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主脉动脉间隔缺损患者的症状特征以及对患者的临床治疗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6例主脉动脉间隔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对56例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对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56例患者治愈25例(占44.64%),有效20例(占35.71%),部分有效8例(14.29%),无效3例(占5.36%),治疗有效率为94.64%。结论主脉动脉间隔缺损患者实施手术治疗效果显著,可推广使用,对确诊的患者不仅要及时的进行治疗,还要定期做好检查工作,为健康成长做好保障。

  • 标签: 主脉动脉间隔缺损 症状特征 临床治疗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液氮冷冻治疗间隔时间对治疗跖疣疗效及复发率的影响。方法:2022年1月-2023年1月,以60例跖疣为对象,经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30例。两组均实施液氮冷冻治疗,观察组治疗间隔时间是9-11d,对照组治疗间隔时间是16-18d。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率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复发率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跖疣液氮冷冻治疗间隔时间为9-11d时,患者的治疗效果最好,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复发现象尚可。

  • 标签: 跖疣 液氮冷冻 间隔时间 治疗有效率 不良反应率 复发率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 超声心动图对肺动脉闭锁伴室间隔缺损的产前诊断价值。方法: 本次选择我院在 2019 年 1 月份至 2019 年 11 月份收治的 70 例动脉闭锁伴室间隔缺损胎儿作为研究对象,主要通过分析超声心动图资料的方法,得出研究结论。结果: ① 动脉水平闭锁共有 46 例。在 动脉水平闭锁中, 26 例 显示 PA,内径在 38 ±0.02cm 范围内 ,20 例 未显示 PA;其 AO内径在 0.58 ±0.14cm 范围内; PA/AO在 0.52 ±0.03cm 范围内; 融合部为可见, 肺动脉发育情况 (n)及内径 (cm)方面,其中, 左右分支发育尚可共有 22 例, RPA:0.29 ±0.10 cm, LPA:0.26 ±0.05 cm, 左右分支发育不良共有 24 例, RPA:0.18 ±0.05 cm, LPA:0.17 ±0.03 cm。 ②瓣水平闭锁共有 24 例。在 动脉水平闭锁中, 18 例 显示 PA,内径在 0.37 ±0.03cm 范围内 ,6 例 未显示 PA;其 AO内径在 0.63 ±0.12 cm 范围内; PA/AO0.51 ±0.04cm 范围内; 融合部为可见, 肺动脉发育情况 (n)及内径 (cm)方面,其中, 左右分支发育尚可共有 13 例, RPA:RPA:0.29 ±0.02 cm, LPA:LPA:0.26 ±0.05 cm, 左右分支发育不良共有 1 1 例, RPA:0.19 ±0.05 cm, LPA:0.17 ±0.04 )cm。

  • 标签: 肺动脉闭锁伴室间隔缺损 产前诊断 超声心动图 价值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冠心病心肌梗死合并室壁瘤室间隔穿孔疗效判定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抽选本院接收的56例冠心病心肌梗死合并室壁瘤室间隔穿孔患者,时间选自2019年5月-2020年12月,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每组28例,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实施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与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分析诊断结果。结果 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观察组(14.29%)更低,与对照组(39.29%)比较,差异明显(P

  • 标签: 冠心病心肌梗死 彩色多普勒超声 室壁瘤室间隔穿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以我院过去2年接收治疗的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患者为对象,进一步探索经导管微创封堵术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方法过去2年我院治疗了98例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患者,其中49例使用经导管微创封堵术治疗患者,此为实验组,和49例使用传统心脏直视手术治疗患者,此为对照组。经过手术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前、治疗3d、治疗3个月时进行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的房间隔缺损面积、右心房上下径、前后径、肺动脉内径、右室收缩末期容积、右室舒张末期容积、右心室每搏输出量,以及两种手术方法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术后离床时间、住院时间、镇痛需求情况进行对比。结果经比较,实验组治疗3d及3个月时进行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的房间隔缺损面积、右心房上下径、前后径、肺动脉内径、右室收缩末期容积、右室舒张末期容积、右心室每搏输出量优于对照组P<0.05,且呈现治疗3个月优于3d的趋势。实验组治疗后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术后离床时间、住院时间、镇痛需求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随着时代的发展经导管微创封堵术已在实践中最大限度地提高了治疗疗效,提高了患者的恢复速度,但是未来还需要有关人士大力探索研究。

  • 标签: 经导管微创封堵术 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 疗效观察 安全性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