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3 个结果
  • 简介:讨论代谢学的研究方法和LC/MS技术,包括代谢指纹图谱,用于非目标的代谢的总体分析和代谢轮廓图,用于有目标的代谢物的分析。方法设计涉及样品采集和处理;LC/MS仪器与技术及数据处理、分析等。系统生物学包括代谢学,开启了研究中药及其与动物或人体相互作用的新途径。本文讨论了中药的质量控制、成分分析及中药药效的代谢学研究思路和方法。

  • 标签: 代谢组学 代谢指纹图谱 代谢轮廓图 中药的代谢组学
  • 简介:传统中医药和天然严物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和优势资源,在禾来我国创新趵物研发甲将占据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但由于中药和天然产物药效物质基础的复杂性、多组分协同、有机整合发挥整体药效作用的特殊性,给中药现代化研究带来了诸多困难,长期以来,因缺乏符合中医药整体观思想的研究方法学体系而难以形成突破性的研究进展。代谢学的诞生为中药现代化研究与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本期诚邀我国中药代谢学研究的主要倡导者刘昌孝院士及长期致力于代谢学研究的王广基教授、盛龙生教授分别从代谢学与天然产物及中药研究、代谢学在中医药关键科学问题中的应用前景分析、代谢学研究技术平台等方面的思路与方法进行了阐述。“方兴未艾的中药代谢学研究”,刘昌孝院士一语道出了我国中药代谢学蓬勃发展的态势,期待本期“中药代谢学研究”专栏能对我国中药代谢学研究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 标签: 中药现代化研究 代谢组学 传统中医药 药效物质基础 天然产物 研究方法学
  • 简介:代谢物学是后基因时代出现的一门新兴“学”学科,它能用反映整体的代谢物图直接认识生命体的生理和生化状态,因此能提供区别于其他“学”而来的大量信息。在天然药物和中药研究中,应用代谢学研究的方法和技术具有广泛的前景,特别是在药物作用机制、靶器官的效应、新药筛选、安全性研究等方面具有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 标签: 代谢物组学 模型研究 药物作用机制 药物安全性 天然药物 中医药
  • 简介:人类基因计划深刻地影响了药物研究和开发的思路和策略,生命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与药物研究的结合日益紧密,计算机信息技术也越来越多应用到药物研究过程中来.本文以实例说明了虚拟筛选、配体垂钓以及靶标的发现与确证方法在药物研究中的应用.

  • 标签: 药物研究 药物发现 虚拟筛选 后基因组时代 靶标 配体垂钓
  • 简介:目的:观察连续给予葛根麻黄颗粒对大鼠产生的毒性及严重程度.方法:80g/kg、40g/kg、20g/kg连续灌胃给药1个月,停药后继续观察2周,测试大鼠体重、进食量、血液学、血液生化学,脏器系数及病理组织学变化.结果:80g/kg剂量时使大鼠进食量及体重减少,血红蛋白降低,40g/kg和20g/kg剂量时对大鼠各项指标无明显影响.结论:葛根麻黄颗粒在80g/kg剂量时可引起大鼠食量减少,体重减轻及血红蛋白降低等轻度毒性作用.葛根麻黄颗粒对大鼠的安全剂量为40g/kg.

  • 标签: 葛根麻黄颗粒 长期毒性 大鼠
  • 简介:近日,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专家组组长黄璐琦、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以岭、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韩同彪到河北省涉县检查中药资源普查工作,并深入到涉县偏城镇南艾铺村中药普查十四号样地,实地检查指导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河北省第十六中药资源普查小组工作,对十六小组中药资源普查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

  • 标签: 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 中药资源 资源普查 检查工作 专家组 中国工程院院士
  • 简介:验证玄参脱毒后的产量表现,为脱毒玄参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可行性证明材料。用经过鉴定合格的脱毒玄参种和未脱毒的玄参常规种进行植物学特性和产量比较试验。结果显示,脱毒玄参产量比未脱毒玄参产量平均增产30%以上;脱毒玄参3代种亦有高产性,表明玄参脱毒后有较长的丰产期。

  • 标签: 脱毒玄参 常规种 产量表现
  • 简介:系统生物学在中药复杂体系研究中的可行性和合理性已经获得了中药研究者的认可。在后基因时代,蛋白质学是系统生物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蛋白质学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也已经有了一些成功的实例。作者在近年来部分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对蛋白质学的主要研究技术及蛋白质学在中药复杂体系研究中的应用思路进行了综述和探讨。

  • 标签: 蛋白质组学 中药 生物信息学 系统生物学
  • 简介:2006年代谢学的香山科学会议以来,代谢学的中药研究和国内外合作交流活跃。中国工程院与天津市等在2007年召开的“环渤海生物医药发展前沿论坛”以中药代谢学为主题研讨会展示了代谢学在中药研究的成就和问题,也看到代谢学研究中医药的前景和艰巨性。《中国天然药物》杂志编辑部第二次组织了“中药代谢学研究”的专栏,这3篇文章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应用代谢学理论、技术和方法研究中药方剂的近况、问题和前景。

  • 标签: 中药复杂系统 代谢组学 中国工程院 香山科学会议 中药研究 合作交流
  • 简介:目的:优选伤科祛瘀片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干膏得率、芍药苷含量为指标,优选伤科祛瘀片的提取工艺。结果:最佳工艺为A1B1C2D3,即用6倍量的水浸泡20min、提取3次,每次1h。结论:该工艺合理、可靠。

  • 标签: 伤科祛瘀片 正交试验 提取工艺 芍药苷
  • 简介:目的:优选衍宗育子胶囊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安排试验进行优选,以淫羊藿苷总量为指标,确定最优提取工艺参数。结果:衍宗育子胶囊的最优提取工艺条件为:浸泡0.5h,提取溶剂量为10、8、8倍量,提取2次,提取2h。结论:优选得到的提取工艺质量稳定,重现性好,设备简单,适于工业化生产。

