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小儿牛黄清心散佐治疱疹咽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疱疹咽峡炎患儿随机分成2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注射用炎琥宁冻干粉针5~10mg/(kg·d)加入5%葡萄糖液100~150ml静滴注入,1次/d,连用3~5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小儿牛黄清心散口服,连服3~5d,观察治疗组和对照组疗效。结果体温恢复正常,进食好转,咽峡疱疹缩小时间治疗组均较对照组快,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为650%和98.3%分别高于对照组的317%和71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小儿牛黄清心散佐治疱疹咽峡炎疗效显著,预后良好,不良反应少。

  • 标签: 小儿牛黄清心散 疱疹性咽峡炎Pediatric bezoar sedative George herpangina curative effect observatio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干扰素超生雾化吸入治疗小儿疱疹咽峡炎治疗效果以及相应的护理措施在小儿疱疹咽峡炎患者的护理效果,为小儿疱疹咽峡炎治疗提供理论支持和科学指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0月到2016年3月接受小儿疱疹咽峡炎治疗的患儿100例,将这些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名患儿。对于对照组的患儿采用常规的雾化吸入治疗,对于实验组的患儿进行干扰素超声雾化吸入治疗,记录两组患儿治疗的数据,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不良反应以及临床症状改善等的情况。对两组患者实行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经过不同的治疗后,实验组患儿总有效率9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总有效率72%,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对于治疗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有明显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上,对于小儿疱疹咽峡炎治疗,采取干扰素超生雾化吸入治疗配合综合护理对患儿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和患儿的满意度,减少患儿不良反应的发生,对患儿的恢复有促进作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干扰素超生雾化吸入 小儿疱疹性咽峡炎 常规雾化吸入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阶段护理干预在小儿疱疹咽峡炎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小儿疱疹咽峡炎患者60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阶段护理干预,探讨其应用价值。结果:经过治疗与护理后,观察组患者退热时间、疱疹消失时间均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疗效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阶段性护理干预 小儿 疱疹性咽峡炎
  • 简介:带状疱疹属于维医奈木来疾病,受各种内外因素的作用,机体气质失调,胆液质过盛,有害物质进入胆液质形成腐败胆液质,自然力下降,从而发病。结合维医理论分析带状疱疹维医分类、诊断及治疗方法,以期为维医临床治疗带状疱疹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带状疱疹 维医 胆液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观察早期病例应用综合疗法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80例病例按病程长短分为两组,其中A组病程2~7天患者45例,B组病程8天至1个月患者35例,两组采用相同的抗病毒、营养神经、中药内服、外用药外敷、止痛剂治疗。结果:A组总有效率100%(45/45),B组总有效率97.1%(34/35)。两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带状疱疹患者尽早发现,采取早期综合疗法疗效显著。

  • 标签: 带状疱疹 早期治疗 综合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苦参疱疹酊和喷昔洛韦乳膏诊治带状疱疹的疗效,为临床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搜集2010年2月~2013年2月我院诊治的的136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A组(68例)和B组(68例)。两组均常规治疗,服用抗病毒药物。在常规治疗基础上,A组外用氯苦参疱疹酊,B组外用喷昔洛韦乳膏,对比分析两组治愈率。结果A组总有效率为9853%(67/68),B组总有效率为9559%(65/6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痊愈率为5882%(40/68),显著高于B组3529%(24/6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苦参疱疹酊与喷昔洛韦乳膏诊治带状疱疹疗效相当,但苦参疱疹酊治愈率更高,具有止痛、不良反应小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苦参疱疹酊 喷昔洛韦乳膏 带状疱疹
  • 简介:带状疱疹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所引起的急性疱疹皮肤病。笔者自2001年6月-2005年6月,用中药内服加外敷治疗带状疱疹15例,通过观察、随访,均获痊愈。现将有关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 标签: 中药治疗 带状疱疹 外敷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小儿疱疹口炎的护理方法,为小儿疱疹口炎患儿的治疗和护理提供科学指导和理论基础。方法对我院2014年10月至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282例小儿疱疹口炎患儿,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41例,对照组采取生理盐水清理理口腔。实验组采用乳酸依沙吖啶和过氧化氢混合液护理口腔,均以7天为一个疗程,每天都持续进行口腔的清洁,并在口腔清洁护理结束后对两组患儿的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小儿疱疹口炎患儿的病情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好转。两组小儿疱疹口炎患儿的病情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好转。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3.62%,对照组有效率为66.67%,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在治疗时间上,实验组患儿的平均治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小儿疱疹口炎患儿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选用乳酸依沙吖啶和过氧化氢混合液护理口腔,能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且治愈时间短,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式。对于小儿疱疹口炎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乳酸依沙吖啶 小儿疱疹性口炎 平均治愈时间