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分析了影像学的基本步骤,其步骤可分为图像采集与分割、特征提取与选择、模型建立与测试三个组成部分;并从肺结节大小评价、良恶性辨别、侵袭性评价三个方面对影像学在肺结节临床应用技术展开了综述和讨论,通过分析和总结,对自身知识有了更系统的掌握和深化,同时也能为肺结节诊断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 标签: 影像组学 肺结节 诊断 CT
  • 简介:摘要:受到核磁共振(NMR)与质谱分析技术大量应用的影响,催生出代谢学(Metabonomics),此学科定量和定性分析某一生物(或细胞)全部低相对分子质量(RMM)代谢产物,目前诸多领域都开始大量应用此学科,在诸多疾病方面也进行了深入研究,包括肾脏、肝脏、心脏等疾病。代谢学集合了多个领域的知识,其发展于后基因学时代,用来分析生命体受到外部因素刺激后,所发生生理病理变化与自身基因变化等引起的机体内部代谢方面的多元动态反应。经由众多实验研究证实,在各种肾脏疾病患者的血液内都有1类或多类代谢产物具备生物标志物价值,在数据层面为相关肾脏病变的临床诊断与预后提供了科学指导。此项研究系统分析了各类肾脏病变研究方面血液代谢学的应用。

  • 标签: 血的代谢组学 肾脏疾病 应用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免疫化染色对于病理技术质量控制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在2017年-2020年期间接受治疗的56例患者展开分析,按照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两,研究和参照,各28例。在治疗过程中,参照实施常规的HE染色处理,而研究实施免疫化染色处理。对两的结果进行分析,并记录分析结果。结果:两的切片统计结果比较差异较大,且研究的优良率以及确诊率要显著高于参照,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免疫化染色具有良好效果,能够提高确诊率,保证了切片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免疫组化染色 病理技术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未入DRGs病案首页编码质量问题,提出改进措施。方法:选取本院的2000例病案,分析经过编码质量改进措施后,本院的未入DRGs病案首页编码管理质量。结果:2018年1月-2019年1月选取1000例病案,未入组合计78例(7.80%),主要原因包括了编码员、主治医师、信息技术人员的专业能力,工作责任心不足。经过2019年6月-2020年6月改进后下降到1000例中未入36例(3.60%)。结论:医院未入DRGs病案首页编码质量问题和内部人员管理有关,可加强主治医师、编码员和信息技术人员的专业能力,保证其改进质量。

  • 标签: 未入组DRGs病案 首页编码质量 改进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肝病采用四不同检验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3月-2020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7例慢性肝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集血液标本,分别运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法(PCR)、免疫电子发光试验法(MEIA)、胶体金层析法(GIA)以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对血清标本进行检测,并且比较分析四种不同检验方法的检验结果。结果:PCR、MEIA、GIA以及ELISA法的检测准确率分别为96.91%(94/97)、83.51%(81/97)、72.16%(70/97)、70.10%(68/97),与其他三种检测方法相比,PCR的检测准确率高,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慢性肝病 免疫检验方法 检测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免疫化技术在病理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以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前来我院治疗肿瘤疾病的8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法分为参照和研究各41例。参照采用常规活检穿刺法进行病理诊断,研究采用免疫化技术进行病理诊断,分析并对比两患者的诊断结果、患者感受及满意度。结果:研究患者的病理诊断中阳性诊断率明显高于参照,经验证P

  • 标签: 免疫组化技术 病证诊断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免疫化技术在病理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以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前来我院治疗肿瘤疾病的8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法分为参照和研究各41例。参照采用常规活检穿刺法进行病理诊断,研究采用免疫化技术进行病理诊断,分析并对比两患者的诊断结果、患者感受及满意度。结果:研究患者的病理诊断中阳性诊断率明显高于参照,经验证P

  • 标签: 免疫组化技术 病证诊断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将质量控制应用于免疫化病理制片技术,比较并分析应用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我们主要选择2021年6月到2022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00例患者为实验对象,根据随机投掷硬币的方式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对照(50例,传统方式进行免疫化制片),以及研究(50例,质量控制进行免疫化制片),比较上免疫化制片的优良率。结果:研究制片优良率为92%,远高于对照的70%(P < 0.05)。结论:对于需进行病理学免疫化制片的患者而言,采用质量控制可增加制片过程中的细节化,有效提高免疫化片子的质量,可为疾病的诊断奠定更为夯实的基础。

  • 标签: 质量控制 免疫组化 准确率
  • 简介:摘要:近年来脊柱融合术技术发展得越来好,许多有脊椎问题的患者通过脊柱融合术来改善脊椎的疾患,但同时手术费用也较昂贵。因此在总额控制下DRGs结合点数法付费方式[[1]]的背景实行下探讨脊柱融合术的入至关重要。通过对以往的脊柱融合术的病案首页编码、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iagnosis  Related Groups,DRGs)入进行总结分析,从而更好的了解DRGs入的方向及临床医师对该手术住院费用的控制有利于医院的发展,同时提高编码员对该手术编码的准确性。从某市某医院自2018年至2022年关于脊柱融合术的DRGs入情况进行辅助探讨。