  • 标签: 衍宗育子胶囊 提取工艺 正交设计 淫羊藿苷
  • 简介:目的:试验设计(Statisticaldesignofexperiment)首次被运用于优化提取总酚酸过程。以优化超声提取千斤拔总酚酸为例,研究此方法的适用性。方法:4个提取因子,乙醇浓度,超声时间,超声温度和溶剂溶质液固比用fulltwo-levelfactorialdesign同时进行优化筛选;根据筛选试验所得结果,3个显著因子,乙醇浓度,超声时间,超声温度用face-centeredcompositedesign进行响应面优化。结果:千斤拔优化超声提取总酚酸条件为:乙醇浓度58.9%,超声时间38min,超声温度47.2°C。在此条件下,总酚含量为40.36mg·g^-1,它与预测值39.88mg·g^-1很好的吻合。结论:试验结果表明试验设计能够运用于优化千斤拔总酚提取过程。千斤拔是一种酚类含量较高的植物资源。

  • 标签: 试验设计 优化 超声提取 千斤拔
  • 简介:目的:应用蛋白质学分析探寻补益阳明津气方药延缓初老雌性大鼠生殖机能减退的作用机制。方法:根据月龄、阴道细胞学表现将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3(n=10):正常对照、初老实验、去势实验,对照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实验给予益胃汤灌胃,灌胃8周后将大鼠处死,取下丘脑,行iTRAQ定量蛋白质学分析,比较各组间差异。结果:27g/kg初老实验、27g/kg去势实验与正常对照大鼠比较均有差异蛋白表达,GO分析及Pathway分析见生殖相关蛋白。结论:补益阳明津气方药对初老雌性大鼠下丘脑蛋白的表达有影响,差异蛋白与生殖相关。

  • 标签: 益胃汤 补益阳明津气 蛋白质组学 生殖机能
  • 简介:代谢是生物体整体功能状态的“生化表型”,具有“终点放大”的特征,这些特质使得代谢学在中医药系列关键科学问题研究中具有突出优势。中医理论的整体观与“学”强调的从整体角度研究生物体的功能水平相一致。随着基于核磁、质谱以及化学计量学软件的代谢学分析技术平台的不断发展,代谢学已在中医药现代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包括中医证候本质、中药作用机制、中药整体药效评价和安全性评价、中药质量控制与中药资源研究等。本文在综述国内中医药领域代谢学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对其应用前景和存在问题进行了扼要评析。

  • 标签: 代谢组学 中医证本质 中药安全评价 中药整体药效评价 中药质量控制 个体化医疗
  • 简介:目的:考察中药化合物释放动力学新理论在银翘解毒片释放特征评价中的适用性。方法:以Kalman滤波法为基础,进行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银翘解毒片化合物标准谱、线性、精密度、稳定性等方法学研究,测定银翘解毒片及其粉末的化合物释放特征。结果:方法学结果表明,在0.112~1.120mg生药/mL范围内银翘解毒片化合物呈线性相关(r=0.9997);高、中、低化合物浓度测定的RSD分别为0.05%、0.07%和0.31%,浓度分别为0.278,0.556,和1.120mg生药/mL的供试液化合物在24h内稳定。结论:化合物释放度能简洁、可视、直观地反映银翘解毒片多组分释放动力学特征,中药化合物释放动力学新理论可以定量地揭示传统中药制剂的新内涵或其给药系统的活性组分释放特征。

  • 标签: 化合物组 化合物组释放动力学 Kalman滤波法 多组分 银翘解毒片
  • 简介:建立符合中药方剂自身特点的整体药效评价体系是中药现代化研究的重要科学任务之一,近年来,随着代谢学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中药方剂整体药效评价与多靶点作用机制研究提供了崭新的和强有力的技术手段。本论文围绕代谢学研究技术在中医证动物模型评价、“方证对应”研究、中药整体药效作用评价及作用机制研究等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扼要评析,提出和讨论了代谢学研究结果的定量表征,多组分多靶点中药与单成分、单靶点化学药物药效作用的代谢学比较研究,药物代谢动力学与代谢学整合研究在中药药效物质基础及整体药效作用评价与作用机制研究中重要作用意义。

  • 标签: 代谢组学 中药整体药效评价 多靶点作用机制 代谢组定量表征
  • 简介:目的:优选艾粉β-环糊精包合方法及其工艺。方法:以包合物中左旋龙脑载药量与收得率为综合评价指标,通过正交试验法优选饱和水溶液法、研磨法及超声法包合艾粉的工艺参数,再进行对比研究。结果:研磨法最优,其最佳工艺参数为艾粉与β-环糊精的投料比1∶4,研磨时间45min,加4倍量水,重复3次试验,包合物中左旋龙脑平均载药量达16.49%,平均收得率达89.22%,综合评分是31.04。结论:研磨法制备的艾粉包合物得到的平均载药量、收得率及综合评分均比其他两种方法高,且工艺简单、合理可行,可以作为提高艾粉的稳定性的一种方法,故优选研磨法。

  • 标签: 艾粉 Β-环糊精 包合物 正交试验 制备工艺
  • 简介:由中国科协主办,中国药科大学承办的"中国科协青年科学家论坛——全基因关联性研究与药物靶点的发现"将于2009年9月11-12日在南京召开。"中国科协青年科学家论坛"得到党中央以及国务院有关部门领导的高度重视,论坛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紧密跟踪高技术发展的趋势。

  • 标签: 中国科协青年科学家论坛 药物靶点 全基因组 征稿启事 中国药科大学 国务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