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3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健腰密骨片对腰神经根压迫大鼠的疗效和作用机制。方法:选择3月龄SD雌性大鼠84只,随机分7组,腰神经根压迫模型建立后,连续给药30天后,透射电镜检测神经根超微结构,ELISA检测神经根周围蛋白含量。结果:透射电镜结果显示,健腰密骨片各治疗组神经根超微结构较模型组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各用药组PGE2含量较模型组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01);除莫比可组外,各用药组6-酮-PGF1α含量较模型组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腰密骨片能改善受压迫神经根的纤维结构,减少神经根周围炎性介质的含量,改善神经根周围的血液循环。

  • 标签: 腰腿痛:腰神经根压迫 动物模型
  • 简介:中药现代化是中药迈向世界尤为重要的一步。本研究运用经典RA动物模型,结合现代分子生物学,以免疫组织化学、生化等方法,深入探讨其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模型血清神经递质的影响,并从分子水平上观察其对实验性RA大鼠模型血清中IL-1β、TNFα、VEGF等细胞因子含量的调控、对神经内分泌网络的调控的影响。结果表明:1.金骨莲胶囊能显著降低实验性RA大鼠血清中5-HTP、5-HIAA含量;2.金骨莲胶囊能明显抑制实验性RA大鼠免疫系统分泌IL-1β、TNFα、VEGF等细胞因子,降低IL-1β、TNFα、VEGF在血清中的含量;3.金骨莲胶囊能明显上调实验性RA大鼠血清中Cor的含量。

  • 标签: 血清 IL-1Β TNFΑ RA VEGF 胶囊
  • 简介:《臀部皮神经卡压征诊疗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是在参阅既往文献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及临床实践而编写完成的。现就《指南》编写的几个关键内容报告如下:

  • 标签: 神经卡压征 诊疗指南 编写 臀部 临床实践 国内外
  • 简介:神经根型颈椎病是颈神经根受刺激或压迫所引起的综合症。临床表现为颈肩部定位性疼痛,并向一侧或双侧上肢放射,患肢酸沉无力或手指麻木。笔者对1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采用手法整复配合牵引治疗。分析认为通过以上整套疗法即可以解除颈肩部的肌肉痉挛,缓解疼痛,疏通气血,化瘀消肿,并且又能够刺激臂丛神经、尺桡神经等,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消除手指麻木症状,还能够除颈部功能障碍,纠正小关节紊乱,使关节突关节对称,加宽椎间隙,扩大狭窄的椎间孔恢复正常椎间关系,使关节突关节对称,加宽椎间隙,扩大狭窄的椎间孔恢复正常椎间关系,使颈椎生理曲度恢复正常,从而松解了神经根的粘连,消除或改善神经根及周围软组织的刺激和压迫引起的症状。

  • 标签: 神经根型颈椎病 整脊复位手法 牵引治疗 疗效
  • 简介:坐骨神经痛是指坐骨神经通路及其分布内的疼痛是临床常见的病症。本病可分原发性、继发性和反射性三种类型。原发性者是坐骨神经本身的病变,多与感染因素有关,受寒冷常为诱发因素,如风湿或体内感染病灶(扁桃体炎、牙病)等。主要引起坐骨神经的间质炎,常与肌炎,及纤维组织炎伴同发生,继发性者,是因该神经通路的邻近组织病变所引起,如(1)骨与关节疾病;腰椎间盘脱出是引起根性坐骨神经痛最常见的原因。此外,增生性脊柱风湿性关节炎,也可引起坐骨神经痛。(2)椎管内病变压迫,如马尾肿瘤,硬脊膜外转移癌等。(3)盆腔内病变压迫(子宫肿瘤等)。(4)中毒代谢障碍(如糖尿病)等。反射性者,是由于背部的某些组织遭受外伤或炎症的刺激,冲动传入中枢,反射性的引起坐骨神经痛。主要临床表现:多见于一侧,阵发性或持续性疼痛其疼痛沿坐骨神经通路,即腰臀大腿后侧小腿后外侧,足背等处发生放散性,烧灼样或刀割样疼痛呈阵发性或持续性。疼痛可在大腿以上而不至小腿和足。

  • 标签: 坐骨神经痛 针刺 疗效观察
  • 简介:老年人腰骶脊神经根管损伤(狭窄)骨质疏松症,腰椎管狭窄症,腰椎间盘脱出症或急性腰扭伤等常见腰腿痛,传统中医辩证论治,针灸推拿、内外用药一般都难以见效。目前临床最常见的误诊误治慢急性腰腿痛——即腰骶脊神经根管损伤,仅就此症的治疗谈一些体会。

  • 标签: 脊神经根 腰骶 根管 损伤 常见 临床报告
  • 简介:目的:观察牵引配合中药汤剂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共收治神经根型颈椎病4080例。均采用牵引配合中药汤剂口服。其中病程最短9天,最长12年。年龄最小17岁,最大63岁。治疗时间最短7天,最长35天。结果:除186例中途停止治疗及效果不明显外,总有效率95%。结论:牵引配合中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安全无副作用,疗效满意。

  • 标签: 神经根型颈椎病 牵引 中药汤剂
  • 简介:目的:观察颈椎旋提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50例,采用随机分组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分为手法组25例,采用颈椎旋提手法治疗;对照组25例,采用颈椎牵引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前后临床主要、次要疗效指标均有改善,P〈0.05;结论:颈椎旋提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明显,安全性高。

  • 标签: 手法 神经根型颈椎病 疗效评价 安全性
  • 简介:何谓气?气就是水、火之交潜藏的比争(“三阴三阳”)与和谐争(阴平阳秘)的兴奋结果。气具有可塑性,同时又具有可散性的特点,可塑性是指气的形(型)态,具有模仿造形性。轨迹态,是指按一定的走向形成线轨迹。(神经的可塑性亦类似),可散性是指易消失水、火之分离散即(死亡的反方向运动)和杂乱无章,如神经分裂症,心神不定,做事无主意等。气消耗现象(还有裂变繁殖生)。

