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呼吸道病原菌核酸检测与常规痰培养检测法的结果比较。方法:对84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痰液进行病原菌核酸检测及痰培养检测,评价两种检测结果的。结果:痰培养鲍曼不动杆菌14例,呼吸道病原菌核酸检测出12例(阳性符合率85.7%);痰培养肺炎克雷伯杆菌13例,呼吸道病原菌核酸检测出10例(阳性符合率 76.9%);痰培养铜绿假单胞菌10例,呼吸道病原菌核酸检测出8例(阳性符合率80.0%)。痰培养结果阳性共计46例,呼吸道病原菌核酸检测阳性共计30例,(总阳性符合率65.2%)。结论:两种方法在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杆菌、铜绿假单胞菌检测中具有

  • 标签: []呼吸道感染 病原菌核酸检测 痰培养
  • 简介:摘要:目的  评价上海科华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人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胶乳免疫比浊法)检测试剂盒与已批准上市的同类试剂盒临床应用的等效及临床符合。方法 采用平行、盲法、对照的对比试验设计,使用两种试剂盒共测定120份临床血液标本,比较试验产品和对比产品的、等效及临床符合。结果 其中选取12例医学决定水平处即参考范围附近样本分析,试验产品和对比产品的符合率为97.1%。对比产品和试验产品结果不的1例标本以临床诊断结果为标准进行验证后,试验产品与临床诊断结果的阳性符合率为100%,总符合率为100%。试验试剂与对比试剂测定血清样本的两组数据的相关系数r=0.9985;进行最小二乘法回归分析,回归方程为:Y = -0.3276 + 1.0330 X,斜率的95%可信区间(CI)为(1.0228~1.0433),截距的95%CI为(-0.6748~0.01959);参考区间处(5 ng/mL)预期偏倚为-0.1626 ng/mL,95%CI为(-0.4881~0.1630)ng/mL,预期偏倚在可接受偏倚限值±15%(-0.7500~0.7500)ng/mL范围内。结论 两种H-FABP检测试剂盒的较好,在临床应用中两者之间具有等效

  • 标签: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试剂盒,胶乳免疫比浊法,一致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肾高血压患者血浆前列环素、内皮素与舒张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分析。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肾高血压患者60例,根据舒张心力衰竭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舒张心力衰竭组38例和心功能正常组22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般临床资料、血浆前列环素和内皮素水平,通过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肾高血压患者的血浆前列环素、内皮素与舒张心力衰竭的关系。结果舒张心力衰竭组患者血的浆前列环素、内皮素水平显著高于心功能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单因素回归分析法进行统计学处理发现,吸烟、异常SBP、高水平TC、高水平前列环素和内皮素肾高血压患者更容易出现舒张心力衰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前列环素和内皮素水平异常是引起肾高血压患者出现舒张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结论ARAS高血压患者应用肾动脉介入治疗后明显降低血压,改善肾功能,降低急性血管事件发生情况。

  • 标签: 肾动脉纤维肌性发育不良 肾血管性高血压 诊断与治疗
  • 简介:摘 要:目的 讨论重型颅脑损伤中枢高热患者护理路径。方法 实验样本均确定为颅脑损伤患者,且伴随中枢高热症状,以随机数字法(抽取100例)将50例患者分到参照组,另外50例分到观察组,选择分别应用常规护理和优质护理两种模式,护理干预后对比两组患者的问题情况和护理有效指标。结果 分别开展护理活动后,观察组疗效(98.00%)比参照组(90.00%)理想,体温下降幅度比参照组大,体温恢复速度比参照组快。结论 结合物理降温和针对护理对策,可以迅速改善重型颅脑损伤中枢高热患者的临床症状,加速患者康复,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整体上提高了治疗效果,为患者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提供了保障。

  • 标签: 重型颅脑损伤 中枢性高热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胸部肿瘤放疗放射食管炎的护理效果。方法特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胸部肿瘤放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常规组实施常规的护理途径,对实验组实施预防护理途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胸部肿瘤放疗放射食管炎发生概率。结果两组患者在经过护理后,实验组胸部肿瘤放疗放射食管炎的发生概率为2.5%,低于常规组的17.5%,实验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常规组,比较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胸部肿瘤放疗放射患者进行护理过程中,预防护理途径比常规的护理途径效果更为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胸部肿瘤 预防 护理途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了给外伤脊髓损伤截瘫患者实施中医康复治疗所取得的实际效果。方法:研究中,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0名外伤脊髓损伤截瘫病人当成了研究对象。第步,对所有病人的常规资料进行了整合分析,之后根据治疗方式的差异将30名患者划分成了研究组和常规组,各有15人。其中,常规组内的病人使用的是常规康复治疗措施,而研究组内的患者则又增加了中医康复治疗措施。最后就两组病人的实际治疗效果进行了量化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患者,而且结论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由于脊髓损伤而导致的截瘫患者来说,对其实施中医康复治疗措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应当在后续临床工作中做好相关治疗措施的推广应用,进而提高这部分患者的治疗效果。

