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3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寒喘、热喘对哮喘模型豚鼠血液SOD、NO和ET的影响。方法:用10%卵白蛋白液给豚鼠致敏,两周后再用1%该溶液雾化吸入以诱发豚鼠哮喘,测定豚鼠血液SOD、NO和ET等指标。结果:模型组豚鼠血清SOD和NO降低,血浆ET升高,而寒喘、热喘能明显提高其血清SOD和NO,降低血浆ET。结论:寒喘、热喘提高SOD活力、升高NO、降低ET可能是平喘的作用环节之一。

  • 标签: 寒喘平 热喘平 哮喘 SOD NO ET
  • 简介:目的:建立强力宁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对强力宁片中的刺五加、枸杞子进行薄层色谱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异嗪皮啶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薄层色谱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异嗪皮啶进样量在0.04288~0.25728μg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n=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77%,RSD=1.98%.结论:建立的TLC和HPLC专属性强、准确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强力宁的质量控制.

  • 标签: 强力宁片 薄层色谱鉴别 高效液相色谱法 质量标准
  • 简介:健脾理肠系“真人养脏汤”加减而成。实验研究表明,该方能明显改善大黄所致的脾虚症状,减轻大黄、蓖麻油所致小鼠的腹泻程度,并有强壮、抗炎、镇痛、止血等作用。

  • 标签: 健脾理肠片 脾虚 腹泻 镇痛 抗炎
  • 简介:妇抗炎可显著减轻致炎剂所致的小鼠耳廓肿胀和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对蛋清致大鼠足爪炎性肿胀及棉球肉芽肿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减少醋酸致小鼠扭体次数,提高小鼠的热刺激痛阈值。小鼠腹腔注射妇抗炎LD50为1.5±0.11g/kg,口服最大耐受量为55.9g/kg(成人临床常用量的129倍)。

  • 标签: 妇抗炎片 抗炎 镇痛 热刺激痛阈值 药理学
  • 简介:目的:优选伤科祛瘀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干膏得率、芍药苷含量为指标,优选伤科祛瘀的提取工艺。结果:最佳工艺为A1B1C2D3,即用6倍量的水浸泡20min、提取3次,每次1h。结论:该工艺合理、可靠。

  • 标签: 伤科祛瘀片 正交试验 提取工艺 芍药苷
  • 简介:目的:研究红金消结的制备及其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鉴别采用薄层色谱法,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参皂苷Rg.含量。色谱柱为CrosmosilC18(200mm×4.6mm,5μm),乙腈-0.05%磷酸溶液(21:79)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03nm,柱温为25℃。结果:红金消结片中人参皂苷Rg.在0.7~6.3μg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2。结论:红金消结制备工艺简单,质量控制方法可靠,重现性好。

  • 标签: 红金消结片 人参皂苷RG1 高效液相色谱法 质量控制
  • 简介:目的:探讨升白对小鼠骨髓造血机能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用^60Coγ射线照射小鼠造成骨髓造血机能损伤,观察升白对该模型动物的保护性治疗作用。结果:升白使骨髓造血机能损伤的小鼠白细胞总数、血红蛋白含量、血小板数、淋巴细胞百分率和淋巴细胞数显著增加,而粒细胞百分率降低。结论:升白对小鼠骨髓造血机能损伤有保护性治疗作用。

  • 标签: 升白片 小鼠 骨髓造血机能损伤 保护作用
  • 简介:目的:研制石杉碱甲胃漂浮,考察其漂浮和释药性能。方法:干粉直接压片制得石杉碱甲胃漂浮,并用HPLC检测石杉碱甲在人工胃液中的释放量。结果:石杉碱甲胃漂浮的迟滞时间小于5min,持续漂浮时间都大于12h,12h的累积释药量大于90%。释药行为符合Higuchi方程,释药机制为非Fick扩散。结论:研制的石杉碱甲胃漂浮具有良好的漂浮特性和释药特性。

  • 标签: 石杉碱甲 胃漂浮片 漂浮和释药性能
  • 简介:目的:探索建立虚燥更浓缩丸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SepaxHP—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1:99);体积流量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210nm;柱温为30℃。结果:在上述条件下,梓醇进样量0.0429~0.2145mg·mL-1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按照加入梓醇浓度低、中、高分别测得样品加样回收率为100.41%、99.99%、100.08%,相对应的RSD值为0.60%、0.72%0.47%,该方法精密度、重复性均良好,RSD均小于2.0%。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重复性好,能有效测定虚造更浓缩丸中梓醇的含量。

