冠周炎初期拔牙临床实验的研究对象。选取牙根为融合根或者是智齿牙根分叉较小的患有冠周炎初期患者作为实验组(50颗牙),另选取牙根为低拉近阻生或者水平阻生智齿的患者作为控制症状下颌智齿冠周炎初期拔牙临床实验的对照组(50颗牙)。采取相应的下颌智齿冠周炎治疗,分析控制症状下颌智齿冠周炎初期拔牙临床实验2个组别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采取在控制症状下颌智齿冠周炎初期拔牙的实验组治疗有效率为86.0%,采取保守治疗的对照组冠周炎治疗有效率为60.0%,(P

  • 标签: 控制症状 颌智齿冠周炎 初期拔牙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对新发下颌骨骨折患者采用微型钛板坚强内固定术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68例下颌骨骨折患者,采用微型钛板坚强内固定术进行治疗。观察术后切口感染、愈合情况以及咬合恢复情况。结果 术后68例患者切口均未发生感染,伤口愈合良好,咬合状态基本恢复。结论 微型钛板坚强内固定术对新发下颌骨骨折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且有着创口小、恢复快、手术操作简单等优点,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微型钛板 坚强内固定术 新发下颌骨骨折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 目的:探讨经食道超声心动图在尖瓣膜病手术的应用价值。 方法:对 46例 尖瓣膜病患者进行术超声心动图检查,通过不同切面对瓣膜形态、病变区域、狭窄及返流程度等进行判断,协助外科医师决定手术方式。术后观测瓣膜手术效果。 结果: 46例患者, 15例行瓣膜成形术, 31例行瓣膜置换术 ,1例复查显示反流量大,重新作瓣膜置换。 结论:术中经食道超声心动图可以在尖瓣膜病的诊断、评估和手术治疗中提供可靠的依据,指导选择有效的手术方式,减少瓣膜反流大、瓣周漏等术后并发症,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 ] 二尖瓣膜病 经食道超声心动图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延续护理在尖瓣置换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效果 .方法 :选取 2017年 3月 -2019年 3月在本科室接受尖瓣置换术的患者 60例,按照治疗顺序将以上患者分为常规组(前 30例,手术完成后行常规护理)与优化组(后 30例,手术完成后行延续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 SF-36)以及护理后出现并发症的概率。结果:经护理后发现,优化组患者 SF-36各指标得分均高于常规组( P< 0.05)。结论:在尖瓣置换术后开展延续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进而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 标签: 延续护理 二尖瓣置换术 生活质量 SF-36 并发症 作用效果 Effect of continuous nursing on quality of life after mitral valve replacement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联合检验血凝4项和D-聚体在孕妇体检起到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5月在本院进行健康检验的非孕妇40例,以及孕妇40例,将非孕妇作为对照组,孕妇作为观察组,两组都要进行检验血凝4项和D-聚体联合检验,通过两组患者检查结果来了解检验血凝4项和 D-聚体在孕妇检验起到价值。结果:观察组的各种检测结果均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孕早期的TT水平明显高于中期和晚期(P<0.05)。结论:在孕妇检验中进行联合检验血凝4项和D-聚体联合检查能够了解孕妇的身体情况,也能根据该检查结果为孕妇产后预防深静脉血栓提供用药指导,以此能从深静脉血栓预防中提升孕妇生活质量。

  • 标签: 联合检验 血凝4项 孕妇检验 应用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统计和分析果糖磷酸钠(FDP)在病毒性心肌炎患儿治疗的疗效。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18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分别为10、8例,其中,甲组以常规方法治疗,乙组在甲组的基础上,施以果糖磷酸钠治疗,对比甲组与乙组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甲组的住院时间及疗效显著较乙组差,且两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与乙组在治疗过程均未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FDP不仅可以有效地缩短病毒性心肌炎患儿住院时间,还能够缓解其临床体征及症状。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研究和治疗,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的意义。

  • 标签: 果糖二磷酸钠 病毒性心肌炎患儿 应用 治疗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