  • 标签: 外伤性脊髓损伤 致截瘫 中医康复治疗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母乳喂养是世界卫生组织全力提倡的科学育儿方法,但是在实际的母乳喂养指导过程中受到多种因素影响造成喂养率有所降低,其中乳头疼痛是影响持续母乳喂养的关键原因。因此,为进步提升母乳喂养率需要积极加强关于乳头疼的护理干预。针对护理属于现代化护理组成,能够结合导致乳头疼痛的原因,采取有针对的护理干预,具有良好的护理效果。为此,研究就针对护理在母乳喂养乳头疼痛中的效果进行分析,具体内容综述如下。

  • 标签: 母乳喂养 乳头疼痛 针对性护理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实时荧光PCR检测腹泻患者肠大肠杆菌的分布。方法:此次研究,获取我院之中150例腹泻患者的粪便标本,并借助实时荧光PCR检测,对病原菌做检测,分析不同大肠杆菌分布情况。结果:150例样本中有肠大肠杆菌40例,检出率为26.67%;其中检出肠致病大肠杆菌占比47.50%, 肠黏附大肠杆菌占比 30.00%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占比 12.50% ;肠产毒性大肠杆菌占比7.50%, 肠侵袭大肠杆菌占比 2.50%;<5岁患者大肠杆菌检出率较高。结论:腹泻患者的肠大肠杆菌检测中,以肠致病、肠黏附为主,年龄小于5岁患者大肠杆菌感染几率较高。

  • 标签: 腹泻 实时荧光PCR检测 大肠杆菌 病原菌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性心源性休克患者分期与预后相关分析。方法 选取 2020年 6月2022年 4月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七三一医院急诊科收治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性心源性休克患者(36例)进行分期,提前干预治疗;同时回顾分析2016年10月至2020年4月急诊科心源性休克患者数据(48例),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通过统计学分析,两组心源性休克患者入急诊室时既往病史、生命体征、临床资料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心源性休克患者分期后,进行早期风险评估、早期干预治疗,明显降低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改善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在急诊科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导致的急性心源性休克患者进行分期,提前干预及治疗,能显著提高生存率,降低并发症的出现,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急性心源性休克分期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冠状动脉介入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刺激康复护理在创伤脑损伤昏迷患者中应用,对于促进患者早日醒作用及预后的作用。方法:选择2020年10月-2022年1月在我院进行收治的创伤脑损伤昏迷患者88例,采用摸球法将上述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是观察组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1 例关节镜行左胫骨平台骨折复位+植骨术患者,因蛛网膜下腔阻滞导致脊髓损伤,通过仔细分析原因和积极诊断治疗,患者恢复良好、现报道如下。

  • 标签: 蛛网膜下腔阻滞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析新冠肺炎“阳”与“二阳”初期感染的患者差异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新冠肺炎“阳”“二阳”患者各60例,收集患者的般资料、第次核酸CT值、外周血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运用统计学对“阳”与“二阳”患者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CT值、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的数据差异均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淋巴细胞百分比的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的数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新冠肺炎“阳”与“二阳”初期感染的患者核酸CT值及外周血C反应蛋白、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对新冠肺炎的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根管治疗对急性牙髓炎患者疼痛程度与炎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对2020年1月行2021年1月收治在本院的急性牙髓炎患者9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常规多次根管治疗者为对照组,根管治疗者为观察组,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前不同组别患者疼痛程度未见显著差异,治疗后2d、1周、2周均有减轻,但其中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不同组别患者炎因子水平未见显著差异,治疗后均有缓解,但其中观察组患者的IL-6、CRP、TNF-α三项炎因子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患者不良反应包括口腔疼痛、牙龈肿胀、咬合不适,其中观察组患者发生率为4.44%,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7.78%。结论:针对急性牙髓炎患者采用根管治疗更有助于减轻疼痛,且炎症改善效果显著,对于减轻患者治理后不良反应具有积极作用。

  • 标签: 一次性根管治疗 急性牙髓炎 疼痛 炎性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根管治疗牙髓炎的临床效果和可行。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6月我院接诊的60例牙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平均分配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实施根管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根管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的术后疼痛程度,分别于治疗2周后和随访12个月后比较两组的近期和远期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术后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的近期总有效率为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的远期总有效率为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相比传统根管治疗,根管治疗能显著减轻患者的术后疼痛程度,提高近期及远期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一次性根管治疗 牙髓炎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护理包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21年5月到2022年6月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100例进行研究,平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50例,给予传统的血液透析护理用品,观察组50例,应用血液透析护理包。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96.00%)的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60.00%);2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一次性血液透析包 应用效果 护理满意度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