  • 标签: 虚燥更平浓缩丸 梓醇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简介:目的:观察不同剂量京尼苷对雷公藤甲素所致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32只小鼠随机平均分成4组:空白对照组,每天灌胃生理盐水;雷公藤甲素组,每天灌胃雷公藤甲素400μg/kg;京尼苷50mg/kg组:每天灌胃雷公藤甲素400ug/kg+京尼苷50mg/kg;京尼苷150mg/kg组:每天灌胃雷公藤甲素400ug/kg+京尼苷150mg/kg。每天给药1次,连续28d后检测血清中ALT、AST、TBIL、ALP和LDH,测定肝组织中MDA、GST、GSH、SOD和UGT1含量。HE染色观察肝脏病理改变。结果:与雷公藤甲素组相比,联合给予京尼苷150mg/kg的小鼠ALT、AST、TBIL和ALP有显著的下降,联合给予京尼苷50mg/kg对ALT、AST、TBIL和LDH的改变没有显著性影响。京尼苷150mg/kg和50mg/kg剂量均能不同程度的升高肝组织中GST、GSH、SOD和UGT1含量,但不能改善肝组织中MDA的含量。病理检查结果也显示京尼苷的联合给予改善了雷公藤甲素引起的病理改变。结论:京尼苷150mg/kg和50mg/kg剂量均能保护雷公藤甲素引起的小鼠肝损伤,其中150mg/kg剂量的保护效果更佳,其保护机制有待深入的研究。

  • 标签: 京尼平苷 雷公藤甲素 肝损伤 II相代谢酶
  • 简介:目的:观察复方丹参与生脉饮合用对急性心肌缺氧缺血的作用,为临床应用提供一定实验依据。方法:采用异丙肾上腺素致小鼠急性心肌缺氧模型考察复方丹参与生脉饮合用对小鼠存活时间的影响,并初步观察量效时效关系;采用垂体后叶素致小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考察二者合用对相关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复方丹参与生脉饮合用单次给予,可明显延长心肌缺氧小鼠耐缺氧存活时间,效果优于分别给予,1h左右即有显著药效,起效较缓,作用维持时间较长;并可改善心肌缺血小鼠相关生化指标,包括降低血清丙二醛(MDA)含量及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活力,降低心脏组织中MDA、Ca^2+、NO含量,升高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力。结论:复方丹参与生脉散合用对急性心肌缺氧缺血有明显保护作用,具有起效较缓,作用持久的特点。

  • 标签: 复方丹参片 生脉饮 心肌缺氧缺血 量效 时效
  • 简介:目的:控制工艺条件制备了有效成分含量不同的复方丹参,观察其对麻醉犬冠脉结扎所致心肌梗死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麻醉犬冠脉结扎导致心肌梗死的方法造模,观察给药前后的影响。结果:复方丹参工艺A组、工艺B组能降低冠脉结扎所致心肌梗死麻醉犬的HR和心肌耗氧量,复方丹参工艺B组能降低冠脉结扎所致心肌梗死麻醉犬的DAP、MAP,抑制冠脉结扎所致的动静脉氧差增加。结论:工艺参数的调整影响复方丹参有效成分的含量,有效成分达到一定量时,可明显缓解心肌缺血症状。

  • 标签: 复方丹参片 麻醉犬 心肌缺血
  • 简介:目的:观察降脂对高脂血症鹌鹑的调脂及抗氧化作用。方法:对高脂血症模型鹌鹑连续治疗给药两周,检测血清和肝组织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及一氧化氮(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草转氨酶(ALT)、谷丙转氨酶(AST)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2.4、1.2g生药/kg药物组的动物血清和肝组织中TC、TG、LDL-C含量明显降低,HDL-C含量显著升高。同时对血清及肝组织中NO、SOD水平下降及MDA、ALT、AST含量升高有拮抗作用。结论:降脂具有调节血脂、肝脂,抗脂质过氧化及清除氧自由基的作用。

  • 标签: 降脂片 高脂血症 鹌鹑 调脂作用 抗氧化
  • 简介:目的:研究以中药渣作为原料制成的5种不同培养基配比对菇出菇的影响,探讨其再利用的有效方法和途径。方法:菌种为湘黑菇王,主料为中药渣,按照中药渣、米糠、棉籽壳、蔗糖、石膏的不同配比设计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平行5袋,观察分析菌丝发育及现蕾出菇情况。结果:5种不同培养基配比培育出的菇菌丝体长势良好,无病变,均能正常出菇,生物学效率高。综合分析比较,配比2、3组较配比4、5组长势好,以配比3组(中药渣40%、米糠18%、棉籽壳40%、蔗糖1%、石膏l%)为最佳,中药渣利用率高,正常出菇4潮次,生物学效率达111.1%。结论:利用中药渣进行菇培育方案具可实施性。