  • 标签: 神经分裂症 机理 医学 气运 可塑性 阴平阳秘
  • 简介:神经根型颈椎病是指颈椎间盘组织退行性改变及继发性改变累及神经根而出现的肩部疼痛,一侧或双侧肢体放射痛,感觉异常等症候群。神经根型颈椎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约占颈椎病的60%。我院自2005年1月~2008年12月对20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采用整脊手法配合中药导入综合治疗,取得明显疗效,现报告如下:

  • 标签: 颈椎病 整脊手法 牵引 中药导入
  • 简介:目的:探讨神经根型颈椎病如何辨因论治的规范化治疗。方法:通过观察260例符合神经根型颈椎病诊断的病例,其中男145例,女115例,平均年龄47.45岁。采用手法、颈椎牵引、电针刺激、中药离子导入、物理治疗、中西药物等中西医结合的综合疗法,以及微创手术及常规手术治疗,通过观察治疗效果,进一步总结本科室多年来治疗CSR的方法和经验,并结合文献报道加以论证。结果:260例中,痊愈101例,占38.85%;显效:109例,占41.92%;有效:50例,占19.23%;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结论:辨因论治的方法治疗CSR疗效肯定,合理、规范的选择应用综合治疗方法对CSR的治疗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神经根型颈椎病 规范化 治疗
  • 简介:目的:研究颈椎弹力牵引法对脊柱各种伤病引起的神经症状的影响。材料和方法:本文研究了110例因脊柱各种原因引起神经根部受刺激而出现酸、麻、胀、痛、功能不利、肌肉萎缩、肌力减退等症状的病人。年龄在14-65岁之间,运动员65例,一般工作人员45例,颈椎病53例(其中根性24例,脊髓型6例,椎动脉型21例,交感神经型2例),脊柱侧弯12例,腰椎间盘膨出22例,腰椎间盘突出15例。通过颈椎弹力牵引法的应用,对脊柱紊乱的关节进行重新调整,改善椎间盘、肌肉、骨骼等对神经的根性刺激。结果:有83例神经症状获得了不同程度的改善,有效比例达75.4%。结论:颈椎弹力牵引法可能改变了关节之间的关系,包括僦椎间盘、肌肉、韧带等与神经的关系,缓解或游离了对神经的刺激。颈椎弹力牵引法治疗脊柱神经症状疗效可靠,意义显著。

  • 标签: 颈椎 弹力牵引法 调整 神经症状
  • 简介:致于“经络”中医,泰医都认为是运行气血,沟通表里上下,联络脏腑的通道。所谓的穴位是输注经(精)气的地方,按井荥输经合依次流注(但同时并存阻势态阻碍流注)其实不然,我们要以两点论证的物质,的一体论之观点来论述经络的形成:它正象乌云与太阳一样的一对演争象数,移之经络之理,也就是体内动静之气的演争征,它是以血液为物质动静基础,构成了阴血与阳血之间的轮转,也就是阴阳的比争与和谐争,形成了转阴转阳之血之间的争斗,产生阳(正)象数与阴(负)象数两点合一点,刺激神经中枢,而引起气云形轮转,其中穴位是典型的泻暗瘀集血(乌云)与激暗活集血(太阳)的演争比度(占百分数)的地方。由穴位构成的元素的共性集合数学轨迹线或面或体,即为经络线或面或体轨迹。

  • 标签: 经络线 运行气血 机理 整脊 神经中枢 穴位
  • 简介:目的:观察理筋调椎复位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2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1例,对照组51例。治疗组应用理筋调椎复位法治疗,对照组予以药物治疗,分别治疗两个疗程后判定疗效,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和影像学分析。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有效率54.90%,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组在改善颈椎生理曲度,纠正棘突偏歪和改善椎间隙的宽窄度方面也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理筋调椎复位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显著,是临床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一种可行、有效的方法。

  • 标签: 理筋 调椎复位 神经根型颈椎病
  • 简介:目的:对比针刀与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以临床症状定位,触诊定位以及影像学定位的三步神经定位方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病灶进行精确定位,在此基础上对颈椎横突部阳性反应点,关节突阳性反应点为主要治疗点。同时与针刺治疗作对照。结果:针刀组80例中痊愈38例,显效30例,好转10例,总有效率97.5%,疗效优于针刺对照组(p〈0.05)。结论:针刀治疗结合三步神经定位法能使针刀微创治疗更加精确,对疼痛的改善优于针刺疗效显著,临床上具有推广意义。

  • 标签: 针刀治疗 微创治疗 神经根型颈椎病 针刺疗法 中医治疗
  • 简介:1.约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邵振海等人提出了“脊神经后支综合征”的概念,认为上腰段的脊神经后支受到牵拉、卡压等刺激是发生下腰痛的原斟。这一学说现已基本得到公训。现在更常用的名词是“脊神经后支源性腰痛”、“腰椎脊神经后支综合征”。2.脊神经后支源性腰痛的特点:疼痛多为持续性,痛区可位于下腰正中、腰骶部、髂嵴附近、臀部,也可伴大腿后外侧痛,但一般不超过膝关节;腰椎向某一方向运动时症状可加重,严重者甚至不能行走和站立:在主诉痛区上方2~3个脊椎节段(脊神经后支发出平面)的棘突、小关节、横突有压痛,深压时可向主诉痛区放射;无下肢感觉、反射和肌力异常;主诉痛区的X线、CT、MRI多为正常。

  • 标签: 脊神经后支源性腰痛 整脊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