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2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髋部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多发生于老年群体,约有88%与骨质疏松有关。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往往合并多种基础疾病,若患者在围手术期未得到有效的护理,则容易引发相关并发症,不利于其康复,因此,如何辅助患者快速恢复、防止再次骨折,已成为临床关注的重点内容之一。。快速康复护理通过采取一系列优化措施,可达到减轻患者的应激反应、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促进身体恢复等目的。

  • 标签: 老年 髋部骨折 护理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引用常规骨折治疗与中医三期辨证治疗结合产生的临床效益。方法:本次研究标本抽取我科室2022年10月-2023年12月收治92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分组随机,研究组(46例,骨折常规治疗+中医三期辨证治疗),常规组(46例,骨折常规治疗),浅析两种治疗方法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产生的治疗影响。结果:治疗有效率指标中,研究组44例患者均为有效,占比(95.65%)明显较优(P<0.05)。结论: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将骨折常规治疗方法与中医三期辩证治疗结合进行干预,能够有效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具有并发症少、预后好等特点。

  • 标签: 桡骨远端骨折 中医三期辨证 骨折常规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折术后患者采用骨折康复治疗来预防关节并发症的应用及并发症的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4月至2024年4月,共32名住院患者,包括使用传统疗法的16名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余16名接受康复治疗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明显减少, P<0.05。结论:对骨折患者进行康复训练,能明显提高患者的骨折愈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 标签: 骨折术后 骨折康复治疗 关节并发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磁共振成像(MRI)应用于诊断脊柱骨质疏松性骨折与转移瘤性骨折的鉴别价值。方法:本研究对2020年1月至2024年1月间50例脊柱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病案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病因分为两组,参考组(转移瘤性)25例,41节椎节,研究组(骨质疏松性)25例,30节椎节,其中研究组中包括10例Kummell病,11节椎节。观察两组MR1影像学特征以及磁共振表观扩散系数。结果:研究组的特征更多表现为扁平形和倒楔形,而参考组呈现出楔形和凹陷形的特点,(P<0.05)。在椎体的影像特征上,研究组在T1加权像(T1WI)表现为低信号,T2加权像(T2WI)呈现高信号,而在扩散加权像(DWI)上同样为高信号。相比之下,参考组的椎体在DWI上显示低信号,且在T1WI上也显示出低信号。(P<0.05)。此外,研究组的椎体后缘多呈现膨隆状态,参考组则以成角形态为主,(P<0.05)。研究组ADC值为(1.31±0.51)mm2/s,显著低于参考组的(2.23+0.51)mm2/s,Kummell病是骨质疏松椎体骨折伴骨不连,又称缺血坏死,随着人口老龄化,近几年发病率不断提高,MRI各序列表现双低信号气体影,后期为充满液体或肉芽组织,T2加权像(T2WI)可见双线征 。结论:磁共振成像的特性以及ADC值在区分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与转移性肿瘤引起的骨折方面展现出了重要的鉴别作用。

  • 标签: 磁共振 脊柱骨质疏松性骨折 Kummell病 转移瘤性骨折 鉴别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脆性骨折患者术后恐动症的相关问题,通过对其定义、原因、影响以及解决方案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旨在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和指导。首先,在脆性骨折患者中,术后恐动症表现明显,主要表现为对活动的恐惧和回避行为。恐动症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患者的日常活动范围和社交往来,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了负面影响。

  • 标签: 脆性骨折 恐动症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可吸收螺钉对足踝骨折治疗效果。方法:选取于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于本院进行足踝骨折治疗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采用手法复位,实验组采用可吸收螺钉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指标。结果:实验组住院时间和关节恢复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吸收螺钉应用于足踝骨折治疗能够显著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帮助患者固定骨折部位,缩短恢复时间。

  • 标签: 可吸收螺钉 足踝 骨折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旨在设计针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术后康复锻炼方案。骨折术后康复对于患者的康复过程至关重要,可以加速骨折愈合,减轻疼痛,恢复功能。我们的研究聚焦于如何有效进行术后锻炼,以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通过本文,我们提供了一种具体的锻炼方案,旨在帮助患者逐步恢复肌肉力量和关节灵活性,减少并发症的风险,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股骨粗隆间骨折 术后康复 锻炼方案 康复效果 并发症风险。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患者参与式护理对骨折患者压力性损伤的临床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4月-2023年3月期间在本院收治的骨折患者96例,采用随机原则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常规护理联合患者参与式护理,比较组间压疮发生情况、股静脉血流速度峰值、护理满意度差异。结果:观察组压疮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股静脉血流速度峰值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患者参与式护理可有效降低压疮发生率,减轻严重程度,提升股静脉血流速度及护理满意度。

  • 标签: 患者参与式护理 骨折 压力性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患者参与式护理对骨折患者压力性损伤的临床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4月-2023年3月期间在本院收治的骨折患者96例,采用随机原则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常规护理联合患者参与式护理,比较组间压疮发生情况、股静脉血流速度峰值、护理满意度差异。结果:观察组压疮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股静脉血流速度峰值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患者参与式护理可有效降低压疮发生率,减轻严重程度,提升股静脉血流速度及护理满意度。

  • 标签: 患者参与式护理 骨折 压力性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在肘关节骨折病人术后实施早期功能康复治疗的价值。方法 筛选本院骨科开展手术治疗的86例肘关节骨折患者,时段2016年2月至2023年2月。将所有病例使用数字随机表法划分2组,每组平均43例。对照组术后采取常规康复,观察组术后采取早期功能康复治疗。从肘关节活动度(ROM)、肘关节功能情况评估两组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后两组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相比组内干预前均有显著增加(P<0.05);同时观察组得分较对照组明显更高(P<0.05)。肘关节ROM康复效果对比,观察组优良率较对照组明显更高(P<0.05)。结论 在肘关节骨折病人术后实施早期功能康复治疗,可以明显改善肘关节功能恢复情况。

  • 标签: 肘关节骨折 早期功能康复治疗 肘关节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骨折合并复合伤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方法:研究挑选医院2023年1月-12月接收的80例骨折合并复合伤患者为对象,并在抽签法分组方法下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综合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患者损伤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骨折合并严重复合伤通过综合护理可以有效预防并发症,减轻损伤程度。

  • 标签: 骨折 复合伤 综合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观察分析对高龄髋部骨折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的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于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内就诊的50例高龄髋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常规护理)和实验组(25例,集束化护理),收集分析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护理后的髋关节功能评分更高,SAS评分更低、SDS评分、VAS评分更低,护理后的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更短,下地负重时间更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可以有效改善高龄髋部骨折患者症状,缓解疼痛,促进恢复,缩短恢复所需时间,提升髋关节功能,有较高应用价值。 

  • 标签: 高龄髋部骨折 集束化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手法复位联合中药汤剂内服(桃红四物汤)对桡骨远端骨折的综合治疗意义。方法:将我院62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纳入研究,并结合其入院时间随机划分至A组(31例,仅实施手法复位治疗)与B组(31例,实施手法复位治疗并内服桃红四物汤),随后对比相应数据,意在明确临床有效性。结果:经治疗,B组患者疼痛分值(VAS)、腕关节功能分值(Gartland-Werley)均有更确切的改善效果(P<0.05)。结论:为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应用上述中医综合治疗方案,对调整阴阳气血、改善脏腑功能更为有利,是切实可行的干预手段。

  • 标签: 桡骨远端骨折 手法复位 桃红四物汤 联合治疗方案 VAS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