  • 标签: 中药渣 平菇 培养基 配比
  • 简介:目的:建立大鼠血浆中京尼苷和京尼平快速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检测方法,考察毒性剂量下,性别差异对京尼苷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的影响。方法:将大鼠分为雌雄两组,分别灌胃给与700mg/kg的京尼苷水溶液,收集各时间点的大鼠血浆,采用LC-MS/MS法测定血浆京尼苷和京尼浓度,通过DAS2.1.1软件计算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大鼠灌胃京尼苷后,体内京尼苷主要的药代动力学参数为:雄性组AUC(0-t)为(17860±6886)μg·h/L,Cmax为(3059±1499)ng/ml,t1/2为(7.4±3.4)h;雌性组AUC(0-t)为(17197±7576)μg·h/L,Cmax为(3904±1062)ng/ml,t1/2为(5.3±2.9)h。结论:灌胃700mg/kg京尼苷后,京尼苷药动学特征不具性别差异,而京尼的药动学特征可能存在性别差异。

  • 标签: 京尼平苷 性别差异 LC-MS/MS 药代动力学 大鼠
  • 简介:目的:研究益肝灵分散(YGLFS)对化学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CCl4和D-GalN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检测血清ALT、AST的活性。以CCl4所致大鼠慢性肝损伤模型,检测血清ALT、AST活性及TP、ALB及肝组织HYP含量,求出肝脏系数,对肝组织进行病理形态学观察。结果:YGLFS能明显降低急性肝损伤小鼠血清ALT、AST活性,明显降低慢性肝损伤大鼠血清ALT、AST活性,升高ALB和A/G;能明显降低肝脏系数及肝组织HYP含量;明显减轻肝纤维组织增生程度。结论:YGLFS对急慢性化学性肝损伤均具有明显保护作用。

  • 标签: 益肝灵分散片 四氯化碳 D-半乳糖胺 肝损伤
  • 简介:目的:建立百部总生物碱缓释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百部总生物碱缓释片中对叶百部碱进行定性鉴别,采用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蒸发光检测法建立百部总生物碱缓释片中对叶百部碱的含量测定方法,并测定其体外释放度。采用蒸发光散射检测器,色谱柱为AgilentZorbaxExtend-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2%三乙胺溶液(40∶60);流速为1.0mL·min-1;柱温为25℃;进样量为30μL;ELSD参数为漂移管温度97℃、空气流速为3mL·min-1。结果:本品定性鉴别薄层色谱特征明显,专属性强。对叶百部碱的质量浓度为0.02~0.30mg·mL-1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9.86%,百部总生物碱缓释片在2、8、12h的累积释放度分别为10%~30%、50%~70%、80%~100%,均符合规定。结论:该分析方法简单、快速、准确、具有代表性,可作为百部总生物碱缓释的质量控制方法。

  • 标签: 百部 总生物碱 缓释片 高效液相色谱法 体外释放度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光照强度和栽培模式下金线莲形态、产量、主要药用成分黄酮和多糖的动态变化规律,确定金线莲适宜栽培模式和最佳采收时间。方法:以一次性成苗有机培养金线莲植株为材料,调节不同光照强度,采用林下仿生栽培和大棚种植2种不同栽培模式下大面积种植,测定不同栽培模式金线莲多糖含量和黄酮含量的变化,分析金线莲栽培过程中活性成分累积规律。结果:光照强度为3000lx时,植株的株高、叶片大小、茎粗、鲜重和干重均达到最大;两种模式(大棚和林下)栽培苗随着栽培月龄的增长,多糖含量先减少后增加,黄酮含量则逐渐增加。种植6月后,以林下仿生态种植的金线莲在形态和生物量都显著优于大棚种植,多糖含量比大棚种植高2.9mg,但黄酮含量差异不显著。结论:不同的光照强度和栽培模式对金线莲的生长、黄酮和多糖的变化有显著影响,金线莲的适宜采收期为林下栽培6个月以上。

  • 标签: 金线莲 光照强度 栽培模式 栽培月龄 生长 多糖
  • 简介:目的:考察中药化合物组释放动力学新理论在银翘解毒释放特征评价中的适用性。方法:以Kalman滤波法为基础,进行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银翘解毒化合物组标准谱、线性、精密度、稳定性等方法学研究,测定银翘解毒及其粉末的化合物组释放特征。结果:方法学结果表明,在0.112~1.120mg生药/mL范围内银翘解毒化合物组呈线性相关(r=0.9997);高、中、低化合物组浓度测定的RSD分别为0.05%、0.07%和0.31%,浓度分别为0.278,0.556,和1.120mg生药/mL的供试液化合物组在24h内稳定。结论:化合物组释放度能简洁、可视、直观地反映银翘解毒多组分释放动力学特征,中药化合物组释放动力学新理论可以定量地揭示传统中药制剂的新内涵或其给药系统的活性组分释放特征。

  • 标签: 化合物组 化合物组释放动力学 Kalman滤波法 多组分 银翘解毒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