  • 标签: 脊柱融合术 DRGs ICD-9-CM-3 手术与操作分类编码
  •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YP-9视力训练仪集中与分散治疗模式对弱视患儿视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42例(67眼)弱视患儿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采用YP-9视力训练仪予以治疗,根据所选择治疗模式的差异分为集中(n=21)与分散(n=21)。比较两治疗效果;比较不同屈光类型、不同治疗时间及不同年龄阶段患儿治疗效果。结果:42例弱视患儿经YP-9视力训练仪治疗后总体有效率为83.33%(35/42);集中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高于分散的71.43%(P0.05)。治疗21d及以上的弱视患儿总有效率为100.00%,高于治疗7d以内(77.78%)、8~14d(71.43%)及15~20d(0.00%)的弱视患儿(P0.05)。结论:YP-9视力训练仪对不同屈光类型及不同年龄阶段弱视患儿均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随治疗时间延长临床疗效也相应提升,集中治疗模式较分散治疗模式的效果更好,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予以临床推广。

  • 标签: YP-9视力训练仪 集中治疗 分散治疗 弱视 视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免疫化标志物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胃癌患者92例,经免疫化染色对胃癌及癌旁组织的石蜡切片进行P53、Ki67、EGFR检测,分析胃癌组织中P53、Ki67、EGFR的表达及意义。结果胃癌组织中P53、Ki67、EGFR阳性率较癌旁组织显著升高,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免疫化标志物P53、Ki67、EGFR阳性率随肿瘤的进展而明显升高(P<0.05)。结论免疫化标志物P53、Ki67、EGFR表达可作为评估胃癌进展情况及恶性程度的可靠指标。

  • 标签: 胃癌 免疫组化 标志物 表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电针穴配合护理用于精神症患者的效果。方法 本次的研究对象均选自于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共70例,均在2019年6月至2021年3月到我院治疗。采取双色球分组方式将其分为采用常规药物治疗与护理的对照,以及在该基础上采取电针穴治疗的研究。采用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与住院精神病患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PI)来评定两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之间在治疗前的上述两项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在治疗后研究的BPRS评分低于对照(P<0.05),SSPI评分高于对照(P<0.05)。结论电针穴治疗精神分裂症具有显著效果,为确保治疗的顺利进行,加强对患者的护理。

  • 标签: 电针 护理 精神分裂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责任助产全程介入配合导乐陪伴分娩模式助产效果及影响分析。方法选取2021年在本院就诊的7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对对照产妇使用常规助产分娩和对观察产妇使用责任助产全程介入配合导乐陪伴分娩模式助产的分娩情况和满意度进行了比较。结果观察产妇分娩情况、对分娩助产模式的满意度优于对照(P

  • 标签: 责任助产组 导乐陪伴分娩 助产效果 影响分析
  • 简介:摘要:本文回顾了呼吸道微生物的基本组成和功能,强调了微生物在维持呼吸道免疫平衡和组织稳态中的关键作用。接着,我们探讨了微生物失衡(dysbiosis)与CRD发展之间的关联,包括微生物组成的改变如何影响炎症反应、免疫调节和病理生理过程。通过这些研究,我们期望为CRD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策略和见解。

  • 标签: 微生物组 慢性呼吸系统疾病 微生物组失衡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MMP-9在病毒性脑膜炎诊断中的价值并分析其机制。方法:采用Elisa方法测定35例病毒性脑膜炎患者及30例头痛患者脑脊液中MMP-9的浓度。结果:与病例对照相比,病毒性脑膜炎脑脊液MMP-9浓度(ng/ml)显著增高,P<0.001,MMP-9的ROC曲线发现,曲线下面积0.923,95%可信区间(0.867~0.980),灵敏度97.50%,特异度72.50%,P<0.001。结论:脑脊液中MMP-9对病毒性脑膜炎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 标签: 病毒性脑膜炎 MMP-9 ROC
  • 简介:【摘要】目的 对比常规活检技术和免疫化技术在肿瘤病理中的诊断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我院收治的肿瘤患者共80例,随机分为观察、参照,各40例。参照应用常规活检技术,观察应用免疫化技术。对比两患者诊断结果、满意度。结果 观察诊断阳性率高于参照,差异明显(P<0.05)。观察满意度高于参照,差异明显(P<0.05)。结论 免疫化技术诊断效果理想,并能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常规活检技术 免疫组化技术 肿瘤病理
  • 简介:摘要:直肠癌手术前有无淋巴结转移是决定其疗效及预后的重要因素,而目前的影像学指标很难对其进行精确的定性,因此迫切需要寻找新的检测手段。影像学和深度学习技术是近年来新兴的医疗成像技术,其能够实现对淋巴结及其良恶性进行识别,以及对淋巴结转移进行早期预测,为临床提供更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但是,由于各个研究的工作过程不一样,导致了不同研究的结果差别很大。只有对具体操作流程进行明确、统一和标准化,并开展大规模、前瞻性的外部验证,才能实现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模型的转化和推广。本文中,以影像学与深度学习为主线,回顾了其在评估直肠癌淋巴结状态中的应用。

  • 标签:  影像组学 深度学习 直肠癌淋巴结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