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社区护理模式对于预防和控制传染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择 2020.3-2020.5 期间 厦门 某小区 70 例健康人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模式的不同将所有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 35 例)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 35 例)接受社区流程化护理,对两种护理方式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和对比。 结果 :观察组未发生新冠肺炎,对照组发生新冠肺炎的有 1 例( 2.86 %),差异显著且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在疫情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预防和控制疾病的传播,保障社区群众的生命安全。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疫情 社区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汉语普通话条件,听力正常伴耳鸣患者噪声言语识别能力及特点,为临床诊疗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选取50例(50耳)听力正常伴耳鸣患者及50例(50耳)听力正常无耳鸣常规听力体检志愿者进行普通话快速噪声言语测试,其中男45名,女55名,年龄18-50岁,平均36.23±13.4岁,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组根据耳鸣持续时间分为急性组、亚急性组及慢性组,根据公式“信噪比损失=23.5-答对词数”计算并分析各组信噪比损失( signal -to - noise ratio loss,SNR loss),以分析耳鸣对噪声性言语测试的影响。结果:所有测试者得分均在1.5-8.5dB之间,听力正常伴耳鸣组SNR loss(4.4±1.2),听力正常无耳鸣组SNR loss(3.2±0.64),两组间噪声言语识别能力有显著差异;根据患者耳鸣持续时间分为三组:急性组0-3月组SNR loss(3.9±0.6),亚急性组3月-12月组SNR loss(4.8±1.2),慢性组12月以上组SNR loss(5.1±1.7)。急性组明显低于亚急性组及慢性组,亚急性组及慢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根据患者年龄分别将有实验组及对照组分为三组(20-30岁,30-40岁及40-50岁以上),每三组间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听力正常伴耳鸣患者信噪比损失明显高于听力正常无耳鸣受试者,耳鸣及其持续时间为听力正常患者噪声言语识别能力的重要影响因素,在一定范围内与年龄无显著关系。

  • 标签: 言语测试 普通话 噪声 信噪比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进行局部麻醉斜视手术时运用眼球筋膜囊麻醉的方法对眼心反射有无影响。方法 依据随机排列表法将本院收治并筛选的2020年12月-2021年12月期间斜视手术患者(n=40),分为局麻组(局部麻醉,n=20)与联合组(筋膜囊麻醉联合局部麻醉,n=20),观察两组患者术时牵拉眼肌心电图情况,眼心反射发生率。结果 联合组心电图情况均优于局麻组(P<0.05)。局麻组眼心反射发生率高于联合组(P<0.05)。结论 眼球筋膜囊麻醉联合局部麻醉不仅可减少患者手术时心电图发生异常,还可以降低眼心反射的发生率,应在临床大量推广。                                                                                            

  • 标签: 眼心反射 斜视手术 局部麻醉 眼球筋膜囊下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进行局部麻醉斜视手术时运用眼球筋膜囊麻醉的方法对眼心反射有无影响。方法 依据随机排列表法将本院收治并筛选的2020年12月-2021年12月期间斜视手术患者(n=40),分为局麻组(局部麻醉,n=20)与联合组(筋膜囊麻醉联合局部麻醉,n=20),观察两组患者术时牵拉眼肌心电图情况,眼心反射发生率。结果 联合组心电图情况均优于局麻组(P<0.05)。局麻组眼心反射发生率高于联合组(P<0.05)。结论 眼球筋膜囊麻醉联合局部麻醉不仅可减少患者手术时心电图发生异常,还可以降低眼心反射的发生率,应在临床大量推广。                                                                                            

  • 标签: 眼心反射 斜视手术 局部麻醉 眼球筋膜囊下麻醉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我国在医学领域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凭借科技的进步,更多先进的医疗设备也不断地被引进和运用到实际救治工作当中。在救治率提升的情况,我们不可忽视的是,在应急状态,仅仅依靠先进的医疗设施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医护人员及时、有效并且高效率的护理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在应急状态拯救患者的性命。

  • 标签: 应急环境 医学护理 实践 研究
  • 简介:摘要:我国在医学领域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凭借科技的进步,更多先进的医疗设备也不断地被引进和运用到实际救治工作当中。在救治率提升的情况,我们不可忽视的是,在应急状态,仅仅依靠先进的医疗设施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医护人员及时、有效并且高效率的护理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在应急状态拯救患者的性命。

  • 标签: 应急环境 医学护理 实践 研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内镜黏膜剥离术治疗食管早癌及癌前病变的价值及术后病理分析。方法:将食管早癌及癌前病变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主要对象,共58例,所有患者均实施内镜黏膜剥离术治疗,并对其术后病理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根据术后病理结果显示,有27例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所占比46.55%)、有19例为低级别上皮内瘤变(所占比为32.76%)、2例为早癌(所占比为3.45%)、10例为炎症(所占比为17.24%)。整块切除率为100.0%(58/58)、完全切除率为96.55%(56/58)、治愈性切除率为94.83%(55/58)。结论:内镜黏膜剥离术治疗食管早癌及癌前病变的效果十分显著,能够将病灶一次性完整切除,为术后病理提供完整标本,使病理诊断准确性得以提高,值得研究和推广。

  • 标签: 内镜下黏膜下剥离术 治疗 食管早癌及癌前病变 价值 术后病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思维导图引导的无缝隙护理在胸腔镜肺癌根治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方法:本文选择2020年12月份到2021年12月份我院收治的200例胸腔镜肺癌根治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两组,分别是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护理模式,实验组患者采用思维导图引导的无缝隙护理模式,重点对比两组患者的根治手术成功率。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较而言,实验组患者手术失血过多例数较低,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更高,差异较为显著,具备良好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思维导图引导 无缝隙护理 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手术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比改良穿刺法与传统穿刺法运用于不同体位锁骨静脉穿刺术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3月~2019年4月期间收治的100例需要进行锁骨静脉穿刺置管患者,由计算机软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50例,参照组采用传统穿刺法,实验组采用改良穿刺法,再将两组患者随机分为平卧位、45°卧位、90°坐位进行穿刺,对比两组患者的穿刺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的穿刺总成功率高于参照组,且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穿刺法在不同体位锁骨静脉穿刺中相比传统穿刺法成功率更高,并发症发生率更低。

  • 标签: 改良穿刺法 传统穿刺法 不同体位 锁骨下静脉穿刺术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CT 引导穿刺活检技术及其临床应用。方法 对48例CT引导经皮穿刺活检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4例穿刺结果为恶性肿瘤,14例为良性。后经手术证实其中2例为肯定性阴性,假阴性1例。结论 CT导引下穿刺活检技术安全、适用,能为临床提供准确的诊断。CT引导穿刺活检技术是在CT引导细针穿刺技术和细胞病理学联合应用下发展起来的一种简便、安全和有效的诊断手段,是取得肿瘤细胞学和组织学诊断的重要方法。由于CT扫描得到高分辨率的图像,可准确显示病灶的位置、大小、外形、内部状况,精确的确定穿刺点的位置,进针方向和深度。因此,CT引导穿刺活检技术越来越广泛应用于临床[1]。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3月-2020年02月CT引导穿刺活检病例共48例,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讨论, 报道如下。

  • 标签: CT引导 穿刺活检 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